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有祭祀掃塵習俗 小年習俗的由來
2025-07-23 15:24:14
小年是春節前最後的一個重要的節日,一般小年到來也意味著春節的到來,家家戶戶都都要開始準備年貨了,民間從這一天起,幾乎每天都有具體的活動,一直到除夕為止;祭灶和掃塵是小年最主要的習俗,那麼大家知道這兩個小年習俗的由來嗎?以下隨小編一起看看吧!
一、小年簡介
小年並非專指一個節日,由於各地風俗,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稱臘月二十三或臘月二十四的祭灶節為小年,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是除夕。小年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二、小年習俗的由來
在中國,小年是中國整個農曆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主要習俗有兩個:掃塵和祭灶;關於小年習俗的由來我們看看下面介紹吧!
1.祭灶: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
2. 掃年(掃塵): 掃年,即掃塵,實際上就是大搞家庭環境衛生。北方人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稱「掃房」;南方人以臘月二十四為小年,稱「撣塵」。這一天家家戶戶黎明即起,掃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鍋瓢,實施乾淨徹底的衛生大掃除。小年的前幾天,家家打掃房屋,意為不讓灶王爺把土帶走。據《拾遺記》記載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當時它漢先民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後「塵」與「陳」諧音,故掃塵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這既指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小結:通過上述大家了解小年習俗的由來了吧,小年除了這兩個主要的習俗外也還有其他的習俗,臘月二十三以後,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髮;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還有剪窗花等,這些都代表了人們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