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陳萬義 陳萬義

2025-07-18 12:15:08

陳萬義

男 (1938-) 陳式第10代傳人
籍貫:河南溫縣
師承:陳克忠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陳萬義系陳氏家族遷入河南後的第十八代子孫,一九三八年六月八日(農曆五月十一日),出生在河南省溫縣陳家溝緊挨著的辛堂村。出生在這樣的家族,成長在這樣的環境裡,耳濡目染,從小就對太極拳產生了興趣,但始終得不到太極拳的真諦,真正的明師是很難找到的,他們都是私下傳授,很少和外界交往,一直到陳克忠晚年,陳萬義千方百計,費盡周折,才終於拜在他的門下,得以進太極之門。

那正是六十年代初期,天災人禍,生活艱難。這些都沒動搖萬義學拳的決心,每日學拳,認真刻苦,走路時也是邊走邊想邊比劃,常常不小心被磚頭拌倒。不論隆冬寒月,酷夏烈日,或在黃河灘上,麥田埂裡,經常可以看到萬義苦練的身影。萬義刻苦練拳,常常到了忘記一切的地步。功夫不負有心人,經年累月,萬義終於練成一身好功夫。陳克忠去世後,當師兄弟們看萬義演練或與其推手時,仿佛看到了乃師的影子,不禁喜嘆「師父顯靈了」,萬義行拳之時神氣內斂,一舉動周身相隨,十分圓融,把太極拳的特點表達得十分恰當與完美,他發功之時,則如雷驚閃,威猛無比,雄壯迅捷,令人心驚膽顫,莫明其妙,達到了一流的境界。

  萬義是個忠厚老實的農民,世代在中原種田,由於他的辦事可靠,常被外派幹活。八一年,他被公社派去修大橋,第二個橋還沒修完,又將他抽去當公社預製管道廠保管員,一年以後,安排他看公社的種子倉庫和去公社農廠辦的食品加工廠做點心。就在這一年萬義遭遇了飛來橫禍,幾乎終生殘廢。有一天夜裡,他做了一個惡夢,夢見身處荒郊,有條蛇鑽進他的褲腿裡,把他嚇了一跳。第二天他騎自行車給孩子轉學,行到路上,被拖拉機撞倒,從身上壓了過去。拉到溫縣醫院治不了,又拉到焦作市醫院。經檢查,盆骨骨折,尿道壓斷。經過手術雖接通了尿路,但不能翻身,就這樣躺了三個月。這時家鄉什麼傳說都有:有的說他死了;有的說他再也不會站起來了。妻子也認為今後不給他端屎端尿就算萬幸了。可萬義他不這樣想,一定要站起來,一定要恢復健康,挑起家庭這副重擔。他躺在病床上都沒忘了默念太極拳路,剛剛能夠下地,他便輕輕地比劃。也多虧他從小練拳的底子和堅強的毅力,使他奇蹟般的恢復了健康。出院後,公社照顧他到公社辦的釀造廠當會計,這是個很難得的美差。鄉親們都為他慶幸,人人見他都說:「萬義呀!你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在將要上任的當兒,有個採購員來跟他請教拳藝,經過切磋,一下子被萬義彈出老遠,使採購員嘆服不已。臨別時,他對萬義說:「老兄啊!你有這樣一身功夫,為什麼要在這個地方?你到任何地方都行呀!」萬義的心被這句話說動了。他突然想起一件往事:那是七一年秋天,為了餬口,萬義到黃河大壩去賣柳條。當他拉到時已超過收購時間。他正垂頭喪氣的發愁,壩上一位科長聽說他是陳家溝人,就問萬義:「會不會太極拳?」「會一點兒。」他說:「我們的會計跟陳家溝學過太極拳,你們兩個推推手吧!」聽到太極拳三個字,萬義頓時雙眼一亮,振作起來。就與那位會計推起手來,那位會計練了好多年得不到要領,和萬義一搭手,大家一陣喝彩。科長大為佩服,破例將柳條收購了。以後,每當萬義送柳條來,他就叫人將車接走,然後纏著萬義學拳。萬義大為興奮,沒想到太極拳還能解燃眉之急。也許還有更大的用處。想到這裡,他便沒有接受當會計這個美差,繼續留在家裡種地,尋找別的出路。

