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三月初三鬼節的傳說故事
2023-04-01 23:37:14 2
在豫南光山、新縣一帶,人們把每年陰曆三月三稱為鬼節,傳說這一天鬼魂出沒。夜晚,家家戶戶在自家每間房屋裡鳴放鞭炮,來嚇走鬼、驅鬼,所以就有三月三鬼下山的說法。
每年陰曆三月初三,傳說陰陽存亡之間的邊界更加寬鬆了。
三月初三晚上,陰間的街市到處張燈結彩,披紅掛綠,大街小巷擠滿著華麗的鬼魂。隨處可見龍燈、獅舞、高蹺、花船,其熱鬧昌盛非人世的春節可比,因而在這天晚上,人的靈魂經受不了陰間的誘惑,紛紛到鬼市去遊玩,他們有的遊蕩於街頭巷尾觀燈看戲;有的在酒樓茶肆喝酒聽曲;有的趁機去望從未見過面的列祖列宗。
待到雄雞報曉,鬼市收市時,大多數的遊魂心滿意足地回到各自的軀體。少量遊魂樂而忘返,就留在陰間了。翌日,陽間一片哭聲。咱們為那些靈魂不歸的親人請來和尚道士念經畫符招魂。親人撕心裂肺的呼喊及和尚道士的經文符咒能招回一些不貪玩的遊魂,一些玩性大的在七天身體腐爛後,就長離人世了。
因而,陰曆三月初三就成了人世恐懼不安的日子,被人們稱為「鬼節」。不論人們怎麼恐懼,每年三月三的「鬼節」還是照常光臨。「鬼節」前夕,人們都擁到廟裡燒香磕頭,請求神靈菩薩保佑。人世濃鬱的香火,直衝到觀音菩薩的蓮花座前。
觀音掐指一算,知道了人世燒香的原委。一天晚上,她託夢給一個老奶奶:「我是南海觀音菩薩,知道人世有難,特來解救你們。我贈你仙草一株,用它和面做粑粑吃下,三月初三保管無恙。」老奶奶一覺醒來,手裡公然拿著一株青茸茸的小草,細心一看,跟地裡長的青蒿一樣。她把觀音菩薩託夢贈草的事告訴同鄉,我們都很歡欣,忙到地裡去採摘青蒿,磨麵做粑粑吃。
說也古怪,凡是三月三吃了蒿子粑粑的人都平平安安地過了「鬼節「關。這個消息很快傳遍各地,每年三月三前夕,姑娘婦女就成群結隊到山間地裡採摘青蒿做粑粑。直到現在,光山、新縣民間還有三月三吃蒿子粑粑的習俗呢。
陰曆三月初三,俗諺說:「三月三,鬼門關。」群眾迷信鬼神之說,認為戶外呈現的磷光是「磷火」。三月三晚間,一些青年人結伴到戶外望「磷火」。
舊時,在豫南新縣、光山一帶民間,傳說三月三日是「陰曹地府」遣小鬼小判抓人之時,夜間外出風險多,因而,人們在這天夜間一般不出門。
當夜幕降暫時,家家要燃放鞭炮,驅邪逐鬼,以求平安,一起,各家門口還要放幾顆大蒜,以示「小鬼小判」「算了,抓不到人就回去吧」。
夜裡睡時,要將鞋子倒放著,使小鬼誤認為無人而走開。這天夜裡十二點鐘以後,民間一些不怕鬼的「傻鬥膽兒」悄然起床,成群結隊到戶外地邊觀「磷火」,俗稱「看燈」,並以所見「磷火」多少來推測本村本庄的存亡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