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母校作文600字
2025-02-11 06:24:09
就要離開母校了,我常常情不自禁地站在花園中央,一遍又一遍地看著這裡熟悉的一草一木,小編收集了難忘的母校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難忘的母校
時間過得真快,一眨眼,我們就要離開母校了,在這六年裡,母校給予了我快樂、知識和做人的道理,作文難忘的母校生活。而今,我就要離開了,心中對母校充滿了留念。
忘不了校園裡的一草一木。曾經,我和小夥伴們在學校的操場邊,種下了一棵棵小樹苗,拔掉了一根根雜草,那一刻,我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現在,那一棵棵樹苗,有的長得非常茂盛而有的卻早已枯萎;那些雜草,有的在當時就已死了,有的卻非常頑強又長了回去。當我們離開時,它們會記得嗎?
忘不了校園裡的好人好事。校務日誌上,經常會出現同學拾到錢財,交給老師的事。每當看到這些,我都會想起三年級時的一件事。一天,午飯過後,我發現一直放在褲袋裡的十元錢沒了,我焦急地到處尋找、詢問,可就是沒人知道,我著急的連眼淚都快流了下來。而就在這時,一位大約是六年級的女同學,她走過來還拿出了十元錢,我感到莫名其妙,小學六年級作文《作文難忘的母校生活》。她便解釋說:「中午的時候,我看見你在跑的時候掉下來的,當時就一個勁兒地叫你,可你跑的太快,只能先撿起來。還好,剛才我看到你在找,喏!拿好了,以後別再這麼粗心了。」說完,她便走了。到現在,我也不知道那位姐姐叫什麼名字,只是那一次,使我明白了「拾金不昧」這個道理。
忘不了校園裡的最好朋友。在五年級時,我識結了一位我認為平生最好的朋友,我和她認識後不久,便成為了無話不談、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想起以前,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遊
戲,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曾經在知識的海洋裡拼搏,在操場上盡情地玩耍……就要分開,我怎麼捨得?
最忘不了的是我的啟蒙老師。我小時候很膽小,也很少說話,是個安靜的女孩。正因為這一點,所以在上一年級的時候,我經常被同學們欺負,對什麼事也是不聞不問。忽而有一天,老師叫我跟她聊聊天,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到老師面前。老師摸著我的頭,親切地問我:「怎麼?是不是他們經常欺負你?」我聽後連忙搖搖頭。老師用嚴肅的口吻說:「你放心,我不會讓班上出現這種不團結的現象的,當然,也需要你的努力。」「我?」我好奇地問了問,「我要做什麼嗎?」「嗯,只要你大膽地去跟同學們交流,而且你的成績很好,多幫幫他們,我相信他們是善良的孩子,他們肯定會跟你成為好朋友的。」我的內心還在疑問,因為我非常害怕,害怕自己無能,算了!還是放棄吧。正準備告訴老師,卻抬頭一看的是老師鼓勵的眼神,於是我堅定地對老師說:「行!」老師笑了!那抹笑容,讓我有了勇氣。此後,我便主動和同學們說話,並幫助成績差的同學複習功課。很快,同學們就不再欺負我了,與我成為了好朋友,我們班變成了一個團結的集體。老師,正因為您的那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欣慰的笑容,才讓我變成了一個愛笑、愛幫助同學的好學生,我想,我愛您!當我長大後,我第一個想起的老師肯定是您!
即將離校,在這之前,我只想好好把握留在母校的時間,好好的把母校的點點滴滴埋在記憶中。我要好好學習,爭取爬到知識的最高峰,到那時,母校將以我為榮!
第二篇:難忘的母校
「明天就要邁開畢業的腳步,讓我們再舉行一次大掃除,讓校園變得更加窗明几淨,同學們在這裡愉快地遊戲、散步。」吟誦著這令人耳熱心跳的詩句,我情不自禁便想起了我的母校--史彭學校。我們在這裡盡情地學習、玩耍,漸漸地長大、懂事。母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給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
時光匆匆,轉眼間小學的路程就要走到盡頭。我對哺育我的母校的依戀,就像春天柳樹的嫩芽,輕輕悄悄地萌發,眼看就要離開這熟悉的校園和諄諄教導我的老師,我多麼希望時間能過得慢一點兒,讓我在這校園裡多呆一段時間,讓我再體驗一下老師慈母般的愛和同學們兄妹般的情。
看,教室門前的小花園裡,花兒們都即將綻開笑臉。我們永遠也忘不了,那是我們班的同學用自己的雙手開墾出來的。我們給它們澆水、除草、施肥,那裡留下了我們多少的汗水,多少的歡樂。每天下課時,我們都圍著它,看哪棵花抽出了嫩芽,哪枝花綻出了新蕾。高爾基曾說過:「你無論走到哪在,只要留下美好的東西,例如美麗的鮮花,美好的思想,都會給別人帶來歡樂的同時,自己也享受那份快樂。」是啊,許多年後,我再回到母校,看到這個美麗的小花園,想到今天的情景,我將是多麼地幸福。
難忘母校,難忘風雨同舟了六年的同學們。六年時光,我們共同走過。我們同坐在一個教室裡學習,同在一個操場上玩耍。困難面前,我們互相幫助,共渡難關,情同手足;分歧面前,我們互相爭辯,面紅耳赤,各不相讓,喜悅面前,我們共同綻放笑臉,仿佛天更藍了,雲更白了;悲傷面前,我們相對而泣,默默無言。忘不了,那個冬天的早晨,下雪了,我們在校園裡互相追逐、打鬧,我腳下一滑,跌出了好遠,一下子撞在花園上,頭上流血了。是同學們簇擁著我到衛生室去包紮。那時我心裡暖融融的,流下的淚水不知是因為疼痛還是感動。包紮後,同學們說我包紮後的樣子像一個日本武士,有的同學還做出和我比武的樣子,把我逗得破涕為笑。可是,這一切都將成為回憶,我們都將走出母校,各奔東西。今天,「讓我們再唱一支歌,讓我們再進行一次值勤服務,讓我們可愛的校園,處處灑滿友愛的雨露。」
