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關於談孝的作文

2024-11-05 23:14:11

  孝順是對每個人的要求,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關於談孝的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談孝】

  中華美德何其多?以孝為首。百善孝為先,可見孝之重。古往今來,怎樣盡孝是人們永遠不變的話。——題記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於與父道,可謂孝矣「就是說父母健在的時候,觀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的時候,就要觀察他的行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為人之道,那麼這種行為就可以說是孝了。古時候孝道可謂嚴格,在如今看來實為不易。但古時盡孝之人卻不為少數。古有丁蘭,幼年時,父母雙亡。因非常思念雙親,便用木頭刻了雙親的雕像。但凡有事都跟雕像訴,一日三餐都要敬過雙親再吃,就連出入家門都要稟告。日子久了,他的妻子就對雕像不敬。因好奇便用針扎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竟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時,發現木像眼中含淚,仔細盤問,才知真相,便將妻子休去。

  丁蘭對了父母的敬愛,讓我們感受深重,他對孝做到了無微不至的地方,令我們敬佩。

  然而,縱觀古今。現代人對於盡孝的概念已經不像古時那麼清晰。曾經有一個轟動一時的新聞。一名女生,因其酷愛劉德華,此後便輟學去看劉德華的演唱會,甚至為了籌集資金賣房等。之後在一次劉德華的演唱會中,有幸與劉德華合影,但卻沒有機會告出心聲,心裡十分落寞。其父卻因女兒的「追星」行為,跳海自殺了。遺書中大概內容說:應讓劉德華和其女兒見一面,拯救他的女兒。

  許多人不能理解這種瘋狂的行為。用父母給予的一切,去無私的奉獻給一個你喜歡的人,並把父母拋外。這是非常不孝的行為。而她的父親,最後的希望卻是想讓女兒被拯救。

  雖然這種故事令我們非常沉重,但是現實的世界還有許多需要我們學習的事情。八歲的一某女孩,成為了我們學習的模範。5歲時,因生父出車禍身亡,被逼無奈的生母將她送人領養,之後生母也因病去世。然而,生活的艱辛並沒就此而止。三年後,養母因病癱瘓,養父因不堪壓力,離家出走。之後,8歲的她就一直悉心照顧養母。養母準備自殺,將40多片藥片藏在枕頭下,卻被孟佩傑發現。孟佩傑哭著說:「媽,你別死,你活著就有希望,你就是天。」此後孟佩傑擔當起兩人生活的困難,只能依靠養母退休的微薄收入。

  女孩的堅強和孝順給現代人的啟示不是一星半點,她用行動證明了她對父母的愛!

  現代的我們因各種生活的壓力和繁瑣,常常離開父母卻沒有辦法陪伴他們。只能用金錢去彌補我們的過錯。然而,我們卻並不知道。對我們何其重要的錢,在父母的眼裡卻只是一張紙片,他們需要的更多的是精神的關懷,更多是長時間的陪伴。

  讓我們用孝的泉,滋潤生活;用孝的色,去妝點世界;用孝的話,去細說未來!

  【篇二:談孝】

  孝,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它代表著一種修養與品性,它是中國式的感恩,延續千年。孝是沒有時間與空間限制的,直到今天,我們依舊能從古籍的字裡行間品味出孝的強大魅力以及它給予我們深深的感動。

  為什麼孝的精神能夠延綿千年而依舊新鮮?那便要從孝的含義說起:孝是指晚輩對長輩的尊敬與愛護,這是一種愛的傳承。孟母三遷的故事家喻戶曉,孟子的母親正是偉大的中國父母的代表,而這個故事也承載著父母在養育兒女的過程中付出的極大努力。孝是親情的重要部分,它基於血緣,卻沒有終點。李密在《陳情表》中真摯陳述的故事告訴我們:孝,是一種感恩,這並非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也不是禮尚往來,而是出於一種發自內心的觸動與感念——我想,這就是雖然相隔千年的時間與空間,孝的精神依舊能夠打動我們的原因。

