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之行初二作文
2025-02-14 22:44:25
歷史車輪碾下一條長長的軌跡,故宮經歷一次次風雨,屹立於北京近漫長六百年。小編收集了故宮之行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故宮之行
2012年6月30日,我一個人在故宮裡遊覽了一整天,大致將故宮走了一遍,感觸頗深,
在車上,瑪導跟我們說:「故宮也叫紫禁城。故宮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古代皇家宮殿建築群,也是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現在藏有文物一百多萬件,其中地下寶庫收有文物60多萬件,善本圖書20多萬冊,佔北京故宮文物總數量的百分之六十。故宮的佔地面積72公頃,擁有房間8707間。整座建築呈長方形,有四個門:南面午門,北面神武門,東面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咱們們今天就從南進北出,從午門進,從神武門出。」我們來到午門,卻不知道人們為什麼要叫它午門。瑪導說:「當時的帝王讓為皇宮的大門位於子午線,也就是正中的位置,所以叫它為『午門』。」繼續往前走,有一個大大的廣場。瑪導說,這是太和門廣場,前面的就是太和門。想到太和門必須經過一條河。我從瑪導那兒得知這條河叫「內金水河」。因為外形像玉帶,所以也叫玉帶河,這內金水河可以排洩雨水,同時還可以提供營建工程用水,消防用水,也有美觀和點綴的作用。過了內金水河,就到了太和門。瑪導說:「太和門高有23.8米,是通往太和殿的正門,也是故宮中最高大的門。」越過太和門就到了太和殿。瑪導說,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稱為三大殿。我們到太和殿旁邊的那個小門那兒集合。我看有一個大鐵缸,上面有刀刮過的痕跡。瑪導說:「這是乾隆皇帝叫和珅造的金缸,用來滅火,但是,和珅太貪了,用一隻鐵缸,上面鍍上一層金。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把那層金給挖掉了。因為故宮的房子都是木頭做的,很容易著火,一著起火來,那可就不得了,所以,他們就在太和殿旁建起了兩座高大的防火牆。必免火勢蔓延。」瑪導邊走邊說,「這太和殿也叫金鑾殿,高35.05米,面積達2381平方米,是故宮最大的殿宇。」不久,我們來到了乾清門,乾清門外面也放著10個大金缸。我們走內右門到乾清宮。乾清宮是內廷的正殿。康熙皇帝曾把這兒當過寢宮,乾清宮還是皇帝批閱奏章,接見外國使者的地方。因為我們已經走了大半個故宮了,時間都已經是下午1點多了,所以我們只能選擇走近路出北門。在路上,我在想:這故宮那麼大。那外國使者又要走那麼多的路,到乾清宮的時候,他早已是滿頭大汗、氣喘籲籲了。不一會兒,我們便來到神武門。瑪導說:「這個門原本叫玄武門,因為康熙皇帝的名字叫作玄燁,要避諱,所以改叫神武門。」
這就是故宮,也是紫禁城,幾百年來老百姓只能跪拜卻不可仰視的地方!我親身來過這裡一次,今生便是無憾!
