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文明人
2025-01-26 19:11:08
看似我們的科技越來越發達,生活越來越美好,但是我們的工作時間卻從未縮短過,仍然每天起早貪黑,擠公交擠地鐵。這真的是文明在進步麼?
每天早上擠在地鐵裡,周圍是一群和我同樣睡眼惺忪的上班族。巨大的移動鐵盒發出哐當哐當的聲音,仿佛帶著人們去1000米深的礦井。這時候,我常會想起一個人——經濟學家梅納德·凱恩斯。
凱恩斯在1930年《我們後代的經濟前景》一文中,做了兩大預言。第一是大蕭條最終「只是短暫的調整期」,我們的後代將更加富足。他關於「100年後(2030年)英國的人均收入將提高4至8倍」的預測可以說是準確無誤。據經濟學家估算,如今英國人比1930年祖父輩及高祖輩的收入增加了5倍,到2030年,下一代的收入將是他們的8倍。
凱恩斯所做的第二個預測是:到21世紀初,每周工作時間將縮減至15小時。這一點他大錯特錯。我們仍然深陷在起早貪黑的深淵中,每周工作時間幾十年都是雷打不動——超過40小時。
如果凱恩斯深入研究過人類學,對初民社會有所了解,那麼他可能會收回他的預言。人類並非物質越豐富、科技越發達,工作時間就越少。
在非洲南部,幾千年來生活著一個靠狩獵和採集為生的原始部落,300多年前登陸南非洲海岸的歐洲殖民者稱他們為「布希曼人」,意思就是「灌木叢裡的人」。布希曼人能夠根據動物留在地面的痕跡追蹤獵物,還能在缺水的地區找到富含汁液的瓜果和塊莖。這些技能讓他們吃得好,幹得少。凱恩斯可能做夢都沒想到,他們每天的工作時間只有兩三個小時,而每天獲得的食物有2500卡的熱量。
今天,我們發明了各種金融產品,華爾街的精英們還在黑屋子裡搗鼓出各種複雜的金融衍生品(直到金融危機爆發,人們還是搞得不太清楚)。而太平洋西部加羅林群島的雅普島土著使用的金融系統卻是無與倫比的,他們採集一種大石頭,然後做成巨大的石輪(稱為「費」)。在雅普島,根本無須擔心通貨膨脹。1900年的時候,一個「費」可以買一隻獨木舟或一頭豬。「費」被陳列在家門口,商人把貨物賣給別人後,僅僅查看一下主顧的「費」的外貌及所在位置或做一個記號,對這些超級錢幣並不實際佔有,全憑信用。今天的金融黑客們看到這些錢幣一定傻了眼,恨不能一頭撞死在這些石頭上。
現代經濟學建立了各種產權制度,這些制度在初民身上卻毫無用處,當他們中的一個人在森林吃飯時,便唯恐自己獨享,總是大呼大叫,希望旁人來和他分享。而我們「文明人」碰上好東西則是關上門、拉上窗簾獨自享用。美國歷史學家特納告訴薩摩亞人關於倫敦窮人的事時,這些未開化的人很吃驚地問:「怎麼樣的窮?沒有吃的?沒有朋友?沒有房子住?他的朋友也沒有吃的?沒有房子住嗎?」這些純樸的話語讓人想起君士坦丁主教的名言:「當我們說出『我的』與『你的』兩個詞時,已熄滅了我們慈悲的火焰,點燃了貪婪的慾火。」
經濟學家告訴我們,戰爭和破壞也能增加GDP,然而當愛斯基摩人第一次聽到白人之間會互相殺戮,並互相盜取土地時,他們震驚了,指著土地喃喃自語道:「如果他們的土地也覆蓋著冰雪,那該有多好。那些巖石中他們所渴望的金和銀,被深藏在雪中,使他們無法獲得,那該多好啊!」
再回頭說說那些曾經每天工作兩三個小時的布希曼人,他們追蹤獵物的本領被軍隊和農場主用來像獵狗一樣搜尋遊擊隊和盜獵者。他們的領地也越來越小,只能受僱為排隊的觀光客表演狩獵,或者賣一些旅遊紀念品。他們起早貪黑地工作,開始酗酒,並且,他們還得對付比猛獸更可怕的東西——老闆。這些都是凱恩斯所沒有想到的。
今天的文明讓我們擁有了噴氣式飛機、摩天大廈,但這些似乎也沒什麼好自豪的。我們發明了汽車卻把自己堵在路上,發明了機器卻為機器工作,發明了社交網絡卻把人心隔得更遠。而「原始人」再愚笨,起碼不會在自己吃的食物裡、喝的水裡、呼吸的空氣裡投毒。
有部電影叫《瘋狂原始人》,其實原始人並不瘋狂,真正瘋狂的是文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