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嚴三實個人對照檢查材料
2024-12-14 00:58:09
通過有組織的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與教育,以及對照黨章要求、黨紀規定和領導幹部行為準則學習,結合自己的思想實際和履職行為情況,按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進行了自我靜思剖析,以及自我認識與評判。對比要求和標準,現將我個人各方面作風表現、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向黨組織予以報告,不盡不詳和有偏差之處,敬請黨組織和領導及同事們予以批評指正。
一、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情況和兩項說明
1、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情況
作為一名鄉鎮黨的基層領導幹部,我始終堅定「熱愛黨、服從黨」的政治信仰,將政治生命置於自己人生的首位。我始終如一的擁護黨的領導,遵守黨的紀律,對黨忠誠。在政治原則、政治立場、政治觀點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夠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遵守黨的政治紀律,特別是在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及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正確認識和堅定維護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改革發展穩定大局、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政權安全大局、全黨全國團結大局,自覺在大局下想問題、做工作。從工作到生活,時刻將自己融入到黨的組織之中,能夠自覺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按照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從黨員義務的履行到模範帶頭作用的發揮,自己時常警示著自己:「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一名基層的黨務工作者,必須帶頭模範履行應負的職責。」基於此,我將一如既往的堅定政治信念、遵守黨的紀律、勤勉履職工作,做到我應有的作為。我能夠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有堅定的立場,敢於制止背離黨性的言行,及時提醒和糾正違反政治紀律的行為。對中央已經做出決定的重大方針和政策、決議沒有不同意見,也沒有公開發表與其相悖的言論,更沒有與之相違的行動。
2、第一項說明
關於「三公」經費支出、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等第一項說明,本人嚴格遵守黨紀國法關於領導幹部的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從未有過違規違紀行為。規範職務消費行為和人情消費,服從上級組織和鎮黨委決定,在現有的辦公條件下辦公,沒有對辦公場所進行重新裝修等行為。本人現有一個兒子,在開化中學高二年級學習;配偶在縣信用聯社上班;家庭有住房二套,商鋪一套;本人沒有從事講學、寫作、諮詢、審稿、書畫等勞務所得;沒有持有有價證券、股票(包括股權激勵)、期貨、基金、投資型保險以及其他金融理財產品;沒有投資非上市公司、企業的情況;沒有註冊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或者合夥企業的情況。這些情況本人已經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表》中詳細列明,上報縣裡。
3、第二項說明
本人堅決擁護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並以此嚴格要示自己,切實轉變作風。按照中央八項規定要求,結合自己的工作情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貫徹和落實。
在思想和態度方面:一開始我認為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只是一陣風,走走場。甚至認為自己沒有大的問題,學習學習就萬事大吉。通過學習和貫徹,使我認識到,加強作風建設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必然要求。作風純正既是檢驗領導幹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的試金石,也是一個黨員是否先進的顯著標誌。面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考驗,加強黨員幹部作風建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和緊迫。可以說,加強作風建設,既是我們黨的一大政治優勢,也是我們必須長期抓好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更是我們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必須長期堅持的。
