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頭耳塞終於歸來 感謝AKG帶來的Y10
2025-01-11 04:14:10
泡泡網耳機頻道7月1日 今天這篇文章,不僅僅是一篇簡單的評測,它裡面飽含著我對AKG這個品牌的感謝,因為作為一名耳機發燒友以及一個耳機行業從業者來說,一直希望這個市場能夠健康的發展,同時為大眾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音質體驗,促進全民對於高音質的追求。但是,隨著入耳式耳機的全面擴張,以前主流的平頭耳機越發凋零,市面上已經基本看不到新品平頭耳塞,但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平頭耳塞真的不可或缺,而今年,AKG推出了Y系列平頭耳塞,給這個不再主流的市場增添了一劑強心劑,給了消費者新的選擇。
筆者曾對一家耳機企業的創始人進行採訪,問到了為啥企業選擇不再生產平頭耳塞?這位創始人的解釋很簡單「平頭耳塞在工藝上其實與入耳式差別不大,對我們來說其實生產很簡單,但是,平頭耳塞的隔音效果不好,這就要求我們調音必須更為嚴謹,因為如果用戶佩戴不好造成音質表現不佳,他會說你耳塞不好,另外,入耳式因為隔音好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選擇,因此考慮這兩個方面,我們將更多投入到入耳式耳塞的研發上」。
這位創始人的解釋基本就是為啥我們在市面上找個平頭耳塞那麼難的主要原因,其實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依然是需求平頭耳塞的,佩戴的異物感更輕,聲音更為寬鬆自然,這些依然是平頭耳塞的優勢。
終於,我們見到了世界優異大廠AKG的動作,它更新了K309、K315、K318,帶來了全新的Y系列,分別是Y10、Y15、Y16,今天評測的這款Y10的官方特價僅為69元,百元內的售價在好品牌中也就AKG獨此一家了,這是真正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一款可以改善聽音體驗的產品,所以,在這裡,筆者為AKG點讚。
AKG Y10 官方旗艦店特價僅為69元>>
簡約的包裝,避免了額外的成本,這也是Y10可以賣這麼便宜的一個原因,將跟多的物料成本用在耳機本身上。
AKG Y10全重僅為12g,這也就是說每個單元僅為6g,這很好的保障了它長時間佩戴的舒適性,你很難覺得它對你的耳朵造成了壓力,而它的平頭設計,沒有了入耳式的異物感,更為適合長時間使用,「舒服」,這也是筆者對Y10的第一使用感覺。
Y10的頻響範圍為18-20kHz,沒什麼特別,但是它的靈敏度達到了124dB,這意味著它的靈敏度達到了很多動鐵耳機的水平,配合僅為16Ω的阻抗,易推性可見一斑,不過呢,畢竟這款耳機是平頭設計,它的隔音效果表現一般,因此達到合適的聽音效果依然需要開啟較大的音量,這並不是它難推,而是需要更大的音量來遮掩環境噪音。
通過細節圖可以很好的看出,雖然這小耳塞售價百元以內,但這做工絕對是大廠風範,細節打磨是相當到位,模具一定很好哈!筆者個人覺得唯一不妥的地方就是耳柄沒有橡膠緩衝設計,雖然很長,但是這個部分的耳機線還是容易造成損傷。
Y10的設計延續了K309的將單元與耳機的腔體結構分開設計,這樣帶來的最大優勢就是放入耳廓的部分被明顯減少,這樣在佩戴上有效提升了舒適性,同時很多耳廓較小的同學也可以良好佩戴,而覺得佩戴不牢固的童鞋套上海綿套子就OK了......而且為了提升佩戴的舒適度,在單元金屬網邊緣,Y10是套上了一圈可更換的橡膠圈,細節上真的是很到位啊!
直插設計的3.5mm插頭,筆者這裡只想說,既然插頭知道加上一段橡膠來保護線材,為啥耳柄處就不加呢?
有關音質:
沒錯,這是一隻售價僅為69元的耳機,但是它的聲音呢?雖然我個人覺得它很好,但在這裡真不能太誇它,因為現在的小朋友的聽音取向是低頻越多越好,根本不管質量,而Y10呢,作為一款平頭耳塞,它很難做到低頻有足夠的量感,是的,它的低頻很少,下潛很淺,但整體質感還不錯,屬於小巧精緻的類型,這與它的振膜大小以及不隔音的設計有著明顯的關係,因此它調音的中心是中高頻以及舒適的聽感。
Y10有著相當開闊的聲場,這是很多即便是千元以上的入耳式耳塞也無法達到的水準,結構優勢相當明顯,這使得Y10的聲音整體表現相當寬鬆,張弛有度,三頻的過渡順暢自然。它的高頻並不明亮,但通透一詞可以用上,不暗淡,不憋悶,延伸一般,細膩程度也一般,無齒音,無爆音,亮點不多,但你找不到毛病。
這款耳機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適合聆聽人聲,尤其是中文人聲,雖然整體的密度不夠,但低頻量感少,高頻不明亮,這就使得它的中頻被突出,因此Y10在它的聲底基礎上修飾得很是飽滿細膩,人聲距離較近,聽感舒適。
總結:AKG Y10,這傢伙僅售69元,但音質的表現讓人滿意,同類型的耳機除了一兩款早已停產的型號可以比擬外,基本是沒有對手,話說這可是「AKG」啊,這個商標就是品質的保障,而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不足100元的耳機還是可以接受的,Y10的意義在於,它真的有可能提升大部分消費者對於音質的追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