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參觀九一八紀念館有感作文
2024-07-11 08:44:45 7
歷史是一面鏡子,歷史教訓不能忘記……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參觀九一八紀念館有感作文,歡迎大家參考!
【參觀九一八紀念館有感作文1】
九一八事變背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炸毀瀋陽城北柳條湖附近的一段鐵軌,反誣中國軍隊所為,以此為藉口突然進攻中國東北軍駐地和瀋陽城,從此開始了瘋狂侵華戰爭。東三省上百萬平方公裡土地,在短短4個月裡全部淪喪,億萬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威脅。九一八事變標誌著日本軍國主義開始全面侵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局部抗戰揭開了波瀾壯闊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序幕。
為迎接建黨95周年,6月23日,皇姑法院機關黨委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方案,組織開展黨員法官參觀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活動並重溫入黨誓詞。
博物館內的圖片、影像、雕塑,以及珍貴的文物、史料讓人觸目驚心。慘無人道的日軍侵略罪行,令人深惡痛絕的賣國賊,奮起抗戰的愛國志士……聆聽著講解員講述那段被日軍踐踏的歷史,黨員法官們深感痛恨的同時,更加對那些為了祖國而戰的愛國戰士充滿敬仰之情,緬懷歷史,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居安思危。
通過參觀,黨員法官們表示一定要以史為鑑,以抗戰英雄為榜樣,提高政治素養,堅定法律信仰,發揚愛國情懷,不斷提升正確適用法律的能力和水平,及時化解各類社會矛盾糾紛,公正行使審判權,自覺踐行司法為民,促進司法公開,實現司法公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為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參觀九一八紀念館有感作文2】
4月20日,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邱老師的組織下,我有幸再次參觀了「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通過講解員的講解和具體實物的參觀,使我感觸頗深。通過這種生動直觀的愛國主義教育,使我深刻和具體的了解歷史真相。讓我真正的更加深刻的了解到過去的苦難和黑暗,通過這次學習,讓我更加堅信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永恆不變的真理。」
走進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走進了那段中國人永誌不忘的屈辱與抗爭史。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關東軍自行炸毀瀋陽北郊柳條湖附近的一段鐵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鐵路,以此為藉口突然進攻中國東北軍駐地和瀋陽城,從此開始了瘋狂侵華戰爭。東三省上百萬平方公裡大好河山,在短短4個多月裡全部淪喪,億萬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威脅。九一八事變標誌著日本軍國主義開始全面侵華,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局部抗戰揭開了波瀾壯闊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從這一天起,日本帝國主義製造了一件件滅絕人寰的慘案,創下了一個個令整個人類至今毛骨悚然的罪惡記錄。從這一天起,華夏兒女經受了5000多個只有仇恨沒有眼淚的日日夜夜,整個中華大地遭受了史無前例的凌辱。」在博物館序廳的長明燈周遭,用中、英、俄、日4種文字銘刻著這樣的文字,整個設計宛如一座墳墓,埋葬著一段滔天的罪行。
整個紀念館的設計,別有一番意義:從東北的淪陷到日本禽獸對中國人的屠殺和細菌試驗,整個展道呈下坡設計,越走越陰暗;然後從東北抗聯抗日,直至日本戰犯被審判,展道呈上坡設計,越走越明亮。在館內,我們見到了許多珍貴的圖片資料及文物,還有一些場景的重現。一張張讓人觸目驚心的圖片及一幕幕重現場景穿越時光隧道追溯歷史,讓人深思。印象中最震憾的是從撫順萬人坑運過來的一片二三十米見方的萬人坑土壤,裡面有幾十具屍骨,其中有兩具頭骨被小日本的槍枝打的槍眼歷歷在目,隱隱感覺到當時屠殺現場的悲壯和悽慘。還有一對屍骨,是一男一女緊緊相依,被日本鬼子殘忍地活埋了,他們身上帶的手銬腳繚雖然已經鏽跡斑斑,但到現在,仍然帶在他們身上,向後人訴說日本人的慘無人道??
