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發言稿精選
2023-12-11 18:23:47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淨化黨內政治生態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發言稿,歡迎閱讀。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發言稿(一)
審議《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是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重要議題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思想,並把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性基礎工作和全黨的重大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處理好權利和義務、權力和責任、激勵和約束、懲處和保護等方面關係,把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最終體現到調動廣大黨員幹部積極性、推動事業發展上。」這一重要論述,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論,直面黨內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既有很強的思想性又有明確的針對性,為新形勢下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提供了重要遵循。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要處理好權利和義務的關係。權利和義務是辯證統一的。馬克思指出,「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不單是要求黨員履行義務,遵守黨內政治生活基本規範,同時也是保障黨員基本權利的重要舉措。一方面,作為黨員,無論是否擔任領導職務,都有義務遵守黨內政治生活的基本規範,具體包括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民主集中制、嚴明黨的紀律等。這些基本規範,實際上也是黨章中對黨員義務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參加黨內政治生活,也是黨員的基本權利。按照黨章規定,黨員的權利包括:參加黨的有關會議,閱讀黨的有關文件;在黨的會議和黨報黨刊上,參加關於黨的政策問題的討論;對黨的工作提出建議和倡議;在黨的會議上有根據地批評黨的任何組織和任何黨員,向黨負責地揭發、檢舉黨的任何組織和任何黨員違法亂紀的事實,要求處分違法亂紀的黨員,要求罷免或撤換不稱職的幹部;行使表決權、選舉權,有被選舉權;在黨組織討論決定對黨員的黨紀處分或作出鑑定時,本人有權參加和進行申辯,其他黨員可以為他作證和辯護;對黨的決議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見,在堅決執行的前提下,可以聲明保留,並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見向黨的上級組織直至中央提出;向黨的上級組織直至中央提出請求、申訴和控告,並要求有關組織給以負責的答覆。這些權利,都與黨內政治生活有關,也是黨內政治生活正常與否的重要標誌。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要處理好權力和責任的關係。權力和責任是對等的,有權必有責。一方面,權力是實現責任的必要手段。特別是對於擔任領導職務的黨員,履行公職,為黨和人民盡責,必須要掌握相應的公共權力,佔有相應的公共資源,方能履行好責任。另一方面,實現責任是行使權力的目的。現代政治,是民主政治,主權在民。也就是說,權力是人民賦予的。黨員幹部手中的權力,不是個人的私利,而是要用來為民謀利的,履行對黨和人民的責任。權力和責任的這一關係,同樣在黨內政治生活中適用。這就要求,作為黨員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自覺遵守黨內政治生活基本規範,把權力作為擔當責任、為民謀利的工具,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一份權力,一份責任;有多大的權力,就應該擔當多大的責任。當前,一個突出問題就是,有的黨員幹部只想獲得權力,而不願擔當責任。對此,必須強化問責,追求盡責不力、不擔當、不作為者,真正實現權力和責任相一致。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要處理好激勵和約束的關係。激勵和約束二者是辯證統一的,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就是要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落實黨內政治生活準則,使全黨按照紀律和規矩辦事,這樣會對黨員幹部的行為形成一定的約束。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出臺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八項規定,大力推進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紮緊制度的籠子,進一步完善密切聯繫群眾、民主集中制、嚴明黨的紀律等各項制度規範,從而強化了對黨員幹部權力的約束。這種約束更主要的是為了規範權力運行,監督和制約權力,防止被權力腐蝕,讓黨員幹部在現行黨紀國法的範圍內行使權力,從而激勵更多的黨員幹部能夠大膽地幹事創業,調動廣大黨員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相應地,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同時,對於自覺遵守黨內政治生活準則的幹部,要從物質和精神上予以激勵,真正讓那些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得到褒獎和重用。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要處理好懲處和保護的關係。一方面,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必須牢牢抓住懲處這手不放鬆。這是因為,黨內政治生活的破壞,往往與個別黨員幹部違紀違法有關。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嚴肅查處腐敗分子,特別是堅決查處了一批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形成了強大震懾,初步遏制了腐敗現象、「四風」問題的蔓延勢頭,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淨化政治生態奠定了良好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中央堅定不移反對腐敗,就是要防範和清除形形色色的政治利益集團對黨內政治生活的影響,恢復黨的良好政治生態,而這項工作做得越早、越堅決、越徹底就越好。同時,也必須認識到,懲處僅僅是手段,不是為懲處而懲處。必須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原則,保護好多數黨員幹部的積極性,使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成為大多數,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是少數,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少數,這樣才能真正使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過程成為保護好黨員幹部積極性、鞏固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基礎的過程。
總之,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一篇大文章,需要用心盡力,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處理好權利和義務、權力和責任、激勵和約束、懲處和保護等方面關係,實現這四個方面的內在統一,從而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打下良好基礎。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發言稿(二)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淨化黨內政治生態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總書記要求,全黨同志都要行動起來,為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淨化黨內政治生態作出貢獻。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他再次強調,黨要管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
