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清明節作文700字
2025-02-06 22:53:09
導語:清明節大約始於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歷史的周代。也是人們拜祭祖先的一天,小編整理家鄉的清明節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家鄉的清明節
清明節這一天,人們沒有一個是閒著的,都用各式各樣的方法來祭奠死去的親人們,比如掃墓、燒紙錢、上墳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好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清明前夕,家家戶戶忙個不停,準備好掃墓用的祭品。我的家鄉也不例外。
「又是一年芳草綠」,伴隨著春姑娘的腳步,清明節到了。這天,我回到老家,奶奶先讓我穿厚點,因為那裡非常冷。之後又帶上紙錢、供樣、香等祭品,坐著爺爺的拖拉機向親人的墳墓開去。一路上,我開心的邊唱歌邊搖頭。伴著我的歌聲,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一看「唉,盼望已久的美麗風景原來就是這個樣子呀,真掃興!」我望了望田野,很是荒涼。但鄉間小路上,三人一夥,五人一群,來的,回的絡繹不絕。點起火堆,燒起香燭,處處瀰漫著清明的氣息。我們一起燒紙錢、掃墓、給先人墳上填土,我還把自己親手做的紙花一一插在了祖先的墳墓上,沒過一會兒,我們就已經「凱旋歸來」了。
回到家,我懷著好奇心,在網際網路上查詢了一下有關清明節的習俗,讓我大開眼界。知道了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還知道了清明節的歷史,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爺爺還告訴我,清明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掃墓、燒紙錢、上墳是我們這些晚輩對先人的尊敬和懷念。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清明節年復一年,寄予了人們對老一輩人的無限哀思和祝福,每逢這個時節,家鄉的人們總是忙裡忙外,不僅表達了對先人的懷念,更給予了對新一年的希望。
家鄉的清明節,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我盼望著下一個
清明節的到來
第二篇:家鄉的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時間過得飛快,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有到了。清明節又稱踏青節,在這一天,人們要帶酒食果品,紙錢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
今年清明這一天,天氣特別好,可不像詩句上說的那樣。那天我起了個大早,因為我們一家人要一起去掃太爺爺的墳。剛出門時,感覺心情特別好,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像剛出籠的小鳥,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上山掃墓。可從大人的表情上看,可沒我這麼高興,也許是去掃墓的原因吧。
在山腳下,我覺得和別的上沒什麼兩樣,可到了半山腰可就不一樣了。那裡雜草叢生,雜草高出了我一個頭。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太爺爺的墳墓前,在墳墓的周圍到處是一些樹枝和雜草,它們仿佛懂得掃墓人的心情似的沒有生機。
我們先把墳墓的周圍的草除一除,接著在墳墓上用些小泥塊壓上黃紙,擺上供品,點上香,我們輪流給太爺爺磕頭。爺爺在墳前念念有詞,報告著這一年來家裡的大事,還請太爺爺保佑全家大小平安。我想:在此長眠的太爺爺一定聽到了我們的話的,他一定感到欣慰,一定會保佑我們的……
最後,我們在墳墓前的空地上把紙錢燒了,等燒完了還用帶來的水滅了火星。因為太爺爺墳前有一座涼亭,我們就坐在涼亭裡吃東西。爺爺還把吃完的蛋殼撒在墳墓上,我好奇地問:「爺爺,為什麼要這樣呢?」爺爺說:「表示祖先和我們在一起啊!」死人明明就在這嘛,怎麼會和我們在一起呢?也許他活在爺爺的心中吧!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最後爸爸再檢查了一遍,我們就下山了。
在下山的路上,大家有說有笑,心情非常輕鬆。回來時我想:原來清明節是表示對先人的懷念日,也是家庭團聚,也是踏青賞春的好機會。
今年的清明節我過得特別有意義,明年我一定再來掃墓。
第三篇:家鄉的清明節
清明節大約始於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歷史的周代。每年都盼著它早早到來,因為只要清明節一到,天兒就暖起來了,我們就可以漸減衣物,無憂無慮地狂耍了。這對於我們小孩子來說是件多麼「爽」的事啊!其實我們盼清明節還有另一個原因。在這時期,我們的戶外活動特別多,比如說植樹啦,掃墓啦,踏青啦……
我來自一個古老的小鎮,我們家鄉的清明節又有它的與眾不同。
在清明節這天,家家戶戶一大早便攤好柳葉餅當早飯吃,預示著闢邪,驅盡妖魔鬼怪。吃完早飯又開始下一個程序,大夥齊動手做菜祭祖,要越早越好,因為我們家鄉有句諺語叫「早燒清明晚燒冬,七月半等不到小日中」。誰家祭祖早,誰家老祖宗就會保佑家裡興旺發達,多麼樸實的人們啊,這寄託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們家鄉清明節還有個小風俗就是吃完午飯,家裡不論男女老少都要用皂角洗一洗頭髮,洗去往日的汙垢和晦氣。儘管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已經漸漸都不那麼做了,但老人還是依舊保持著洗頭的傳統,所不同的就是用洗髮水代替了往日的皂角。
我們家鄉清明節的重頭戲莫過於趕集了。人們吃完飯收拾妥當了,便拖家帶口到鎮上去趕集。起源於何時,老人家們也已經說不太清楚了,只知道這個風俗是老祖宗傳承下來的。不大的小鎮街上卻人山人海,兩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小攤。有賣衣服的,有賣生活用品的,有賣吃的,還有賣我們小孩子喜歡的玩物的……總之應有盡有,看得我們是眼花繚亂,擠得我們是分身乏術,吵得我們是震耳欲聾啊……我通常是約上幾個小玩伴帶上幾個零花錢也去湊湊熱鬧,鍛鍊鍛鍊自己的生存能力嘛。這不,今年我還討價還價買了只灰耳朵兔子,他現在被我養的好肥好可愛啊!
