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我與書的故事作文
2024-08-01 06:24:10 1
導語:書就像你的一位朋友,有時它會幫助你,有時它會和你吵架。哎,真是令人頭痛。小編整理我與書的故事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與書的故事
人們都說:「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生活中沒有了書就像鳥兒沒有了翅膀,生活中沒有了書就像天空沒有了陽光。書就像一把鑰匙,打開智慧的大門。書,我的好朋友。
一年級的時候我十分討厭書,看著書上密密麻麻的小字,一篇一篇的,有四釐米那麼厚,我看了不經抱怨起來。但媽媽硬逼著我看著本書——《水滸傳》,看著看著我捧著書,盯著天花板想:昨天的動畫片放到哪了,今天又有什麼好看的動畫片?等等……
記得三年級的時候,我自己一個人孤零零地呆在家裡。媽媽說,她過一小時回來。「唉!電腦設了密碼,電視也沒什麼好看的,現在只能看書了。「我翻出了一本書——《夏洛的網》」咦!夏洛,應該是一個人怎麼會織網呢?」於是我帶著好奇心翻開書本。經過前言的描述,我得知夏洛是一隻蜘蛛。有一隻落腳豬威爾伯要遭受遭受宰割的命運,是夏洛救了他。這是我有氣了疑心一隻挱小的蜘蛛怎麼能救得了威爾伯呢?於是我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讀到威爾伯逃跑時又逮帶回來,我真替它「默哀」。讀到威爾伯得救了是因為夏洛在網上織了——了不起、王牌豬、光彩照人。我真替威爾伯高興找了個好朋友,我不該無視夏洛。當讀到夏洛已走進盡頭了我仿佛身臨其境,淚水打溼了我的眼眶,我情不自禁地哭了起來。
鄭大我都得如痴如醉時,一小時已悄無生息地「溜」走了。媽媽回來了,我還沉浸在書裡,感受著樂趣。「噹噹當」媽媽敲了敲門,持續了兩分鐘,媽媽見沒人開門於是就打了電話,只是我才覺醒媽媽回來了。我像離弦的箭飛奔到門口開門。
書,讓我感受帶了酸甜苦辣,讓我身臨其境,從此我愛上了書。有書我是最快樂的。書,我的好朋友。
第二篇:我與書的故事
糧食是哺育我們身體的書籍是哺育我們的靈魂的。
在我7歲那年的冬天裡,我和我的表姐常去書店裡看書。有一次,我無意中拿起了一本《安徒生童話(注音版)》看了起來,。《皇帝的新衣》、《醜小鴨》看和我眼花瞭亂。正當我看得起勁的時候,表姐說要回去吃飯了。我只好放下書,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書店。
回到家後,我乞求著讓媽媽買一本《安徒生童話(注音版)》給我,媽媽爽快地答應了我。第二天一大早就把一本《安徒生童話(注音版)》放在了我的床頭。我像得到了一件稀世珍寶,喜歡得不得了。我還用牛皮紙給它做了件衣服。可能是因為太喜歡了,一天要拿出來看十幾遍。
一轉眼,「噹噹當……」十點鐘的鐘點敲響了,我該過去睡覺了。可是我還沒看夠呢!我心裡想著,怎麼辦呢?哎!有了!我可以在房間裡開著燈繼續看呀!我拿著書,偷偷摸摸地走到了我的房間開著燈繼續看了下去。一頁,兩頁,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一轉眼,十分鐘,十五分鐘,二十分鐘,我看得幾乎望了時間。「噹噹當……」十一點的鐘聲敲響了。到了媽媽過來「巡察」的時間了。我趕緊關上燈,把書放在被窩裡,閉上眼裝睡覺,媽媽來看了一會,就出去了。她應該沒發現。就這樣,半個星期過去了,她還是沒發現。在下半個星期的某一天晚上,媽媽居然提前來「巡察」了。她小心翼翼地開了門,發現了我在看書,一會兒後,她輕輕地關上了門。我聽見了很輕的關門聲,心想:糟了,媽媽發現了。果然,第二天一大早,媽媽就把我的床頭燈給沒收了。唉,又不能看了。
隨著時間的流逝,那本書已經不在了。但我的「讀書熱」還在。《百科傳說》,《十萬個為什麼》,中國的四大名著……我都看過。
書已經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愛你,我喜歡你——書。
第三篇:我與書的故事
蜜蜂的好夥伴是花朵;羊兒的好夥伴是青草;魚兒的好夥伴是水;大樹的好夥伴是小鳥;我的好夥伴就是書。假如知識是一片草地的話,書就是草地上的一群群小動物,而我,就是一隻飛向藍天的小鳥;假如知識是一片無邊無際的海洋的話,書就是海洋上的一艘艘載滿乘客的遊船,而我,就是遊船上的一名小乘客!
