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聚賢言 酷殼「一元公測」精華分享
2025-04-29 02:57:25
發布概念、透露進度、公測、預售,然後才是正式上市……消費者可能誇獎也可能吐槽,但都樂此不疲。國內實體產品製造業從自己設計、製造產品,在成品銷售之前不予曝光的傳統模式,變得像遊戲、軟體類產品的模式,藉助公眾測試的力量,共同推進產品的改良,這也是傳統行業網際網路模式的一種吧。
比如以「升級iPhone」為產品訴求的新智能硬體——酷殼,去年年底就通過舉辦大規模的「1元公測」活動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潛在消費者參與,並獲得了很多反饋,效果不錯。廣大參與公測的用戶很有積極性地參與,並在近兩個月提交了許多高質量的反饋。這其中不僅有對產品的點評認可,也包含很多改進建議,儘管其中一些可能屬於目前還無法實現的美好願望。現在我們就選出部分比較有代表性的內容,把它分享給大家。
李**:
作為一名消防員,使用酷殼過程中發現電池保護度很高,本人進入火場,在一定的較高溫度下,電池並沒有受到影響,工作一切正常。不過我還希望,除了火場,酷殼在其它各種嚴酷環境下也都能保證正常運作。
方*:
手機殼上手手感細膩。厚度是最意外的,不說出來,完全不會想到背殼還附帶1700 mAh電池。從各個角度仔細看,可以用2個字表達,精緻。由於工作性質原因,手機幾乎是不停地使用,電話較多,愛玩遊戲,經常拍照,郵件往來,原本5S的電池在我的狂虐了一年以後,平均使用時間只能維持4個小時左右。在使用酷殼期間,手機電量和酷殼電量全滿的情況下,不間斷使用(非常重度)達到10小時,沒有發生手機過熱的情況,這一點我很滿意(包含故意測試酷殼提高使用強度)。相信只要不是我這種手機狂人,配上酷殼的5S,在一般人手裡,使用2天不成問題。未來對於可擴展容量保護殼絕對是有巨大的市場的,只要有好的產品,大家都會去買的,我相信酷殼只要堅持追隨消費者的需求。用心做產品,未來在擴容存儲及擴展充電市場上絕對會獨樹一幟。你們是第一家!!
單*:
拿到酷殼的這款產品,第一感覺就是薄,這裡指的是比同類產品,同電量的充電殼,這裡要讚一個,因為我之前使用過很多品牌的充電殼,基本上的外型都是又大又厚,有的電量比酷殼的還低………….酷殼背面很光滑相對電量指示燈小巧直觀讓人一下就看明白還有多少電和工作狀態。
夏**:
既然酷殼後面有四個led燈,如果今後能用app操控,嘗試把led做一些變化發信號,讓用戶自定義,應該會有很多可玩的東西呢。把酷殼拿給用iphone的朋友看,很多朋友提出,如果能夠智能充電就好了,不用自己老去點按鈕,畢竟強迫症喜歡看見電量基本是滿的。
angelch:
酷殼與iPhone的連接口不一定要做成固定的,雖然工藝可能比較麻煩。可以在背部和底部連接處做成類似門的那鉸鏈或者活頁那種,不一定幅度大,可以輕微的改變就可以讓手機能更好的拿出來,也不用過於小心了。
BloodFantasy:
感覺酷殼充電時的溫度比預想的還低。酷殼在給iphone充電時並沒有產生太多的熱量,只是稍微有點溫熱的感覺,基本和室溫接近,這麼纖薄的手機殼在充電時卻能和室溫保持非常接近的溫度,可見酷殼的工藝還不錯。
劉*:
拆開包裝的那一刻,手竟然有些顫抖(有點過了…)~~~細緻入微的人性化在此刻爆發了,盒蓋上的尼龍搭扣小圓點,看似不起眼,但卻是最具人性化的體現。由於失手,我的小5在前段時間掉地膜裂(當時的心情猶如捲簾大將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琉璃盞…),附贈的鋼化膜正是我所需要的,於是第一次幹起了悠久歷史的貼膜手藝。
左**:
可以考慮增加個性化配置:iPhone 6、plus 的尺寸已經很大,相對於中國人而言單手握持操作會有點困難,如果加上一個掛繩鎖扣,用戶可以自己選擇個性化掛繩,使手機在操作過程中減少摔碎的概率。另外酷殼可融合支架功能,畢竟很多用戶是用手機看電視劇,這個功能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曹**:
