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雊
2025-07-01 10:45:10
在我國存在有24個節氣, 24個節氣除了在中國備受人們的關注,也深深地影響了其他國家。在每個節氣當中都會有相應的氣候特點變化情況為我們生活也提供了一定的參考結果,其中小寒節氣有三候,三候便能充分的展示出小寒節氣的氣候特點。
小寒節氣的三候
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古人認為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此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此時北方到處可見到喜鵲,並且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築巢;第三候「雉鴝」的「鴝」為鳴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時會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
節氣小寒的由來
小寒是一年最冷的時間,也是因為小寒期間人們也是能夠完全的徹底的去迎接新一年的到來,不過在氣候上面小寒也是一年裡面最冷的時候,氣溫開始處於冰冷的狀態。小寒標誌著即將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俗話說「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節氣之內。在中國絕大部分地區,小寒的時候往往最冷的時候。各地流行的氣象諺語,可做佐證。如華北一帶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說法,江南一帶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團」的講法。
傳統小寒的習俗
我國北方各省,人冬之後天寒地訴,冰期十分長久,動輒從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春冬之間,河面結冰厚實,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馬拉,或由狗牽,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桿如撐船般划動,推動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區,大多設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競走的,古代稱為冰戲。《宋史》有:「故事齋宿,幸後苑,作冰戲。」《欽定日下舊聞考》中記載有:「西華門之西為西苑,榜曰西苑門,入門為太液池,冬月則陳冰嬉,習勞行賞。」《倚晴閣雜抄》中關於北平舊時風俗,寫有:「明時,積水潭嘗有好事者,聯十餘床,攜都籃酒具,鋪截銳其上,轟飲冰凌中,亦足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