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義:我配不上「資源咖」這三個字丨人物
2023-04-02 04:10:35 4
採寫:新京報記者 楊蓮潔
現實與網絡世界互為鏡像,每天都在上演個人形象坍塌或重建的反轉劇情。孟子義就是其中一個案例。在真人秀《五十公裡桃花塢》之前,她在大多數網友眼中是《一年級》裡矯情做作的心機演員、是《陳情令》裡被罵加戲的「資源咖」。《五十公裡桃花塢》讓大家看到了她的另一面:反射弧長,嘴比腦子快,時常語出驚人而不自知,有心機但都擺在明面兒上。像郭麒麟形容的那樣,「老想耍點兒小心眼,但老讓人看出來」。雖然毛病不少,也不乏真性情。
孟子義
網友對孟子義的惡劣印象,由綜藝真人秀(《一年級》)開始,又因為另一檔綜藝(《五十公裡桃花塢》)有所改觀,可謂成也綜藝,敗也綜藝。有人質疑她現在參加綜藝就是想「洗白」,孟子義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說,她只擔心會更黑。她認為沒什麼是可以「洗白」的,那些翻出來就會讓別人討厭自己的內容,是洗不白的。她也感慨自己沒能配得上「資源咖」三個字,有太多想演的角色沒演上,「我太想做個資源咖了」。
關鍵詞·「黑料」
回看《一年級》都想打自己一頓
《五十公裡桃花塢》裡的時尚嘉年華上,主持人郭麒麟向孟子義拋出了一個網友的提問:「網友說你每上一個綜藝就多一堆黑料,你覺得這個節目也會嗎?後不後悔?」雖然後續嘉賓的提前到來讓觀眾未能聽到答案,但這個提問本身就反映了網友對孟子義的既有印象。6月20日,孟子義在微博上寫道:「我永遠願意為自己的過去買單,只是希望這個單,能夠早日買斷。」
談及「每上一個綜藝就多一堆黑料」,孟子義表示,《一年級》的確是自己做得不好,現在回看都想打自己一頓,但之後的綜藝「黑料」跟她自身的行為並沒有太大關係。「儘管大家可能會認為就是我有問題或者怎麼樣,但我是問心無愧的,沒有的事情就是沒有。網友可以選擇繼續那麼想我,但我心裡清楚自己是被誤會的,就不會很難受。而且那些事情也是我沒有辦法預判的,它就是這樣發生了。」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孟子義認為《一年級》的「黑歷史」是可以避免的,「我明明可以救自己的,為什麼要給自己留下這種一直存在的網際網路記憶呢?我覺得很遺憾。」而那之後的一些「黑料」,就算給一萬次重新再來的機會,她認為還是同樣的結果,所以也沒什麼好後悔的。因為她根本不知道當時為什麼會發生那樣的事,更不知道要如何阻止,「可能這就是我的命吧。」
《一年級》是孟子義第一次面對網絡鋪天蓋地的罵聲,她當時很難過孟子義是誰,同時也很後悔由於自己的年輕、輕信和愚蠢在節目裡犯下的錯誤。但後來再因為綜藝「黑料」被罵,她就已經習慣了,覺得只要不太影響自己的生活就可以無視。「之前有人給我媽打電話說孟子義死了,這個就很過分了。可以罵我,但不要影響我的家人。」
面對網上爭議,孟子義顯示出了很強的心理抗壓能力。「既然選擇做演員,就要承受得比別人多。大家當演員之前,不可能沒想過有一天會被大家不喜歡。之前就想到的事情,不能稱之為壓力,意料之外的才是壓力。」孟子義應對網絡爭議的方法是把網絡和生活區分開來。「我身邊的人都對我很好,給我很多溫暖,所以我可以不那麼在乎網絡上罵我的聲音。但我也有區分不開的時候,比如那麼多人在罵我,但有一兩個人還在跟別人說孟子義很好,我就非常感動。」
關鍵詞·資源咖?
