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外柔焦內銳 富士龍XF56/F1.2R評測
2025-01-27 05:49:14
泡泡網鏡頭頻道6月24日 如今,微單相機毫無疑問的成為了市場的主力軍、大眾消費者首選產品。每年各家廠商都有新品露臉,其「刷機」頻率已然超過了傳統單反。我們必須肯定的是微單機身現在是越造越強,像全幅傳感器、無低通濾鏡設計、零點零幾秒的高速對焦、金屬防塵防水機身等等,這些再也是單反獨有的配置名詞,而成為主流微單所不可缺少的。但在微單機身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微單鏡頭卻沒跟上節奏,並且大家也忽視了鏡頭對畫質影響的重要性。在我看來,只有機身好、鏡頭好才能拍出高畫質照片。當下微單相機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機身需要造的多牛X,而是需要高性能、高畫質微單鏡頭加以組合,尤其是大光圈高畫質鏡頭更是鳳毛菱角。在這裡,我必須提到一支微單界的「大眼王、夜之眼」,它就是今年富士為自家微單推出的富士龍XF56mm F1.2R,堪稱微單業內首支F1.2大光圈鏡頭。
這支鏡頭在我手上把玩了約有兩周之久,最終我得出的結論是,玩富士微單的小夥伴們必入手這支XF56mm F1.2R鏡頭。為什麼要這麼說,首先富士微單鏡頭本身種類不多,我認可的精品且值得入手的鏡頭屈指可數。
第一支是去年我評測過的XF14mm F2.8,畸變控制和成像素質在微單頭裡面算是頂尖,即時索蔡也能淡淡的哭泣,「牛廣」一詞無愧於它,5.9K的報價讓你瞬間成為高富帥>>。
第二支是XF60mm F2.4微距,畫質銳到你可以數睫毛,3.4K的價格對得起它的成像(想想單反裡的百微多少銀子)>>,焦距等效全幅視角約為90mm,可以充當半個人像鏡頭,私房拍妹子妥妥的。但微距鏡頭的結構造成它對焦速度奇慢,讓我是又恨又愛!不過也沒辦法,誰讓當年富士還沒有一支像樣的定焦長焦鏡頭呢,雖然後來出了支55-250mm長焦變焦頭吧,但那畫質只能讓我又「呵呵了」。因此我總結,要想玩爽富士微單,一定要上它家的定焦頭,變焦頭還是留給玩單反的人吧。
第三支就是我們今天的「男豬腳」XF56mm F1.2,焦外柔,毒!焦內銳,毒毒!全金屬材質打造,手感銷魂分量十足,毒毒毒!焦距等效全幅視角約為84mm,標準大光圈人像頭,同時兼顧淺景深掃街毒片。作為富士唯一一支F1.2大光圈定焦,並且和XF14mm F2.8、XF23mm F1.4、XF35mm F1.4湊齊了常用拍攝焦距,組建了高畫質定焦大三元,作為富士鐵粉我們沒理由不入手啊!如果非要找個理由拒絕它,唯一也就是它6999元的身價>>,堪稱目前最貴的一支富士微單鏡頭,輕鬆超越5990元「牛廣」XF14mm F2.8鏡頭。
富士龍XF56mm F1.2外觀介紹
富士龍是富士微單鏡頭的名稱,XF是富士微單卡口名稱,EBC是富士獨有的鍍膜技術,具有高解析度和較好的抗眩光性能。因此,看規格參數是判斷一支鏡頭好壞的第一步,也是購買鏡頭前必做的功課,通過上面一張圖就能告訴大家這支XF56mm F1.2的全部「秘密」。
為了設計出F1.2大光圈,富士沒有給這支鏡頭瘦身,在如今主打小巧便攜的趨勢下,這種為了畫質而不妥協的大膽做法,富士做得算是值得讓我們稱讚。此刻,我突然想到了如今大紅大紫的A社全幅微單,如果說機身性能它確實讓我們「高潮」了,但如果說它家微單鏡頭素質,我只能說委屈了這個好身板。雖然有「菜絲」為其撐腰,但通過實際測試,一旦脫離3600萬高像素機身,以及關閉機內各種優化補償功能後,瞬間就被打出了原形,這難道就是真菜?好吧,我跑題了。
XF56mm F1.2鏡頭到底有多大,我們不妨拿一個百事可樂罐子來對比下。高度上該鏡頭只有可樂罐三分之二,但直徑明顯要粗很多,握持上會給人一種非常紮實的感覺。