  想要做到孝,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做法為標準呢?孟佩傑可以是典範,李密也可以作為參考。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每個時代都會給出不同的見解。依我之愚見,當今時代提倡孝道應當將傳統精神與時代特徵相結合,這樣的孝道才會有現實意義與發展價值。

  從孝的本意出發,我們首先應該做到尊敬、愛護長輩。他們為生養我們付出了巨大的物質代價,但最重要的是,愛的付出是無法衡量的,我們成長的每個階段都伴隨著他們的心力交瘁。待到他們年老了,我們長大了,他們需要我們的關懷來重溫當初的溫暖與甜蜜。尊敬與關愛,是我們所能做到的最基礎的孝道。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我們是他們生命的延續,這是如此神奇的過程。從這個角度看,孝敬長輩,更要做好自己——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以積極的心態迎接生活,成為一個可以走到哪裡就把正能量帶到哪裡的溫暖的人。當長輩的腳步被歲月放緩,這種生命的活力方能使他們感到寬慰與驕傲。

  在處理與長輩的關係時,我們既不能將他們的關懷視為無限制的愛,也不能憑臆斷敵視他們的教導。在與長輩相處時,我們不應該過於拘束與畏懼,要勇敢地發表自己的意見與想法,但同時也不能太激進,要理性獨立地思考問題,積極與長輩溝通交流。新的時代要求我們成為視野開闊、胸懷廣大並擁有獨立思考能力與處事能力的人,這樣的孝道也是時代所要求的。在對待長輩的態度上,我們不能時時迷信長輩的話,但也不能不聽教誨、拒絕人生經驗的傳授;我們要敢於為自己做決定、為自己負責任,同時也要及時使長輩知道我們的發展狀況。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傳誦千年的箴言,無數次地叩動沉睡的心靈。孝,是經不起追悔莫及的感恩,行孝道,於足下始!

  【篇三:談孝】

  中國的漢字文化課文博大精深,一個普通的漢字就有獨特的含義。例如,孝字;它是由一個老字和一個子字組成的,老字在上,子字在下,這就代表著孝就是孩子把老人放在心上,關心愛護。那麼,擁有上下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國是怎樣看待孝的呢?

  當今我國要建設文明和諧的現代社會。可是現代社會是什麼?古文有所介紹。鰥寡孤獨皆有所養;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但是,現在中國有幾十萬的留守老人和空穴老人無人噓寒問暖。我國政府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採取了許多行動,可是都收效甚微。那到底應該怎麼辦呢?我認為應該分三步。

  第一步是先對我國國民進行關於孝的思想教育,並且把教育重點放在中小學生身上。這是因為思想是一切行動的基礎,沒有思想的奠基,一切行動計劃都是浮雲。中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而且較成人來說容易教育,再加上中小學生的行為會對他們的家長造成一些影響,這樣一來就相當於又間接教育一部分成人,所以就事半功倍。我認為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國家通過教育部在小學和初中開設道德教育課。其他方法也不少,比如:製作關於道德的動畫片,在網上建立相關網站或發布相關公益廣告……

  第二步是斷絕過命的後顧之憂或者說是藉口之源。很多人都以工作忙沒時間等理由掩飾,不想回家看望父母。可是,你們又沒有想過父母為我們犧牲了他們最寶貴的青春年華,甘心為我們做牛做馬,含辛茹苦的把我們養大他們有沒有吝嗇一點時間起我們於不顧?為了杜絕這種人找藉口,國家應設立孝日,來給國民孝敬父母的時間。

  第三步是孝敬父母的事例進行表揚。最好的方法就是開展關於孝的評選活動。例如現在的中國十大孝心少年。可是,這遠遠不夠,我們應加大評選範圍:每鄉每鎮都評選孝心國民,並進行獎勵,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不過如果國家這樣做可能會讓外國人恥笑:中國國民孝敬老人還需要國家鼓勵獎勵?太可悲了!因此,大家還是自覺些吧。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但是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是大海汪洋,我們何以為報?也只有常回家看看、常陪在父母身邊才能讓我們的心不在愧疚吧。

