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誰說攝影窮三代 高性價比全幅鏡頭推薦

2024-04-16 02:26:07 1

    全畫幅相機以其感光元件的優勢,與非全畫幅相比在顏色和噪點的控制上都表現出色,能夠得到更高的解像力,相同焦段下所拍攝的景別也更大。因此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去全畫幅相機。但是與全幅相機的機身相比,鏡頭的選擇往往更為重要,不僅是成像質量上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更為關鍵的是也決定著拍攝題材的選擇。俗話說好馬配好鞍,而現在市面上的全幅鏡頭眾多,真正挑選起來不禁讓人眼花繚亂,好一點的全幅鏡頭又價格不菲,其實也有許多性能優秀,價格適中的鏡頭供大家選擇,大可不必再擔心「攝影窮三代」一說。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幾款性價比高的全幅鏡頭,相信搭配全幅單反一定能夠帶來更加完美的拍攝效果。


性價比突破天際的定焦標頭——佳能EF 50mm F1.8 STM

    佳能的「小痰盂」EF 50mm F1.8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作為「入門三寶」的其中之一,性價比方面絕對可以用 「神鏡」一詞來形容。就在今年,佳能又推出小痰盂二代的升級版鏡頭:EF 50mm F1.8 STM。以往的「小痰盂」鏡頭以其成出色的成像效果,鏡頭圈內低廉的價格,外加短小精湛的外形一度被人們當做入門級用戶的必備產品,但是用料上確實並不是非常的好,鏡頭整體大部分採用的是塑料材質。新款50mm F1.8 STM雖然在鏡頭結構上沒有特別的改變,但是在鏡片鍍層、卡扣和對焦馬達上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善,然而幾乎沒有太大波動的價格也著實讓人欣喜。

與佳能50mm F1.8 II不同的是,新款佳能50mm F1.8 STM採用了全新的鍍膜技術——超級光譜鍍膜技術,與前代的鍍膜技術相比,降低了鬼影以及炫光的產生概率,讓複雜光線環境下的成像更加的清澈,塑料卡口也升級為了金屬卡口,大大提升了耐用性。具有超輕重量的EF 50mm F1.8 STM還有一個非常的好處,就是作為一枚小巧便攜的50mm定焦鏡頭,裝在一般的機身上完全不會出現頭重腳輕的情況出現,所以作為掛機頭非常完美。此次佳能50mm F1.8 STM從外觀到內核的升級的確是誠意滿滿的,加之600多的超低售價簡直性價比高到沒朋友。

最超值萬金油紅圈——EF 24-105mm F4L

    常作為套機頭出現的佳能EF 24-105mm  F4一直以來都是勝於其他套機鏡頭素質的一款標準變焦頭,作為全幅紅圈、F4恆定光圈以及IS光學防抖,無論是在功能上,速度上都是均衡優秀的代表。而最近佳能新推出了一款同樣24-105mm焦段的鏡頭,最大光圈F3.5-5.6,兩者相比,新款24-105mm採用了四級防抖比恆定光圈的24-105mm僅多一級,鏡頭尺寸重量相對輕巧了一些,EF 24-105mm F4 L在鏡片用料、光圈葉片以及做工上要優於新頭。但是價格上新款鏡頭卻比恆定光圈的鏡頭貴出近一倍。

佳能 EF 24-105mm F4 L涵蓋了從廣角到長焦端的常用焦段,使用起來非常方便運用靈活,適合風景、人文、人像等諸多題材的拍攝,是非常理想的掛機頭。並且具備恆定大光圈,可以獲得大而美麗的虛化效果。如果就性價比而言,那麼預算有限的同學大可不必糾結直接選擇EF 24-105mm F4 L就好。

廣角定焦大光圈——尼康24mm F1.8

今年8月尼康推出了24mm F1.8廣角定焦鏡頭,在此之前同樣是24mm焦段還推出了F2.8D F3.5D以及1.4G三款鏡頭。24mm F2.8D屬於較早的鏡頭,鏡頭本身沒有馬達需要機身來驅動,光學性能上也已經無法滿足用戶的高要求;而3.5D屬於一款移軸鏡頭,較為冷門也不被大家熟知;而論性價比,新推出的F1.8相對於F1.4更勝一籌。

