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蝙蝠上新發現6種冠狀病毒,其糞便或為重要傳播途徑
2023-04-01 08:11:05 3
美國《新聞周刊》報導稱,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六種此前未知的新病毒,它們與引發全球大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非典-柯夫-2)屬於同一冠狀病毒家族。
最近,華盛頓特區史密森尼國家動物園生物保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PLOS一號》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馬克·瓦利圖圖領導的研究小組在緬甸的野生蝙蝠中發現了六種新病毒。
據研究人員稱,研究中發現的新病毒似乎與非典、中東呼吸症候群或非典冠狀病毒2型沒有密切關係。未來的研究將評估這些冠狀病毒跨物種傳播的可能性,以便更好地了解它們對人類健康的風險。
科學家在48個採集的樣本中檢測到冠狀病毒,並鑑定出7種不同的病毒,其中6種以前未知。大多數陽性鑑定來自糞便樣本。
研究人員表示,研究結果表明蝙蝠糞便可能是冠狀病毒向人類傳播的重要途徑,並可能對緬甸人收集糞便構成威脅。他們指出,該國對活性病原體的監測非常有限,將來可能會發現更多類型的冠狀病毒。
作者在研究報告中指出,人類活動的不斷擴大將對公共健康產生潛在影響,人類和野生動物之間的密切接觸很可能導致病毒跨物種傳播。有證據表明,新傳染病的爆發越來越頻繁。僅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就發現了約40種新的傳染病,其中約60%-75%被認為是「動物傳染病」。同時,70%的人畜共患動物被認為來自野生物種。報告稱,科學家所說的「病毒洩漏」的風險只會隨著人類活動的擴大而增加。
(編輯:W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