  【篇四:談孝】

  古時候有一個小孩受人邀請到家裡做客,房主請小孩吃水果,小男孩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當快要走的時候隨手拿了兩個放到了袖子裡,在向房主告別的時候突然從袖子裡滾了出來,房主看到後很驚訝,就問小男孩原因,小男孩尷尬地說:「我母親從來沒有吃過這個,我想讓她嘗嘗。」聽到這些話房主很感動,就讓小男孩帶走了。

  這是我很久以前看的故事,細節已經看不清了,只依稀記得大概內容,但是從我平淡的敘述中你是否感受到了一份濃濃的愛呢?儘管小男孩的做不妥當,可是他的初衷我們不可否認,仍然是我們的榜樣。

  對親生母親孝順那是理所應當,可對繼母孝那可就難得一見了。

  有一個男人,他的妻子死了,留下了一個兒子,不久後,他又娶了一個妻子,由於這個小男孩不是她親生的,小男孩受盡了委屈,有一天,他繼母生病了很想吃魚,可這大冷天的哪有賣魚的,小男孩知道後就來到了小河邊,面對著這厚厚的冰打了一陣哆嗦,然而他二話沒說就脫起了衣服,他想用自己的體溫去融化這冰,終於冰化了,小男孩捉到了魚,可這時候的他已經沒了體溫,全身都是紫的,繼母知道後,感動不已,在以後的日子裡對小男孩關心至極。

  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試想這個男孩連繼母都肯獻出生命,那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對自己的父母不孝呢?百善孝為先,這我們都知道可又有那個付諸行動了那?我們不給父母找麻煩,跟他們吵架,對他們來說就謝天謝地了,孝順也許只有在夢中才會發生在他們身邊,現實中從未想過吧?

  如果你從我的文章中受到了一點啟發,有一點想改變的念頭,也不枉在我文章中浪費了那麼長時間,趕快和你的父母們聊聊吧,讓他們知道你的想法,了解你的內心,讓他們知道你正在改變,這樣你和你父母之間會更加和睦,我想著也是孝順父母的體現。

  讓我們做一次孫悟空,來一次七十二變吧,期望看到不一樣的你,嘗試雖然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不嘗試機會為零。

  【篇五:談孝】

  一個「孝」字,上為老,下為子,是上一代與下一代,這就註定了父母只能陪子女一段路,一段不太長的路,上為老下為子,子在老的下面,因此做事因以父母為主,百善孝為先,多為父母想想

  孝是本能,良心,美德!孝是我們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人們都是以孝為主,李密是其一,晉武帝多次徵招,他因祖母劉氏年老多病,無人奉養於是上書陳情,辭不赴命,在劉氏久病床榻之時,毅然謝絕了晉武帝的徵招而侍奉床前,未曾廢離。

  在如今的社會,有多少人為了自己的名利而拋棄父母,又有多少人為了自己的名利而拋棄父母,又有多少老人獨自生活無人奉養,敬老院的興起這又意味這什麼?與古人李密相比,我們的孝不值一提!

  孝是什麼?怎樣才算孝,下面他將用自己經歷來告訴我們,包拯的父母早亡,由兄嫂撫養長大,考取功名,在一次判案中他發現他的侄子犯了死罪,他不見客直到侄子被砍後,侄子死後他立刻到嫂嫂家中,跪在門前請求嫂嫂諒解,直到嫂嫂原諒才起身,後來他叫嫂嫂為嫂娘以示尊敬,為她奉養終老。

  這才是孝,我們不能以孝的名義做違法的事情,自古以來忠孝難全,有許多人棄孝為忠,而從沒有想過忠孝兩全,在功名利祿與孝之間,大多數人會毫不猶豫的放棄孝,人們認為行孝的時間很長,我先成就功名再來行孝也不遲!

  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是最大的遺憾,時光如白駒過隙,時間不等人,我們要及時行孝,孔子說:「父母在,不遠遊」就如一個人寧願乞討為生,奉養父母也不願意外出打工,他深刻的明白自己照顧父母的日子不多了,自己及時行孝為時不多,我們要及時行孝,不要讓自己有「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

  孝是每個人都會說的,孝不能用金錢來完成,行孝要用心,用一顆感恩,真誠的心如孝順父母,讓我們早日盡孝,真的做到孝!

