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揭示:一群猴子3500萬年前曾「乘木筏」穿越大西洋
2023-04-01 10:14:21 1
根據一項在秘魯發現的牙齒化石研究,CNN4月9日報導,一群滅絕的猴子在大約3500萬年前乘著一艘天然木筏從非洲出發,踏上了一段危險的跨大西洋旅程,並定居在南美洲。
古生物學家穿越秘魯亞馬遜河流域的朱魯河,背景是聖羅莎化石遺址。(照片來源:Dorien de Vries)
這項研究發表在周四的《科學》雜誌上。
據報導,史前的烏卡亞利猿猴穿越了大西洋(當時相對狹窄),在漂浮的島嶼上行進了1400多公裡,這些島嶼可能是在一場熱帶風暴中從海岸線上掉下來的。
南加州大學醫學院臨床綜合解剖學教授埃裡克·塞佛特是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他說:「這非常困難。烏卡利亞猴體型較小,在這種情況下,它們比大型哺乳動物更有優勢,因為它們需要更少的食物和水。
「這可能是化石記錄中已知的大多數水媒事件都涉及非常小的動物的原因,」塞費爾特說。
據報導,仍然有兩種「外來」哺乳動物完成了穿越大西洋的艱難旅程。他們如何到達大西洋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
其中之一是新大陸猴,或寬鼻猴,一個小目,包括分布在中美洲、南美洲和墨西哥熱帶地區的五個靈長類科。另一種是齧齒動物,水豚等動物的祖先。
Eric Seyfert在Yama santa rosa的現場發現了一個微小的化石。(照片來源:Dorien de Vries)
研究小組在秘魯亞馬遜河的尤魯亞河左岸的一次挖掘中發現了這些動物的臼齒。這種動物被命名為「失落的烏卡亞利古猿」,因為它來自秘魯亞馬遜的烏卡亞利,那裡發現了牙齒。在希臘語中,pithikos的意思是猴子,在拉丁語中,perdita的意思是迷失。
它重約350克,大小與今天生活在南美洲的一些狨猴相似。
塞費爾特說,臼齒非常類似於已經滅絕的非洲靈長類動物——副猿科動物的化石,後者生活在2300萬至5600萬年前的埃及、利比亞和坦尚尼亞。
塞弗特說:「如果烏克蘭猴像它的非洲靈異親戚一樣,它會生活在樹上,而且可能是一隻敏捷的跳躍者。」。
塞弗特解釋道:「哺乳動物的牙齒,尤其是臼齒,形狀極其多樣。牙齒的不均勻和獨特排列幾乎像古生物學家的指紋。烏克蘭猴子的牙齒讓我們可以把它列在靈長類的家譜上,還能告訴我們它吃什麼。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猴子可能主要吃水果。
來自聖羅莎化石遺址的Ukalia猴微型臼齒。(照片來源: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塞弗特說,他曾懷疑動物是否能「筏」過海洋,但他說,一段關於風暴後漂浮在巴拿馬運河上的陸地殘骸的視頻說服了他。他說這些天然木筏可以支撐直立的樹,這些樹可能會結果。
他說:「如果一隻小靈長目動物能坐在這樣的木筏上,它們很有可能到達那麼遠的地方。」
塞費爾特說,化石是在秘魯偏遠的亞馬遜河沿岸發現的,那裡沒有公路,所有的東西都必須用小型飛機運輸。
塞費爾特說:「這項研究讓我更加震驚的是,在這個偏遠的地方,找到這些碎片的機會非常小。我們揭示了這些早期猴子不可思議的旅程。所有這一切都非常驚人。」
上遊新聞楊若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