尼康的24mm F1.8鏡頭主打輕巧、易攜帶等特點,比較適合喜歡搭配緊湊型機身拍攝的用戶使用。與尼康24mm F1.4鏡頭相比,雖然這兩款鏡頭的外觀設計風格保持統一,但新款鏡頭在重量上輕了265g,相當於減去了尼康24mm F1.4鏡頭足足三分之一的重量,同時尼康24mm F1.8鏡頭的直徑以及長度都縮短了5.5mm。與24mm F1.4相比,價格上也足足便宜了一倍,可以說尼康新推出的24mm F1.8成功地滿足了那些希望獲得靈活性能出色,價格又平民要求的用戶。

平民長焦利器——尼康200-500mm F5.6

今年的秋季影像新品中,尼康推出了一款長焦鏡頭200-500mm F5.6,與尼康另一款長焦鏡頭80-400mm II相比,一方面這款200-500mm F5.6在焦距方面更長,另一方面還收穫了F5.6的恆定光圈以及更實惠的價格。如果你是一個愛好風光攝影或者喜歡拍體育賽事,如今又有了一個更為划算的新選擇。

而作為新一代尼康的長焦鏡頭,新鏡頭有著不少新設計,如引入的電磁光圈技術,讓新鏡頭的反應更加靈敏,同時新鏡頭的VR防抖系統也相當強勁,提供了4.5檔快門的防抖補償,的確是稱得上頗為犀利了。恆定大光圈、優異的畫質表現以及防抖性能都是其優勢所在,更重要是的價格不到萬元,對於想要入手專業級長焦鏡頭的初級入門用戶算得上是提供了一個低成本高性價比的選擇方案。

    除了原廠的這些優秀鏡頭,使用單反的用戶很多也會選擇購買副廠鏡頭。原因很簡單,副廠鏡頭的售價會比原廠鏡頭實惠不少,加上其中也不乏高品質產品,性能上與原廠差別不大。或者價格的優勢可以讓預算有限的朋友其他選擇,因此副廠鏡頭一直受到很多用戶歡迎。下面再為大家推薦幾款副廠表現出色的鏡頭:

超低價廣角鏡頭——適馬12-24mm F4.5-5.6 EX DG HSM II

適馬12-24mm F4.5-5.6 EX DG HSM II是一款支持全畫幅單眼相機的超廣角鏡頭。最廣12mm端能夠拍攝許多畫面超震撼的作品,鏡頭做工細緻,成像色彩豔麗,因此也深得很多專業攝影師的喜愛。與今年初佳能發布的11-24mm F4L USM相比,適馬這一款副廠鏡頭真的是優勢多多,光說價格,第二代12-24mm不到4000的價格與佳能接近20000元的售價相比顯得真的是平易近人太多。

適馬12-24mm F4.5-5.6 II DG HSM鏡頭採用13組17片的光學結構,其中包括4片非球面鏡片、1片SLD鏡片和4片FLD鏡片。雖然在最大光圈上與適馬的F4.5相比,佳能11-24採用的是F4恆定光圈,但是影響不大,畢竟超廣角鏡頭一般所用的光圈範圍在F4-F11之間。焦段上佳能在11mm的極廣焦距下,有著126度的超級視野,已經超越了人類雙眼正常的124度視角,可以說是真正的超級廣角。然後適馬也不甘示弱,12mm的超廣視野,視角為122度,也同樣已經接近了人類的視野極限。雖然在性能上畢竟不能與佳能的11-24相爭,但是便宜的價格還是有一定的優勢所在的,接近四分之一的差價,足夠再添置其他有需求的鏡頭了。

便攜型超長焦——適馬 150-600mm F5-6.3 DG OS HSM Contemporary

2014年的photokina展會上適馬同時推出了兩款型號同為150-600mm F5-6.3 DG OS HSM的遠攝變焦鏡頭,分別隸屬Sports和Contemporary兩個系列,其中Contemporary系列是主打高性價比,價格較為實惠的鏡頭,而Sport顧名思義則是多用於拍攝體育賽事這類需要長焦鏡頭的系列。

