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易冷抒情作文
2025-01-10 11:18:09
煙花易冷對歷史滄桑、興衰無常的追問,讓人聽著聽著不經眼前浮現出一幅幅古老的畫面:佛塔林立,轉瞬成空;刀光劍影,滄海桑田。而這一切,就曾經發生在人們每天生活的洛陽。下面,語文迷小編為您帶來煙花易冷抒情作文,僅供參考!
斑駁的城門,盤踞著老樹根,石板上迴蕩的是再等。
壹
可曾記得,城內,那場美麗的邂逅。
城中張燈結彩,比試著不同的簪子,你輕聲低吟:「好美。」我低頭淺笑,轉身,向燈火處走去,身後,是踏不碎的煙花雨。
自那時起,我為你撫琴,簫聲亦瀰漫天際,高山流水,琴弦配音,你為我舞劍,劍起竹落,耳邊傳過簌簌聲,我拍手叫好,隨即手掠過琴弦,留下餘音,與之相對。
本以為,這種幸福會是永遠……
貳
北魏來犯,終會與你分離。
揭開帷幔,透過窗欞,一株新光射入屋來,馬蹄聲從遠處踏過,你下馬,緊擁住我:「等我打了勝仗後,便來迎娶你……」淚早已奪出眼眶,緊咬雙唇:「我等你。」
倚在城門旁,看你揚起長鞭,落下,馬飛奔而去,想起那個琴劍共舞的竹林,淚如雨下,追去。人又怎追得過馬?終是看你消失在餘輝中,映襯著孤寂的斜陽,你可曾知道,有一女子,追你追了許久?為你落淚感傷?春葉飄落,落滿愁傷。
叄
夜色微涼,推開窗,孤星點綴著冷著的夜空,那也,無眠。
戰場,亦更是悲涼。
殘月。陰霾籠罩著死氣沉沉的沙場,宋軍已退到底了,面對北魏的進攻,束手無策,洛陽失守,殤兵殘將。
伽藍寺。
你對月愁嘆,看月光灑沓。回去。只有死路一條。你不怕死,但終究棄了回城,作了僧人。只為在下一個月圓之時,回來完成那不朽的誓言。
肆
破曉。風捲簾幔,霧漫迴廊,悄聲走出城門,向遠處眺望,天際的那頭,你會出現麼?
「可曾有見到過將軍?」我焦急而期待。
「未曾見過。」音冷如冰。
青石板上,滑過淚痕,手指扣動琴弦,悲惋悽涼,為你而歌,可否聽見?淚光灑落,俯在琴上而泣。
春秋輪迴,無數歲月拂去。
石板上的淚痕日益加深,上面有我深厚的指紋,依舊露色惆悵,眺望遠方,依舊拉住過往的行人,詢問你的下落,會予的,只有失望。
淚,早已流到乾涸,兩鬢的銀絲早已替換了烏亮,花黃,已遮不住青春的年輪,失望,又渴望,渴望,而失望。
煙籠柳岸,雨色蒼茫。『
手捧木簫,靜默走到樹旁。
坐下,無力的手輕輕撫過簫的每處地方,靜謐微笑。
如此,只怕再也守護不了那誓言了。
手滑落,唯簫一直不曾從手中落下。雨,依舊靜謐地拍打。
伍
薄霧遮住悽殘孤寂的寒光,再也聽不見馬踏,見不到劍舞,感受不到你的氣息。
終,你回來了。
持著木魚,早已不見當年的英姿颯爽。
你詢問:「可曾見過一姑娘?」
路人皆告訴你那段悽美的瞪大,直到死去,也從未離開。
你的手撫過那塊青石板,細細撫摸那遺殘歲月的淚痕。
遠處,傳來悠揚的笛聲。有一女子,在等待中笑而含淚地死去,死時,依舊停留在她每日眺望的青石板上。
簫聲在山谷瀰漫,木魚聲哀而悠揚,踏在這條落滿愁怨的路上,走過那片回憶與哭泣的竹林,泉水依舊叮咚作響,卻少了為你撫琴的姑娘。
你努力尋找著那姑娘的氣息,走她踏平了的路,在那青石板上眺望,落寞,如同那日日夜夜的她一樣。
對不起,請把那誓言,永遠放在心底埋藏。
陸
冷月。殘夜。月灑寒江。梨花落,滿心殤,孤坐江面,漁聲茫茫。
煙花易冷抒情作文【2】窗外燃起了煙花,年的味道越來越濃厚,不知不覺,我已經18了。
時間猶如流水一般,從自己身旁流走,想抓又抓不到。我最愛的人,我的青春,還有我那顆曾經天真的心,都被它帶走,剩下的只是回憶。有喜、有憂、有苦,也有悲。
記得那天聽陳校長給我們講那些震撼的口號,突然有一種淚湧眼眶的衝動,連自己都不知道是為了什麼。或許是我渾渾噩噩的度過了18年,或許是因為連目標都不知道而傷心。
終日在那一小片天地中偏安一隅,就如同井底之蛙,永遠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寬廣,就算考了第一又能怎麼樣?還有130多天就是高考,是離成功越來越近?還是在走向原本已經註定的失敗?
距離130多天才終於明白自己從前做的是多麼的不堪,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悲哀。其實有些事是在自己透不過氣的時候才會真正明白。正如倉央嘉措所說:「這佛光閃閃的高原,三步兩步便是天堂,卻仍有那麼多人,因心事過重,而走不動。」青春不一定需要經歷煉獄般的高三,但一定需要煉獄般的高三來磨鍊自己。在磨鍊之後,才會真正算的上是無憾了吧。正如鳳凰在浴火後才會涅盤。
望不穿灰色的天幕,猜不到最後的結局。不知,再回首,已是何年。在這恍惚如夢的18年中,我學會了很多,同時也失去了太多。永遠不會忘記那天在醫院與爺爺的永別,我明白,爺爺對我的希望有多大。我曾在爺爺離去之後,無數次的問自己,問蒼天:爺爺,我是你的驕傲麼?那是我心中永遠無法釋懷的痛。那徹心的苦與切膚的痛,是我一次都不願再次回顧的。悲莫悲兮生離別,那些沒有因失去摯親而徹夜痛哭的人,或許不會明白的。
已經嘗過一次永別的「苦杯」,我分外明白真正失去時後悔的痛徹心扉。爺爺陪伴了我短暫的17年,那麼奶奶,姥爺,姥姥呢?他們能否再陪我17年呢?父母又能陪我幾個17年?我自知不是聖人,在面對生死不可能心靜如水。即使曠達如蘇東坡,也有「千裡孤墳,何處話悽涼」時。
18歲,意味著我成年,也意味著我將擔負更多。童真,或許我已經不適合這個名詞了。總有人說我成熟,可能我真的長大了。過了愛做夢的年紀,不如踏踏實實。
18年,說長也長,說短也短,回首過去,似乎還沉浸在童年的快樂中,一眨眼,18年過去了,18年中的點點滴滴,失去的與得到的,都會飄在眼前。
時光是永遠抓不到的,我只希望,我可以永遠陪著愛我的人與我愛的人,我關心的人與關心我的人。僅此而已。
走過了才明白,往事是用來回憶的,幸福是用來感受的,傷痛是用來成長的。讓心在繁華過盡依然溫潤如初。帶上最美的笑容且行且珍惜
所有的繁華,都有落敗時。
物是人非,實在是一個太過殘忍的詞。
煙花易冷,人事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