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寬廣的作文精選五篇
2024-04-30 00:33:05 1
篇一:媽媽的胸懷
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那麼我媽媽就是一個當宰相的料。如果媽媽生在那個年代裡,有可能歷史就會改寫。媽媽的胸懷之大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局限在我的家庭裡)她給我們幹這些幹那些,任勞任怨地為我們服務。而且,我們萬一因為小的事情惹媽媽生氣了,她也不會因為這種小事而大動幹戈,只會心平氣和地給我們講道理。媽媽從小就教我以理服人,因為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記得一次吃晚飯的時候,媽媽給我們做了她最拿手的菜——蒜泥茄子。我們吃了感覺甚爽,連誇媽媽做得好。媽媽很高興,給我們夾了菜,讓我們吃飽吃好。可是這時候,美好的氣氛卻被爸爸破壞了——爸爸用嚴厲的口氣評論他在電視上看的那個人,眼睛瞪得滴溜圓,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重大」的事。媽媽自然不喜歡在這充滿佳餚的飯桌上聽見這樣的說話聲。但是她還是忍著了,並且順流而下地問爸爸接下來發生了什麼。爸爸「發洩」一通完,又和和善善地給我們說話了,我們的家庭又成了一副其樂融融的場面。輕輕地告訴大家:其實我爸爸也不是故意的哦,他就是這樣一個急性質又感情用事的人,有時候他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不僅在飯桌上媽媽胸懷廣,在每時每刻媽媽都好生對待我們,這一點牽強地說就像是僕人對待公子一樣。有一次,我因為回來晚惹媽媽生氣了,但是媽媽並沒有追究很多,我給媽媽道個歉媽媽也就不追究了。可是我心裡一直很內疚,而媽媽卻不像有些父母一樣,把我吵一頓,而是寬容了我。媽媽的胸懷恨不得都能裝下全世界了。媽媽的寬廣胸懷讓我在徘徊中堅強起來,它讓我懂得了寬容對待他人,寬容對待自己。而且,媽媽的胸懷也讓我家變得越來越和睦,越來越幸福。我愛媽媽這寬廣的胸襟,浩大的胸懷!
篇二:胸懷共產黨
我是一名20後的小學生,生在新時代,在黨的陽光雨露下茁壯成長。
我在課堂上聽老師講、在電視上也看到了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90華誕;我雖然年齡小,但我從小就知道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國共產黨是多麼偉大呀!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共產黨人,從小到大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趕走了蔣家王朝,有多少共產黨員,為了新中國的成立、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壯烈犧牲。共產黨是多麼的偉大,為了人民的利益犧牲了自己的一切!我們青少年不要忘記過去,要永遠記住那些為祖國、為人民而犧牲的先烈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1949年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當家做主人,過上了社會主義新生活,祖國的各行各業發展突飛猛進,人民安家樂業,兩彈一星成功上天,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國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有了本質的提高;我國的航天事業有了飛速的發展,五星紅旗飄揚在太空,探月衛星發射成功。我國的綜合國力上升到世界第二,我們成功的舉辦了2008年奧運會和世博會。富強的夢想,一天天的實現,大慶的燈火輝煌,長江大橋的飛架南北,一國兩制的宏大胸懷,香港澳門的回歸等等。
