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會開幕式觀後感作文
2024-12-29 08:32:09
2016年G20峰會在杭州舉辦。下面是小編為您推薦的作文:
【G20峰會開幕式觀後感作文一】
9月4日下午,G20第十一次峰會在杭州盛大開幕,晚21:15分,一場美輪美奐、詩情畫意的視聽盛宴在西子湖畔熱情迎賓,讓全世界為之驚豔。《最憶是杭州》僅僅50分鐘的演出,巧妙地將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韻味、中國氣派、世界大同融匯一體,向世界傳遞著中華文化自信和包容的力量。張藝謀總導演和央視團隊的強強聯合,讓這場盛宴成為「2016年最美的一場聚會」。
空前盛宴,大美之極
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韻味、中國氣派和世界大同——張藝謀如此定位此次晚會。
這一晚的西湖,註定被世界矚目和銘記。秉承服務於「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G20杭州峰會主題,《最憶是杭州》文藝晚會宏觀地展現了泱泱中華在國際舞臺上的大國形象。「中國故事,國際表達,這場中西合璧、詩情畫意的晚會,是真真正正的大格局、大氣派,完美地體現了中國風的國際範兒!」晚會結束後,網友如此評價。
G20杭州峰會文藝演出在西湖湖面上貫穿始終,在「春江花月夜」的美妙意境中開篇。而後,無論是民間小調《採茶舞曲》,還是世界著名的芭蕾舞劇《天鵝湖》,抑或演繹人類共通情感的《我和我的祖國》,每一支曲目之美輪美奐都讓全世界觀眾嘆為觀止。九支曲目、九種形態,主創團隊在原有《印象西湖》的基礎上,打造了一臺大型水上情景表演交響音樂會,將整個中華民族的千種山水、萬般情感娓娓道來。
據介紹,此次文藝演出時間有大約50分鐘,僅保留了《印象西湖》最後的一個機械裝置和一個撩水的動作,其餘的皆為依靠各種科技與藝術相結合的完美創新。如果將這場晚會形容成中國演藝科技水平在全世界的一次集中展示,毫不為過。
匠心團隊用鏡頭語言呈現至美盛況
在這場2016最美聚會中,由中央電視臺大型節目中心和綜藝頻道共同組成的晚會直播團隊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他們用專業、敬業的匠心精神為全世界帶來了這場無與倫比的直播視聽盛宴。整個團隊為這次轉播做了充分的準備,9月4日下午,中央電視臺副總編輯朱彤便在現場傳達中央電視臺臺長聶辰席部長的重要指示,要求團隊「全力以赴、全神貫注、打造精品」,以最佳的狀態和強烈的政治責任感、使命感迎接最後的大考。
事實上,電視呈現對於晚會本身來說,無異於一場藝術的再度創作,而如何用最有效的電視手段向世界傳達中國文化之美,這也是央視藝術團隊所追求的方向。作為央視文藝節目的領軍人物,央視副總編輯朱彤和央視綜藝頻道總監郎昆,一直以來對於如何用電視文藝手段講中國故事、展現中國文化,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因此,在一接到此次的電視轉播任務之後,就對具體執行團隊給出了詳細的工作要求,並從準備伊始一直在現場親自指揮督戰,事無巨細,不僅對領導人的拍攝鏡頭高度重視,而且對每次彩排、備播錄製都精益求精,無絲毫放鬆。
「本次直播共設22個機位,演出開始前,我們導播、攝像、製片、技術等150餘人在現場備戰,梳理直播流程、檢查系統設備、排除安全隱患,對每一個細節都嚴格把控,將風險降至最低。」本次晚會直播導演、央視大型節目中心資深導演楊東升介紹到,「直播過程中,轉播團隊與主創團隊無縫對接,杭州前方與臺內播出精密配合,按照劇組製作的國際化分鏡頭腳本,創新畫面表達,做到了構圖最佳、角度最佳、銜接最佳,呈現效果精巧精緻精彩。」
燈光是此次演出的一大亮點。「50分鐘的演出我們有100個以上的燈光變化,要靠燈光、湖水倒景、月色等方方面面傳遞出詩情畫意。」另一位晚會執行導演、央視大型節目中心導演張驥如是說。據了解,整個燈光施工花了幕後團隊整整兩個月的時間,所有人齊心協力力圖讓樹、水和遠山形成一幅動態的畫,並非喧囂的華麗而是沉浸式的唯美。
