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無人生還

2024-07-10 03:20:46 1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蒙古人在中原的統治眼看著就要維持不下去了。
    但蒙古人的統治跟後來清政府的統治有一點不太一樣,元朝末年只是政治上比較腐敗而已,其實蒙古騎兵的軍事力量依舊還是存在的,不像後來的滿族八旗子弟連馬都不會騎了。
    儘管當時天下諸侯並起,但華北平原及其以北一帶的京畿之地還是牢牢被元朝政府掌控著的。而且這些農民軍之間也沒有擰成一股繩,相互之間還彼此兼併,有的農民軍領袖昨天還在打著反對元政府的口號,今天就已經被招安成政府軍了。
    最重要的是,當時的農民軍首領都非常迷信,他們相信內蒙古大草原一帶是蒙古人的龍脈所在,如果沒法剷除掉蒙古人的龍脈,就算軍事上發動再大的進攻,最終還是要失敗的。
    可是,這一個個亂世梟雄們所佔的地盤距離北京尚且有段距離,又怎麼可能打到蒙古草原去剷除人家的龍脈呢?
    蒙古貴族也相信自己是上天選擇的主人,他們註定是要在中原永久統治下去的,所以儘管統治的區域在日益縮小,但元朝最高統治者元順帝卻還是在天天宴舞夜夜笙簫,認為困難只是暫時的,不多久後便可以逢兇化吉。
    農民軍和元朝政府軍之間的拉鋸戰一直持續了十幾年,雙方都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但雙方都知道自己快要撐不住了。雙方都希望得到一筆從天而降的財富,物質的當然最好,如果沒有,退而求其次精神上的財富也不錯,至少可以鼓舞鼓舞低迷的士氣。
    這時候,有一個管理天文臺且又會看風水的大臣悄悄地找到了元順帝說,「陛下,老臣昨夜觀天象,發現我們大蒙古在草原上的龍脈已經非常虛弱了……」
    「什麼?」不要以為迷信只是漢族人民的專利,作為少數民族首領的元順帝也是一個狂熱份子,「龍脈非常虛弱,那有沒有辦法挽救回來呢?」
    「陛下,我們的龍脈虛弱主要是被南方另外的一支給壓下去了,」那大臣報告說,「畢竟一山不容二虎,一國不容二君啊!現在眼看著南方那支就要佔了上風啊!」
    「那可怎麼辦啊?」聽到這個噩耗後,元順帝再也沒有逍遙作樂的閒情逸緻了,「我們大蒙古帝國自從聖祖成吉思汗後,打遍天下無敵手,如今竟淪喪到如此地步,唉,朕真是愧對列祖列宗啊!」
    說完後,元順帝就從腰間抽出寶劍,想要自刎以謝先人。
    「陛下千萬別衝動,」那大臣連忙上前阻止道,「請容老臣把話說完,事情還沒到無可挽回的地步。」
    「愛卿啊,你就別來安慰朕了,與其讓朕死在敵人的手裡,倒不如自我了斷了,」元順帝英雄氣短地嘆息道,「我大元江山都已經成強弩之末了,這一切既然都是老天爺註定的,那朕也就認了吧!」
    「不,陛下,您這話可就大錯特錯了,」那大臣說道,「許多事情雖說是天註定的,但並非世人就無能為力了,比如——」
    「比如什麼啊,吞吞吐吐的,急死朕了!」元順帝像是只熱鍋上的螞蟻。
    「比如我們找到那佔據上風的龍脈在人間所對應的地方,」那大臣慢條斯理道,「然後派一支兵馬過去,將那一帶的老百姓全部殺掉,那不久可以讓我們的龍脈挽回敗局嗎?」
    「哦?還能這樣?」元順帝一下子可來勁了。
    「是的,陛下,」那大臣又說道,「您飽讀詩書,一定記得當年唐玄宗的時候不是有過一個安史之亂嗎?」
    「記得,這是簡單的歷史常識。」元順帝回答說,「可是知道又能夠怎麼樣呢?」