建議將現在酷殼的外形繼續保留,然後將背面的1700毫安時的電池設計成可替換式,比如背面開個蓋子設計成電池倉樣式,這樣酷殼再推出2000+毫安時的配套電池,當電池倉內原電池用完了,可以打開蓋子替換新的充滿電的新電池繼續使用,這樣既可以有效解決因自帶電池老化效能變差而無法更換隻能再買個新殼的問題,同時也可以讓使用者根據自身需求多備幾塊酷殼電池解決不夠用的問題。既靈活使用無後顧之憂又可以環保,會感覺很人性化。
華**:
做工精細,沒有毛邊,就炫彩版來說配色豐富,也沒有下巴,這點很關鍵,一直沒有入手這方面的其他牌子的配件就是因為多個下巴就很醜。
賴**:
攝像頭的內凹設計,在拆出手機時候可以比較輕鬆拆出來,而且最贊的是拍照時候還有遮擋陽光的效果。在夏天一定很好,試的拍過照,曝光率確實好了很多。
MarcuSYY:
希望能夠儘快推出由APP調控的酷殼,這是能夠improve酷殼的非常好的途徑。比如當酷殼為iPhone充電時,APP可以提供實時電量的數據,這樣就能在充滿時及時斷電,而且更重要的是,APP可以控制酷殼在iPhone電量不足的時候自動充電,若是這點能夠實現,那酷殼真的就更加完美了。
建議APP中應該有的選項:
a.持續為iPhone充電:為滿足要使用「嘿,siri」的用戶的需求,可以通過充電狀態來使用這一功能,不會因為電量充滿而停止充電。
b.正常模式,當電量低於某一個值自動充電(這個數值可以用戶自定義),充滿時自動斷電。
c.提供電池的各項數據,並給予tips,:比如可以實時檢測電池的可用容量,而且可以比越獄的插件之類檢測的更準確。同時,可以給用戶一些關於電池健康的貼士,比如當容量低到一定程度可以提醒用戶換電池之類。
d.背部充電燈開關:可以開啟或者關閉背部充電燈,達到可控。
薛**:
藍色背殼與黑色邊框的結合十分和諧,兩者的顏色都很純正,檔次感十足,不是那些幾十塊的廉價背夾電源可以比擬。背殼上的黑色酷殼標識也為酷殼增色不少,既不會顯得單調呆板,也不會顯得突兀。拿到酷殼後的觀感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下,順眼。
林**:
建議將酷殼的背殼圖案設計得豐富多彩一點,可以增加一些類膚或磨砂材質。另外,手的握持部位增加腰線設計。
田**:
現在蘋果皮的技術應該很完善了,如果酷殼能夠在擴容的基礎上再為iPhone增加支持雙卡的功能,那豈不是更爽?
黃*:
酷殼背面的四個燈看效果應該是燈珠和開孔之間加了一層透明的塑料,不過燈珠和開孔之間的距離有點遠,建議參考NIKE fuelband和 Misfit shine的燈光,這樣效果更好。
由於篇幅所限,很多評價和建議就不發放出來了,可以發現,廣大公測用戶的交流反饋決不僅僅是讚許,其中不乏相當具有技術含量的改進建議,其中一些調整已經應用到iPhone 6款的酷殼上。參與測試的朋友們來自各行各業,都為改進位造出更好的酷殼帶來了有用的調整建議,比如那位消防戰士,在表示酷殼耐熱效果合格的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應該說用戶對這種公測模式還是很滿意的,並且可以提出自身認為最有效的建議,有助於研發團隊跳出「局內人」的思維局限,最終得到更加面向用戶需求的產品。當然一款最終產品不可能完全滿足所有參與測試者的希望,但還是可以直接看到消費者的喜好方向。同時對於消費者來說,親自參與建議也會令最後的產品有更高的概率令自己滿意。
相信酷殼今後還會延續公測這一模式,不斷完善自己的產品,甚至對產品的發展路線進行調整,向著不斷推出用戶期望的產品行進。
對酷殼產品感興趣的網友,歡迎關注:
酷殼官方網站
酷殼官方微博
酷殼官方微信帳號 kunertech
京東酷殼品牌專區http://www.jd.com/pinpai/5270-93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