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參觀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作文
2024-07-11 07:43:45 1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坐落於瀋陽市大東區望花南街柳條湖橋,也就是八十二年前的「柳條湖事件」發生地,史稱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參觀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作文,歡迎大家參考!
【參觀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作文1】
我是一名三年級的小學生,我家住在瀋陽,從我小的時候媽媽就經常帶我去舅舅家。舅舅家住在大東區,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附近,可是以前我太小了,沒有明白「九一八」到底是個什麼地方。直到今年我三年級了,老師讓我們寫一篇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文章,我就再一次走進了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這一次帶著從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帶著媽媽給我講的關於抗日戰爭的故事,我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自從前幾年就已經免費開放了,遠遠的就能看見時間停留在了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軍隊以中國軍隊炸毀日本修築的南滿鐵路為藉口而佔領瀋陽。事變爆發後,日本與中國之間矛盾激化,而日本軍部主戰派地位上升,國會和內閣總理大臣權力下降,導致日本全面侵華。幾年時間內,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佔領。9月18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視為國恥日。整個展廳共分為七個部分,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部分:日本在東北的血腥統治!
自1931年9月18日以後,日本人對中國人民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他們強搶民女,用中國人做實驗品,用細菌武器,無數的中國百姓慘死在他們的刀下。看著牆上血腥的圖片,我真的被嚇壞了,我仿佛就在當時的環境裡,無處躲藏,無數人的屍體躺在我的腳下,這還是我生活的家園嗎?我緊緊地攥著媽媽的衣襟,細細的汗水浸透了媽媽的衣服。5000多個這樣只有仇恨的日日夜夜,那時的中國人是怎麼挺過來的?我是一個女孩,看到很多的小女孩死在日本的屠刀下,她們有的還沒來的及認清自己的媽媽,就已經被日本人殺害了!日本人你們太殘酷了!我恨你們!展廳的結尾宣告日本統治結束,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了。我們為什麼勝利了?我們是怎麼勝利的?當初我們的土地又是為什麼被日本佔領了呢?這真的值得我們中國人,尤其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們,要好好考慮的問題!我們每個中華兒女要有熱愛祖國,報效國家的崇高理想,如果我們一直嚴格要求自己,刻苦學習,時刻做好對抗外來侵略的準備,我們的國家就不會被佔領,我們的子民就不會被外國人欺負!也就不會有你的親人枉死,慘死,慘遭蹂躪!
我深深地記得,媽媽說每年的9月18日晚上9點18分,瀋陽就會拉響三分鐘的警報,馬路上的汽車停止跟著鳴笛,行人都要站立低頭,表示對過去那些去世的中國人的哀悼和對戰爭的痛苦回憶。我想今年的9月18日我會有跟往常不一樣的體會,因為我長大了!
我只是一個小學生,我不知道會不會有的人走出了九一八,就會覺得這都是過去的事情,現在根本不可能發生,不用去理它!總之我不這樣認為,媽媽總告訴我,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做一個有理想,愛自己,愛父母,愛他人,愛國家的人!只有每個中國人足夠頑強,才能築起抵禦外國侵犯的堅強堡壘,才能保護好我們的家人,保護好我們的國家!
我們的國家日漸繁榮,我們的生活越發美好,作為中國的一份子,我們有責任有義務為我們自己,為我們的子孫後代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敵人無處可藏!中國人加油!
【參觀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作文2】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廣場上高高矗立的「殘歷碑」,鋼筋混凝土結構,灰白色的碑身,整座建築高18米,寬31米,厚11米,狀如一本翻開的檯曆,時間定格在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星期五,農曆辛未年八月初七日。左面的一頁鐫刻著「九一八」事變的史實:夜十時許,日軍自爆南滿鐵路柳條湖路段,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遂攻佔中國軍隊的駐地北大營,我東北軍將士在執行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國難降臨,人民奮起抗爭。碑身還別出心裁地鑿出密密麻麻的彈孔,突出戰爭的殘酷,碑上隱約可見一個個骷髏圖案,寓意千千萬萬個死難的同胞。
