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巴斯全新定焦17mm和60mm鏡頭解析
2025-01-15 18:32:10
泡泡網鏡頭頻道12月29日 鍾情光影的人們都曾聽說「定焦無弱旅」,因為定焦鏡頭呈現的完美焦外虛化和細膩的畫質,讓很多接觸過定焦拍攝的影友,深深地愛上了這種讓人心醉的味道,甚至一些大師在人像和自然寫生創作中,也是非定焦不用。在微型單電相機異軍突起的今天,這條定律依然適用。對奧林巴斯PEN系列和OM-D系列微單的廣大用戶們來說,高質量拍攝體驗的實現,還需要寄希望於M.ZUIKO DIGITAL家族能夠誕生更多優秀的定焦產品。11月,為了充實微型4/3陣營的定焦鏡頭力量,奧林巴斯先後發布了兩款大光圈定焦鏡頭M.ZUIKO ED 60mm F2.8 Macro和M.ZUIKO DIGITAL 17mm F1.8,與微型4/3系統微單機身配合使用,效果令人期待。
M.ZUIKO ED 60mm F2.8 Macro
M.ZUIKO DIGITAL 17mm F1.8
M.ZUIKO ED 60mm F2.8 Macro 微單「自然微距」鏡皇
奧林巴斯M.ZUIKO ED 60mm F2.8 Macro(以下簡稱M.Z 60mm F2.8 ),毫無懸念,來自盛產高端鏡頭的奧林巴斯本土辰野工廠,這家工廠以卓越的光學品質和嚴謹的質量管理體系聞名於世。從M.Z 60mm F2.8命名中的「Macro」字眼可知,它的主要用途在於提升奧林巴斯微單的微距特寫拍攝能力。這支鏡頭等效35mm標準焦距為120mm,最近對焦距離為0.19mm,放大倍率1:1。奧林巴斯並沒有因為它定焦鏡頭的屬性,在複雜的內部光路設計上出現折扣。內部結構為10組13片、具有F2.8恆定大光圈和7片圓形光圈葉片,加入了高成本的ED (超低色散)鏡片、HR (高折射率)鏡片以及E-HR (超高折射率)鏡片,並且使用了ZERO超級鍍膜、MSC超高速靜音自動對焦技術。優質的選材和先進技術工藝的融合,實現了微距創作者的兩個重要心願:真正的圓形散焦,消除了微距拍攝時圓形散焦上的漸暈暗角;完美的背景虛化和邊緣畫質,寧靜迅捷的高速對焦。
M.ZUIKO ED 60mm F2.8 Macro拍攝樣照
在優秀的畫質和微距表現基礎上,奧林巴斯還為用戶帶來了額外「福利」。 首先,它的浮動內對焦設計,由三個獨立對焦系統驅動,在對焦時,鏡頭長度不會發生變化,因此,相機非常穩定,確保拍攝,不會影響抵近拍攝;此外,鏡頭採取了防水防塵密閉處理,可以在潮溼、雨霧和風沙環境創作,讓「自然微距」名副其實。當然,希望M.ZUIKO ED 60mm F2.8 Macro偶爾客串人像頭的用戶也不妨多做嘗試,發掘更多未知精彩。
M.ZUIKO DIGITAL 17mm F1.8 抓拍控最愛「厚餅乾」
M.ZUIKO DIGITAL 17mm F1.8是與M.Z 60mm F2.8同期發布的另一款高品質定焦頭,在介紹它的時候,不能不提到它與奧林巴斯微單產品拍攝理念的深度契合。很多影友為了實現輕鬆、便捷、高質量的隨身拍生活,選擇了奧林巴斯微單;也有一些人,在擁有奧林巴斯PEN系列之後,愛上了相機隨身,想拍就拍的調調。究竟誰先誰後不是重點,關鍵需要有合適的鏡頭與機身配合,才能獲取這份讓人心動的靈便,體驗妙手偶得的驚喜。
M.ZUIKO DIGITAL 17mm F1.8拍攝樣照
雖然從「身材」上說M.Z 17mm F1.8這枚「餅乾」厚了那麼一點,但是相信F1.8的明亮大光圈,足夠讓人選擇性忽視它的厚度。何況厚度昭示著更為複雜的內部結構,擁有ZERO鍍膜的6組9片鏡組,包含3片非球面鏡、1片DSA雙非球面鏡以糾正畸變、1片HR高折射率鏡片矯正球面相差……事實上在辰野廠工程師的精工細作下,採用全金屬鏡筒的M.Z 17mm F1.8最大處直徑57.5mm,全長35.5mm,重量僅120克,完全符合精巧緊湊的抓拍頭標準。在它的等效35mm標準34mm焦距下,使用者可以快速的實現主體和背景都清楚的泛焦拍攝,定格更多稍縱即逝的寶貴場景。在鏡頭上還布置了稍顯復古的有刻度對焦環,來自奧林巴斯新穎的抓拍對焦機構,可以更加便捷的進行估算對焦,直觀,簡單。與MSC(Movie & Still Compatible)對焦系統結合,達成了快速、安靜的對焦。
1+1 > 2 組合使用 感受「定焦」魔力
每一臺載入史冊的經典高端相機背後,都有龐大的鏡頭家族支撐,而其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往往就是定焦頭。這就是造物主對「專一」的回報吧,定焦鏡頭設計中可以不必遷就變焦光路做出性能妥協、可以更緊湊、可以擁有更大的光圈和鏡頭口徑、更容易誕生佳作的微距對焦距離……這一切成為優秀鏡頭的先決條件,從M.Z 60mm F2.8和M.Z 17mm F1.8這兩支定焦鏡頭上都能發現。辰野工廠的精工細作、先進鍍膜、MSC對焦系統等等奧林巴斯核心技術的融合,是它們實現更高品質的有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