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開始白天變短黑夜變長 秋耕秋收正當時
2025-07-04 23:07:10
一年當中,白天與黑夜的變化情況隨時都在進行著,這是由於地球圍著太陽轉,自身還有自轉的角度原因造成的。在秋分節氣,人們都說晝夜平分,那麼當秋分節氣之後,是否白天就變短,黑夜就開始變長呢?在秋分還有哪些習俗?
秋分白晝黑夜變化情況
秋分開始白天變短黑夜變長。每年9月23日前後,太陽達到黃經180度時,即為秋分。從秋分這一天起,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晝短夜長的現象越來越明顯,白天逐漸變短,黑夜變長;晝夜溫差逐漸增大,幅度將高於10攝氏度以上;氣溫逐漸下降,天氣一天比一天變冷。秋分過後,早晚天氣更加偏涼,到戶外活動時要適當增衣,夜間睡覺時要蓋好被子,以防著涼感冒。秋裝之前,可以先把衣服晾曬一下。
歷年秋分時間為什麼會變
我國的24個節氣都是差不多那天(公曆)或附近一兩天的。因為節氣是黃道確定的,依據是太陽曆,而現行公曆也是太陽曆,所以基本和公曆一致,前後最多相差一兩天。另外,節氣和陰曆(農曆中的陰曆,農曆其實是陰陽混合的,陽的部分正是節氣)沒什麼關係,陰曆是根據月球定的曆法,所以節氣在陰曆中的日子才是都不一樣。公曆是純陽曆,其日期完全由地球繞太陽公轉的位置決定。二十四節氣也是如此。所以公曆中二十四節氣的日期基本固定,浮動不超過一天,所以還是很好的。
秋分時間的農事活動
秋分節氣降溫很快,使得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節氣養生」大忙顯得格外緊張。秋分棉花吐絮,菸葉也由綠變黃,正是收穫的大好時機。華北地區已開始播種冬麥,長江流域及南部廣大地區正忙著晚稻的收割,搶晴耕翻土地,準備油菜播種。秋分時節的乾旱少雨或連綿陰雨是影響「三秋」正常進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別是連陰雨會使即將到手的作物倒伏、黴爛或發芽,造成嚴重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