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如何蛻變成為珍珠 是人為幹預下產生的嗎?(蚌)
2024-07-12 08:34:46 1
蚌中的珍珠形成,是極具偶然性的。一些微小的異物,比如小飛蟲,或者是沙子,在偶然間掉進了貝殼裡面,就會刺激到貝殼外套膜的上皮細胞,久而久之,慢慢地就會形成珍珠囊。珍珠囊會不斷地分泌出一些珍珠質,時間一長就會形成珍珠。嚴格意義上來說,珍珠內部的核心是不會發生任何改變的,不管珍珠能夠生長至多大,裡面的沙子都不會發生任何變化。珍珠並非是一種天然寶石,它的形成原因,是蚌中的細胞膜分泌出來的珍珠質液,外來異物被層層的包裹了起來,時間一長就會形成珍珠。只不過這個時間是非常漫長的,一粒珍珠至少需要幾千層珍珠質的包裹,才能夠形成,這個時間也會持續五年左右。一年中的所有月份,幾乎都能夠產出珍珠,只不過在十二月份形成的珍珠比較多罷了。珍珠的形狀是各不相同的,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圓形,它們還會呈現出各種各樣的顏色,最常見的大多是白色。珍珠不僅可以用來做裝飾品,甚至還有很好的藥用價值。
珍珠的價格,與它的光澤度和大小,是有很大關係的。蚌其實很好養活,只要是一處乾淨的水域就行。但若是想要養珍珠的話,就沒有那麼簡單了,只有珍珠蚌才能夠養出珍珠,同時還要在它們身上注射珍珠粉,專業的養殖經驗也是非常重要的。珍珠蚌的營養來源,主要是一些肥沃的河塘泥,再將它們放入到池子裡之前,應該先用篩子過濾一下,那些大型的泥塊,一定要及時丟掉,也是為了確保池子底部,能夠擁有比較好的通氣性。
在最早期的時候,人們對於珍珠的形成原因,其實有著不同的理解,甚至還認為它是大海的恩賜,其實不然,珍珠的養殖是一門非常講究的學問,它是擁有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和技術標準的,氣候,水質,環境,都是珍珠能否養殖成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