第二篇:故宮之行
盼星星,盼月亮,我終於盼來了暑假。這個暑假,我和媽媽去了北京旅遊,其中最令我難忘的便是遊覽故宮了。
故宮又名紫禁城,過去是明清兩代皇帝生活起居,怡情養性,上朝覽政的寶地。傳說有九超技藝和智慧,經歷數百年風雨,現在依舊煥發著別樣的風採。
走近太和門,故宮千五百九十九間房子,精調瑰寶處處可見,展示了中國古代的燦爛歷史和古代人民的高的宏偉建築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紅牆黃瓦,畫棟雕梁,金壁輝煌。殿宇樓臺高低錯落,壯觀雄偉。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間仙境。劉導告訴我們:故宮是世界最大的宮殿,總面積78000平方米,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
要想飽覽這萬屋之城的壯麗景象,可真是不容易。隨意走進其中的幾間小屋,那裡面的珍貴的文物就讓我們大開眼界,什麼古代的戰袍,各種冷兵器,文房四寶,圖書茶具,無所不有。然而,最讓我驚嘆的便是那件古代工藝品象牙球了,別以為它只是小小的一顆,沒什麼特別。仔細一看,你便會為它那精細的雕刻,玲瓏小巧的造型而大為讚嘆。看那玉龍金鳳相依相伴,翩翩起舞,不僅是球的表面到處是錦繡圖章,而且一層包裹著一層。我想,恐怕是用上現代最先進的儀器也不見得做得如此精妙絕倫吧。
向故宮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走去。那種氣派就更不用說了,走上那寬大的臺階,看到精美的龍壁,看到那透亮的地板,威嚴金黃的龍椅,看到那六根高大的纏龍金柱真讓人感到震感。
劉導又告訴我們:殿中就連一塊地板都可以稱為無價之寶,它運用材料之珍貴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首先是選土,工匠們將泥用水浸透,再反覆摔打,讓它變得結實,這道工序叫「練泥」。泥練好後,裝入模具,還要進一步踩實,才能製成磚坯。剛製成的磚坯還不能放入窯中,需慢慢地陰乾,再入窯燒制。一燒就是130天,燒出磚,還要用桐浸泡49天。經過這麼複雜的工藝燒成的磚,還要經過嚴格的檢查,要達到「敲之有聲,斷之無孔」的程度才能使用。
今天,我不僅遊玩了故宮,還了解到了許許多多的知識,我覺得我更愛我的祖國,更自豪我是龍的傳人了。
第三篇:故宮之行
歷史車輪碾下一條長長的軌跡,故宮經歷一次次風雨,屹立於北京近漫長六百年。所有繁華的詞語都是用來修飾浩大的紫禁城。我踏入北京故宮,人群的擁擠使我匆匆瞥過午門一眼,卻在內心禁不住的感嘆它的三巒環抱,五峰雄起,氣勢雄偉。
繼續跟隨導遊走向太和殿,屢經焚燒,殿內卻依然富麗堂皇,皇帝的龍椅在殿中顯得那麼威嚴不可侵犯,不論歷經多少年的滄桑、入侵,它給人的感覺依舊展現高貴,威德通四方。我並未在太和殿停留多久.我嚮往的是每任明清皇帝批閱奏摺的乾清宮。
乾清宮簷下上層單翹雙昂七踩鬥栱,下層單翹單昂五彩鬥栱,飾金龍和璽彩畫,三交六菱花隔扇門窗。堂皇背後卻是悲慘含冤的「壬寅宮變」的發生地,當年十餘宮女因不堪勞累企圖勒死嘉靖帝,後因膽小宮女告到方皇后裡,嘉靖帝被方皇后解救。但嘉靖帝寵愛的並不知情的曹端妃卻因為方皇后的嫉妒懷恨,被凌遲處死。我不知道當時曹端妃真實的心理,但我也敢揣測幾分,她可能有希望在裡,希望皇帝可以解救她,但她也是絕望的,與她相伴的枕邊人遲遲未醒,自己會被殘忍的凌遲處死。皇帝是深喜端妃的,等他醒來,寵愛的妃子不在,他剩下的流年只會羽化成思念,沙漏流轉的時間已是人世變遷,縱然他是皇,也無法阻止宮鬥和愛妃的離去。權位金錢是無用的,它可以買到國家的安康,卻從來沒有一位皇帝靠著權位得到真情,仍是要向百姓一樣經歷生死。惡有惡報,方皇后最後也在寢殿被燒死。許是嘉靖帝的報復,亦或上天佛祖的忍耐至極。
紫禁城固然壯觀令世人驚嘆,但它的背後也只是百姓的眼淚、汗水;歷任皇帝妃子大臣的喪命之地。
懷著沉重的心,走入御花園。古柏老槐與奇花異草,星羅棋布的亭閣與橫縱交錯的石子路,不失宮廷大氣,也不失幽靜典雅。春日的海棠花飄落,宛如紅色雪花一般,悠悠然的落下,不帶一分沉重,如此,我的心情也瞬間開朗起來。從未見過紫色的藤蘿,只是滿眼紫色,好像是大瀑布一般的落下。這裡風景優異,令我流連忘返。不謂乾隆皇帝寫下「負冰錦鬣遊文沼,試暖文禽繞魚堂」此句。
參觀完故宮,我真的猶為感到自豪,中華的歷史不謂5000年,人民是智慧的,但在美麗的世界背後也總會有不為人知的百姓的付出。富麗堂皇的故宮給我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比任何其它景點的印象都要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