侵略者的殘暴引發的不是屈從而是仇恨,同志的鮮血喚起的不是消沉而是越發堅定的鬥爭。「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後寒」,白樺林海裡,莽莽雪原中,東北人民革命軍的戰士們展開了艱苦卓絕的鬥爭。楊靖宇、趙尚志、馬佔山、趙一曼,這些英雄而傳奇的名字,代表了用鮮血寫成的中國抗戰史上最為悲壯的一頁。一座由日本1450名戰爭遺孤自發捐建的銅質雕塑。雕塑的碑座上寫著「感謝中國生父母碑」,雕塑中一對中國農民夫婦,領著一個日本男孩,母親慈愛地俯視著孩子,孩子依戀地仰望著母親。這是一幅流淌著中日兩國血液的三口之家的真實寫照———戰爭中的日本遺孤,受到了善良的中國農民的照料,後來大都成為兩國友好的使者。
走出展廳,抬頭仰望「九一八歷史紀念館」感想頗深,內心的憤怒已經不能在控制,一直抑制的情緒,已經難以控制,想著日本鬼子當年對中國人民的種種暴行,東北三省3000萬同胞身陷水深火熱之中,八十萬平方公裡的錦繡河山淪喪在日軍的鐵蹄之下??想起如今部分日本人迴避這段侵華歷史,大家的心情沉重無比。在憤慨中,我們更加懷念先烈們,一個個先烈的名字湧上心頭,我們感激那些奮起反抗的人,我們紀念那些為國捐軀的人,在這張序列中,每一個人的
名字都不僅僅代表他自己,每一個的名字後面都立著很多人,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代表著中國億萬兒女。感動,二字在一次的在心中迴蕩,我相信只要我們中國人團結,便能夠戰勝一切,贏得世界的尊重。
災難和恥辱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從災難和恥辱中獲取教訓。我們絕不能忘記當年國土淪陷的慘痛歷史,絕不能忘記國家落後分裂和對侵略者妥協退讓的沉痛教訓。強調牢記歷史,並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鑑、面向未來。九一八不僅僅是國恥日,對於我們更應該是一個奮進的日子,我們應該正視自己的差距,學習他人的長處,努力發展自己,只有自己的實力強大了,祖國的實力強大了,我們才能保證不讓我們的祖國再次遭受到像82年前的那場災難一樣的磨難,我們中國人才能揚眉吐氣。
九一八事變已經過去82年了,但那段血的歷史不容忘卻。九一八事變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那就是「落後就要挨打」。今天我們紀念那場事變,就是要不忘國恥,奮發圖強,堅定意志,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決不讓悲劇重演。在參觀過程中,每一個人的心情都很沉重,很少有人說話。「九一八」事變過去整整80年,侵華日軍的罪惡卻不能伴隨時間的流逝而被抹去,中華民族的心靈創傷是永遠撫不平的!中華兒女要永遠記得:勿忘歷史;勿忘屈辱。
【參觀九一八紀念館有感作文3】
今天,我們來到瀋陽,機會難得,公公立馬讓我們參觀了「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來到「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門口,我們看見了一塊像日曆一樣的巨大石頭。上面寫著:1931年9月18日,星期五。夜10時許,日本軍隊自己轟炸了南滿鐵路柳條湖路段,卻指出是中國軍隊所為,便攻打北大營。東北將領在不抵抗命令的情況下(蔣介石下的命令),忍痛撤離。從此,國難降臨,人民奮勇抗爭。讀完這一頁,一股悲憤與感動油然而生。(這篇文章除了寫出所見,更重要的還要寫出貫穿全文的情感,因為「九一八」這沉重的歷史)
剛進博物館,一副醒目的照片便映入我們的眼帘。上面描述的是馬佔山將軍的軍隊在南滿鐵路上阻擊日本鬼子的場景,還看到馬佔山將軍親手寫下的四個大字「還我河山」。頓時,我也仿佛置身那個年代,熱血在心中沸騰!(加上的所感)
看完戰爭圖片的展覽,我們又看到了刻在牆上的義勇軍進行曲(國歌),旁邊還有聶耳先生的親筆。耳畔似乎迴響著這激情澎湃的旋律,眼前仿佛浮現出人民勇敢抗爭,不斷前進,前進,前進進的畫面。
我們還看見了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的臘像,知道了製造南京大屠殺的日本人谷壽夫被判處死刑。中國並沒有將所有的日本人都殺掉,而是將這些日本人進行改造,等他們改邪歸正之後,再將他們送回日本。這也讓全世界明白,我們中國是不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的,中國是人道的!
看完展覽,大家每個人的心中都在滴血,而且每一滴血似乎都凝固成一串問號:日本帝國主義何以敢對我泱泱大中華舉起屠刀?這裡的每一幅圖片,都是一連串鐵打的事實,為何有人至今不能正視它?竟然還篡改它?落後就要挨打,何以落後?這裡的每一尊遺容都在吶喊,這吶喊在告訴我們什麼?
「忘記英雄的民族是墮落之族」!,我想,每一個到此目睹當年「九一八」真實畫面的中國人,都會有此強烈的感受,也都會將它刻骨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