無私奉獻的父親作文
2025-02-03 23:26:09
世間有一種愛,你窮盡終生都難以嘗盡;世間有一種愛,你用什麼都無以為報!那就是父愛!
無私奉獻的父親作文
我在這世上,只尊敬3種人:為人們無私奉獻的人;對我生活上、學習上有影響的人;我的長輩。爸爸是我尊敬的人,但不只是因為他是我的長輩。
記得有一年,他和一位朋友在家裡談事情,約好明天10點在南寧市圖書館門口碰面。到了第二天,天有不測風雲,下起了傾盆大雨。他不顧我的阻攔,毅然決然的走了。
11點,12點,……3點,他回來了,寄託了雨對他的問候回來了。「怎麼樣,他沒來吧?我就知道,叫你不去,你偏去。還不帶傘,遲到一下又不會怎樣。」我靠在牆壁上說。「這不是去與不去、遲到不遲到的問題,而是信譽的問題。儘管他沒來,可我去了,我問心無愧。再說了,淋溼了,可以擦乾;生病了,可以吃藥;可信譽沒了,什麼都不可以!」這一段話震撼了我。
我尊敬他,因為他的守信。
一個雙休日,爸爸帶我去菜市場買菜。我們走到一個賣魚的攤子,賣魚的是個老太太。「魚怎麼賣啊?」「3元一斤。」「好,給我來一條。」說完,老太太麻利的抓起一條魚,稱得2斤,然後裝袋。爸爸付了錢,但他接過魚時,露出一種懷疑的表情,但一會兒不見了。
我們在離開的時候,爸爸去了公平秤,稱了那條魚的重量,公平秤顯示的是3斤。爸爸二話沒說,馬上跑到那魚攤,把應付的錢給了老太太。還說:「您應該換個秤了,不準!」說完,我們走了。
我尊敬他,因為他的誠實。
我一天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位老人的拐杖掉進了柵欄內,用手夠不到,老人沒有拐杖又寸步難行。一個個行人走來詢問,一個個行人又搖搖頭地走開。我看不下去了,一個箭步走到柵欄前,突然,一隻手搭在我肩上,「小同學,這不用你,我來!」我一回頭,原來是爸爸,他看到是我也嚇了一跳。
我往後退,只見爸爸抓住柵欄,一跳,一翻,進去了。拿出拐杖,慢慢地放在老人手上。然後,爸爸馬上走了。老人問我:「他是誰啊?」「我爸爸!」我自豪地說。
我尊敬他,因為他的無私奉獻。
我的爸爸,守信、誠實、無私奉獻。我為有這樣的一個爸爸而感到驕傲!
無私奉獻的父親作文
世間有一種愛,你窮盡終生都難以嘗盡;世間有一種愛,你用什麼都無以為報!那就是父愛!有人說,父愛是本書,一本永遠讀不完也寫不完的書;有人說,父愛是片海,永遠也駛不出那片博大!那麼,對於生活在一個有缺口的家庭中的我,父愛則是沉重如山!
