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清明節掃墓作文500字
2024-06-26 05:37:45 1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掃墓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清明節掃墓
4月5日清明到了,爸爸、媽媽要帶我和弟弟去山上給爺爺、奶奶掃墓。在去山上之前,媽媽準備了一些飯、菜和酒,爸爸帶上了鞭炮、蠟燭、香和墳標。我們到來了爺爺、奶奶的墓前。媽媽把飯菜和酒拿出來,放在墓碑前面。爸爸先把墳標插好,再把蠟燭和香點燃。接著,爸爸把香分給我、媽媽和弟弟。我們一家人拿著香拜爺爺、奶奶。
我一邊拜一邊對爺爺、奶奶說:「爺爺、奶奶保佑我考上大學。保佑爸爸、媽媽身體健康。保佑弟弟快快長大……」這時,我想起小時候,爺爺很疼愛我,有好東西他總是捨不得自己吃,總是要讓給我吃。現在,爺爺去世了,我都還沒有孝順過他老人家呢。想到這裡我難過地想哭了。拜完爺爺、奶奶之後,爸爸、媽媽開始燒冥幣給爺爺、奶奶。冥幣有一百萬、一億、兩億面額的。爸爸一邊燒一邊嘴裡說:「這裡有很多的錢不要搶,人人都有。」我聽了忍不住笑了,說:「這麼多錢,還用搶嗎?」
過了一會兒,爸爸開始放鞭炮了。我們在鞭炮聲中下山去了。我想雖然爺爺、奶奶離開了我們。但是爺爺、奶奶依然是最愛我的人。因為我的身上有爺爺、奶奶給予我的血液。我一定要好好地學習,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爭光。我覺得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自己的先輩。
第二篇:清明節掃墓
當你們每天背起書包,蹦蹦跳跳走向學校的時候;當你們放學回家,端起桌邊香噴噴的米飯的時候;當你們星期天,在明媚的春光裡,輕搖槳櫓、蕩舟湖上的時候,你們可曾感覺到,這一切是多麼幸福!你們可曾想過這樣的幸福如何得來?如果你不曾感覺,不曾記起,那麼今天,當我們懷著一顆虔誠的心緩緩走來,站在這莊嚴肅穆的革命英烈的紀念碑下時,我們大家應該明白:歷史,不容忘記!
我們的國家,是一個有著崇高氣節的國家,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有著無窮寶藏燦爛文化的國家,但是為什麼,在自己的國土上,曾有列強肆無忌憚地宰割?又為什麼自己的人民,曾為外來的賊寇野蠻地凌辱?為什麼歷史的畫卷被鮮血染紅?我們的答案就是:喪失了民族氣節、創造精神、進取意識,就會落後,落後就不能在世界上站穩腳跟。
所以,同學們,來吧!讓我們重鑄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長城!這長城,應是我們這一代人永不言敗、繼承先輩艱苦奮鬥、不屈不撓精神的化身;這長城,將是有史以來最堅不可摧的城牆,經受得起時間與歷史的考驗!把自己的命運和祖國的命運緊相連,捧上一顆赤誠之心,獻上一份微薄之力,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真正地愛國!
第三篇:清明節掃墓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了每年清明節,天空飄著小雨,我們四年級全體同學懷著對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來到烈士陵園,為曾經保衛我們家鄉的烈士掃墓。
烈士陵園位於安康市黃土梁西段,陵園北依青山,面向城區,來到烈士陵園,它是那麼莊嚴,迎面兩側的松柏高大挺拔,它們日夜陪伴在烈士的身邊。弔唁人流雲集,匯成一片白色的花海。
大門不遠處矗立著一座高19.49米得烈士紀念碑。碑頂裝有一顆耀眼的紅星。符先輝將軍為紀念碑題寫了「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個大字。紀念碑高聳入雲,守衛著安康。是啊!就是他們,為了家鄉的解放,他們寧死不屈,不畏敵人的嚴刑拷打,誓死保衛家園,用自己年輕的生命換來了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
接下來我們來到三線學生連紀念館。六七十年代,三線學生連的學生為改變安康閉塞的交通面貌,不顧條件艱苦,晝夜奮戰。在修鐵路的日日夜夜中,用自己的血汗換來了鐵路的通車。
最後,我們來到了烈士陵墓,我輕輕地摘下了小白花,獻給了烈士們。
烈士們,你們用鮮血保衛家鄉,我們的五星紅旗就是你們用鮮血染紅的。我們會珍惜現在美好時光,好好學習,報效祖國!安息吧,烈士們!
第四篇:清明節掃墓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了,我們坐著叔叔的小轎車回老家祭祖。
一路上,陽光明媚,春風拂面。公路兩旁,往常常見的清明花,如今已是寥寥無幾。我們先來到了鎮上,在鎮上,我們買了:饅頭、豬肉、紙錢、蠟燭、香、黃紙……之後我們又乘汽車沿著鄉間公路到達了老家。
到了老家後,我們顧不上休息,便上山祭祖去了。來到祖墳前,爺爺把準備好的饅頭和豬肉都貼上了紅紙盛在了碗中,放到了墓碑前。然後我們把許多的紙錢放在後面,用火點燃,讓祖先也用得上錢。我們又把香點燃,磕頭祭拜,我心中暗想:祖先啊!你一定要保佑我的學習和我們家的生活水平像芝麻開花——節節高。保佑爸爸在外做事一帆風順,全家人萬事如意,心想事成,身體健康。祭拜完以後,爺爺再把蠟燭插在兩旁,把兩張黃紙用石頭壓在墓碑之上。再把豬肉和饅頭拿走,進行下一個墓碑的祭拜工作。有的墓由於年代太久遠,上面長滿了花草,無奈,爺爺只好和叔叔用打火機點燃花草。火助風威,風借火勢。火浪卷著黑煙扶搖直上,下面則是紙錢飛舞。在這種情況下祭拜,別有一番情趣。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寫的《寒食野望吟》: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祭拜完後,爺爺他們滅了火,提著籃子下了山。
下山回了老家之後,在家中供奉的祖先遺像前,爺爺把剩餘的紙錢等祭拜用品都燒了。在老家吃了中午飯後,我們就乘車回去了。
清明節祭祖給我留下的是對逝去親人的懷念與憂傷。因此,每年清明節祭祖的情景我還歷歷在目,這些情景深深的烙了我的腦海裡。讓我久久難忘,也無法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