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報刊上的靈異事件丨「得勝樓」茶館的無頭冤魂茶客?
2023-04-01 19:34:10 1
民國期時期,各種靈異事情的新聞報導不絕於版面,不僅在《申報》之類的民營報刊上經常出現,就連歸於國民黨政府「體制內」的報刊也會發表相似的新聞。如此看來,那時的「怪力亂神」實在是數不勝數。
《東南日報》董事長是陳果夫,金庸大俠曾在該報社當記者
一、眼明的小男孩
《東南日報》是民國時期國民黨浙江省黨部的機關報,1927年創刊時的名稱是《杭州民國日報》,1934年正式改稱《東南日報》。說起《東南日報》很多人不知道,但說起兩位和《東南日報》有關的名人,肯定我們都耳熟能詳。一位是四我們族之一的陳果夫,一向擔任《東南日報》的董事長;另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大俠金庸,曾於1946年秋天到1947年春天,在《東南日報》社當過半年外勤記者。
金庸寫給《東南日報》的辭職信
但作為一份嚴肅的國民黨黨報,竟然也刊登過靈異新聞。下面是淞滬會戰期間,《東南日報》的一條靈異報導,大意如下——
當時,中日兩國軍隊正在上海前線激戰,但相距不遠的南京卻仍舊歌舞昇平,人們仍然以為會像五年前的「一二八事故」那樣,日軍在上海撈一把就撤兵。
就在8月15日那天,南京城裡一位六十多歲的白叟帶著他的小孫子來到「取勝樓」茶館,很多人集合在那裡喝茶、下棋、打牌,還有藝人在樓上唱評彈。然而,剛剛走到樓上,小孫子就大哭大叫,拼命地往外跑。爺爺只好拽著他,一路跑出幾百米遠。等小孫子安靜一點兒之後,爺爺問他:「你今日怎麼了?為啥亂哭亂跑?」小孫子驚恐地說:「那些人都沒有頭,處處都是血,我都快嚇死了,你怎麼沒看見?」
日軍九九式艦載轟炸機,在侵華戰爭中的罪惡累累
就在爺爺疑問的時分,遽然幾架日軍轟炸機飛來,投下炸彈,其中一枚炸彈正好命中「取勝樓」茶館,幾十名茶客悉數罹難。白叟心有餘悸地說,是小孫子事先「看到」了這場慘劇,才救了祖孫二人。按中國傳統宗教的說法,由於小孩子的心靈還沒有遭到社會各種習氣的侵蝕,所以內心純淨,目光亮堂,所以能看到成人看不到的靈異現象。而現代心理學家則認為,這是人類第六感觀在起作用,孩子由於思想單純,所以更簡單產生第六感。
這件事當時很快傳遍了南京,但報紙上沒有出現對祖孫二人的後續報導。但願這對走運的祖孫,能夠在四個月後的南京大屠殺之中,再次走運地逃脫日軍的屠刀。
誤判命案,冤魂復仇
1932年,民國時期的法學雜誌《法則月刊》第七卷第十期,刊登了法學家阮大仁的一篇作品,內容竟然也和靈異有關——
民國時期警察的合影
1923年3月10日,浙江杭州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產生投毒事情,多名師生中毒身亡。經法醫鑑定,是兇手在食堂的飯菜中下了砒霜。由於該校的學生俞爾衡曾經擔任學生自治會的夥食工作,成為重點懷疑目標。在警察局嚴刑拷打之下,他被逼招供,承認自己在飯菜中投毒。
這起命案很快在浙江省高等法院開庭,由一名姓熊的法官主審。在法庭上,俞爾衡悲憤地申辯,說自己並非兇手,而是在酷刑之下屈打成招。但熊庭長絲毫不聽他的辯解,為了儘快結案,仍舊憑口供判處俞爾衡死刑。
民國時期的法院傳票
聽到宣判後,俞爾衡失望地怒吼:「這件事不是我做的,你判我死刑,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公然,俞爾衡被執行絞刑後僅半年,一向身體健康的熊庭長突發急病暴斃。
這終究是不是巧合,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但阮大律師認定是冤魂對法官誤判命案的報復。在這篇文章中,阮大律師對刑警和法官苦口婆心,期望他們在審案時能謹慎擔任,防止產生冤案。
民國時期的絞刑架
在有些時候,相信因果報應是一件好事,至少能夠給荼毒生靈的官吏敲敲警鐘。惋惜的是,最近十幾年冤案也不少,從佘祥林、趙作海,到呼格、聶樹斌,卻沒見到哪位法官或神探被冤魂索命。難道是幽冥國際也在截訪,還是拿不到籤證出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