  【篇六:談孝】

  孝這個字在中國古代漢語裡的意思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中華民族歷來就是一個講究孝道的民族。古有百善孝為先的格言和二十四孝的故事。今有樊猛、謝延信等孝敬長輩的事跡。由自此可見,我們並不缺乏孝。但是現在空巢老人的社會問題,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再來談一下孝。

  那麼什麼是孝呢?我認為就孝道是要讓父母快快樂樂的安享他們的晚年。我曾經看過中央電視臺播出的一則公益廣告,被深深的觸動了。這個廣告的內容是:女兒每次給家裡打電話詢問父母親的生活中狀況,父親每次都是向女兒這樣說:「我現在過得很好,你別心。」過得真的好嗎?不好。是爸爸為了讓能女兒安心工作而這樣而這樣說的。我很想對廣告中的女兒說:「不知您算沒算過這樣一筆帳。假定您的父母現在七十歲,假定他們還能在再活二十年。以大部分人的實際情況來說,您每年只有幾天是和父母在一起的,真正在一起時間只有兩三個小時,這樣算下來一年也就十幾個小時,二十年也就只有一百多個小時,十幾天的時間,二十年真得很短。別愛得太遲,常回家看看。」

  相信對於瘋狂孝子樊猛的事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但是在這裡我還是有必要再提一下對於那些忙於工作、忙於應酬的人。樊猛是北京一家電子公司的員工,為了圓母親想要出去走走的願望。他用輪椅載著母親一直推到雲南,總路程3359、8公裡,歷時100天。他的孝順、他的堅持是值得你們學習的。每次節假日,不知你們是否記得,在那遙遠的鄉村裡你們的父母在那等待著你的出現,渴望你們能回家和他們一起過節。不要以任何理由來掩飾你們不能回家這個事實。2013年全國人大通過一項決議「把常回家看看入法」。中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政府在行動,你們還等什麼。不要等到自己的父母去世了之後再唉聲嘆息的說:「

  為什麼自己當初沒好好孝順父母?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找點時間,找點空閒,帶上妻子,帶上子女常回家看。這就是孝一個大寫的孝、真正的孝。

  【篇七:談孝】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可是,有人說孝是盲目的,封閉了無數孩子的思想,以致成為父母的傀儡,不利於社會進步,應該摒棄;也有人說孝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美德,是中國人代表思想精神之一,是世界都應廣為傳揚學習的。二者觀點不分伯仲,而我認為,對於青年來說,孝可能不能那麼完美的表現出來,但是我們要盡我們最大努力去詮釋它,讓他變得更具意義,而不是徒有虛名。

  對於前者觀點,古時候就有定論了——孔子的學生曾參是著名的孝子。一天,曾參有了過失╠╠鋤草時,誤傷了苗,他的父親曾皙就拿著棍子打他。曾參沒有逃走,站著挨打,結果被打休克了,過一會兒才漸漸甦醒過來。曾參剛醒過來,就問父親:"您受傷了沒有?"魯國人都讚揚曾參是個孝子。孔子知道了這件事以後告訴守門的弟子:"曾參來,不要讓他進門!"曾參自以為沒有做錯什麼事,就讓別人問孔子是什麼原因。孔子說:"你難道沒有聽說過舜的事嗎?舜作兒子時,父親用小棒打他,他就站著不動;父親用大棒打他,他就逃走。父親要找他幹活時,他總在父親身邊;父親想殺他時,無論如何也找不到他。現在曾參在父親盛怒的時候,也不逃走,任父親用大棒打,這就不是王者的人民。使王者的人民被殺害,難道還不是罪過嗎?"

