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幾天有什麼習俗
2024-07-07 12:13:45
1、臘月二十三—糖瓜粘。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在中國的民間諸神中,灶神的資格算是很老的。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自周朝開始,皇宮也將祭灶列入祭典,在全國立下祭灶的規矩,成為固定的儀式了。
2、臘月二十四—掃房子。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掃塵日,即臘月二十四,所謂「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清掃蛛網揚塵、清洗。此外,打掃衛生,要注意戴口罩、帽子和眼鏡。掃塵後及時更衣。
3、臘月二十五—接玉皇(磨豆腐)。舊俗認為灶神上天(臘月二十三)後,天帝玉皇於臘月二十五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
4、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臘月二十六指中國農曆年十二月(又稱臘月)二十六的俗稱;漢族春節習俗之一。這一天要割年肉,開始置辦年貨。
5、臘月二十七—殺年雞。臘月二十七過年的前夕的俗稱。是漢族春節傳統習俗,漢族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
6、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的漢族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漢族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
7、臘月二十九—蒸饅頭。除夕前一日的臘月二十九,叫小除夕,漢族民俗文化。這一天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8、臘月三十—熬一宿。臘月三十又稱除夕,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這一天主要的傳統民俗活動有祭祖,貼門神,放爆竹,給壓歲錢,吃年夜飯,送財神等。在年三十晚上,中國人一般都會整晚通宵守歲。俗語叫做「三十兒晚上熬一宿」。
9、正月初一。傳統年俗中,初一拜年一定是長輩或者左鄰右裡,一般不出遠門去拜年。民俗專家告訴記者,其實拜年時跟除夕守歲直接相關的。在傳說中,每到除夕年獸都會出來為害,人們經過一夜的守歲和子夜的燃放鞭炮,嚇跑了年獸,所以初一早上人們開門互相道賀。
關鍵詞: 春節 什麼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