廣場一側,掛著一座古銅色的警世鐘,鐘身上鑄造著幾個醒目的大字:「勿忘國恥」。每年九月十八日,瀋陽市歷史博物館都舉行「勿忘九一八撞鐘鳴警儀式」,警醒人們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走進陳列館,一幅幅歷史照片、一段段文字解說、一尊尊雕塑、一件件實物及多種現代化展示手段,真實反映了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犯下的血腥罪行。幽暗的展廳裡氣氛肅穆,沒有交談聲,沒有吵鬧聲,只有拍照的咔嚓聲,每一個參觀者的腳步都沉重如鉛,每個人的心都在滴血,那些雕塑、蠟像、實物和現代化展示手段還原了當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國製造的一件件滅絕人寰的慘案。在日寇鐵蹄的蹂躪之下,東北人民遭受十四年血腥統治,山河破碎,生靈塗炭,人民流離失所,黑土地在呻吟。
我在「白骨坑」前駐足,累累白骨慘不忍睹,這就是駭人聽聞的「平頂山慘案」慘遭屠殺的同胞。白骨中有一對狀如母子的骨骸,母親的雙手緊緊地摟住孩子,讓人觸目驚心。我的眼前仿佛呈現了當年的慘象:日軍為了報復抗日自衛軍的抗日行動,把平頂山附近的居民全部集中在山上,就在日軍架起機關槍向村民掃射的瞬間,一位母親把年幼的孩子緊緊摟在懷中,用自己的身體擋住日軍的子彈,滅絕人性的日寇,把掃射時倖存的村民用刺刀捅死,包括老人、婦女和幼兒。
「九一八」事變後不久,日寇先後在哈爾濱和長春設立了731和100兩個細菌戰的秘密部隊,陳列館裡用蠟像再現了731部隊活體試驗的現場:三個中國人躺在木板床上,兩個已經死亡,身上蓋著稻草,露出的手掌血跡斑斑。另外一個還活著,仰躺在木板床上,胸前的衣服被扒開,幾個披著白大褂的日軍在對活人進行解剖,掏出人的內臟,觀察細菌在人體上的反應。手段之殘忍,舉世罕見。
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難書。日寇對抗日軍民殘酷折磨的刑具「滾地籠」超級恐怖,望著眼前這個一米多長鏽跡斑斑的鐵籠,讓人毛骨悚然。日寇把抗日民眾塞進內壁布滿釘子的鐵籠裡,然後在地上滾動,籠內的人立即遍體鱗傷,血肉模糊。據說日軍的刑具「滾地籠」曾震驚外國友人。
日本侵略者大肆掠奪東北豐富資源,大量抓捕中國人當勞工,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廣大勞工遭受了地獄般的折磨,死傷累累,白骨遍地。黑龍江雞西煤礦,日軍除了將大批死難勞工扔進「萬人坑」外,還將無數死難勞工扔進「煉人爐」裡煉人油,甚至將一些生病的勞工也扔進「煉人爐」裡活活燒死。看著展示的煉人爐的殘片和接人油的桶,參觀的民眾無不震驚和憤怒,這是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犯下的血腥統治的罪證。
民族多難,失地喪權,中國人民奮起抗爭,歷經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了全民族抗戰的勝利。最後,我來到一座雕塑前,這座銅製的雕塑叫「感謝中國養父母碑」,碑的主體是一對中國農民夫婦領著一個日本孩子,母親溫和慈愛地俯首望著孩子,孩子甜蜜幸福地仰望著父母,給人感覺這是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日本戰敗後,眾多的日本兒童被遺棄在中國東北,成為無依無靠的孤兒,是善良的中國人,以仁慈之心和博大的胸懷,向他們伸出慈愛之手,含辛茹苦把他們養育成人。為了感謝中國養父母的養育之恩,1450名日本遺孤自發捐資籌建了這座銅碑。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是一座讓千秋後代不忘歷史,銘記國恥的愛國教育基地。重溫這段慘痛的歷史,緬懷先烈,讓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穩定,正如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參觀「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後的揮筆留言:收拾歷史的凜凜風寒,翼護河山的涓涓春暖。
【參觀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作文3】
來到瀋陽我們首先去參觀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建於1991年,1997年擴建,1999年9月18日正式建成。
走進大門映入眼帘的是一本石雕的巨型檯曆,淺灰色的頁面定格在1931年9月18日星期五。這是個日本侵略者血腥侵略的日子,更是中國人被奴役的血淚史,一旁的五星紅旗在空中飄揚,它是中國人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它向世界宣告中國人站起來了,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展覽館門前有兩組淪陷區人民,妻離子散,顛沛流離的雕塑。看著他們,耳邊仿佛響起那首;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人們離開了滿山偏野的大豆高粱,離開了父母、親人、同胞流浪、流浪……。
展館門前的牆上是一幅用屍骨塑成的黑色浮雕,慘不忍睹的畫面令人毛骨悚然,義憤填膺。
在綠樹的簇擁下,擺放著一塊塊墓碑,這是人們對死難者的深深的緬懷和崇敬。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幸福確實來之不易啊。
進入九一八展館,在灰暗的燈光下,一種凝重、肅穆的氣氛籠罩著展廳。九一八事變後,日本軍國主義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他們的軍刀、坦克肆意屠殺中國百姓,使受害者屍骨成山,血流成河,他們用老虎凳、毒刑拷打革命志士,有多少人慘死在這種暗無天日的牢房,看著這運屍車,心中不由怒火燃燒,九一八之後不到半年,日本關東軍佔領了東北三省……。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許多有志的熱血青年走上了抗日的徵途,在這裡我們看到了在高高的白樺林裡楊清宇將軍帶領的隊伍,他們將義勇軍進行曲刻在泥牆上,唱著它鼓舞鬥志,雖然吃草根樹皮,依然堅持抗日,耳邊忽然迴響其曾經唱的;在哪白雪皚皚的森林裡,有楊清宇將軍住過的茅草房……為了人民永遠的幸福他們的鮮血灑在革命的道路上……。展館是一座莊嚴的記錄民族解放戰爭的歷史豐碑。它是為了警示後人勿忘國恥。
大門口的石架上有一尊巨大的銅鐘,鐘上刻有;勿忘國恥四個大字。這是警鐘長鳴,告誡國人,定要勿忘國恥,更要自強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