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與經典同行徵文範文
2025-02-06 22:26:10
導語:我們為什麼讀經典?就是因為能從經典中,讀人、讀人生、讀智慧、讀社會。於己於國,大有裨益。小編整理閱讀與經典同行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閱讀與經典同行
小時候,爸爸媽媽要我讀經典、背經典。幼兒園裡,老師教我積累經典,上了小學,學校也讓我學經典、掌握經典、領悟經典、運用經典。經典像我一位形影不離的朋友,不停地幫我漫遊在知識的海洋裡。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為了不斷獲取知識的力量,我與經典一直同行在成長的道路上。
當我還是個乳臭未乾的小孩兒時,經典幫我拉開了窗簾,透過一扇小小的窗戶,我能看見許多知識在遊蕩,使我小小的心裡充滿了歡樂。牙牙學語時,我迫不及待地跟著爸爸媽媽後面念著《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晚上,月光透過窗簾,照在牆上,我默念著靜夜思,想像著詩人看到的情景。
上了幼兒園,經典引導我走到窗戶前,讓我認識了更多的知識。上了小學,經典幫我打開了窗戶,我往外一躍,伸展開雙臂盡情地和知識擁抱。經典還是伴著我向「海洋」深處遊去。
三年級,我認識了詞。第一首是蘇軾的《水調歌頭》,我覺得寫得很美,讓我聯想到這樣的情景:深夜,月光發出潔白的微笑,我獨自一人坐在水邊,踋前後不停地擺動,有時沾到水面,泛起層層漣漪。這首詞讓我聞到書籍典雅的香味。
現在,經典幫我得到了更多知識。《遊子吟》讚揚了世上千千萬萬個母親,使我明白母愛是偉大的、無私的。《三國演義》讓我知道諸葛孔明、龐統都是一世的才子。蜀國之所以有了他們才能與列強抗衡那麼久。國家需要這樣的人。所以,它一直激勵著我要做這樣的人,讓我成為國家的棟梁。
讓我與經典同行,親近經典書籍,與經典為友吧。我們為什麼讀經典?從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易中天的話裡,我能找到最好的答案:「歸根到底,就是因為能從經典中,讀人、讀人生、讀智慧、讀社會。於己於國,大有裨益。」
第二篇:閱讀與經典同行
童話小故事,是我們小時候的"搖籃曲」,長大後的「心靈之泉」。
安徒生是來自丹麥的童話作家,安徒生所寫的童話至今已成為了世界上著名的經典童話了!
安徒生寫的童話數之不盡:《賣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醜小鴨》,《皇帝的新裝》......在眾多的童話當中,令我受到最大感觸的便是《醜小鴨》!
《醜小鴨》這一篇童話講述了:一隻小鴨子的樣子十分難看,受到了兄弟姐妹們的排擠,連平長最疼愛它的媽媽也不要她了。到哪裡都被別人欺負,從此,它便被稱為「醜小鴨」,春—夏—秋—冬—,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醜小鴨終於在寒冬抵不住寒冷和飢餓的折磨,昏過去了。醒過來後,成了令大千動物羨慕的美麗的天鵝了。
醜小鴨的一生是那樣的崎嶇,那樣的可憐呀!
如果醜小鴨的家人能夠多體諒一下它,讓它多一些感受到家的溫暖的機會,那該有多好呀!相反,醜小鴨的家人對它不理不睬,難道這就是所謂的一家人嗎?難道鴨媽媽忘記了它是自己的親生骨肉了?難道所謂的血緣關係就因為一個「醜」字而斷絕了,值得嗎?在是與不是的抉擇中,在親情的高山中,我想:愛如流水,只要有情在世的話,一切的所謂障礙就都不存在了!
經典,無處不在,在擁有經典的現實世界中,一切都會充滿昔日的彩虹,未來的夕陽!
明天更美好,源於經典!