現在社會和諧,人民過上了幸福生活,再一次說明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也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歲生日之際,我們青少年要牢記列寧的一句話:忘記了過去就以為著背叛。時刻牢記無數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要以時代為己任,擁護共產黨的領導,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做一名好少年;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多學本領為祖國的強盛,人民的幸福,做出我們青少年應有的奉獻,向黨的90華誕獻禮。'
篇三:母親的胸懷
「冰糖葫蘆喲,賣冰糖葫蘆喲!」
伴隨著響亮的吆喝聲,賣冰糖葫蘆的那個女人周圍,一下子蜂擁而至了許多學生。她被那群學生圍在中間,顯得格外老邁。微微有些泛白的髮絲被風兒拂到額前,但忙碌的她卻顧不上,只是不斷的從破兜找錢給他們。她,便是我的母親。
我站在校門口,冷冷鵝看著眼前發生的這一幕。「不知說了多少遍了,讓她別來我們學校邊賣冰糖葫蘆,卻偏偏還要給我丟人現眼!」我心裡惱怒的想。
我把帽垂壓得低低的,從她身邊經過。她看見我,勞累的臉上馬上溢出了笑容,「女......」,還沒等她把話說完,我一記凌厲的目光射了過去,她說到一半的話便又硬生生的吞了下去。
我繼續低著頭向前走去,耳旁充斥的,仿佛鬥士同學們嘲諷的笑聲。
一回到家,我便把書包往沙發上一扔,徑直走回自己的房間。
「嘭!」是她,母親回來了。沒有了像平日裡的嘮叨聲,傳來的只有「噼裡啪啦」的炒菜聲。
「吃飯了!」還在生悶氣的我沒有理會母親的呼喊,「女兒啊,還在生媽媽的氣,媽以後不去了,你出來吃飯吧!餓壞了身體可就不好了!」母親蒼老的聲音從門的那頭傳了過來。心中隱隱閃過一絲疼痛,卻旋即而逝。
「你為什麼要去學校那兒賣冰糖葫蘆,不就是想多掙錢嘛,你有沒有想過我的感受!」歇斯底裡的大喊大叫後,便撲到了床上,一頭鑽進被子裡......
而後接下來的幾天裡,母親真的沒有在學校周圍出現過。
又是一個傍晚,正當我和同學有說有笑的走出校門時,卻猛然發現那個瘦小的身影縮在角落裡,沒有了平日裡的大聲吆喝。
還沒等我發作,城管大隊便來了,小販們逃的逃,跑的跑,母親拿著冰糖葫蘆也慌忙逃竄,一不留神,便被後面的人推了一把,母親一下子摔倒在了地上,冰糖葫蘆滾得滿地都是,一腳腳踩下去,鮮紅的冰渣剎那間染紅了大地。
我好想走過去,把母親攙扶起來,但理智告訴我說不能,我只能逃也似的快步朝家走去。
我焦急不安的坐在沙發上,心不安的跳動著。不知過了多久,母親回來了,手上的淤青讓人看的觸目驚心。
我輕柔的為母親擦撫著,「媽,你為什麼要去我們學校呢?」「媽沒想幹嘛,只想多看看你啊!」母親口中喃喃的吐出一句話。
「媽...媽,對不起!」淚水順著臉頰流了下來,滴落在母親的臉上,「哭什麼呀!真是的!」母親哂笑著。
母親的胸懷是那麼寬廣,仿佛能夠容納兒女所有的錯誤。
篇四:胸懷感恩心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父母給予我的是湧泉之恩了,而我回報的,也只能是滴水之報了。
平時,媽媽常給我做蛋炒飯。每次媽媽做蛋炒飯時,我都情不自禁地流口水。我讓媽媽教我。媽媽總是說:「不行,你還小,小心傷著!」我想:媽媽不教育我,我可以自己學著做。後來,媽媽做飯,我在一旁悄悄學。
有一天,媽媽不在家,我想這回機會來了,可以一試身手了。說幹就幹,我先找出了兩個雞蛋,倒在碗裡,用筷子攪拌勻了。然後打開煤氣灶,先炒飯。等飯出了香味時,再放上蔥花、醬油、味素等作料,炒上半分多鐘,再放上雞蛋,炒二十分鐘。香味滿屋的蛋炒飯就出鍋了。過了一會,媽媽回來了。一進屋,就聞到了香味。媽媽拿筷子到飯盆裡嘗了一口,說:「真香啊!這是誰做的?」我得意地說:「你兒子!」「真的?我兒子真能幹!」那頓飯,媽媽吃得很開心,我也特別高興。我能幫媽媽的忙了。