清楚記得父母感情僵化的那段日子,耳邊是砸盆摔碗的聲音,牆上倒映出二人吵架甚至大打出手那令我毛骨悚然的身影。我只能躲在牆角哭泣,卻無力回天!終於,他們離婚了,媽媽去了江蘇,那幾千公裡便成了我和媽媽的親情分界線。
爸爸是個平凡的人,每天做著平凡的事。為了讓我過的更好,像其他孩子一樣生活,別人有的東西,我有,別人沒有的東西,我也有。爸爸不虧著我,他要讓他的兒子過的幸福,快樂。父母離婚後的第二年,爸爸去了深圳,在那租了一間不足30平的房子,爸爸在那省了又省,靠兩臺簡單的儀器組裝手機在出賣賺來的那點錢來支付每月的花銷,剩下的便存入那張似乎覆蓋著爸爸心血的存摺。今年暑假,我去爸爸那玩,我到那之後,爸爸更節省了,我知道那是為了儘量滿足我。這次旅行印象最深的不是繁華的都市,而是那一件件令我至今想起來都心痛的事情。送我回去那天,爸爸曾說過:「兒子,你走了又剩我自己了。」我明明看見他落淚了,他卻拿報紙做掩蓋。這一切中的一切,不都是為了我嗎?而我呢?只知道在渾渾噩噩中無情的吸著父親的血汗,我真的很傻,我想我應該懂了,應該是報答父親的時候了。
父愛如山,我何以為報?惟有燈下苦讀,有一天能金榜題名。到那時,與您一起分享我成功的喜悅,我想您一定會笑的很甜很美。
無私奉獻的父親作文
父親節那天,儘管網上早就開始提醒父親節即將來臨,但我還是忘了問候父親。寫完稿子突然想起時,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多了,家鄉與重慶時差四十分鐘左右,知道此時父母早已休息了,於是就沒有打擾二老。
匆匆洗漱後準備休息,可本已疲憊的我,卻躺在床上怎麼也無法入睡,有一雙雙手,又不停地在我的腦海裡浮現。那就是我父親的雙手,一雙曾震撼我的心靈,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海裡,十幾年來時常浮現的雙手!
世代農民的父親,雖鬥大的字認不出幾個,但卻一直想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年輕時就半商半農做些小生意。在我久遠的記憶中,每年的農忙一結束,父親總是挑著擔子走村串戶手搖「白糖鼓」(即撥浪鼓)賣「白糖」。「白糖」是我們家鄉的土話,其實就是麥牙糖,也是四川的「白麻糖」。記得父親賣的「白糖」,都是我們家裡自己熬製的。現在,我雖已記不得父母當初是怎樣熬製「白糖」的,但據有關資料介紹,「白糖」的熬製工藝好像還是比較複雜的。而「白糖鼓」,又是我們兒時最好的玩具!
後來,父親不再賣「白糖」了,就改行去「下三府」補套鞋、修雨傘,好像是三叔帶的父親。那時出門住旅館、買車票,都要憑介紹信。大人們都識字不多,我這個讀小學的居然也派上了用場,每次父親他們出門前,我總要給他們填寫介紹信,地址就填「杭州、嘉興、湖州等地」。於是,我猜想父親們說的「下三府」就是「杭嘉湖」地區了。現上網一查,才知道「下三府」果真就是「杭嘉湖」地區。「杭嘉湖」地區素以「魚米之鄉、絲綢之府」聞名於世,可見當時的生活之富庶。
再後來父親們去了東北,雖然還是補鞋,但卻已是「半機械化」了。記得那時父親們總是半夜出門,徒步走到離家不遠的牧嶼買補鞋機。雖說「不遠」,其實也有二三十公裡,因是徒步,買來補鞋機挑回到家裡,往往已經是晚上了。他們將補鞋機的大輪子拆卸掉,裝進旅行包後又小心翼翼地在補鞋機的四周塞滿軟布皮革,又開始去東北補鞋了。據說補了一年後回家時,那臺補鞋機居然還能賣出比新買時還高的高價。這個時候我已不只是為父親填寫介紹信了,最高興和最榮耀的是給父親及叔叔們寫信。於是,我也知道了一大串的北方城市:大連、瀋陽、哈爾濱、海拉爾、佳木斯、齊齊哈爾等等。