難忘母校,最難忘的是我們敬愛的老師。六年來,我們每天都在您的教育中成長。您那慈祥的面龐,那和藹的話語,那舉手投足的動作,將在我的記憶中成為永恆。難忘啊,老師的鼓勵和表揚,它使我更加努力向上;難忘啊,老師的批評與懲戒,它使我改過自新,向著人生正確的航線乘風破浪前進。我清楚地記得,那次上語文課,為了爭辯一首古詩的出處,我們和老師爭得面紅耳赤,後來擊掌打賭。這件事一下拉近了我們和老師的距離,老師成了我們的知心朋友。現在一想起那件事,我還抑制不住心中的歡樂。老師啊,您為了我們付出了多少心血,一首詩中寫道:「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老師,這不正是您的真實寫照嗎?您看,昨天晚上的備課,你的眼中又多了一道紅絲;您看,今天上午的講解,您的耳邊又多了一根白髮。同學們,為了表達我們的心願和祝福,讓我們再齊說一聲:「老師好!」「老師再見!」
難忘母校,難忘老師。在此,讓我們大聲地說一句:「等我們取得新的優異成績,再來向母校、老師匯報!」
第三篇:難忘的母校
「咔嚓」,七十張勝似鮮花的笑臉被收進了像機,隨著這一聲清脆的響聲落地,意味著我小學六年學習生活就快要結束了。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之間,六年時間已從我面前飛速流失,我將畢業離開母校,去尋找自己的新天地。可就在這個時候,我似乎有些依依不捨了,母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記得第一次走進校園,一排整齊的教學樓,,乾淨明亮的教室,草木繁生的大花園便深深地吸引了。從此,我把學校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家。
一二年級的時候,每天我背起書包快快樂樂來到學校時,總能聽見朗朗的讀書聲從教室裡傳出,這聲音催促我加快步伐趕到教室,這聲音催促我抓緊時間學習。每當下課,我們總要去花園裡做遊戲,盡情追趕嬉戲,花園帶給了我們無窮的歡樂和記憶。上體育課時,我們在寬廣的操場上任意馳騁,隨便活動,操場給了我們一個強壯的身體。升入高年級後,我們常在花園裡寫生,上自然課還會裡觀察植物生長,聆聽蜥蟀或者牽牛的叫聲。放學後,電腦室是我們休息的最好去處,我們除了學到很多電腦知識,還在網絡世界任意翱翔,交了很多網友,使我們學習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和生動活潑。學校還在操場邊專門設置了單雙槓、去梯、桌球臺等,讓便我們課外活動。
可是很快這些東西都要離我而去,一想到自己就要離開母校,離開班級,離開同學,心中不禁升起一種莫名的憂傷。再看自己,已從一個不懂事更不識學的小孩子,成為了一個有著一些基本知識和生活技能的少年,心中又不免感到一絲絲欣慰。六年來,我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先後多次評為學校和市、區「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百優十佳少年」,在全國各級報刊發表文章50多篇,一些作文還獲得了全國性獎勵,我還成為了「中國少年作家班」的學員,《中國少年報》、《自貢日報》小記者。所有這些都歸功於母校的培養,歸功於老師辛勤的輔育。
就要離開母校了,我常常情不自禁地站在花園中央,一遍又一遍地看著這裡熟悉的一草一木,我多想深深地把它們刻在我的記憶裡呀!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吟著這著詩,心裡不舍地默想著:我的母校再會了。
第四篇:難忘的母校
歲月匆匆,花開花落,轉眼六年的小學生活就要結束了。校園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留給我們很深的印象。
校園就像一個和諧的大家庭,有很多兄弟姐妹在一起快樂的學習,快樂的遊戲。在這個大家庭裡,我們一路並肩前進;在這條道路上,我們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勇往直前,知難而進。
校園就像一個五味瓶,酸甜苦辣鹹味味俱全。我們在這個大家庭裡總會有點小矛盾、小誤會。我們有在學習和玩耍中的喜怒哀樂,傷心過後,又是一片晴朗的天空。我們在快樂中成長。
校園就像一臺錄音機,她錄著我們在學校裡每一天的歡聲笑語,這些歡聲笑語是天真的,樸實的。我們童年中的足跡大多留在這個錄音機裡。我們在歡聲笑語中成長。
校園就像一位偉大無私的母親,她用心血來哺育我們大家庭中的每一個人,讓我們從無知變得懂事,從幼稚變得成熟,從膽小變得勇敢,她把自己的青春給了我們。
校園就像一位童心未泯的老人,陪伴我們走過六年的時光,讓我們在學習中不再寂寞,不再孤獨。我們高興時,他會向我們微笑;我們傷心時,他會給我們勇氣。我們在他的陪伴中成長。
校園就像一位知心朋友,讓我們在學習中有朋友相伴,在困難時鼓勵我們堅強,在跌倒時扶起我們繼續前進。她的無私,讓我們更加自信,更加勇敢,更加堅強的面對困難。
校園就像一個百花園,裡面裝滿了我們童年的笑臉。這一個個美麗的笑臉對著太陽微微笑,她們知道有太陽的光,才能有自己美麗的花朵。
校園啊校園,我們不會忘記你。不會忘記你的哺育之恩,不會忘記你的教誨之恩。母校啊母校,你偉大的形象永遠銘記在我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