除楊東升、張驥外,在晚會主創團隊中,還有一個熟悉的「央視身影」為整個晚會的效果保駕護航,那便是著名央視導演、連續四屆春晚總撰稿、《開門大吉》欄目「掌門人」於蕾。2012—2016年,她連續四年為春晚「碼字」,憑藉多年在央視一線的實戰經驗,她已被同行戲稱為「撰稿界的戰鬥機」。從G20晚會籌劃之初,於蕾便以總撰稿和核心策劃人就加入到主創團隊,一路走來,深諳諸多不易。
「為了辦好這場晚會,給全世界留下美好的西湖印象,創作團隊整整辛苦忙碌了整整一年。策劃方案、節目編排等環節改了很多遍。戶外演出最怕『天公不作美』,為此我們準備了很多預案,所有努力就是為了最後能呈現給觀眾最好的作品。」於蕾說道。
央視用創新打造經典
此次晚會的電視轉播,央視直播團隊突破傳統的基點,進行了多項創新。比如:首次使用景觀鏡頭和航拍鏡頭作為節目串聯方式,將有限的現場實景演出與無限的城市景觀進行完美融合,打造成一道亮麗的「名片式」轉播模式;使用特殊機位和超常規的拍攝器材,使源於現場又高於現場的影像追求成為現實。
「團隊巧用空中、湖面、地面的多種轉播手段,將實景演出的藝術音響與自然音響進行有機相加,形成創新性的音響模式。另外,電視的特種拍攝手段,把現場演員與全息配合表演的節目進行精準影像呈現,如此一來可在虛實之間提升節目藝術品質,為全球觀眾奉獻一道美輪美奐的視聽盛宴」。張驥向記者介紹說。
作為電視文藝的「國家隊」,中央電視臺大型節目中心和綜藝頻道有過無數臺大型晚會,包括楊東升、張驥、於蕾在內的團隊,其專業和經驗能力有目共睹。此次攜手張藝謀導演強強聯合,通力合作打造的《最憶是杭州》文藝晚會,用各種創新和巧思詮釋了中華文化的精髓意義。整場晚會如月光下的夢境一般,在虛實之間提升節目藝術品質,為全球電視觀眾奉獻了一道美輪美奐的視聽盛宴。
融匯多種表演形態,通過對傳統中國音樂進行交響化的全新編配,對世界經典曲目進行創造性的編排,在帶來絕美的藝術享受的同時,更為大家呈現了一個不一樣的杭州。但是,從某種意義來說,不一樣的杭州便是不一樣的中國的縮影。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這是2016最美的一場聚會,這場聚會曲終人不散。
【G20峰會開幕式觀後感作文二】
這次的演出時間不長,只有五十幾分鐘,但要求很高,按照張藝謀的話就是,「只能成功不能失敗」,最終,在一年多的努力下,呈現了一個「可以叫實景演出的交響音樂會,一個全部在水面上的實景演出」。
「選用交響音樂,首先它是典雅的,它是高級的。另外,它是世界語言,這個很重要。」張藝謀說,他覺得G20杭州峰會就是「世界語言」,是世界共融發展的一個會議。
在這樣的原則下,比如《天鵝湖》《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等都是這樣膾炙人口的「世界語言」,「世界名曲和中國名曲,這個名曲所傳遞的情感元素和情感力量,我覺得是人類共通的,這個是最重要的。」張藝謀說。
全息影像和真人結合,造就水上《天鵝湖》
這次演出地點在嶽廟對面,就是《印象西湖》原來的演出場地。《印象西湖》是張藝謀團隊「印象系列」之一,現在成為杭州文化的一個標誌。張藝謀並不滿足過往的創作,「大概保留了《印象西湖》最後的一個機械裝置和一個撩水的動作,其他的全都是新的節目。」
這次G20杭州峰會文藝演出也有高科技的「加持」,張藝謀透露說,這一次在場地上應用了一種全息的處理,展現影像和人的關係,一種互動關係。「其實這樣的處理方式和裝置,在室內表演中,最近幾年中還流行;但是用在室外,用在水面上,用在一個完全自然環境中,基本上還沒有過,所以我們也做了這樣的嘗試。」張藝謀說,這次演出難度堪比奧運會開幕式。
張藝謀說,在《天鵝湖》看到全息影像和真人表演的「天人合一」,「在西湖上跳天鵝湖還是很有特點的,我們就開玩笑說這也許是《天鵝湖》這個劇目創建以來第一次在湖上跳。」
水下三釐米起舞,考驗演員功力
在一個自然的水面完成一臺交響音樂會,沒有任何可以借鑑的經驗。
音響總監金少剛說,比如琴弦,可能剛剛調好音,彈上兩曲後,音調就不對了,又得重新調整。
同樣遇到困難的是劉福洋,這位年輕的舞團團長第一次被自己最熟悉的舞步難倒——他和搭檔駱文博要在水面三釐米以下完成舞蹈「梁祝」。「在水中跳舞會面臨阻力,服裝也會被打溼,這對舞蹈演員的掌控能力提出了考驗。」
妝面髮型如何做到防汗防水則是造型師易茗需要解決的難題。「考慮到江南韻味、中國氣韻,演員從眉形到唇色都要像水墨畫一樣清新雅致。」為了確保演員演出時呈現最佳狀態,易茗在反覆試驗中挑出在高溫、涉水環境下合格的化妝品。
【G20峰會開幕式觀後感作文三】
