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剛陳立白:3年造就亞洲最大內存廠
2025-05-02 17:08:52
2005年3月29日,威剛(A-DATA)科技董事長陳立白先生應邀出席臺灣省交通大學電資學院「創業IT名人校園講座」,將其創業成功總結為「肯吃苦」、「人際關係」和「國際觀」三大要素,與交大學生分享。
陳立白先生出生於1963年,2001年5月創立威剛科技,到2003年12月,威剛科技全年營業額達到新臺幣135億元(合人民幣33.75億元),成為臺灣省第一大內存模組廠,也是亞洲最大的內存模組供應商,僅次於美商金士頓(Kingston),位列全球第二大。
到2005年3月30日收盤為止,威剛在臺北證券交易所的股價為新臺幣119.0元,略低於鴻海的137.0元,但高於華碩的88.10元和臺積電的50.60元,更遙遙領先其他臺灣省內存模組廠。
從白手起家到問鼎寶座,威剛科技僅僅用了3年時間,陳立白也因此獲得《亞洲周刊》2003年「華人青年企業家」大獎。
威剛科技董事長陳立白(左)和執行副總陳玲娟
儘管已經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績,陳立白先生的演講卻是以「並非一開始就有志於創業」開場,坦承自己是在業界摸爬滾打7年之後,才逐漸萌發創業的想法。
陳立白指出,創業其實是一條不歸路,很少有人能夠一次成功,威剛也是他本人的第二次創業。因此他認為,要想創業,就必須有不停嘗試失敗、以及成功之後為照顧員工福利而使得個人時間被不斷剝奪的準備——簡單來說,創業的首要條件就是要「肯吃苦」。
威剛於3月14日率先推出全球最快的DDRⅡ800內存
其次,陳立白認為,隨著環境的變遷,單憑一己之力很難有所作為,合作創業的模式已經逐漸取代個人單槍匹馬獨立創業,因此如何尋找志同道合的合伙人非常關鍵,由此也更凸顯良好人際關係在創業過程中的重要性。至於如何拓展人際關係,陳立白的建議是: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多參與校園內外的社團活動,藉此培養人脈和溝通協調能力,創業時將受益無窮。
在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國際化」重要性的今天,「國際觀」也已經成為創業成功的第三大要素。陳立白認為,要培養「國際觀」,首先要練就流利的電腦操作技能,藉此獲取源源不斷的新知;其次,英語能力的強化和第二外語的學習,也將是未來邁入「國際化」的重要途徑。
陳立白建議,創業進行到一定程度之後,就要開始懂得行銷包裝技巧。例如同樣是U盤產品,威剛就通過從迪斯尼獲得圖片授權,製作各種各樣迪斯尼卡通主題相關的U盤產品,並計劃在香港迪斯尼樂園9月開幕後同步在園內出售,讓同樣的產品借不同的行銷手段一賣再賣,延長產品生命周期,創造更多的利潤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