這就是我們家鄉傳統而又與時俱進的清明節!你喜愛我們家鄉的清明節嗎?
第四篇:家鄉的清明節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大家都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掃墓,主要是為了紀念先人,懷念他們的同時,也回顧他們的功績和精神,這樣,我們不斷地繼往開來,創造更好的生活。外地的親人早早地來到了我的家,準備一起去老家掃墓。正所謂「清明時節雨紛紛」才剛出門,天就下起了毛毛細雨,但還不能干擾了我們的工作。
到了家鄉,還沒來得及和村裡的鄉親打招呼,就急忙到後山找我們祖宗的墓,來到山上看見許多村民在那忙著掃自家的墓。爺爺看見他們像是見了久別重逢的老友似的走過去攀談起來。大人們可顧不上他了,走了許久,終於到了爺爺那一代中最老的曾祖父的墓前,只見大人們都拜一拜,當然也要我們小孩一起拜,然後大家開始除草。因為我沒那麼大的力氣,所以只能拿一把小鐮刀割草,大人們是用鋤頭或是鐵剷除草的。不管幹什麼,大家都在埋頭苦幹......
好不容易把四周弄乾淨了,在墓前擺上裝好的雞、鴨、鵝,還有三茶一酒,意思是讓祖先吃一頓飯。然後在墓邊插入兩支蠟燭,十幾支香,以表達香火不絕,再在四周貼上八寶紙,然後把舊墓頭換掉,再挖一個新的,中間壓住兩張紙,最後把帶來的銀寶,民幣全部放在祖宗的墓前燒掉,表達人間有的,在陰間也能分享到。做完這些,休息兩分鐘,又要出發掃下一個墓......
直到下午四點多才掃完墓,回到家中,我已經累得不能動彈了,清明節的風俗,什麼時候能改一改啊!
後來,我想到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那就是,要改變這種繁瑣的工序,轉變為文明掃墓,必須從我做起,現在我能做到的就是好好學習,從我做起,提高全民的總體素質,進而慢慢的轉變真正觀念,以達到文明掃墓,紀念先人的目的。
第五篇:家鄉的清明節
今晚是6月初5晚,是我們家鄉的鬼節!在我們村子裡,家家戶戶的門都插上了桃枝,整個村子上沒有人在走動,這個夜晚非常安靜。人們早早就關門睡覺了!
其實在我們這裡有一個傳說:死了的鬼都要去搬西瓜,在這一個晚上,它們搬得太累,就四處抓人幫忙搬西瓜,被它們抓到的人都會變成鬼,只有在門上插上桃枝驅鬼,才能保證不被它們抓到。
我們確保每一個門都插上桃枝後,就上樓睡覺。晚上,風非常大,呼呼地刮,我因為喝了幾杯茶,到了11點也睡不著,我一看弟弟,他早已入睡。我忐忑不安,擔心過了12點都睡不著(12點後,鬼就出來抓人)。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已經11點半了,我還沒進入夢鄉!
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啊?12點越來越接近了,鬼就要來了,我趕緊躲進棉被裡,我的汗一直流,滴到地上,全身都溼透了,全身涼涼的,我也不敢出來。呼呼呼,風還是刮著;嘣嘣嘣,我的心還是跳得很快;嘀嘀嘀,汗水也源源不斷地滴在地上!
在我們村子裡,家家戶戶的門都插上了桃枝,整個村子上沒有人在走動,這個夜晚非常安靜。人們早早就關門睡覺了!
其實在我們這裡有一個傳說:死了的鬼都要去搬西瓜,在這一個晚上,它們搬得太累,就四處抓人幫忙搬西瓜,被它們抓到的人都會變成鬼,只有在門上插上桃枝驅鬼,才能保證不被它們抓到。
我們確保每一個門都插上桃枝後,就上樓睡覺。晚上,風非常大,呼呼地刮,我因為喝了幾杯茶,到了11點也睡不著,我一看弟弟,他早已入睡。我忐忑不安,擔心過了12點都睡不著(12點後,鬼就出來抓人)。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已經11點半了,我還沒進入夢鄉!
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啊?12點越來越接近了,鬼就要來了,我趕緊躲進棉被裡,我的汗一直流,滴到地上,全身都溼透了,全身涼涼的,我也不敢出來。呼呼呼,風還是刮著;嘣嘣嘣,我的心還是跳得很快;嘀嘀嘀,汗水也源源不斷地滴在地上!
第二天終於來了,我高興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