《陳情令》成了最不願提及的作品
2019年的大熱劇集《陳情令》成為很多演員演藝生涯的轉折點,其他人的事業線都進入了上升通道,唯獨孟子義掉頭向下。從2018年籌拍開始,有關孟子義帶資進組、給自己加戲的傳聞就愈演愈烈,直到2019年劇集播出,她飾演的溫情按時下線,才有所停歇。也是從那時起,「資源咖」成了孟子義身上的標籤。
「網上說我帶資進組,就是從《陳情令》開始的。」孟子義說,如果她真是帶資進組的「資源咖」,以當時她的性格,一定會去演一部大女主的戲,而不是在一部「雙男主劇」裡演女配。她接演《陳情令》之後,預想過可能會因為角色被罵,沒想到網友是因為她而罵溫情這個角色,到後來又演變成「我們要好好罵孟子義,不要上升到角色」。「我比較難受的點在於,他們還不是普通的罵我,是一發發90行的內容、非常有邏輯性地罵我。我會覺得孟子義是誰,哇!他們好認真地在罵我。我做了什麼對他們傷害這麼大,要這樣認真地罵我?」
對孟子義而言,《陳情令》是她最不想提及的一部作品。
她形容2018年是人生的一大低谷期。接演《陳情令》之前,是她迄今為止作為演員最有選擇權的一個時間段,當時她已經在電視劇裡演女主角了。《陳情令》輿論風暴後,她在角色上的選擇餘地變小了,心境也不一樣了,她想要做出改變。「我以前的確還挺愛臭美的,如果是要演一個眼歪嘴斜的病人,我一定不會接。但現在只要這個角色和故事能吸引我,我願意去嘗試。」被問起《陳情令》是她演過的壓力最大的一部戲嗎?她想了想,回答說:「我只能說,它是我最不想提及的一部戲。」
一直被嘲「資源咖」,孟子義對這個稱號卻並不反感,反倒很是羨慕。「每次看到他們這樣說的時候,我就想:如果我真的是個『資源咖』那就太好了!我太想當個『資源咖』了,想演什麼角色就能演到,選擇的餘地也不會那麼小。」前幾年,孟子義特別想演校園劇,一直沒演上,內心相當遺憾。近段時間,她又特別想演警匪劇,尤其希望演個臥底,也沒得到機會。她深深感到,自己真的沒能配得上「資源咖」這三個字。
關鍵詞·鈍感力
天生喜歡直給,想什麼說什麼不藏著
《五十公裡桃花塢》的15位嘉賓中,孟子義一臉精明,卻時常嘴比腦子快,內涵了別人還不自知。她曾在桃花塢605電臺接受汪蘇瀧、李雪琴、辣目洋子和郭麒麟的直播採訪,聊起上個綜藝和這個綜藝的不同,她語出驚人:「這一次感覺很快樂很開心,少了很多勾心鬥角。」四位電臺主持人集體尬住,一時不知該怎麼圓場。孟子義說,她當時主要想誇一下桃花塢氛圍很友善,就想著要有個對比才好,對比完發現其他人沒聲了。「我反應是有點兒遲鈍,後來才明白過來。心想完了完了,肯定要被剪進去,我又得被罵了。」
節目裡的群居生活中,孟子義時常有些小心思,比如想讓自己成為鏡頭前最受矚目的那一個,卻每每被人一眼看穿。其他人拿這事來調侃,她也不會生氣。郭麒麟評價說:「孟姐吧,老想跟你耍點兒小心眼,但是老讓你看出來。」被問起郭麒麟對她的這番點評是否準確,孟子義笑著認可:「他說得很對啊,我從小就這樣,想騙個人,我媽就說特明顯,一眼就看出來了。有點兒什麼小心思,全世界都會發現。所以我想什麼也不藏著,因為最後還不是會被發現,自己還累,何必呢。」
在真人秀節目《五十公裡桃花塢》中,孟子義是最具「鈍感力」的一位。
孟子義被認為是桃花塢裡最具「鈍感力」的嘉賓。學到這個新詞之後,她自我對照了一番,覺得自己真有點兒鈍感力。「我對這個世界不是很敏感,不太會察言觀色。不直說的話,我永遠看不出來一個人是開心還是生氣。不管是身邊的人還是事,我反應不過來的時候,你可能覺得我有點兒傻,但我反應過來了就還挺聰明的。」「鈍感力」不是在綜藝節目裡開發的新鮮特質,以前很多朋友都說她看似很精明,有時候卻冒傻氣。孟子義解釋,如果大家覺得她有點兒傻,第一是她沒反應過來,第二可能是她對這個事情沒太關注,所以沒去琢磨。「我不是一個喜歡琢磨的人,我喜歡直給。」
