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又叫什麼,白露節氣的別稱與習俗
2025-07-24 10:26:10
白露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到了現代的社會已經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二十四節氣中這種從古時候就流傳下來的有關天氣說法的傳統文化了,但是二十四節氣對於天氣史是一件很重要的貢獻,那麼白露作為二十四節氣的一種又有什麼別名呢,在白露的時候會有什麼別稱和習俗呢。
白露又叫什麼
白露節氣是沒有別稱的。白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當太陽到達黃經一百六十五度時為白露節氣。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露水是由於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實際上是表徵天氣已經轉涼。白露即為典型的秋季氣候,容易出現口乾、唇乾、鼻幹、咽幹及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等症狀。預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適當地多服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也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白露節氣的簡介
秋季的前兩個節氣立秋與處暑,還是酷熱天氣,因太陽所帶來的熱力未減弱。所謂"熱在三伏",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造成"三伏"溼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東南風,而東南方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氣潮溼,風的潮溼造成了三伏天溼度大;到了深秋之後則相反,吹西北風,而西北方是乾燥的內陸,乾燥的西北風造成深秋之後氣候乾燥。進入白露節氣後,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分批南下,往往帶來一定範圍的降溫幅度。民諺"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描述了氣溫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白露節氣的風俗
我國民間在白露節氣有"收清露"的習俗,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記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飢。""百草頭上秋露,未唏時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輕不飢,肌肉悅澤。""百花上露,令人好顏色"。因此,收清露成為白露最特別的一種"儀式"。禹王是傳說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漁民稱為"水路之神"。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裡都要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規模為最大,歷時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