在工作作風方面:作為一名鄉鎮幹部主動關心群眾冷暖還不夠,只是在春節象徵性地走訪聯繫村的重點戶、貧困戶。平常主動問需少,下村大多只與村幹部聯繫,直接與普通百姓溝通還不夠到位;服務群眾意識和能力還不夠強,特別是指導村級經濟發展,引導村民發家致富的能力有限;由於在縣級機關工作時間長,還不大知農時、農事;對照習總書記提出的「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好幹部五條標準以及鮑秀英書記提出的「五種精神」,自我感覺差距很大,但還沒有真正正視差距,也未能儘自己最大努力去縮短差距。通過貫徹八項規定精神,轉變工作作風後,已要求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徹底轉變。已盡心盡力幫助部分村因地制宜搞好創意農業發展,策劃並組織了「龍躍池淮、印象立江——首屆賞花節」、「桑園牧歌——國家東部公園寺塢桑葚採摘節」,二節提升了池淮創意農業的知名度,給村民帶來了實惠。同時積極為虹光村打造水上竹筏漂遊項目,以及開發玉坑村「大玉溪鄉村旅遊綜合體」項目出謀策劃、招商引資等等。
在領導作風方面:對於一些錯誤思想思潮,本人雖能夠做到不同流合汙,不隨波逐流,但有時缺乏當面批評指出其錯誤的勇氣。與同事溝通交流的態度還有待改善。例如有時缺乏換位思考,有時不能選擇通俗恰當的語言解釋比較複雜的問題。甚至有時不讓別人把話說完,比較武斷,有些場合甚至聽不進不同的聲音。通過這次對照八項規定的活動,我認識到作為一名基層黨務工作者應該融會貫通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當在工作中發現了問題,產生了不良後果之時,要經常反思,分析原因所在,找到真正的「病因」。通過此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特別是自開展談心活動,通過群眾提、上級點、互相幫、自己找,終於發現,是自己找「病因」的方法不對路,「就醫」找錯了醫生。「醫治」領導幹部身上「四風」之病的最佳醫生是人民群眾,依廣大人民群眾的評判標準解決領導幹部身上「四風」之病,才是最好的就醫治病的方法。
經認真梳理班子成員和全體鎮村幹部平時或者會議上對本人的批評及建議,本人不存在消極對待作風建設新的規章制度問題,也不存在「為官不為」的問題。從工作實效上看,2013年全鎮共拆除違章建築18760平方米,其中完成杭新景高速拆違6500平方米,超額完成拆違任務2260平方米,很好的推進了「三改一拆」工作。同時,本人也積極投身到「五水共治」工作中,參加河道治理、工業企業汙染整治和農村生活汙水治理三個工作小組,在鎮黨委統一領導下,強化責任落實,分工合作,整體推進。20xx年16個村列入縣汙水處理計劃,已全部完成測繪。
二、「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在活動期間,通過與農村村民、企業主和幹部職工互動座談,端正心態與班子成員交心交流,自覺接受上級領導的點評指正。經過觸動思想深處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活動,對照黨章黨紀和領導幹部行為準則要求,我深感自己也存在著不少問題。但時常以工作忙、精力時間不夠為由給自己找理由,沒有站在群眾的角度去換位感受基層群眾的想法和看法。在工作中,對有些處理不當、不妥的事情,事後也總感覺有些不妥,但總認為不是什麼大事、原則事,不會影響到工作和團結。通過「群眾提、相互幫、上級點」,自我深刻反思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有:
(一)在形式主義方面
1、工作作風不紮實。在工作中表率、引領和「示範」作用做的不夠好,在有些工作方面還產生了「上行下效」的不良後果,沒有很好地起到「旗幟」的作用。「浮在上面的時候多,而真正沉下去的時候少」。所以大多時候的眼光都是從上往下看,而少有從下往上看問題,這樣就會導致管理的片面性,甚至有時會出現誤判。
2、理論學習不夠。學習缺少主動性,沒有給自己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往往是工作遇到相應的問題和困難,才臨時抱佛腳,在學習上始終是被動的,實用主義在思想深處根深蒂固。同時沒有過多的考慮怎樣建立學習型鄉鎮黨組織,總是抱怨時間不夠用。沒有拼時間和擠時間的思想。
3、工作中檢查落實和精細化管理不到位。工作中安排的時候多,檢查工作的時候少,重視工作的安排和要求,對工作的完成情況進行督促和檢查落實不太重視,沒有隨同工作進行跟進和追蹤。比如對全鎮的三民工程標準化指導和推進工作,在發現問題以後沒有及時督促整改落實。
(二)在官僚主義方面
1、聯繫群眾工作做得不到位。在各項管理行為過程中,既有「接地氣」不足的一面,造成了基層群眾感到與自己「難接觸」的感覺,同時也存在著時有「越位」的行為,不能完全依事依情果斷處理職責範圍之內的問題。到聯繫村和企業時,更多時候側重工作部署、重點項目督促等方面的情況,而對村民、職工的生活、情感、個人困難關注的較少、了解的不多。這樣就產生了給普通村民「難接觸」的感覺,這也是一種脫離群眾的表現。在處理聯繫村村民訴求等工作過程中,遇事大都是通知到鎮政府的辦公室談問題,或在會議室開會解決問題,而自己平時少有主動到村民家裡去「走動」,去「身臨其境」了解他們真實的情況,「親民」行為還停留在節日走訪、病號慰問等傳統形式上。