哪怕在感情上她也喜歡直給。「誰要是對我有意思,最好跟我直說:『孟子義我喜歡你』。我也會直接回應他。不然每天來找我聊天,我只會認為他覺得我這個人又漂亮又有趣,想跟我做好朋友。」孟子義從來沒有過社交恐懼症,到哪兒都喜歡主動跟人聊天交朋友,如果對方反應冷淡也不會感到失望。「熱情是我的常態,不是專門的付出。不能指望你怎麼對別人,別人就一定怎樣回應你。而且坦白講,這個世界上人類那麼多,我也不差這一個朋友。」
孟子義
關鍵詞·做演員
有自知之明,有深度的角色還駕馭不了
孟子義從小就顏值出眾、性格活潑不怯場。小時候去媽媽開的店裡,仗著長相可愛,能說會道,用一下午的時間把附近一條街的人都認識了個遍。「賣雪糕的送我雪糕,賣炸雞的送我炸雞,蹭吃蹭喝。」6歲時跟媽媽一塊兒坐火車,很快就和一車廂的乘客打成一片,一路白話了8個小時,一直在吃別人給的好吃的。當時就有乘客跟她媽媽說,以後一定會在電視上看到這個小姑娘的。她也很喜歡看電視,十多歲時買了個小本子,裡面記錄了上千個電視劇裡她覺得好聽的女孩子名字,多數都是古裝劇裡的角色,從公主到丫鬟。
但她並沒有很早就決定要做個演員。她形容報考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的決定,是因為人生總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事。當時她和初戀男友分手,對方留在了老家。「我覺得不能跟他呆在一座城市,但我又想要讓他這輩子時時都能看到我,所以就想著去當演員。」父母給了她考學的費用,她和小姐妹一同來了北京,報考北電,中戲、中傳和軍藝。軍藝對唱歌有要求,她唱歌實在難聽,二試就被刷下來了,其他三個學校都下證了。因為在北電的名次更靠前,所以選擇去了北電。「我是普高的學生,沒學過表演。可能長得漂亮,確實有些優勢吧。」
孟子義說,她最喜歡演的就是古裝劇。(圖為《射鵰英雄傳》劇照)
孟子義屬於美而自知的那一類演員。「高中的時候別人跟我表白,我還會緊張害羞。現在如果有人跟我表白,我會覺得,他就應該喜歡我啊,為什麼不喜歡我呢?」出道以來她演了不少古裝劇,從《射鵰英雄傳》到《將夜》《陳情令》。她本人也很喜歡這類題材,覺得古裝劇裡什麼角色都能演,演什麼都喜歡。「現代戲的話,觀眾已經有了固定印象她是什麼樣。古裝戲很多都是架空的時代,那時候女孩子怎麼就不能是我這樣的呢?所以很多時候片方說我演不了古裝劇裡的某個角色,我就知道不是我不合適,是人家不想定我而已。」
作為女演員,孟子義認為自己目前還沒有年齡焦慮,但她也擔心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的角色演不了了。「女演員的時間真的非常寶貴,就是要在不同的年齡段演合適的角色才會覺得很爽。」但另一方面,隨著年齡的增長,同樣也會有更多複雜的女性角色可以供演員發揮。對此,孟子義卻表現得很清醒:「那需要更精湛的演技。人貴在有自知之明,要知道自己是幾斤幾兩。太有深度和複雜的角色,需要有足夠的人生閱歷去理解,目前我還駕馭不了。」
本文為新京報Fun娛樂(ID:yuleyidian)原創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