    「當年的安史之亂差點就把偌大一個大唐王朝給搞下去了,當時大唐天子的龍脈也差點被安祿山的龍脈給獨吞了,」大臣繼續說道,「可是微臣聽說啊,當年唐玄宗的兒子唐肅宗硬是找來了一批茅山道士,翻山越嶺跑到了東北一帶,將安祿山的龍脈所在地給端掉了,從此以後啊,大唐的江山又得以鞏固,重新贏得了一百多年的天下呢!」
    「還有這等事情啊!」這段野史倒是元順帝頭一遭聽說的,「那你的意思是,我們也跑去那強勢龍脈所在地端掉?」
    「是啊,陛下英明,」那大臣拍著馬屁道,「不過我們當今這事可比唐玄宗時候難辦一些。」
    「有什麼難辦的?只要能做到,朕都無條件支持,」元順帝拍著胸脯承諾道,「你要錢朕給錢,要人朕給人!」
    「錢倒是不需要多少,」那大臣回答說,「可是人嘛,還是要講點條件的,不是任何狗剩牛雜的人都可以完成這個艱巨任務的。」
    「那你倒是說說看嘛,需要什麼樣的人,」元順帝說,「雖然現在我大元朝失散了大量國土,可我們畢竟還控制著那麼大塊地盤,人也不缺吧!」
    「這派過去的人必須得符合以下條件,」大臣列舉著說,「第一,必須是姓李的漢人。」
    「等等,朕就不明白了,」元順帝很是納悶,「為什麼一定要姓李的漢人呢?我們蒙古武士不可以嗎?」
    「陛下您仔細想想啊,」那大臣提示他說,「他們大唐朝為什麼可以挽回敗局啊,還不是因為他們佔了自己姓李的便宜?因為道士們公認的祖先太上老君俗家就是李姓嘛,太上老君不就叫李耳嗎?」
    元順帝倒是知道這一點,而且還知道他們李家唐朝一直尊稱太上老君李耳為自己的祖輩,自稱是他的後代。
    「這好辦,」元順帝說,「俗姓李的道士很好找,你再說說其他的。」
    「第二,這些道士們都得為人機靈,而且要具有一定的武功,」那大臣繼續進言道,「因為微臣已經將那南方龍脈的所在地定位了,那地方就在湖南長沙嶽麓山下一個村子裡。」
    「長沙?」元順帝有點驚愕,「那地方現在不正被陳友諒這反賊控制了嗎?」
    「是啊,所以才要精靈點,而且精通武藝的道士嘛,因為我們要化裝後悄悄潛進去嘛,」那大臣又說,「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些派過去的人必須對陛下忠心耿耿。」
    「是,這一點非常重要,」元順帝深有同感道,「畢竟他們是漢人,未必肯全心為我們蒙古人辦事,而且南方的陳友諒張士誠朱元璋之流都是漢人,如果他們心裡還想著漢人的利益,那我大蒙古帝國可就要垮了。」
    「不過這一點陛下您不必太過擔憂,」那大臣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而且我們還可以扣押著這些道士們出家前的家人做人質嘛,軟硬兩套兼施,看他們還敢耍什麼花招。」
    「嗯,這事就交給愛卿去辦理了,」元順帝下著口諭道,「我大元江山可就交付在你的手上了。」
    話說這群道士們確實也很精練,化裝成為普通商人的模樣後便出發了,而且很快就抵達了嶽麓山腳下的那個村子裡。
    有的朋友可能要問,嶽麓山下那村子裡可沒有什麼大人物啊,為什麼一定要將他們全部殺死呢?元順帝如果想要阻斷南方的龍脈,直接去張士誠陳友諒和朱元璋老家滅村不就可以了嗎?
    其實這就是你的無知了,殊不知這龍脈裡面的學問可大得去了,就像元朝政府首都在北京,但龍脈卻在內蒙古草原上,安祿山發跡地也在幽州(現在的北京),但他的龍脈卻在東北一帶。我打一個這樣的比方吧,中醫學裡的穴位針灸大家都知道吧,針灸的時候並不是你胃疼就刺你的胃部對吧?這主要是從整體布局和五行相互制約方面來定位的,一個功底身後的天象觀察師,就像一個圍棋高手一樣,哪裡出了問題又該從哪裡入手,他們都了如指掌,換句話來說,他們天天就研究著如何查缺補漏的問題。
    但找到村子後,那群道士們卻驚訝地發現,村子裡的人一個都不見了!