  對於這種現象有一個準確形象的專業名詞——愚孝,這種孝是愚蠢的是盲目的。到現代也有更廣泛的例子,電視劇中婆媳關係僵硬兒子夾在中間的事例,就是典型的有愚孝成分影響的。

  在初中政治課本上有明確的定義,孝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順從,而是一種對父母的尊敬和愛戴。我認為,溫總理和習近平主席就是「孝母有道」的標杆人物。

  總理每天都會準時給母親打個電話,給予關心和問候,無一天例外,即使身為國家領導人的總理,無論一天有多少會議,要奔波到哪裡,他都幾年如一日的打給母親。這種行為雖聽起來簡單,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例子就更為普遍了,就最近一張他攜全家散步的照片已紅遍了大江南北,有人說他是在炒作造新聞,我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一個國家主席百忙之中造這種新聞真的沒必要,我覺得是在以身作則弘揚良好家風,傳遞孝。這種行為無疑是非常有效果的,影響了廣大人民群眾。

  現如今,孝已成為一種時尚,一種鑑定人才的標準。「孝順」被列為各大名校的招生首要準則,包括清華北大;而後各工作單位也紛紛效仿,員工守則中多了「孝順」一條。種種跡象表明,孝已成為主流,並將會被永遠傳承下去,它將會成為永不會過時的人生信條。

  【篇八:談孝】

  「百善孝為先」,孝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毫不誇張地說,「孝」在我們的文化中可以排在第一位。儒家提孝,道家提孝,但孝卻不是儒家的或是道家的,他是屬於中華民族的。這源於最早的社會,最早的制度,氏族社會和宗法制使得中華民族最看重血緣,最看重家庭。而從血緣而來的,就是父母關係,就是孝了。與自己最親進的人便是父母,對父母的尊敬就變成了千百年來傳承在中華民族精神中的孝道文化了。

  不論何時,從古至今,孝的地位從未被撼動過。只是在歷史的長河中,經過時間的洗滌,更加升華,完善。現代人的孝早已不同與古代人,二十四孝中的東西並不適合我們。我們的生活,理念與古人不同。

  古人講孝,是要對父母絕對的尊敬,聽從,不可反對。但如今的孝是在一個平等的地位上建立的,我們尊敬父母,他們將我們撫養長大,我們孝敬父母是為了報答養育之恩。但像郭巨埋兒,老萊娛親的事情是絕對不能發生的,為了父母犧牲自己的孩子,是對人性的摧殘,對生命的不尊重。年近七十的老人,裝作嬰兒一樣啼哭,則更令人噁心。我們孝敬父母一定要在一個平等的地位上看待,不對父母絕對服從,不是父母說人麼就是什麼,更要在父母不對時積極反抗。

  父母對現代人的感覺更像是老師,他們知道的比我們多,他們在這個世上活了三十年,許多東西是我們所不懂的,我們從懂事起就跟著他們學習,並且一直這樣,父母像個長輩一樣,將畢生所學的教給我們,又養育了我們,所以我們會對父母尊敬,報答。父母對我們有著巨大的影響,但我想我們也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想法。

  我認為,盡孝是必須的,愚孝是不能的。

  盡一份孝心,也許是在父母生病時端上的一杯熱水,也許是用小手輕捶那日漸蒼老的脊背,也許是作業本上的優加紅星,也許是父母生日時的一句祝福。或許這些小小的孝心之舉,就可以讓父母感到一絲慰籍。我們能不能認真做好每件事,扎紮實實走好每一步,讓父母少一些牽掛、少一些操勞,這都是表達孝心最好的方法,也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聲。孝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用自己的方法一起把它傳承。

  【篇九:談孝】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在歷史上,有許多關於孝的感人事跡,其中在24孝中,有一則是「閔子騫勸父感後母」。感人至深。

  閔子騫是周朝時期的人。幼時喪母,父娶某姓女為繼室。閔子騫素性講孝,對待繼母像生母一樣孝順。後來繼母接連生了兩個兒子,於是對閔子騫開始憎惡起來。總是在丈夫面前說子騫的壞話,挑拔子騫與父親的關係。

  冬天到了,天氣十分寒冷。後娘為兩個親生兒子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給子騫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一點也不暖和的蘆花。蘆花是水中生長的蘆草,到處飛揚的那個輕飄飄的花,哪裡能禦寒呢?所以,子騫穿著覺得冷得很,好像沒有穿衣一樣。而這位後母反而向丈夫說:「子騫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驕養了,故意稱冷。」