XF56mm F1.2鏡頭標配有原廠遮光罩,安裝上後頓時威猛了許多。反正我第一眼看上去很難想像它是一支微單鏡頭,我更願意相信它是一支全幅單反鏡頭。
富士龍XF56mm F1.2鏡頭細節設計
原廠標配遮光罩材質為塑料,內部消光處理採用螺紋設計,並非高級鏡頭慣用的黑色植絨。如此高大上的鏡頭配上這般遮光罩,我真心覺得「屌絲」啊。
話說,隨富士第一臺微單X-PRO1推出的首批三支微單鏡頭XF18mm F2、XF35mm F1.4、XF60mm F2.4微距都是使用金屬遮光罩,但隨後發布的鏡頭都降級為了塑料遮光罩,即便是「牛廣」XF14mm F2.8或人文紀實頭XF23mm F1.4也是如此。記得當時大家吐槽金屬遮光罩最大的問題就是前端邊緣非常容易掉漆,即便保護的再仔細也難以倖免。在亮騷和實用性上富士選擇了後者,我到覺得不一定所有鏡頭都配置金屬遮光罩,但至少應該給幾隻高端「牛頭」配上。
在鏡頭底部可清晰看到令我們心曠神怡的MIJ字樣,證明富士微單鏡頭來自日本原廠生產,這是保證高品質的根本,畢竟原廠的品控要比國產嚴格很多,這也影像行業不變的定律。
由於光圈達到了F1.2級別,所以第一組鏡片被設計的格外大,並且濾鏡口徑也達到了62mm。這枚「大眼睛」晶瑩剔透,紅色的富士EBC鍍膜不僅漂亮而且還具備良好的抗眩光性和極高的解析度,看一眼就讓你「毒發身亡」。
後組鏡片也比一般鏡頭要大一些,並且同樣也有紅色EBC鍍膜。尾部卡口為金屬材質,堅固耐用。
該鏡頭在不安裝到機身上時光圈為全開狀態,正好我們可以一睹XF56mm F1.2大眼睛的魅力。
當把鏡頭安裝到富士X-T1微單機身後,我使用A檔光圈優先,並設置F5.6光圈半按快門後,透過鏡頭我們就可看到內部光圈葉片的樣子。XF56mm F1.2採用了7片光圈葉片,官方稱為葉片為圓形光圈。在F1.2全開光圈下,焦外可以獲得圓形光斑效果。但隨著光圈一步步縮小,焦外光斑會由圓形變成多邊形,這個我後面的測試中會有展現。我覺得作為一支6999元的大光圈牛頭,7片光圈葉片略顯吝嗇,至少也要9葉片設計啊。
XF56mm F1.2全鏡身採用鎂合金金屬材質打造,其中手動對焦環和手動光圈環也是如此。前端對焦環防滑紋理非常細密,切割工藝上乘,突顯富士精緻的製造工藝。
寬大的對焦環握持常舒適,像我手指這麼大的人也可以獲得較好的操控手感。雖然鏡頭內部採用了電子調焦系統,但對焦環依然有明顯的阻尼感,這點有些近似手動鏡頭的調焦手感。不過我還是要吐槽一下,XF56mm F1.2為什麼沒有採用像XF14mm F2.8和XF23mm F1.4那樣的推拉式對焦設計,並且也沒有設計對焦刻度尺,亮騷「逼格」頓時降低。同作為一支高品質鏡頭,沒有和同門兄弟看齊真有點遺憾,不知富士設計師是怎麼想的。
還好,XF56mm F1.2手動光圈環保持了原有的設計風格,從F1.2到F1.4是一檔進位,而F1.4到F2.8以及以後都是1/3檔進位。光圈環定位手感清晰,但覺得有點松垮,要是在緊一點就「高潮」了。
該鏡頭延續使用了富士中捏鏡頭蓋子,方便在安裝遮光罩時伸手取下。如果大家用過佳能單反老款兩邊捏式鏡頭蓋就知道中捏式鏡頭蓋是多麼方便了,難怪佳能後來給新鏡頭都配了全新設計的中捏式鏡頭蓋。
在燈光下,XF56mm F1.2既是一支高品質大光圈鏡頭,同時它又堪稱是件精緻工藝品。
此次評測XF56mm F1.2鏡頭搭配的是富士旗艦微單X-T1,這款微單擁有1600萬像素APS-C X-Trans CMOS II傳感器,能不能發揮該鏡頭的成像水平,我在後面會有測試結果。
因為富士X-T1本身體積就比之前的富士X-E系列微單大一些,與XF56mm F1.2鏡頭搭配起來還是非常和諧的。
最喜歡這個角度看下去,富士X-1T機頂三個機械轉盤不僅有專業操控性,而且與XF56mm F1.2鏡頭搭配起來復古範兒十足,讓我很難看出它是一部數碼微單相機,它更像是我們當年依依不捨的膠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