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大心態的學習演講稿
2023-12-11 08:07:37 2
提到學習心態,可能有朋友會感到好笑。這有什麼好學的,又不是在上小學,不就是推銷產品掙錢嗎?還學什麼習呀!或許有的朋友還會發牢騷,我要是愛學習可能早就考上大學了,還用等到現在?這一點我相信,而且我更相信你要從小好好學習,你早成為研究生,國家幹部了,可惜你不是。現在所面臨的問題,就需要你去解決,那你就要好好端正一下自己的學習心態。
我承認,連鎖推銷是在做生意掙錢,可是大家知不知道我們所做的生意,是在傳統行業中找不到的一種新型行業。其一,這生意風險小,不用循環投資卻能掙大錢,當老闆。其二,這生意做到一定時候,很可能在一天24小時裡,包括睡覺、吃飯、打哈欠甚至上廁所都在增加收入。諸如此類許許多多的好處,當然不是坐守其成的,要是平白無故就能發大財,別人不說你白痴,也會認為你在做白日夢。如果你的推薦人告訴你,只要申購了產品,加了盟,你就會發財,那肯定是在騙你。俗話說,隔行如隔山,你如果不學習,就會像壞了的指南針—找不著北。
傳統生意,只要有錢開個店鋪,等人來買,開個小飯店等人來吃飯,沒什麼難的,這都是守株待兔式的。而做連銷推銷可不同了,它是讓我們紡織一張商業網,必須把自己投入到人的海洋,跟千千萬萬個陌生的面孔打交道,首先你得先讓人接受你,欣賞你,相信你,最好是心悅誠服地佩服你,如果人家一開始就沒有接受你,哪怕你幹得再好,人家不信任你也不會跟著你幹,所以必須要學。
連鎖推銷是一個新事物,對於我們來說還很陌生,你要幹好它,就得要領悟一下,去了解去學習。我不懷疑人的智商有高有低,領悟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快有慢;不過,哪怕是天下第一號天才,只要他想掌握一件新事物,也得要接觸,了解並認認真真的學習。領悟的程度可能會有高有低,掌握的速度可能有快有慢,但這個過程必須要經歷,不能逾越,那就是先接觸、再了解、學習、融合貫通,才能去掌握運用。不然,天才和蠢才在同一個新事物面前都一樣一無所知。正如一個孩童學走路一樣,在他還沒學會走時,怎麼能會跑呢?就是這個道理。
好了,學習的決心下定了,人也千裡迢迢地趕來了,該以怎樣的心態投入學習呢?我認為,以下幾點至關重要。
我們必須解除心理枷鎖。
大家知道,如果一個人病了,他總會吃藥打針看醫生,因為他知道不去治病就會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那假如心裡有病呢?生理的疾病只是損害健康,而心理的疾病卻危害靈魂毀滅我們整個人。
所以我們想獲得成功就要先獲得自由,心靈的自由有助於最大限度地發揮我們的潛能,有助於我們敢想,敢做,敢於面對現實。既然大家都渴望心靈自由,就必須解除心理枷鎖。
首先,消除自身煩惱牽掛。有很多朋友總是煩來煩去左牽右掛,人在這裡坐著,心卻在承受別處的一些煩惱和牽掛。有工作的朋友想,我的工作怎麼辦?做生意的朋友想,我家裡的貨誰去處理?成家的心裡放不下老婆孩子,沒成家的擔心自己不在對象移情,等等這些,弄得滿臉愁容,整天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別人給他說什麼也聽不進去,拿起書就扔,見到人就煩。你說有什麼可煩的?難道你煩,發愁就能解決問題嗎?你就是回到家裡,能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貧困面貌,家庭環境嗎?還不是一樣,既然出來了,又接受了這一美好事業為什麼就不能靜下心好好把握一下,珍惜一下呢?如果不消除這種心理障礙,就什麼東西也學不到。