  一天,父親要外出,子騫為父親駕駛車馬,一陣陣凜冽的寒風吹來,子騫冷得得戰票不已,手凍得拿不穩馬的韁繩,將韁繩掉到了地上,馬將車子差點兒拉下了懸崖。父親大怒,氣得揚起馬鞭,將子騫猛打。子騫的棉衣被打破了,內面的蘆花飛了出來。父親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責罵後妻,要將狠毒的女人趕出家門,將這個心惡女人休掉。後妻像木頭一樣,呆呆地立著,羞愧得無話可說。子騫跪在父親面前,哭著勸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請不要趕走母親。」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不知讓多少人所為之動容,就是閔子騫的繼母也被感動後悔不已,從此待閔子騫如親子,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偉大所在。

  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現在的我們應該更要孝敬父母,更何況孝道是我們的悠久文化和傳統美德,但事實好象有點相反,歷史的寶貴財富並沒有得到部分現代人的認同,甚至有的人還要父母來「孝敬」他們,在他們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經地義要養他們,要為他們做牛做馬的觀念。只要自己逍遙快活就夠了,把他人的苦難置之度外。但他們可否想過十月懷胎的痛苦和把一個小嬰兒拉扯大的艱辛,難道這也能讓人所忘卻嗎?如果這些都不能感化他們的鐵石心腸,那他們只能得到社會的唾罵和拋棄。

  孝心無價,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篇十:談孝】

  百行孝為先,孝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孝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繫家庭關係的道德準則,孝是一首動聽的歌傳誦至今,孝是我們每個人該有的最基本的美德。

  悠悠五千年,長江黃河的滔滔玉液,孕育了多少孝感動天的古老傳說。從西漢的董永賣身葬父,東漢的黃香扇枕溫衾,三國的孟宗哭筍,到今天的山裡女子佘銀花三十年如一日的照顧殘疾母親。這樣的故事太多太多,他們給予我們心靈太多的震撼和感動,他們是我們心靈的浸潤劑。

  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些古老的故事已經演變成了一種文化,但是孝不僅死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行動。那麼孝到是什麼呢?孝是沉香不怕艱難險阻,排除萬難一定要救出母親的赤子之心,孝是許士林為了救母親磕紅的額頭,孝是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的遠見。

  從古至今,孝的故事永不落幕,無論什麼時候,孝都不會過時,一個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更好的感恩他人,感恩社會。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呢?朋友們想一想是誰用虯勁的手臂,為我們撐起一片無邪的天空,沒有風也沒有雨,是誰贈我們傲翔的雙翅搏擊長空。我們始終飛不出那一雙牽掛的眼神。回想一下吧,來自深夜的一聲咳嗽,是否叩醒你們沉睡的心靈,你們是否聽到筋絡退化的聲音,是否聽到皺紋肆意綻放的聲音,是否聽到黑髮脫落的哀怨。這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偉大的父母。當我們漸漸長大,已不再需要父母的扶攙。怎可忘記,父母曾因為給我們撐起一片天,背影已變的衰老,憔悴已布滿的雙眼。

  因為孝我們才有了這和諧的社會,因為孝才是我們領悟了生命的真諦。孝不僅是我們應該盡的義務,更應該是我們對父母的感恩和愛。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動人的樂章,那是大樹對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藍天中飄蕩,那是對藍天的感恩。草木非人,皆有感恩,更何況我們人呢?

  親愛的朋友們,我們作為21世紀的青年,時代的驕子,更應該把孝付諸於行動。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們不要等到父母他們離我們而去的時候才懊悔。有了侍奉父母的心,即使不能終老,亦無愧於父母,無愧於天地。

  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同建築永恆的孝心,留下生命永恆的奇蹟。

[關於談孝的作文]相關文章:

同类文章
關於環保之旅的作文

關於環保之旅的作文

  我是一隻小鳥,在藍天下自由自在的飛翔。我的家住在綠色的森林裡,那裡綠樹成蔭,我可以每天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我們一家三口在那裡幸福的生活著。  日子就這樣過了好些年,有一天,媽媽突然對我說:「孩子,你已經長大了,該是到外面去看看世界的時候了」。聽完媽媽的話雖然心裡有太多的不舍,但最終還是揮淚
我家鄉的環保小調查初中作文400字