我們黨走過的95年奮鬥歷程充分表明,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我們黨在加強自身作風、不斷完善紀律過程中得出的一條重要黨建經驗。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是黨的優良作風的生成土壤,是黨的旺盛生機的動力源泉,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的重要條件,也是新形勢下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基礎。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大力整治「四風」,嚴肅查處黨員、幹部違紀違法問題,堅定不移懲治腐敗,完善黨內法規制度,不斷紮緊制度籠子,黨內政治生活出現了許多新氣象。隨著全面從嚴治黨的深入推進,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正在成為管黨治黨的重要抓手,這既是對黨的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揚,也必將成為預防和懲治腐敗,加強作風建設的重要保障。——編者
讓黨內政治生活嚴起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突出強調了其地位作用,明確提出了重點內容,深刻闡明了思路方法,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三個深刻認識
習近平總書記對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提出了「三個深刻認識」的重要論斷,揭示了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
深刻認識我們黨區別於其他非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特徵。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內政治生活,在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做法。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概括的「以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民主集中制、嚴明黨的紀律等為主要內容的黨內政治生活基本規範」。可以說,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鮮明標誌,也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
深刻認識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重大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要管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性工程,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對於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四自能力」(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功能作用。首先,它具有教育功能,是鍛鍊黨性的熔爐。其次,它具有淨化功能,是解決黨內矛盾問題的鑰匙。再次,它具有凝聚功能,是加強黨的團結統一的法寶。
深刻認識黨內政治生活不正常的嚴重後果。黨內政治生活不正常,會使黨的自身發展和黨的事業遭受挫折。在這方面,我們黨有過十分慘痛的教訓,在黨的歷史上曾出現過黨內政治生活極不正常的時期。如在大革命後期至遵義會議之前,黨內政治生活中出現「家長制」「殘酷鬥爭、無情打擊」等問題,使黨和革命事業蒙受嚴重損失。改革開放後,黨內政治生活逐漸恢復正常,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生活是主流。然而,一段時間以來,在一些地方和單位,由於管黨治黨失之於寬鬆軟,黨內政治生活不正常不嚴肅的現象比較普遍,形式化庸俗化的問題比較突出,有的甚至出現了系統性塌方式腐敗,給黨的事業、黨的組織和黨員幹部個人帶來嚴重危害。
明確重點內容
對於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重點指向,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明確要求,他指出,要圍繞堅持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組織路線、群眾路線,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嚴格黨的組織生活等重點內容,集中解決好突出問題。
堅持黨的「四條路線」是根本。1980年通過的《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以下稱《準則》)規定,堅持黨的政治路線和思想路線,是黨內政治生活準則中最根本的一條。三十六年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在堅持政治路線和思想路線的基礎上,同樣要堅持組織路線和群眾路線。之所以強調組織路線和群眾路線,一方面,是因為組織路線是實現政治路線和思想路線的組織保證,只有堅持正確的組織路線,紮實推進組織建設、用好選人用人導向標,黨內政治生活才會有堅實的組織基礎和保證。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是實現政治路線、思想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根本工作路線。只有激發活力,堅持開門評議,使普通黨員群眾參與進來,才能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群眾基礎,孕育健康政治生活的深厚土壤。另一方面,是因為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地方出現了組織建設尤其是基層組織建設軟弱渙散、選人用人不正之風、脫離群眾等問題,黨內政治生活失去了組織保障和群眾根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從堅持「兩條路線」,到堅持「四條路線」,反映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對黨內政治生活的理論思考、繼承創新和豐富發展。
完善民主集中制是重點。民主集中制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也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有力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要認真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著力解決發揚民主不夠、正確集中不夠等問題。黨的實踐歷程表明,民主集中制執行得好,黨內政治生活嚴肅、健康,黨就團結統一、充滿活力;民主集中制執行得不好,黨內政治生活不正常、不健康,黨內矛盾和問題就會滋生蔓延。
嚴格黨的組織生活是基礎。組織生活是黨員參與黨內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和經常手段。嚴格黨的組織生活,重點在認真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關鍵要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銳利武器。當前,有的地方黨的組織生活形式化、隨意化、邊緣化,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和實效性;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利器變成「鈍器」。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持」「加強」「創新」要求,堅持「團結-批評-團結」的公式,用夠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利器,著力清除黨內各種政治灰塵和政治微生物。緊跟時代步伐、緊貼黨員實際、緊扣突出問題,不斷豐富內容、創新形式,提高黨的組織生活質量。