    任憑那幾個道士法眼無邊,樹上地下屋裡屋外都搜遍了,就是找不到一個人影。
    但皇帝老子說的話還是不得不聽啊,畢竟那可是聖旨啊!再說了,自己出家前的親人都被軟禁了呢,雖說出家人要六根清淨,但生養自己的父母之情,又有幾個人能夠真正忘得掉呢?
    沒辦法,道士們只好把村子裡所有能夠找到的雞鴨牲口都找來,然後統統殺光扔到了一個預先挖好的深坑裡。
    這也是一種古代神秘巫術裡的一種替代法,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能使用的,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殺大活人祭祀神靈是一點都不能含糊的。
    這裡插一句,當年諸葛亮徵服孟獲後北上回到成都,在路過一條瘴氣密布的河流時,無論如何都過不去,當地老百姓說要殺人頭祭祀河神,諸葛亮不忍心,於是就用麵粉捏成了人頭的樣子煮熟後祭祀河神,這就是我們每天吃的饅頭的來源。
    那麼,這村子裡的人跑哪裡到哪裡去了呢?
    原來,這村子裡也有個會觀察天象的高人,他早已經觀測到了當今最強勢一方的龍脈在地上就對應著自己所在的村子,他也知道元朝政府不會放過自己和鄉親們,於是他便提前帶著全村老百姓逃走了。
    這本來是上天留給陳友諒一個多好的成就帝王偉業的良機啊!如果等那群道士一走,村子裡的村民們又回到原居地,不就恰好又讓那南方的龍脈保住了嗎?
    只可惜這陳友諒不是什麼真龍天子,他純粹就是個狗屎蛋加倒黴蛋。
    這村子裡的老百姓逃啊逃,可是在古時候背井離鄉遠離故土的他們,又能在哪裡找到落腳之地呢?
    於是,他們就如同漂泊的浮萍般在到處蕩悠著,形如一群乞丐。
    但他們的遭遇有時候還真的連乞丐都不如,整個天下都是兵荒馬亂的,誰家有多餘的糧食拿給他們吃啊?
    這一天他們恰好在小道上遇見幾輛押送軍糧的車子,因為那押車的軍人並不算多,那村子裡的村子掂量了一下,便率領著全村百姓衝過去想要搶奪軍糧。
    但這村長沒有想到的是,押送軍糧的軍人後面還跟著大部隊呢,而那大部隊正是由陳友諒親自率領。
    陳友諒一聽居然有小老百姓敢於搶自己的軍糧,立即勃然大怒,下令所有人格殺勿論,一個活口都別留。
    這陳友諒卻是是夠悲劇的,他曾經建立過一個政權,還取了個名字叫「天完」,這「天完」二字也是有來歷的,就是在「大元」二字上面各加一筆,企圖蓋過大元政權,可見他當時是有野心也有資本稱霸天下的。只可惜這村子裡的村民被他消滅後,他在鄱陽湖水戰中以絕對優勢兵力輸給了叫花子出生的殘兵弱旅朱元璋,於是後人對他的「天完」兒子有了另外一番調侃:天完天完,幾天就完。
    再說那幾個道士將村子裡的牲口全部殺光後準備離開,卻發現忽然天降大霧彌散了出村的路口,無論他們如何轉圈,總是回到原地出不去了。
    聯繫半個月如此折騰後,道士們終於一個個餓死了,因為村子裡唯一能夠讓他們填飽肚子的牲口都被他們填埋在了深坑裡,而他們又堅信祭祀用過的東西是不能吃的,何況他們還是吃素的道士。
    這個村子滅亡後,天上的龍脈又一次發生乾坤大挪移,但元朝政府的頹勢已經開始顯露無遺,天下大事開始朝著有利於朱元璋的方向發展,朱元璋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從南方出發打敗北方政權的統治者
    而因為元順帝畢竟曾經為挽救自己的龍脈做過努力,還是多少有點作用的,雖然用牲口祭祀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但元順帝最後逃離北京後,又回到蒙古草原上做了一個割據勢力的主子,蒙古帝國在長城以北又存在了幾百年,命運遠比元末那些梟雄們好多了。