作為g20杭州峰會的重要歡迎活動之一,g20峰會文藝演出將於9月4日(晚)21:15開始。g20杭州峰會文藝演出定名為「最憶是杭州」,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單是名稱,都充滿詩意與韻味。中國將通過這樣一場演出,給g20峰會的與會來賓留下美好印象。
據了解,此次文藝演出由張藝謀擔任導演,總製作人為沙曉嵐,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首席指揮李心草擔任樂隊指揮。整場演出由9大節目構成,總時長在50分鐘左右。燈光是此次演出的一大亮點,張藝謀說:「50分鐘的演出我們可能有100個以上的燈光變化,要靠燈光、湖水倒景、月色等方方面面傳遞出「詩情畫意」。」
張藝謀這次一個大進步,便是說了「必須用別人聽得懂看得懂的普適語言和形式來表達中國之美」,他還說,「如果片面強調民族化本土化,別人看不懂有什麼意義」?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是審美視野的一個提升。無論如何,當中國越來越開放,越來越需要面對整個世界時,藝術語言和藝術表達方式都不得不走向普世化。所以,對此確實值得期待。另外一方面,雖然演出綜合了當今聲光電以及其他視覺表現技術,從表現形式上看極具創造,可以創造出傳統形式無法相比的震撼效果,但是,整臺演出的藝術原創均為中外歷史上的經典曲目,由此也可以想見創新的難度。
舉例說,如果就以原樣推出《印象西湖》給g20的參會者欣賞,那會是什麼效果?不言自明。
這幾年,我在北京上海等地跟《印象劉三姐》的執行導演、國家大劇院和不少這方面人士做過交流,核心就是中國舞臺藝術和視覺藝術的普世化問題,張藝謀是創造出不少膾炙人口的經典形象的,某些經典甚至於成為西方人理解中國社會的名片或者符號,比如《菊豆》,這些文化符號只能表徵過去時代的片段,已經完全不足以反映現實,無論是內容抑或形式均無法適應中國發展的需要,更無法給於社會一種更高的審美視野,因而無法起到高逼格的教化作用。
大眾的審美境界終歸是受教化民俗等影響的,如果精英文化總是提供粗俗的審美作品,從眾心理和「羊群效應」最終將交給你一群只具備理解下裡巴人的受眾,對於一個希望文明復興的國家來說,是不可以長此以往的。
所以,大眾的理解力和審美境界總是受精英作品誘導的,這構成我們評價精英作品孰是孰非的依據之一。很多年前,李安一部《色•戒》製造了空前的商業效果,連評論家都被裹了進去。殊不知,大家都被李安的私人動機消費了,而且消費得興高採烈,儘管他也侮辱了我們的智商。
【G20峰會開幕式觀後感作文四】
舉世矚目的二十國集團峰會(簡稱G20)即將在9月的杭州拉開帷幕,本次會議由中國擔任輪值主席國,以「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作為峰會主題。通過杭州G20峰會,中國能夠在推動國際合作機制建設,平衡區域經濟落差,構建國際關係新秩序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是創新領域。「創新增長方式」是2016年G20杭州峰會核心議題之一,旨在提升世界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下設的創新、新工業革命、數字經濟等議題均系首次納入G20議程。擬制定的《G20創新增長藍圖》是杭州峰會核心成果之一,將包含創新、新工業革命、數字經濟和結構性改革等主要內容。
其次是擴大SDR的使用。10月1日,人民幣加入SDR將正式生效。而在G20央行行長和財長會議上,擴大SDR的使用被屢次強調。而中國在推進人民幣加入SDR及擴大SDR的使用方面也做出了諸多努力,包括擴大市場開放,公布SDR匯率指數以及以SDR計價的外匯儲備、批准世行在中國銀行間市場發行SDR債券等。隨著人民幣加入SDR正式生效及SDR的使用範圍不斷擴大,人民幣的國際化也將迎來重要的發展契機。
最後是綠色金融。作為G20的東道國,中國一直大力提倡發展綠色金融,而綠色金融也是首次作為G20峰會的主題。圍繞綠色金融,中國預計將在環保及與之相關的產能過剩治理方面加大力度,同時,清潔能源和能源效率也將更加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