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的由來和風俗 吃"臘八蒜"看盈虧
2025-07-08 00:38:11
中國一年之中存在有許多的節日,其中每一個節日都有其深刻的寓意以及由來,臘八節也是中國人民關注度十分高的一個節日,所以每當臘八節的到來,當天也有許多的風俗活動在進行,除此之外,掌握正確的臘八節吃法也能夠活的更加健康。
臘八節的由來和風俗
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臘八節也叫佛成道節,相傳,佛祖釋迦摩尼就是在這一天成佛的。佛祖原先在深山修行,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正準備放棄,正巧碰到一個牧羊女,送了他食物,他吃完盤腿坐在菩提下,在十二月初八這天終於悟道成佛。
什麼是臘八節
臘八節又是「佛成道節」。據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於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佛教傳入中國後,為祭祀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各寺院在這一天要念經,煮粥敬佛,即臘八粥。先秦時期我國一些地方已有與「臘」相關的臘祭的風俗,節期在臘月,具體日期並不固定,該臘祭風俗被後人視作「臘八節」的來源之一。
節日風俗吃什麼
【臘八蒜】華北大部分地區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風俗,叫「臘八蒜」。臘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這是各家商號要在這天攏帳,把這一年的收支算出來,可以看出盈虧,「臘八算」就是這麼回事。
【豆腐】「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到了這一天,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它既可以單獨吃,也可與肉類同炒、同燉。
【臘八粥】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由多種食材熬製的粥。臘八粥來自印度天竺,農曆十二月初八是佛陀成道紀念日,俗稱「臘八節」,在佛教稱「法寶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