記得九歲那年,我為媽媽買了一份生日禮物。那天下午放學後,我揣著一個星期攢的零用錢,到商店為媽媽買了一條玻璃項鍊和一對耳環。回到家後,媽媽還沒有回來。我用紙把禮物包好,放在桌子上。然後又寫了一個紙條。上面寫著:媽媽,祝您生日快樂!回到我的屋裡,不知不覺,我就睡著了。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我醒了。看見媽媽坐在我的床邊,手拿著我買的項鍊,眼角閃動著淚花。我輕輕地問:「媽媽,你咋的啦?」媽媽揉了揉眼睛,笑著說:「媽太感動了。」媽媽高興,我的心裡美滋滋的。
那天,爸爸加班回來了。我見爸爸拖著疲憊的身子進了門,不由得心裡一酸。我想:爸爸每天工作辛苦,還要管我。而我卻不聽話,經常與爸爸頂嘴,惹他生氣。真是太不應該了。於是,我快速路到鞋架上,給爸爸拿來了拖鞋。我又拿來了報紙,端上了茶水。爸爸笑笑說:「今天這是咋的啦?太陽從西邊出來了?」我說:「爸爸,平時我不聽話,老惹你生氣,對不起。」爸爸說:「兒子,你總算明白爸爸的苦心了。其實我每次打你,心裡也疼啊。打你一下,我的心就像針扎一下。」說著說著,爸爸竟流了淚,原來爸爸這樣愛我呀!我心裡一酸,對爸爸說:「爸爸,我再也不氣您了!」
現在想來,我所做的這些,真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再簡單不過了。但是,只要我們胸懷一顆感恩的心,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對父母是一種安慰,對我們自己也是一種動力。
篇五:寬容需要廣闊的胸懷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失去孩子的母親精神近乎崩潰,同時,作為一名醫生,她也放不下自己的病人們。正當拿起勇氣重回崗位之際,她卻收到了不同尋常的病人——一個精神病人,正是那個殺死她的孩子的兇手。經歷一陣思想的狂瀾,她還是決定醫治他,她也做到了,並且一直把他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細心照顧,直至送他走出醫院。
正如紀伯倫所言,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無論是憤怒還是仇恨,無論是私心還是邪念,這些心靈的毒瘤都應當用寬容去消釋,大地承受不住的東西,胸懷可以容納!
又如韓嬰所言,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齊桓公不計管仲一箭之仇,故能成其霸業:唐太宗不計前嫌,重用魏徵,故能成就「貞觀之治」;婁師德放下恩怨,舉薦荻仁傑為相,讓大唐再度興盛。寬容是一種氣度,是一種美德,它不具有寶石一般的華貴,卻如天空般浩然。只有以廣闊的胸懷容納他人的過錯,消釋恩怨,同時壓制自己的妒賢忌才之心,才能為眾人所擁護。如果把才能比作左翅,那麼胸懷恰是右翼,它們將助你乘風而上,輕鬆飛翔。
我們或許不能輕鬆放下什麼深仇大恨,但生活中也沒有那麼多深仇大恨等著我們去化解,更多時候,我們需要的只是周總理面對理髮師無心之失時的一個微笑,一種寬容。記得一個故事:蘇東坡曾與惠崇和尚戲語,蘇東坡說:「我看你像牛糞。」惠崇說:「我看你像如來。」蘇東坡不解,這和尚怎麼以德報怨呢?蘇小妹說:「心存牛糞,看人都如牛糞;心存如來,看人都是如來。」儘管這只是朋友之間的玩笑,但我們還是可以看出惠崇和尚的胸懷有多麼廣闊,如果他心胸狹窄,怎麼會心存如來,有著以德報怨的寬容呢?
有句話說得好,人生就像一場戲,相逢相聚不容易,為了小事發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生氣,只是在拿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面對他人的不同觀點或是過失,與其斤斤計較,爭執不休,不如淡然一笑;面對別人的針鋒相對,何不暫避鋒芒,以免激化矛盾。在危機四伏的政壇,林肯尚能寬容面對政敵,以交朋友的方式消滅敵人;在禮教森嚴的古代,楚莊王猶可寬釋殿上絕纓者,我們為什麼不能用寬容的心拂去生活中的陰影呢?
當然,寬容不是聖賢特有的品德,胸懷也不是天生就那麼廣闊。就像每個人的心臟,需要鍛鍊才會越發強健。胸懷所承載的事物越多反而更加廣闊,人自然而然變得更加寬容。
如果世界異變,縱然天空為之震怒,縱然大地為之崩裂,縱然海洋為之翻滾,請別忘了,我們還有廣闊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