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又叫什麼 有(吃秋菜)傳統講究習俗
2025-07-18 22:32:11
秋分是中國特有的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隨著現在並不是像以前一樣那麼多人都在務農的情況,秋分對大家來說慢慢變成了一個象徵著小節日的時間,特別是在民間,關於這些小節日也有著一些習俗,比如秋分便有著吃秋菜的說法,那麼秋分的時候還有著什麼習俗呢,秋分還有著什麼說法,今天就來說說。
秋分又叫什麼
秋分又叫「祭月節」;
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於農曆八月裡的這天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
「秋分」與「春分」一樣,都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按《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的傳統講究習俗
秋祭月
據史書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拜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民間的祭月習俗因地區不同儀式各異。
豎蛋
「秋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這一天,我國很多地方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選擇一個「身量勻稱」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豎放在桌上,失敗者雖然多,成功者也不少,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
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昔日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秋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秋分晝夜長短變化
秋分日晝夜長短變化:晝夜等長。晝夜時間均等,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區這一天的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秋分過後,太陽直射點開始由赤道進入南半球,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一天中白晝短於黑夜;北極附近也即將迎來一年中連續6個月的漫漫長夜與連續6個月不滅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