  陳氏小架太極拳具有「古樸無華、小巧緊湊;身法中正,步法輕靈,以意領氣,以氣催勁;靜則百骸皆靜,動則周身全動。以內勁為統領,以纏絲勁為核心,動作剛柔相濟,開合相寓;以腰為軸,節節貫串,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若長江大河,滔滔不絕」的特點,它的健身和防崐身作用,不僅為國人熟知,早以飛揚海外。日本人訪華時,專門到河南溫縣陳家溝尋訪太極拳發源地。國家為了滿足國內外太極拳愛好者的要求,在陳家溝成立了陳氏太極拳學校。有些學員不滿足課堂上學的那些套路,常常專門到萬義家求教,想學到一些真功夫。萬義所接觸的學員是來自全國各地的,他這個從沒出過家門的農民,開始了解全國各地的新聞,有些學員也慫恿他到各地走走。

  萬義的心又一次被說動了,這一次他不只是想一想,而要真的行動了。他決定暫離困守半輩子的黃泥灘和妻子兒女,到外地去看看世界。他這個生在黃河北岸卻從沒到過黃南岸的人,這一次不僅過了黃河,又過了長江,週遊了小半個中國。

  萬義第一次出遊是在八四年十二月,他應弟子之邀,跟著他們南下了。沿途經過蘇州、上海、杭州、建德、松陽、遂昌、瞿州;又到了福建和廣東一些城市。他經過一路的教拳訪友,見了世面,長了見識。啊!原來中國這麼大。這時,那個採購員的話語又響在耳邊:「老兄啊!你有這樣一身功夫,為什麼要在這個地方?你到任何地方都行呀!」於是他暗下決心,憑著這身功夫到外地去闖一番事業。

  在全國大裁軍那年,他二次告別鄉親又南下了,他先到武漢教了一個月的太極拳,結識了丁盛將軍的公子丁曉亮等年輕人,又應湖南邵陽地區武術館館長李志成、教練孫紹安之邀,到邵陽教拳一個月。

  八七年十月在家種下麥子,萬義應湖南省邵東縣企業家孫鳳堂之邀,用一個半月的時間,一起週遊了深圳、廣州、武漢、青島、上海、長沙等城市。鳳堂想留萬義在自己身邊,但萬義謝絕了他的好意,因為萬義到各地教拳訪友,不只是尋找生活上的出入,還想把陳氏太極拳如何傳播出去,變成全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這才不辜負克忠師臨終的囑託。

八九年臘月,萬義又隨學員到了福建廈門,住在廈門大學。廈華公司董事長和廈大鄭學梅副校長的兒子等一些子弟從其學拳,臨到年關挽留不讓離去,這是萬義生平第二次離開妻兒在外地過年,難免有些想家。主人為了打消萬義的鄉愁,大年初二便讓幾個學生陪他到武夷山遊覽。

萬義從武夷山回來,閩南古剎南普陀方丈妙湛老和尚派人將陳萬義請到寺上。妙湛方丈問了萬義的情況,又請他表演了一個套路,聽萬義介紹陳氏太極拳的特點,當萬義講到「陳氏太極拳屬上乘武功,它既能健身,又能防身,柔能克剛,四兩撥千斤」時,座中有一個和尚突然站起來,要和他比試功夫。一過招,那人即被彈出,翻過茶几,撞在陳列柜上,當時將一尊瓷千手佛的兩個手指碰斷。萬義過意不去,連說冒犯。妙湛方丈很欣賞萬義的武功,決心留他任教,擺擺手說:「沒什麼,不必介意。我們正需要一位太極拳師,請你不要推辭。你願意來嗎?」萬義深為妙湛方丈的大度所感動,心想皈依這樣的名剎長老是他的福分,便欣然答應,第二天便到閩南佛學院出任太極拳教授,並皈依妙湛法師,為其俗家弟子,法號本嚴,教授山門弟子太極神拳。一教就是三年。萬義授拳其間與方丈的大弟子釋本如過從甚密,萬義傳授給他不少真功夫,使本如至今念念不忘,總想請萬義再度去南普陀,共謀大業。

  消息傳出,慕名向他學拳的人踏破門檻,絡繹不絕,從學生、教師、工人到幹部、經理。一時間在鷺島興起了一陣太極拳熱。廈門大學海外教育中心培訓的荷蘭、德國以及東南亞等國的留學生們也特地請他去教拳,自動組成一個班,每天清早就等在草坪上,一絲不苟的學習太極拳。不久,廈門大學成立了太極拳研究會,聘請萬義當顧問。  幾度寒暑,幾番風雨,萬義在廈門帶出了一批弟子,形成一脈拳風。九三年七月二日,臺灣武園集團總裁黃善德組團訪廈,代表臺北武盟與廈門市武協結盟,在籤字儀式上,特請萬義演練一路太極拳,大家被他精妙的拳藝所折服,不時鼓掌喝彩。幾天以後,澳大利亞太極拳學院訪廈,又請萬義表演套路和推手,院長許先生特約萬義見面,並表示以後抽空專程前來學拳。