第三篇:閱讀與經典同行
經典,他不是自封,也不是誰指定的,它獨特的魅力在於它具有普通作品無法涉及到的魅力,在於它啟迪心靈,有深刻的教育意義。下面我沒得加介紹一本書《青春之歌》。
它是一本紅色經典類型的書,一高亢激昂的旋律譜寫了一曲青春的歌曲。在」九一八」到」一二九」運動期間,以林道靜為主的一批進步青年和知識分子為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挽救危難中的祖國而進行的不屈不撓的精神真實的揭示了一代知識分子走向革命的道路。作者通過那段不可忘記的歷史給予青春的熱度,藉助紅色歷史的記憶,喚起了新時代學生們內心深處的共鳴。通過林道靜的故事是我們讀者感到了那個時代的青年對祖國的熱愛和真誠。以及對自由的真理不懈的追求。從而提煉出一個革命的思想主題:一切知識分子只有把個人的前途和祖國的命運結合到一起,投入時代的洪流中才能真正的有前景有出路,才真正的擁有值得人們永遠歌頌的青春。青春洋溢著激情,揮灑著希望,蘊含著力量。[青春之歌]唱出了那個時代的青年們的心。青春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太過於短暫。但也因為他太過於短暫,才使人對它格外珍惜。對我們這些風華正茂的年輕人來說青春時給予我們活力的美好憧憬,對於那些曾經經歷股青春的人來說青春時美好的回憶。作者以激昂的筆墨,真實展現了人生道路的豐富多彩,充滿坎坷,充滿艱辛,充滿快樂…
第四篇:閱讀與經典同行
經典,他不是自封,也不是誰指定的,它獨特的魅力在於它具有普通作品無法涉及到的魅力,在於它啟迪心靈,有深刻的教育意義。下面我沒得加介紹一本書《青春之歌》。
它是一本紅色經典類型的書,一高亢激昂的旋律譜寫了一曲青春的歌曲。在」九一八」到」一二九」運動期間,以林道靜為主的一批進步青年和知識分子為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挽救危難中的祖國而進行的不屈不撓的精神真實的揭示了一代知識分子走向革命的道路。作者通過那段不可忘記的歷史給予青春的熱度,藉助紅色歷史的記憶,喚起了新時代學生們內心深處的共鳴。通過林道靜的故事是我們讀者感到了那個時代的青年對祖國的熱愛和真誠。以及對自由的真理不懈的追求。從而提煉出一個革命的思想主題:一切知識分子只有把個人的前途和祖國的命運結合到一起,投入時代的洪流中才能真正的有前景有出路,才真正的擁有值得人們永遠歌頌的青春。青春洋溢著激情,揮灑著希望,蘊含著力量。[青春之歌]唱出了那個時代的青年們的心。青春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太過於短暫。但也因為他太過於短暫,才使人對它格外珍惜。對我們這些風華正茂的年輕人來說青春時給予我們活力的美好憧憬,對於那些曾經經歷股青春的人來說青春時美好的回憶。作者以激昂的筆墨,真實展現了人生道路的豐富多彩,充滿坎坷,充滿艱辛,充滿快樂…
第五篇:閱讀與經典同行
小時候,當我聽見哥哥姐姐們高聲朗讀的古詩經文時,我總覺得特別深奧且有興趣。每當此時,我是多麼的盼望長大啊!也像他們那樣子,驕傲地得意洋洋地高聲朗讀詩經。後來,我慢慢長大了,終於從「鵝、鵝、鵝,曲項向天歌……」,一直讀到現在,漸漸對詩裡說的事情有了更多的解讀,興趣無窮,收益頗大。如讀《春曉》時,一開始覺得「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這一句很有趣,春天睡著了什麼都不知道,但卻處處聽到鳥叫。睡著了怎麼知道鳥叫呢?真讓人莫明其妙,後來才明白是比喻春天不知不覺地來到了,從此,我便開始愛上了詩。
到今天,我已經讀過了很多詩。有的詩激情澎湃,像大海裡的驚濤駭浪,有的詩親切自然,像小溪裡的水平如鏡;有的詩溫情細膩,像春天三月的和風。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李白的詩——《贈汪淪》。它寫汪淪對作者的情誼,深於千尺潭水。雖然這是十分誇張的比喻,但我也覺得絲毫不勉強。情感之深淺,本就非尺所能量。詩中說了汪倫特地地送別李白,這樣事讓李白很感動。就這樣,這位唐代頗負盛名、也最狂傲的大詩人寫了這首詩給一位普普通通的釀酒村民,表達了李白對汪淪送別的感激之情。整首詩情感自然、純樸,富於詩意,因此被後人廣為流傳。
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首詩,「李白乘舟欲遠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源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聽了李白的《贈汪倫》,大家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歷呢?有一次,媽媽的一個朋友要出國移民,帶著我一起去為她送行。媽媽給了她很多祝福,一直面帶笑容。朋友登上了飛機,媽媽的臉就像六月的天,說變就變,一面愁苦,久久不肯離開。因為那一次,我就即興高聲朗讀《贈汪倫》這首詩,頓時,讓大家都頗受感動之餘,還讚揚我聰明乖巧。讓我從此愛上了詩經,也讓我明白了詩經也有了真情,有了感動。比起用「淚雨」、「愁腸」之類是不是讓人覺得更親切呢?
詩,精煉優美的語言,給人美的享受;詩,感人至深的感情,讓人感動不已;詩,深入淺出的道理,教人得到啟迪。詩經,我要與你同行。
第六篇:閱讀與經典同行
當我還小的時候,晚上喜歡和媽媽一起背成語、讀古詩。祖國美麗的文字帶著我敲開了知識的大門,走進了經典的世界。
上小學了,我讀了更多的經典詩文。學校組織我們參加江門市第三屆語言藝術節「金羚」杯中華經典詩文朗誦會,我有機會參加,十分開心。
我們誦讀的詩歌是《清平樂村居》: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老師精心設計詩歌朗誦的表演形式,時而朗誦,時而唱詩歌,時而跳舞,可有趣了。所有的課餘時間我都投入了排練中,我十分認真。不久我可以十分流利地背出這首詩。漸漸我懂得這首詩描繪的意境: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房屋有一條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多優美的景色!一對滿頭白髮的翁媼,親熱地坐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聊天;三個兒子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多麼溫馨的畫面!這首詩我越背越喜歡。
比賽的日子來臨了,我既興奮又緊張。老師把我們打扮得比仙女還美麗。比賽開始了,首先是劉凱乾出場,他慢慢地走出舞臺,悠然地誦讀起來:「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跟著我和李綺琳帶著笑容出場了,我倆伴著音樂輕鬆地誦讀,後面還有好多同學出場了。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們表演得更起勁了。最後我們一起合唱詩歌,美妙、和諧的歌聲傳遍整個會場,觀眾們又熱情地鼓起掌來。比賽十分順利地結束了,我們的節目榮獲一等獎。我們都高興得跳起來。
我與經典同行,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