是書,帶我回到了以前,讓我了解到五千多年前的封建社會裡,很多的皇帝昏庸無道,而明君卻是寥寥無幾;也讓我知道鄭成功是怎樣收復臺灣的;更讓我明白清朝的時候,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吸鴉片,當清朝政府不準吸,而美國卻反對,而且還跟我們大戰一場。是書,將我帶到童話世界,讓美麗可愛的白雪公主,堅持不懈的小烏龜,孝順父母的舜,跟父母擔憂的花木蘭,懂得報答他人的小杜鵑,和我聚會在一起。
二年級的時候,我鬧了一個天大的笑話。那是一個星期天,我和三歲的表弟在書店裡玩,讀初一的表哥在旁邊看書。表弟拿一本書,讓我給他讀。本來我非常不情願的,但是後來一想:這不是我表現的機會嗎?待會他們都會表揚我的。想到這裡我便有模有樣地讀起來。
一開始很好,都是學過的字。我讀得繪聲繪色,表弟也聽得津津有味。可是不一會兒,麻煩就來了。故事中的一句話:森林裡有很多小動物,他們無憂無慮。這個「林」字我不會讀,如果問表哥,我就顯得沒有學問;如果告訴表弟,太沒面子了。我突然想起一個星期前,老師說過形聲字的規律:桐﹑楓﹑楊……這些字的右半部分是他們的聲旁,表示他們的讀音……這樣一想:「林」的右邊我認識,是一棵樹木的「木」字。好,就讀這音,準沒錯。
「森林(mù)裡有很多小動物,他們過得無憂無慮。」我剛讀完,表弟就說:「不是讀mù是讀lín。」但是我堅決我的讀法。這時,把爸爸媽媽吵過來了,爸爸聽了我們倆的話,說:「健健,你真棒!」然後又對我說:「瑤瑤,你也不錯。」
書,是我最親密的朋友,它給我知識,它給我力量。今天,我在書山學海中遨遊;明天,我將用知識去武裝頭腦,這一切不是書給我的嗎?
第四篇:我與書的故事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這一句話一點也沒有錯。書就像你的一位朋友,有時它會幫助你,有時它會和你吵架。哎,真是令人頭痛。
先說「恩」吧。有一次,數學老師出了一道數學題,把所有同學都難住了,我記得昨天在資料書上看到了這個題目,我想了想,做出了這道題目。我舉起了手,把這道題的正確答案說了出來,老師表揚了我。
隨後是「怨」。一次,媽媽要我出去買點水果。我問媽媽:「媽媽,可以帶本書去看嗎?」媽媽說:「當然可以啊!但你要記得買水果啊!」「我記住了。」我回答說。我一邊走路一邊聚精會神地看著書,走了一大圈回到家裡,媽媽見我兩手空空,急忙問我:「水果呢?」「我——我忘記了。」我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腦袋。媽媽生氣了,狠狠地罵了我一頓,還說:「看你以後長不長記性。」
接著是「情」。記得剛上小學時,媽媽給我買了許多書。開始我一點也不喜歡看,在媽媽的逼迫下,我極不情願地看了一個故事。誰知道,我一下子就對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那以後,我每天都津津有味地看著書,媽媽怕我視力下降,所以把我的書都藏了起來,並規定:一天只可以看一個小時。可我不聽,趁媽媽在炒菜的時候,我偷偷地拿了一本書出來,跑到洗手間去看。吃飯了,媽媽喊我,我說:「馬上就好。」過了一會兒,媽媽又催我:「還要多久啊?」「好了,馬上就出來了。」我把書藏在衣服下面,吃完飯後,我又把書放回了原來的地方。
最後是「仇」。一天,媽媽帶我去檢查視力,發現只有4。5了,媽媽對我說:「哎!看你,看書都看到視力下降了吧。從現在開始,你一天只準看半小時書了。」我回到家,對著書自言自語地說:「都怪你,害我只能看半小時書了,我恨你!」
這就是我與書的故事,有恩,有怨,有情,有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