  為了向海內外有志學習太極拳的人傳授正宗太極拳藝.萬義決定立足廈門,開創一番事業,為弘揚祖國傳統文化而獻力。於九三年八月六日,在廈門白鷺洲商業城成立中國廈門陳氏太極拳俱樂部。這是隸屬於廈門市體委的具有法人資格的社會團體,是全國首家太極拳俱樂部。萬義出任理事長兼總教練。俱樂部成立後,積極開展太極拳的研究、交流、傳授和普及工作,先後在白鷺洲、嘉禾園、廈門大學、集美、杏林、海滄等地方開設教學點,為太極拳在廈門的普及做了大量工作,深得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讚賞,以及眾多人士的鼓勵、支持和幫助。該俱樂部還著手同國內其他同行及海外有關各界商討聯合辦學及學術互訪等事宜。另外,該俱樂部正在有關人士的支持下,協助編寫《陳式太極拳》一書。內容包括:陳式太極拳套路、太極養生益智功法、健身功法、太極氣功、太極推手、太極散手和太極器械等。

  九四年八月六日,廈門陳式太極拳俱樂部舉行周年慶典,廈門市體委、市武協有關領導,省、市部分武術界老前輩參加了慶典。在慶典儀式上,萬義及其弟子為大家表演了陳式太極拳套路、太極推手、太極刀和太極劍。

  九五年六月五日,Baklayan alan 帶領的德國 BAK武館一行17人,專程來廈門向萬義學太極拳。每天兩課,早在南普陀,晚在廈大會議廳。館長的夫人、公子也隨團來一起拜師學藝。七月、八月,廈門叉車總廠和海滄投資總公司請萬義給工會骨幹教拳各一個月。
九五年五月三日,北京大學韓國留學生請萬義來北大教授太極拳,此時,結識了德國王朝工貿公司總經理周松波博士。松波從其學拳,很仰慕萬義的武功和為人。

  萬義作為陳氏家族第十八代子孫、當今陳式

同类文章

陳秀峰 陳秀峰

陳秀峰男 (?-?) 楊式第3代傳人 籍貫: 師承:楊班侯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楊班侯

楊班侯男 (1837-1892)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永年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7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1837~1892),名鈺,字班侯,綽號二先生,河北永年人,楊式太極

富周 富周

富周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省保定市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王茂齋 王茂齋

王茂齋男 (1862-1940)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山東掖縣 師承:全佑  傳人:約11位直系傳人

全佑吳式創始人 全佑

全佑男 (1834-1902) 吳式創始人 籍貫: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8位直系傳人   全佑 全佑(1834年-1902年)為滿族人,姓烏佳哈拉,為吳氏太極拳(又稱吳家太極拳)的奠基者。全佑從學於有楊無敵之稱的楊露禪(1799年

和兆元 和兆元

和兆元男 (1810-1890) 和式創始人 籍貫:河南省溫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2位直系傳人  和兆元,1810-1890。和兆元乃河南省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出身中醫世家。幼時受家鄉習拳之風的影響,捨棄功名,從本鎮陳清萍(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習太極拳十栽,悉心苦練,盡得真傳。之後,太

齊閣臣 齊閣臣

齊閣臣男 (?-?)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常遠亭 常遠亭

常遠亭男 (1860-1918)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侯得山 侯得山

侯得山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北京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祿禪初來北京即落腳天義順御醬園張家教拳。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德山一同跟楊祿禪學拳。張鳳吱很用心學太極拳,進步很快。他的醬菜把式侯得山就跟看學練,也學的很好。傳說《張氏隨筆》就是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

楊露禪楊式創始人 楊露禪

楊露禪男 (1799-1872) 楊式創始人 籍貫:河北永年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7位直系傳人 楊露禪(1799—1872年),名福魁。河北廣平府(今永年縣)人。自幼好武,因家貧,迫於生計,在廣平府西關大街中藥字號「太和堂」中幹活。這藥店為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人陳德瑚所開。陳見楊為人勤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