同类文章

現代聊齋之畫之緣

    凌峰是一個畫家,尤其對中國畫中的仕女圖較為擅長。自己也舉行了很多次的畫展,雖然未能引起多大的轟動,但所見聞者皆樂樂稱道,讚譽者絡繹不絕。在一次,他到鄉間寫生之時,在路邊看到一個賣畫的攤位,掛滿了各種各樣的中國畫。看上去藝術水平都極其普通,但有一張仕女圖卻引起了他濃厚的興趣。他仔細端詳

盜墓鬼故事之牽魂鎮

    幻棺    「這不會就是傳說中的牽魂鎮吧?」酒蟲子用手指著山坡上那一座破敗的泥土房,問我。    我沒有回答,說實話,眼前這一座搖搖欲墜的土房,無論如何也和什麼鎮聯繫不到一起。    此時,已經是傍晚時分,山風很冷,一股淡淡的血腥味從土房的院子裡冒出來,夾帶著陣陣惡臭。    推開「

不要拿死人的事開玩笑

    俗話說東西可以亂吃,但話不可以亂說!就像有些東西不能隨便碰一樣,特別是死人的東西,一碰你就惹上了大麻煩,到時想擺脫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    同樣話要是亂說也會引火燒身,特別是關於死人的話題。    有些人認為自己的膽量很大,每每在夜裡給人講鬼故事聽,直到把別人嚇得面露恐色,才得意

錄像作怪

    劉健酷愛登山,常常獨自攀登險峰。幾個月前,他在一次登山途中失足墜崖,被人及時發現送進醫院,才算撿回一條命。事故過後,他失去了墜崖前的記憶,還偶爾會頭痛、頭暈。    劉健出院後,照舊登山。這天黃昏時分,劉健攀上一座山峰。此時,山中起了薄霧,周圍的景物如夢如幻,令人迷醉。    劉健趕

黃皮子

    黃皮子是個住在學堂佛龕裡的精怪,修行了幾世,耳濡目染竟也有幾分書香氣,學會了說人話,走人路。    黃皮子最大的夢想就是修行成人,進入人間道,擺脫畜生道的輪迴。它從小就聽有經驗的修行家說,必須在修行五百年後,穿上剛死的人穿過的衣服,然後再有活人對你說「你是人」,那麼就會最終化為人形,

致命的紅肚兜

    1    阿嬌是個鋼管舞女郎,前往「麥凌格」消費的客人多半都衝著她而來。    這天傍晚,「麥凌格」剛開門,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走了進來。他叫阿郎,長相英俊,但面無表情,他要了一打黑啤,獨自坐在角落裡。    紛繁熱鬧的一夜即將開始,一個肥胖的男人叼著雪茄走了進來,他姓謝,人稱謝胖子,

貴妃墓奇事

    清晨,霧氣靄靄。    在一輛駛往奪魂嶺的轎車裡,坐著四個人。開車的叫劉開天,是位頗有造詣的歷史學博士。坐在副駕駛位上的男子姓鄭名武,在潼城官場算頭面人物,實權派。後排座位上,則是天姿國色化妝品研發公司的老總方坤和他的秘書秦燕。這一路,劉博士侃侃而談,繪聲繪色地說起了發生在大唐天寶年

人骨毛筆

    古時候,有一個名叫高勵的老員外,從年輕時就繼承了父親的土地,每年光靠佃戶支付的租子就可全家不愁吃穿。    高勵雖天生富貴,生活卻十分簡樸,不講究吃穿打扮,也不藏嬌納妾,只有一個天生的雅癖:非常喜歡畫畫,且專門畫馬。他畫的馬匹,看起來氣韻活現、健壯如飛,簡直像是要破紙躍出一樣!   

女出租司機探案

    一    蘇慧桃與丈夫在城裡打拼幾年,攢下點錢,再找人借一點買了輛車,輪流跑起了出租。    這天近黃昏時,蘇慧桃將車開到環城路口,前面不遠有人招手要車,她將車開過去停下,這是一位女乘客,長及腰際的頭髮。蘇慧桃不由多看了一眼,發現女子有著一張異常蒼白的臉,車子徐徐開出,十多分鐘後女乘

日本鄉村怪談之囚童

    一、四顆石頭的秘密    日本的冬天來得很早。    這是我在位於川越的小野家工作時的感想。    川越地處東京近郊,但小野家卻彷佛停留在時光隧道的彼端,是棟在日本古裝影劇中才會出現的舊宅。    不知何故,小野奶奶要求我每天都要將庭院裡的石頭擦拭乾淨。    庭院裡的石頭和中國式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