C版適馬150-600mm鏡頭延續了適馬Art、Sports和Contemporary三個新系列鏡頭中的變焦鏡頭的設計風格,相比Sports版本150-600mm鏡頭在外觀設計上面進行了一定的簡化。C版的適馬150-600mm最大光圈與S版同為F5.0-6.3,光圈葉片數兩者亦保持一致。C版適馬150-600mm鏡頭採用了14組20片的光學結構,雖然在鏡片、鏡組和特殊鏡片的數量均少於Sports版本鏡頭,但Contemporary版本鏡頭的優勢在於更加小巧的濾鏡直徑、最大直徑,具備更加出色的便攜型。

能夠媲美原廠大三元——騰龍 SP 15-30mm F/2.8 Di VC USD

超廣角鏡頭是單反鏡頭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其中的F2.8恆定光圈變焦鏡頭更是每一家的重點產品,由16-35mm F2.8規格構成的大三元超廣角鏡頭,一直以來都是攝影愛好者的首選,但是鏡頭方面的重點產品自然價格不菲,因此副廠大光圈超廣角鏡頭也就應運而生,騰龍SP 15-30mm F2.8 DI VC USD這一款在規格上甚至比原廠鏡頭更加優秀。

    騰龍SP 15-30mm F2.8有著15mm端更廣的焦段,以及具備了VC防抖功能,這在大三元超廣角單反鏡頭當中都是實屬不易的。並且採用的是恆定F2.8光圈的鏡頭,廣角端和尼康的14-24mm F2.8鏡頭相比也不相上下,長焦端卻更長一些,而最近對焦距離可以達到0.28米,使得這支鏡頭也可以拍攝一些小物件。騰龍SP 15-30mm F2.8鏡頭採用了13組18片的光學結構,其中包含3片LD低色散鏡片,在配置上具備較強的抗眩光和鬼影性能,前組鏡片配備的氟塗層實現了更好的防汙防水功能,變得更容易清潔。

超遠攝變焦鏡頭——騰龍 SP150-600mmf/5-6.3 Di VC USD

    作為一款超遠攝鏡頭騰龍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在價格上極具優勢,與尼康80-400mm、佳能100-400mm相比,不僅價格便宜,多出200mm的焦距在「一寸長一寸強」的長焦領域可以說是彌足珍貴的。乍看之下,F5.0-F6.3的光圈在傳統認知下比較小,而事實上高速攝影領域的應用是比較廣泛的。

    對於體積和重量十分均衡,並且萬元以下的鏡頭中,焦距最長的鏡頭肯定非騰龍150-600mm莫屬了,可以說是攝影愛好者們首選的超長焦鏡頭。如果你愛好長焦攝影但並非專業者,那麼我認為這支鏡頭就是你的首選了。

    以上為大家推薦的這幾款鏡頭都是在與相同焦段產品作比較之後,性價比最為優越的,無論是拍攝人像的標準定焦頭、風景的超廣角鏡頭還是超長變焦的「打鳥」神器都有更為合適的選擇,所以不要再認為「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啦。■

同类文章
全都不到2K 九款千萬像素卡片機推薦

全都不到2K 九款千萬像素卡片機推薦

    目前,在數位相機市場上千萬像素的數位相機引領著時尚的潮流,多款千萬像素的相機的低價上市,對於廣大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雖然從自身的需要出發,800萬像素的相機照樣可以滿足普通家庭家用的需要,但是好象追求高端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而現在的市場千萬像素的數位相機繁多,價格也與800像素機型相差
歐洲人喜歡啥?當地數位相機關注排行

歐洲人喜歡啥?當地數位相機關注排行

    從消費觀念上來看,歐洲人和亞洲人應該說有著比較明顯的差別。雖然收入水平更高,但歐洲人在進行購買決定時更多的是從實用需求角度出發,並不會像亞洲人,尤其是像咱們中國人這樣過分的考慮「面子問題」。因此在中國外觀漂亮、品牌響亮、專業度高的相機普遍更受歡迎,即便有些用戶並不真正適合這些產品,但他們仍然
30倍光學變焦鏡頭 佳能SX700 HS熱賣中