增強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
十八大以來,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取得明顯成效,黨內政治生活出現許多新氣象,但一些深層次問題還未根本解決,同時又不斷出現新情況新問題。
以黨章為根本遵循,以紀律為基本準繩。黨章是黨內的根本大法和總規矩。黨章明確了黨員的八項義務、八項權利和黨員領導幹部的六項基本條件,規定了我們黨的組織制度、黨的紀律等原則性內容,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樹立黨章意識,學習黨章、遵守黨章、維護黨章。
以堅定「四個自信」為主線,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要固本培元,用團結統一的共同思想基礎凝心聚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想信念不能丟,丟了就丟了魂;立場方向不能變,變了就變了質。自信者,人亦信之;自疑者,人亦疑之。只有全黨同志真正堅定並踐行「四個自信」,才能最廣泛地凝聚黨心民心,為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以制度建設為保障,構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長效機制。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必須紮緊織密制度的籠子。制度設計要與時俱進,突出現實性、針對性。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建黨95周年大會上,首次提出要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時代性,就是著眼於黨內政治生活並非一成不變、不能墨守成規,要緊緊圍繞黨的建設事業發展,同步跟進、同步創新。建議抓緊對1980年通過的《準則》進行修訂,在堅持其基本精神的前提下,結合黨章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充分吸收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黨的建設理論和實踐發展成果,進一步明確黨內政治生活的目標要求、基本內容等,為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提供制度保障。同時,要強化制度執行力,加強對黨內政治生活開展情況的監督檢查和問責,防止制度成為「稻草人」和「橡皮泥」,使黨內政治生活真正嚴肅起來、落到實處、發揮效用。——摘自《學習時報》(陶元浩)
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途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黨要管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總書記的講話一語中的,指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途徑和著力點。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有資格在中國治國理政,領導13億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除了歷史承載、歷史功績和最廣大人民的普遍認同之外,還因其政黨的根本屬性、宗旨意識、理想信念,這些表現為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然而,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如果沒有一個涵養和保持的內生機制,先進性和純潔性終將喪失。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除少部分工人黨員之外,絕大部分黨員是農民和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如何在這樣一個黨員群體中實現先進性和純潔性就成為黨的建設的根本難題,需要黨員堅持長期的甚至艱苦的黨性修養。所以,劉少奇同志提出:「共產黨員的黨性鍛鍊和修養,是黨員本質的改造。」
黨內政治生活就是黨性修養的根本途徑。古田會議首次提出黨內生活政治化、科學化,延安整風建立了大規模黨內政治生活的制度基礎。延安整風期間,毛澤東同志經常引用列寧的建黨原則,把認真的自我批評看作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許多黨員幹部由於開展嚴肅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從而放下包袱、輕裝上陣,精神煥發再出發。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繼承和發展了黨內政治生活這個優良傳統,保證了從領導革命的黨向執政黨的歷史性轉變。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丟掉了黨內政治生活這個「過程」,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就會丟掉「起點」和「終點」。
其實,黨內政治生活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黨員本質的改造」,它還是中國共產黨解決黨內矛盾和實現自我糾錯的機制。許多海外觀察人士都曾提出一個問題:為何中國共產黨能實現自我糾錯,而且能通過學習不斷壯大?一個重要的秘密,就在於中國共產黨通過經常性的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吸收和採納各方面的批評建議,最終實現黨內團結,達成黨內統一意志,並把這個意志上升為全國各族人民的意志。
當前,中國共產黨絕大部分黨員是在改革開放後入黨的,一部分青年黨員已經成為黨的生力軍,他們有活力和創造力、敢想敢幹,卻缺乏嚴格的黨內政治生活鍛鍊和艱苦環境的考驗,缺乏對黨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識的深刻認識。因此,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從提高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做起。
首先,要實行好民主集中制。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不很好地實行黨內的民主集中制,國家的民主集中制、人民中間的民主集中制就搞不好。這句話,是從管黨治黨的經驗教訓中總結出來的,更是從黨領導和治理國家的經驗教訓中總結出來的。
其次,堅持正確、原則的黨內思想鬥爭。黨內思想鬥爭就是在重大原則問題上敢於亮劍、發聲。黨內思想鬥爭不是階級鬥爭,主要通過自我批評實現自我提高,通過互相批評來幫助黨內同志改正錯誤,讓咬耳朵、扯袖子,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其目標是堅持真理,實現黨的團結統一。
再次,必須依靠科學的制度。如:「三會一課」制度、中心組學習制度、組織生活會的發言登記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和黨員幹部、黨員定期黨性分析、縣級以上黨員幹部雙重民主生活會、民主生活會前的調查研究等,這些都是提升黨員幹部黨性修養的制度化途徑。在網際網路時代,實行這些制度,還可以把「線下」和「線上」結合起來,把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結合起來,把解決問題和黨性鍛鍊結合起來,真正實現黨內政治生活有效、管用、全覆蓋。
最後,一把手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關鍵。任何一級組織、部門和單位,一把手肩負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一把手要開好局、做好榜樣,即一把手要成為善於自我批評和搞好黨內團結的榜樣,成為善於聽取各方意見、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的榜樣,成為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榜樣,成為帶班子、強隊伍的榜樣,最終成為嚴格執行黨內政治生活若干制度的榜樣。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