我家鄉的環保小調查初中作文400字

  古人說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杭州是我可愛的家鄉,她有山有水,水清澈見底,天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十分美麗。它是一個人們喜愛居住的綠色城市,特別是在美麗的春天,鳥語花香,百花齊放,綠樹成yin,生機ang然,是古今中外人們都非常嚮往的地方。  我的家鄉杭州很美麗、很可愛,對於
校園文明從我做起命題作文

校園文明從我做起命題作文

  【篇一:文明校園,從我做起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五年級六班的侯京呈,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文明校園,從我做起》。  每當我走進我們霸州市第二小學的校園時,就能感受到它的潔淨和美麗。嶄新而整齊的教學樓矗立在面前,寬大的操場,還有教學樓兩邊剛剛完工的花池
和諧之美作文三篇

和諧之美作文三篇

  導語:春之百花,夏之碧水,秋之金黃,冬之瑞雪,和諧之美。那是上天鍛造的自然之美。以下是小編為大眾分享的和諧之美作文三篇,歡迎借鑑!  【篇一:和諧之美作文】  創建和諧社會,是現代中國想要持續穩定發展的首要目標;所以作為公民的我們,創造和諧,發現和諧之美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蔚藍蔚藍
以孝道為題的初二600字左右作文

以孝道為題的初二600字左右作文

  孝就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輩在處理與長輩的關係時應該具有的道德品質和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下面我們來描寫一下孝道吧。  以孝道為題的初二作文範文一: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每當想起這首詩,就會想起唐代大詩人孟郊的名詩
爭當美德少年作文400字

爭當美德少年作文400字

  「美德少年」這個光榮而又響亮的稱號可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得到的。要靠平常的一言一行,行言舉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爭當美德少年作文400字,歡迎閱讀。  【篇一:美德少年】  我叫於世芮,9歲,在東三教小學四年級二班讀書。  身為一名學生的我嚴格遵守各項的制度,在學校,我努力學習,懂得遵紀守
丟失誠信的後果作文

丟失誠信的後果作文

  俗話說的好,言必信,行必果,誠信是非常珍貴的品質,有人說,沒有了誠信,就相當於一個人失去了肉體。但是,有一件意外看到的事情,讓我大吃一驚。  一個星星閃爍的夜空,媽媽興致勃勃地帶我去逛超市,我邊聽著音樂,一邊看著路兩旁有沒有發生什麼趣事,媽媽曾說過:我和老爸是一個德性,總愛添油加醋,只要
奉獻與感動的優秀作文

奉獻與感動的優秀作文

  奉獻是一種美德,奉獻的人感動自己也感動他人,讓奉獻的養分滋養我們的心靈,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奉獻與感動的優秀作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1:生命因奉獻而美麗  在繽紛、美麗的花園中,生長這各色鮮豔美麗嫵媚的花兒。在人們的讚美和欣賞下,花兒似乎更加挺拔、更加鮮豔了。  而在美麗的花兒腳下,一段
話題作文:文明在我心中

話題作文:文明在我心中

  文明是一首歌,一首煥發向上催人奮進的歌,我們的社會沒有了它,就好比一首歌曲失去了旋律;文明是一朵花,一朵燦爛的花,無私地為我們的社會散發著幽幽清香;文明是一棵大樹,默默地為我們的社會遮風擋雨……傳承文明,我們會讓生活中的亮點更為閃閃生輝;學會禮儀,我們正一步步走向美好的明天!  和諧的社
宜居文明新萊州作文

宜居文明新萊州作文

  一個充滿文明氣息的地方,一個美麗的臨海城市,一個省級工業園區,一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1個鎮、6個街道,戶籍人口88萬,全國百強縣排名37,是山東省10強縣之一。這是哪裡?你知道嗎?這便是養育我的地方,我美麗的家鄉——萊州。  萊州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地方。史載,夏代曾經建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