其次,不要挑剔。一開始學習,有的朋友就喜歡挑來挑去。覺得這個人講得不好,那本書寫得太差,這個沒水平,那個缺質量,不願聽這個,不願看那個。殊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任何東西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就這樣挑來撿去挑跑了許多學習的機會,最後一無所獲。
我自己經常在各個體系辦一些培訓講座,每次都有很多朋友慕名來聽。我看到大家能尊重我的勞動,又有這麼高的學習熱情,心裡十分高興,講的時候也就盡力講得好一些。可有時候因為工作太忙,安排好的講座自己抽不出時間去講,只有請別的講師幫忙。誰知事後經常聽說很多人一看來的不是陳講師,搬上凳子就走了,搞得場面很尷尬。我心裡就想,為什麼會這樣呢?誰講還不是一樣,任何講師講的都是對我們有用的東西,有什麼好挑的呢?也許我講得比較生動一些,透徹一些,但之所以能講好就是因為我經常認真聽別人講,慢慢學習得來的。這樣放棄學習的機會多可惜。我就從來沒有因為別人講得不夠精彩而不去聽的。
同時,不挑剔也是一種尊重他人的勞動的做法,是一個人應有的禮貌。
最後,不要自以為是。自以為是是一個人心理最大的缺陷,它會使我們誤入歧途,找不到方向,其實也是一種不明事理的表現。
可我們當中還有些朋友,可能自己還沒發覺。當你給他講解問題的時候,他會不耐煩地說:「這麼簡單還用學嗎?我早就知道了。」問他這個他懂,問他那個他明白,但他一做,就做錯,還不改,這種人是不到黃河不死心,不碰南牆不回頭的。一個人如果說自己什麼都知道,其實他什麼也不知道。你不妨問一下,「太陽你知不知道?」他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知道。」你再問他:「既然你知道,那你說一下太陽為什麼會發光發熱?」這時他就會啞口無言,你說他知道什麼?
如果一個人在生理上有缺陷而出現失誤,還情有可原,但要是失誤是由我們心理上的缺陷造成的,那我們失去的可就是心靈上的領悟!所以我們接受一個新事物,進入一個新領域時,千萬不能驕傲自滿,自以為是,否則只會事與願違。
正是這些使人心靈生鏽的枷鎖,阻礙了我們前進,撲滅了我們的光明。這些令我們煩惱失敗的枷鎖,我們應該奮力砸爛它。掙脫這種無形的控制,讓我們的身心獲得一種真正的自由,才是我們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這是我要講的第一點。第二點,我們必須具備一個空杯心態。說起空杯心態,我想先講一個小故事。有個很有學問的秀才,他對佛學很有研究。有一天他去拜見南隱禪師求教佛法。南隱禪師客氣的邀秀才至東廂奉茶,在去東廂沿途,秀才一個勁地告訴禪師他是如何參悟的,總共看過多少佛書,對佛學自己有什麼看法……
直至東廂房,秀才還滔滔不絕。禪師請秀才坐定,親自為秀才倒茶,只見禪師拿起茶壺,不斷將茶水注入秀才的杯中,一直倒,一直倒……直到茶水溢出杯麵,流滿桌還不停。秀才終於忍不住了,急言道:「禪師您倒太多,裝不下滿出來了。」禪師這才放下茶壺說:「哦!裝不下了!這好比秀才您自己心中的杯子已經滿滿的,又如何能將我的茶水注入您心中的杯子呢?」秀才聞言頓悟,遂汗顏拜師求教。
今天在座的各位朋友,由於各自都有過不同的生活閱歷,可以說每個人都積累了不少生活經驗和社會知識。如果去幹你們的專業,你們中絕大部分都可以當我的老師。比如唱歌呀、跳舞呀、美容呀、操作電腦呀等等,我連業餘都稱不上。要是平時,我一定要把自己肚子裡那些殘渣剩飯擠得一乾二淨,誠誠懇懇地向各位求教的,但是在今天,我們是來學習一門全新的生意,所以我希望每一位希望成功的朋友,都盡力把雜念排除,把自己的看法先忘掉,把自己的大腦倒成一個空杯。這就像我桌上的水杯,它已有了半杯開水,再要往裡倒水,頂多也只能倒進半杯。如果我將這杯水喝光,便毫無疑問地可以倒入整整一杯了。