2、工作作風不夠踏實和深入。在工作中硬性和強制性的做法多些,柔性和互動性的做法少些,特別是在遇到急重大事件之時,為了追求快速高效解決問題,時有急躁情緒的產生。作為鄉鎮領導幹部,自己更多地關注對上負責,而忽視了對下、對群眾負責的一面,造成了對群眾的人文關懷方面的「欠帳」。
3、管理工作不夠深入,工作方法不當。工作中經常有急躁情緒,安排工作前缺少與同事的交流溝通,對事情的處理過分追求完美,不能容忍別人的一點點小錯,包容心不強。
(三)在享樂主義方面
1、有安於現狀的思想。由於自己年齡的增長,感覺到工作的好壞,同個人的努力沒有絕對的因果關係,產生了安於現狀的思想,缺乏較強的憂患意識和創新精神。思想上存在「求穩多、求進少」傾向,缺乏極為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有時存在「幹累了,歇口氣」的想法,親歷親為少了,有時還當起了「二傳手」甚至「甩手掌柜」。
2、敢於創新的精神不夠,勇於創新的措施不多。擔當的實幹精神做得不夠。總是在工作中,自覺不自覺的為自己找臺階下,在困難和問題面前,不是一如既往的敢打敢拼。
3、辦公用房面積超過規定,但原因不在於自己。其它方面,本人沒有公車私用行為的發生,出行大多數使用私家車,沒有發生個人人情公款消費情況。
(四)在奢靡之風方面
1、廉潔自律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在八項規定出臺前,愛面子,比闊氣,講排場的情況有發生過,存在接待標準過高,超規格接待及舌尖上的浪費現象。
2、在辦公場所吸菸現象還不能完全禁止。
3、對鋪張浪費約束不夠。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精神有所下降,在反「四風」之前,舉辦各類節日活動時,過於講究形式,存在鋪張浪費現象。
三、產生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關於形式主義的問題
1、工作作風不紮實,歸根到底是思想觀缺位,是產生形式主義的根源。思想是行動的先行,要在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方向上,行為民服務之事,不搞形式主義,就必然要加強自身黨性修養,深入領悟黨的群眾路線的涵義,不斷學習黨的先進理論,並逐步貫徹在自身工作生活中去,不單單在工作中不搞形式主義,更要經常深入基層,走進群眾,聽取群眾心聲,了解群眾疾苦,解決群眾困難,堅決築牢思想防線。
2、政績觀錯位,重短期效應、重經濟指標、重對上負責,而輕於對下負責,輕於對群眾負責的態度。雖說在道理上也知道,要想把黨務和農村工作做好必須依靠大家、依靠群眾。但在實際履職過程中,在「對誰負責」的問題上還是出現了認識方面的偏差。
3、在工作中通過會議傳達會議,整天沉湎於文山會海,沒有時間深入實際了解情況,解決問題,工作圖形式,擺樣子。造成許多工作的安排達不到落實。
(二)關於官僚主義的問題
1、思想上對「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的辯證關係還不能引起高度重視。走上領導崗位是群眾信賴的結果,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在這一認識上我還停留在「膚淺」的認知層面上,沒有將人民群眾賦予的權利全心全意地服務於人民群眾。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會自覺不自覺地以我為中心,以自己的感覺為標準,沒有完全將權利放在公眾面前來行使,沒有完全自覺地接受群眾的監督和評判。在這一膚淺認知的引導下,一心看重完成上級下達的工作任務,關注指標完成,從履職的角度來講是沒有錯的。但在利益所得方面,如有明顯的失偏也是很危險的。這就要求我們,作為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利益觀,在「對誰負責」的問題上要有清醒的認識。對組織負責、對上級負責是自己的職責所在,對人民負責、對群眾負責也同樣是我們的責任所在。在這一點上,我在認識上還不是十分清醒的,總認為群眾左右不了我個人多少,更決定不了我個人多少,這是思想認識方面出現的嚴重偏差。所以在今後工作中,我要時刻牢記對人民群眾負責也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所在,這種負責是一種無形的契約關係,要以自己的誠信、誠實和良好的作為去信守這一關乎自己政治生命的「契約」。要將對上負責和對群眾負責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其產生相向力一致的力量,把對上負責當做「發動機」,把群眾的監督當做「方向調節器」和「行路指示燈」,保證在前行的道路上「不跑偏」;要把群眾的眼神當作「紅綠燈」,以此提示我們做什麼事當行,做什麼事當停。
2、由於工作作風不夠踏實和深入,工作方法不當,「急躁」情緒常常在我的工作中出現。工作的壓力和節奏的加快,使我們感覺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每當遇到棘手的問題,一種「無名之火」常常堵在胸口,這就導致了遇事自己決斷的時候多,與他人深度溝通的時候少,這是今後自己必須注意和加以改正的。遇事快速決斷只能起到一時一事的快,而解決不了農村各項事務管理「質」的提升,而更多的時候還會由於自己的「急躁」處事而給農村各項事務管理行為留下「暗傷」。這點今後需加強自我警示,在工作中多些「柔性」、少些「剛性」,多多體現「領導」二字的內涵意義。
(三)關於享樂主義的問題