30倍光學變焦鏡頭 佳能SX700 HS熱賣中

    佳能新款便攜旅遊長焦相機SX700 HS搭載了一枚30倍光學變焦(25-700mm等效焦距)的長焦變焦鏡頭,無論拍攝廣闊的風景照片,還是記錄較遠的事物與人物,均可以遊刃有餘的操作,不再需要我們移動位置來獲得高品質畫質。佳能SX700 HS內置了一枚1610萬像素CMOS傳感器和DIGIC 6
無低通濾鏡設計 尼康J4套機現售2798元

無低通濾鏡設計 尼康J4套機現售2798元

    尼康 1 J4搭載擁有約1839萬像素的超高速自動對焦CMOS傳感器(無低通濾鏡)和最新的EXPEED 4A圖像處理器,擁有ISO160-ISO 12800的感光度範圍,提供出色的圖像品質。J4還搭載了可實現直觀操作的TFT LCD觸控螢幕以及用於簡便傳送和分享高品質圖像的內置Wi-Fi功能
翻折式92萬像素顯示屏 富士X30現2799

翻折式92萬像素顯示屏 富士X30現2799

    富士X30配備了全新研發的實時取景器,具備大尺寸、快速和高解析度的特點,並且X30採用大型的2/3英寸X-TransTM CMOS II傳感器,具備1200萬像素以及無光學低通濾鏡,同時開採用了EXR處理器II圖像處理引擎和全新的『Classic Chrome 經典正片』膠片模擬模式。   
專業微距鏡頭 佳能「百微」現售價5250

專業微距鏡頭 佳能「百微」現售價5250

    佳能新百微EF 100mm f/2.8L IS USM採用最新研發的雙重IS影像穩定器,能夠對在微距攝影等近距離拍攝時產生很大影響的「平移抖動」(垂直於光軸方向的抖動)進行補償,並能夠與一般情況下發生的「傾斜抖動」配合發揮很高的手抖動補償效果。因此,「EF 100mm f/2.8L IS U
內置WiFi傳輸模塊 佳能70D套機現6920

內置WiFi傳輸模塊 佳能70D套機現6920

    佳能70D終於拋棄了老舊的1800萬像素CMOS,使用的最新2020萬像素CMOS傳感器讓我們耳目一新,同時70D使用了性能優良的DIGIC 5 圖像處理器,在該機7張/秒的高速連拍下,處理速度一點也不含糊。該機還使用了19點全十字自動對焦系統,這是中端機很少見的配置,可以更精準的捕捉到精彩
EXPEED 4處理器 尼康D750機身售9995

EXPEED 4處理器 尼康D750機身售9995

    作為尼康FX格式相機中更為小型化、輕量化的新型產品系列的首款機型,D750擁有約2432萬有效像素FX格式CMOS影像傳感器,以及EXPEED 4圖像處理器,標準感光度範圍ISO100-12800,最高可以擴展到50至51200。碳纖維複合材料的一體化部件結構外殼設計、鎂合金、全新外殼結構,
8張/秒的高速連拍 奧巴E-PL7現售3999

8張/秒的高速連拍 奧巴E-PL7現售3999

    奧林巴斯E-PL7搭載約1605萬像素的Live MOS傳感器,以及TruePic VII圖像處理引擎,並擁有81點的超高速自動對焦的FAST AF對焦系統,和8張/秒的高速連拍功能。奧林巴斯獨創的藝術濾鏡功能也隨著E-PL7的誕生而進化,新增的「古典效果」和「部分取色效果」。另外內置WiF

佳能發布2013財報:營業額、利潤雙增長

    2014年1月29日,佳能集團發布了2013年全年財報。財報顯示,2013年佳能集團全年營業總額同比增長7.2%,約合355.37億美元。2013年佳能集團整個集團實現盈利增長2.6%。由於預期全球經濟在2014年將繼續緩慢復甦,因此佳能集團營業額預計將增長3.2%,盈利將增長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