大概父親是很吃苦的,每次出門沒多久總是寄錢回來了,過不了多久又寄一次,令好多人眼紅。最眼紅的可能就是郵遞員,每次父親寄錢回來,母親或我找來私章去領匯款單時,總是被那個兇巴巴的郵遞員莫明其妙地訓斥。有時一下子找不到私章,稍慢了一點點,郵遞員就會大發雷霆。後來,我們一見到這個郵遞員就怕。
郵遞員可怕倒也無妨,更可怕的就是領導幹部了。那時正值「文化大革命」,賣「白糖」也好,補套鞋也罷,父親當然也就成了「投機倒把犯」,好像還掛過牌,挨過批鬥呢。還有幾次,竟將作為我母親嫁妝的兩隻箱子搬出門外,打開箱門,向鄰裡展覽。不知道「罪名」是什麼,反正說我家裡居然還有幾斤毛線!當然,我也能從鄰居們的目光中可以看出,他們並沒有歧視我們,反而卻有一些讚賞和羨慕。
是的,在外人的眼裡,我這個「投機倒把」的家庭,應該算是比較富裕的。誰知,我母親卻常常獨自流淚。那時正值「文化大革命」時期,如果生產隊裡沒有勞動工分,就意味著分不到糧食。哪怕父親總是在農忙過後才外出,但好像總是還差工分,生產隊開始分糧食時,我家裡總是分不到,全家人常常挨餓,母親為此經常流淚。後來分到糧食沒有,分到了多少,我就不清楚了。但我只記得每年總要去外婆家住一段時間,不知跟家裡缺糧有無關係。父親還有個惡習,那就是好賭。父親在外辛苦掙錢,母親在家省吃儉用,可每年回家過年時,父親總是無日無夜地賭博,不僅要輸光家裡的所有錢,而且還要借債,每年如此。父親也少不了為賭博而掛牌挨批鬥。
母親心地善良,雖飽受辛酸,但很少和父親吵架,只是一遍又一遍地教育我不要賭博。於是,幼小的我就開始痛恨賭博。艱辛的父親,也使我的童年比大多其他同齡人多了好多美好的回憶:又香又甜的金帥蘋果、香豔誘人的大麵包、潔白如玉的「千層糕」(雲片糕);各色各樣的精美糧票、色彩漂亮的公園動物園導遊圖、天津「恆大」山東「大雞」牌的香菸盒;還有最新發行的人民幣、或是紀念硬幣等等,都是我對父親有美好的記憶。但是,似乎「功不抵過」,只因好賭惡習,我從小就對父親有些偏見,對父親的尊重程度,也遠非母親所比,直到長大以後。
公元一九九四年,我在北京經商,父親也來到北京補鞋。那年,父親因疝氣住院動手術,我在醫院服侍父親。一天,父親睡著了,坐在床邊的我突然看到了父親的雙手,頓時令我心靈震撼。父親是個中等個兒,不足一米七,與我差不多高。但他的手很大,比我的大得多;手指特別粗,幾乎是我的手指的兩倍。父親的雙手長滿老繭,手指手背全部龜裂,猶如常年風吹雨打日曬冰凍的老樹皮。我一陣心酸,淚水「涮」地一下噴湧而出。
這就是我父親的雙手,一雙粗壯堅實、勤勞靈巧的雙手,一雙養活了我們全家、為掙脫貧窮而奮鬥的雙手,一雙在那個「文革」年代給我們創造難能可貴的幸福、讓我們留下終生難忘的美好回憶的雙手!我仿佛第一次認識父親的雙手,我的心靈為之震撼!從此,父親那雙粗壯堅實、勤勞靈巧而又龜裂如老樹皮的雙手,就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海裡,再也無法抹掉。
自那年動了手術後,父親再也沒有出去補鞋了。回家後,不甘清貧的父親仍不斷地奔波:看到人家生產銷售「太陽網」紅火,也買了一套設備進行生產,結果因市場下滑而虧本;後來父親又貸款養牛,恰巧又遇國際流行狂牛症,父親再次虧本。前年春節前回家,看到父親的頭髮已差不多全部白了,原來筆直硬朗的身體,也開始變得清瘦佝僂。我再次為父親震驚,強忍心酸的我頃刻熱淚盈眶,鼻子酸了一陣又一陣!我的父親終於老了!
父親終於老了。其實父親也該老了,他也早已年過花甲了。此時,我也終於想起了自己平時對父親的關心真的太少太少了!此時,我也終於想起了因為我的一事無成,才使父親如此辛苦、如此操勞!此後,每當想起父親,父親那雙粗壯堅實、勤勞靈巧而又龜裂如老樹皮的雙手,就會在我的腦海裡久久地盤旋。而內疚、自責的我,總是百感交集,一陣又一陣心酸,一陣又一陣地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