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作文二年級
2025-01-11 06:29:09
孝是中華傳統文化提倡的行為,指兒女的行為不應該違背父母、家裡的長輩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種穩定倫常關係的表現。所謂「百行孝為先」,反映中華民族極為重視孝的觀念。下面是幾篇關於孝的作文。
把孝心獻給父母
也許,我們過早的懂得了「享受」二字的含義,卻忘甚至忽視了「回報」的分量,認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
我們幾乎都認為,只要成績好,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安慰。此話不假,可是,父母何嘗不想在忙碌一天後,接過我們的一杯熱茶;再或者為我們削個蘋果後聽到一聲真誠的「謝謝」......
有時,認真想想,我覺得我自己太自私了。在學校,得到同學細小的幫助,我會感激半天;在路上,一個陌生人衝我微微一笑,我會受寵若驚,報以友善的微笑。可是,這一切若是放在父母身上,我們也許會當作沒看見......「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藍天,碧藍天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即使你犯了錯誤,他們依然愛你。
猛然間,我想起了畢淑敏的那篇《孝心無價》:「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孝字的天平上,它們值得。」
把孝心獻給父母,從今天開始!
孝道
親情,是人之常情。是人人都需要的,親情是無私的,是偉大的。因為親情只有「奉獻」二字。有多少孩子沒有父母,感受不到親情。然而,我們生活在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之中,這都是因為父母,他們給了我們這樣美好的生活。比起那些孩子,我們有什麼可抱怨的那?難道我們不該回報我們的父母嗎?
「如果你想回報父母,並不一定需要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來。也就只需要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生活中順從父母一點就可以了。他們一定回非常欣慰的。」老師曾這樣對我說過。
有一次,老師留了一篇習作叫《我為父母做一件事》。我做在書桌前呆了半個小時也沒有一點思路,我只好親身體驗一次,我給媽媽洗了腳。媽媽沒有說什麼,但從她的臉上居然留下了兩行熱淚。這淚不是鹹的而是甜的,因為這是感動的淚。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千古不變之美德。而現在人們把錢看得那麼重,卻不把一個「孝」字放在眼中。有多少老人流離失所,可他們都是兒女成雙。
孝啊,為什麼現在不孝之子如此之多。孝子那都是因為從小養成的,只要從小有孝的意識,長大之後才可能成為一個讓人敬佩的孝子。
感恩父母,就是孝敬父母。我們又何嘗要做一個不孝的逆子,人人臭罵呢?孝,從身邊每一件小事做起,從我做起。
觀《中華孝道》有感
星期五下午,我們全班一起觀看了《中華孝道》這部影片,看後非常引人深思。
這部影片主要講了:由於媽媽早產,生下的孩子天生不會走路,媽媽就帶著他奔波於大城市間為他治療,還每天陪他做康復訓練,餵她吃藥。
媽媽給他無私的愛,但媽媽卻承受了太多太多……經過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病情終於有了好轉。從中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美好的理想必須靠堅強的毅力去拼搏才能實現。
看完這部影片我想了很多:我們生活在幸福的家庭裡,我們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心與呵護,一家人相親相守就是最大的幸福。在學校裡有老師的關愛和班集體的溫暖,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用最好的成績回報老師和父母的愛。
這部影片直到現在還使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