1、產生安於現狀的思想使得艱苦奮鬥的思想淡化,進取心不足。在工作方面,投入的時間、精力不夠是明顯的享樂主義表現,造成不願受苦遭罪、圖清閒、主動想工作不夠、研究開展不夠。
2、缺少敢於創新的精神和勇於創新的措施。在工作和生活中,不經意間總是把個人的享樂和消費同自己的職務和池淮的形象聯繫起來,總認為高檔的和高標準的,才能樹立池淮形象,才夠氣派。
(四)關於奢靡之風問題
奢靡之風之所以盛行,既有認識上、心理上的原因,也有個人修養、制度環境方面的原因,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1、在思想上存在認識誤區和攀比心理。認為現在社會發展了,艱苦奮鬥過時了,認為「接待也是生產力」,認為把接待工作做好了,就能出生產力、促進生產力發展,就能達到潛在資源和發展機會。實際上,這是官場的一種陋習,是變相的送禮、給好處。唯恐落後於人,趕不上潮流和時尚,力圖通過超規格、超標準接待拉近距離、聯絡感情、協調關係,從而獲得社會各界和上級領導的支持。
2、制度不健全和制度執行不力。一方面由於制度不健全,放鬆了對鋪張浪費的約束,對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要求,對超規格接待,舌尖上的浪費等奢靡之風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另一方面對制度的執行不力浪費錢財,而且成為消極腐敗現象得以滋長蔓延的溫床。有制度而不按制度辦事,制度的威懾力未能釋放出來,這是導致奢靡之風盛行的重要原因。
四、今後的努力方向和改進措施
通過開展誠懇的談心交流,經過相互間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活動,在不斷提高思想認識的基礎上,查擺出了自身存在的「四風」問題,這是一次很好接受教育的活動,我個人收益良多。在觸及思想深處的反思過程中,發現站在「鏡前」的自己也有「不光亮」的地方,深受觸動。針對自我存在的問題,本人提出下列整改措施,並努力糾正過往的偏差,真正做到讓組織放心、讓群眾滿意。具體整改措施如下:
(一)繼續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高個人的政治素養,用個人模範的行為去引導、影響周圍的每一位同志。只有不斷地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才能不斷提高個人的認識水平,才能保證自己行為的正確性。在這方面,一是積極參加黨組織的各項學習活動,保證各種學習活動不少時、不缺課;二是自覺利用各種渠道、方式加強自我研習,把政治學習變成一種自覺行為。時刻不忘自己是一名黨員領導幹部,在工作方面要以身作則地起到帶頭和帶領作用,在生活方面要率先垂範地起到示範和標杆作用。
(二)積極參加黨的民主生活會和中心組會議,通過思想交流和工作互動,更多地聽取同事們的不同意見和建議。主動帶頭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讓大家大膽開展積極健康的思想交流,誠懇接受大家的監督和指正。在具體工作中,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營造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和諧工作氛圍。
(三)在今後的工作中,每到聯繫村和企業,一定與一線群眾和員工多接觸、多交流,多聽聽來自一線群眾和員工的聲音,特別是不同的聲音,全面了解村級事務管理和生產情況,深入了解群眾的情感世界和急需解決的個人、家庭困難,虛心聽取群眾的意見,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
(四)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主動到各管理崗位去了解幹部職工們的工作狀態,解惑答疑,多聽取他們對農村事務管理和池淮未來發展的意見和建議。不僅在工作方面與其相溶,更側重與情感方面的融合。對主管的業務線每月至少主動「聯繫走動」一次,其他業務線至少每兩個月去「了解溝通」一次,增進距離感。
(五)增強工作的藝術性,減少急躁情緒的發生。在具體的工作中,多用鼓勵、激勵的方法去推進工作,少些強制性的做法。在重大事項決策前,多溝通、多協商,充分發揚民主作風,發揮大家的智慧和能量,以此促進農村工作健康發展。
(六)重視池淮農村文化建設,以相同的利益和共同的事業凝聚力量。以濃厚的情感去聚合正能量,以相互關愛奠定事業的基礎。農村文化不僅體現在有形的方面,還要體現在無形無聲之中,用心、用情密切與群眾的情感聯繫,用「一家人」的情感去體味村民群眾的困難和想法。在此方面,不僅關注現有職工的思想和生活,同時也要關愛離退休人員的生活困難和身心健康。
(七)在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上,營造風清氣正、公正廉潔的組織氛圍,保證池淮健康發展。一方面要以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和感染眾人,另一方面要用嚴肅的制度和鐵的紀律去約束組織團隊中的每一位成員,用「規矩」去規範大家的一言一行,保證權力在制度的「籠子」裡正確行使。建立健全有利於厲行節約、不能鋪張浪費、不敢肆意揮霍的制度體系,制度設計要針對問題、解決問題,直指奢靡之風的要害。制度安排要互相銜接,形成嚴密的制度體系,制度一經制定,必須嚴格執行,以維護制度的權威性。違反制度規定的行為,是對制度權威的公然蔑視和挑戰,一旦發生絕不能輕易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