古人有謙受益、滿招損的說法。滿,就是自滿,意思是老是覺得自己裝得很滿已無須再學習的人,往往會招致極大損失。所以不管我們以前的成績有多大,能力有多突出,層次有多高,我們都要把過去的功勞和成績統統放在一邊,從零開始,認真的學,謙虛的學,我們才能把握真諦。
以上幾點,都是我們在進入學習之前所要做的心理準備。那麼學習時應持怎樣的心態呢:首先我們要做到專心致志,也就是一心一意。
好啦,說到一心一意,我們不妨來做個小遊戲。現在,請各位抬起雙手,左手右手各伸出一個手指頭。然後,請大家左手畫圓,右手畫方,畫得一定要規則。注意最重要的一點,雙手要同時畫。有哪位能畫好的,請舉手……怎麼?有做到的嗎?沒有?對!我知道沒有。大家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一心不可二用。
各位,既然「一心不可二用」,那我們當然應該一心一意啦。學習任何東西都應該做到專心致志,包括學做網絡。不然你無法學到精髓,更別提做到厚積而薄發了。講到這裡,可能又有朋友要發表意見了:「陳總裁光說學習,你就講了這麼多,做連鎖推銷有那麼多可學的嗎?」你千萬不要輕視這裡面的學問,別的不講,單是直接運用於操作實踐的知識隨便提一下便涉及到七、八個學科。不信,我講給你聽:第一、產品方面的專業知識。我們銷售的產品種類很多,如保健食品,健康器械,美容系列,服裝系列等等。作為一名推銷員首先必須了解自己銷售的產品,起碼也應該熟悉它們的用法,這樣才能給新朋友示範。
第二、演講學,也就是說你必須具備演說的能力。大家都知道,過去的一些偉人以及現在的很多成功人士,他們不但是一名實幹家,而且大都是一個演說家。而我們做體系必須要跟人打交道,面對自己的顧客,業務員,你就得去說話。而且你說的話不但要具備專業性,還必須具有感染力。感染力取決於你的語言是否生動,而一個人如果想使自己的語言生動,首先必須把肚子裡的存貨積得厚實一點。很多朋友抱怨自己的口才不好,不會說話,我認為這是一種消極態度。我們生下來時都是一聲「哇」,就是這一聲「哇」證明我們不是啞巴,所有的人都是在周歲開始學說話,最先學會的都是叫「爸爸、媽媽」。所以我們應該對講話充滿自信。長著嘴巴不去講話,豈不是辜負了媽媽送給我們的那一聲「哇……」口才和講話的水平是通過學習和鍛鍊提高的,大家看我現在可以給大家講這麼長時間,但你們知道嗎?我以前是幹廚師的,不是像你們猜的那樣是當老師的。新疆伊犁的楊總,以前是賣雞的,剛開始幹的時候也說過自己不會講話,而現在他給大家開起會來,可以一口氣講上兩三個鐘頭,聽的人還不覺得累。為什麼?因為講得精彩呀。只要我們肯學,肯克服自己的懶惰與疲憊,我相信大家都一定能成為一名演說家的。
第三、你還必須懂得公關交際學。因為做體系不是靠個人的單打獨鬥,而是靠集體的力量,你如果不和旁系,友系搞好關係,你在困難時就得不到別人的幫助,你也不會擁有更多的朋友。
第四、要想幹的好,還要鑽研心理學。成功者都知道,發展業務員難,但跟進,幫助他們發展似乎更難,因為這些細緻的工作都涉及到對方的心理,比如他的消費需求,內心顧慮,顧慮因素,情緒變化等等。這些都屬於心理學的範疇。千萬不可忽視。
第五、接下來恐怕要摸索摸索管理學了。這一門學問,對於發展能力較強,發展節奏較快的人尤為重要,俗話說:「創業容易守業難。」不懂得管理,你辛辛苦苦發展的體系就會變成一盤散沙,毫無生命力,不過:「忙者不會,會者不忙」只要從第一個業務員做起,只要我們用心學習,這一切都會變得十分容易的。
總之,這裡面的學問是太多太多了。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去實踐,在運用中學習,在運用中提高。就像學遊泳,你就算讓全世界最優秀的教練教你,你自己不下水,也永遠學不會遊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