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尋找身邊的老嚴
2023-12-03 16:24:31 2
老嚴其實是一種符號,一種制度上的象徵,我們要學習老嚴精神麼,傳承這種文明。小編整理了相關的範文,快來看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尺度尋找身邊的老嚴【篇一】
《尺•度》是由省紀委推出的全國首部解讀《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動漫片、動漫讀本,每集都包含了黨紀條規、動漫故事、名言警句、溫馨提示四個部分,演繹典型案列,引人入勝,看完之後,讓我受益匪淺,頗有感觸。
《尺•度》緊扣《準則》、《條例》中部分重要條款和新增條款,用虛擬的嚴書記在工作中如何處理違反黨規黨紀的事例,以及同事、家屬等角色的協力演繹,我們詮釋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如何正確把握尺度,如何踐行合格黨員,體現了黨的紀律對黨員工作、生活的約束和規範,以嚴書記為官做事的日常小事為主線,通過一個個短小精悍的小故事,為廣大黨員幹部塑造了一個看得見、學得來的榜樣,為廣大黨員尤其是黨員幹部自覺守紀提供了示範和借鑑。
「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黨紀法規就是黨員的準繩、規矩,《準則》和《條例》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實現依規依紀治黨,切實加強黨內監督的重大舉措,劃出了黨組織和黨員不可觸碰的底線。黨員尤其是黨員幹部只有向片中的書記老嚴那樣,心中有數、心中有度,把紀律規矩內化為心中的道德法則,時時做到心中有警尺,言行循法度,才能避免跑冒滴漏、脫軌越界。概括起來,就是要把握好做人、為官和交友「三個尺度」。
一要正確把握做人的尺度。「做官是一時的,做人才是一輩子的。」做官先做人,廣大黨員要自覺守住做人的底線,老老實實做人。做人要把握好三個尺度。第一個就是家風尺度。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家風不正,何以正他人?家風正則作風正,從而「不令而從」。第二個是修身尺度。
「腹有詩書氣自華」,平時要多培育健康的生活情趣,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少追求低級趣味;多一些書卷氣,帶頭倡導社會主義新風尚,少一些酒肉氣。第三個是思想尺度。「無欲無求品自高」,要祛除私心雜念,保持心態平衡,不無端攀比,不盲目崇拜,惟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
二要正確把握為官的尺度。「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其位要謀其政,既要勤政去不為,更要廉政不逾矩。正確為官要把握好三個尺度。第一個尺度是乾淨。乾淨是為官的前提,要認真踐行「三嚴三實」,自覺抵禦不正之風,不為利祿動心,做到兩袖清風、一身正氣。第二個尺度是幹事。「政聲人去後,民意閒談中。」
三要正確把握交友的尺度。伯牙與鍾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這是真正的知音;而「友誼小船說翻就翻」的不是真朋友,不要也罷。黨員幹部在平時交友中要注重把握兩個尺度。
黨員幹部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做到心明眼亮、行為有度比較容易,反而是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事小節,有時會出現「吃不準」的情況。正所謂細微之處見精神,面對招商引資、戰友聚會、女兒支教等一件件小事,作為領導、朋友、父親,如何得體巧妙地處理這些小事,把握好公與私、情與理的尺度,嚴書記給大家上了生動的一課。
嚴書記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能保持「老嚴」的形象,遇到什麼事,面對什麼人,他心中的尺度不變,不是一把彈簧尺,他把對黨紀條規的尊崇和敬畏轉化為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時時處處把握好尺度和標準,讓自己手中的權力不偏向、不變質、不越軌、不出格。
習近平總書記曾告誡官員「堤潰蟻穴,氣洩針芒」,「巴豆雖小壞腸胃,酒杯不深淹死人」。
我們必須時時處處用黨紀國法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把外在約束轉化為內在的自控力和自覺性,堅定理想信念,注重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加強自身修養,時刻檢點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一個本分的老實人,對黨忠誠,踏實幹事,把握好做人尺度,慎獨、慎微、慎權、慎友,才能以良好的形象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擁護。
尺度尋找身邊的老嚴【篇二】
連續好幾天的颱風雨,讓整座城市都瀰漫在水氣中,譁譁的雨聲不絕於耳。爸爸拿起電話要打給奶奶,她一個人住在山裡老家,下這麼大雨不知道生活有沒有什麼不便。
電話「嘟嘟」地響了一陣,「喂,誰啊?」奶奶接起電話問。
「是我,媽」,爸爸答道,「最近家裡天氣怎麼樣啊?我們這邊下好大雨呢。」
「我這邊也是啊。我正想著給你打電話呢。」
「怎麼了,媽?」
「外屋的老王啊,前幾天去幹活回來,剛好下著雨,你也知道,雨後山裡的泥路很滑,結果他就摔了一跤,現在已經在床上躺了好幾天了,根本下不了地。唉!每到雨天總是會有人滑倒。泥路嘛,又爛又滑,很容易摔的。我想說,不如我們把路鋪一鋪吧,鋪成水泥路,大夥就不容易摔了。我已經問了我們村以前做水泥活的小張,他說從村口鋪條路到我們家門口大概三千元左右。兒子,你看能不能出些錢,把路鋪一下?.....」
奶奶和爸爸講了許久,大抵都是在說服爸爸出錢修路。奶奶都80多歲的人了,一個人住在山裡,平時村子裡的人都挺關心她,所以奶奶總跟我們說別人待我們的好,我們要記在心裡,有能力了,能幫的就要多幫幫別人。所以說出修路這事兒也挺正常。
奶奶平時是個很節儉的人,80歲了還自己種菜,一個小菜園裡種滿了綠的青菜,紅的胡蘿蔔,黃的南瓜,個個又大又嫩,生機勃勃的。奶奶還養雞,母雞和公雞都有,每到過年我們回老家的時候,奶奶總會神氣地叫我們殺雞吃。而她自己卻捨不得吃,甚至連雞蛋也要醃浸起來,等待外出的兒孫回家時候享用。奶奶自己一年在老家的開銷才幾百元。兒女給她多些錢,她就編算著讓別人開心也讓自己開心的事——讓人修修從山上引泉水下來的管子;請人鏟一鏟村裡山路旁的雜草;買點茶葉,附近田裡有人幹活就請上來喝一壺茶……儘是些為著別人的事,而奶奶卻樂此不疲。
奶奶總是這樣,她的口頭禪就是,家庭要和睦,鄰裡要團結,眾人拾柴火焰高,鄰裡有難盡力幫。
掛了電話,爸爸無奈地笑著說:「我們家的老奶奶又要做『慈善活動』了」。後來幾天裡,爸爸問清了鋪路的具體情況,其實鋪好路大約得一萬多元。家裡人不懂,認為三千元已經很多了,能夠鋪好一條路了。但爸爸還是決定把這條路給鋪了,就算不是為了別人,至少也要滿足老人家的一個心願。奶奶聽說爸爸肯出錢,高興得像個小孩,在電話裡樂呵呵地笑著說:「好!好!鋪路造橋都是做大功德的事,兒子肯出錢,好。」
像孩子一般的老人,像朝陽一般年輕的品德,像陽光一般溫暖的奶奶。
尺度尋找身邊的老嚴【篇三】
近期在江蘇衛視播放了全國第一部學習宣傳《準則》《條例》的22集動漫劇《尺度》,通過動漫講故事的方式,以市委書記「老嚴」為視角,生動展現了「老嚴」面對種種涉紀情境和利益誘惑,跟著「嚴書記」學黨紀黨規,使黨規黨紀宣傳更通俗易懂,把握「尺度」守住「底線」。
真沒有想到,嚴肅的黨內法規,竟然以動漫這樣的方式出現,以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現在人們眼前。既通俗易懂,又讓人在輕鬆愉快中受到黨紀條規的教育,正所謂寓教於樂,其樂無窮。
原來教育還可以這樣。人們總以為黨紀條規教育是板著面孔,嚴肅地說教,其實不然,江蘇省紀委這套動漫卻用實際行動給人們一個響亮的回答。把黨的法規通過生動的故事,用動漫的形式,達到了形式和內容的有機結合。讓人們在愉快中通過輕鬆的方式接受黨紀條規的教育,既有明白的講道理,也有輕鬆的不自覺感染。
兩部法規是要求每個黨員必須遵守的,既有高的目標,也有低的底線。但往往因為這些法規還有一定的專業性和嚴肅性,容易使人產生學習上的情緒變化,或者使人產生理解的偏差。但江蘇省紀委卻用生動形象的方式、輕鬆的語言、通過故事的方式,把人們容易忽視的地方給形象化地表現出來。把一些可能產生誤解的地方通俗地表達和解讀出來,真可謂獨具匠心,別具一格。難怪有網友這樣說「自7月28日《清廉江蘇》公眾號展播動漫劇《尺度》以來,每日3分成為我們廣大基層黨員幹部提神醒腦的必修課。動漫片以故事化形式幫助廣大黨員幹部掌握」。還有的網友這樣表達學習的心得:「《準則》《條例》系列動漫劇《尺•度》,以動漫故事的形式,向廣大黨員幹部演澤了《準則》和《條例》中的規定要求,讓我們學起來有趣,聽起來有味」。
儘管動漫在讓廣大學員幹部們在學習《準則》《條例》時,輕鬆愉快,容易接受,但卻蘊含了深刻的道理,看完之後,並沒有時尚娛樂那種「放肆」心態。每集看完之後,留下的使讓人深刻的思索和回味。正如有網友說的:「將嚴肅的黨紀黨規文件別出心裁地做成動漫,非常具有新意。在一個個小故事背後蘊含著的黨紀黨規,發人深省。」「動漫主人公老嚴書記,面對種種涉紀情境和利益誘惑,堅持原則,把握尺度」,黨紀是嚴肅的,執紀也是嚴肅的,動漫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學習,更好記憶。但他所蘊含的約束卻是嚴肅而不容「娛樂」地。我們只有認清這個道理:動漫是便於記憶,便於學習,但在學習的時候,作為黨員,我們要敢於給自己帶著「械具」,帶著「械具」去看黨紀條規,我們才會有所收穫。不然,一笑了之,甚至嘲笑「老嚴」刻板或教條或迂腐,那就達不到我們的教育效果。
因此,我們說用動漫的方式宣傳黨紀法規,無疑是一個創新方式,但作為黨員,要知道,一定要心存敬畏地去學習去觀看去理解,這樣才會將黨的規矩內化於心,外化於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