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我的家鄉作文8篇

2025-01-31 06:12:09

  【篇一:話說我的家鄉美_1200字】

  俗話說:「百步之內,必有芳草。」祖國地大物博,到處都是美麗的景色,中國人為之驕傲,對外國人說:「我的國家美!」俗語亦云:「虎父無犬子。」我的家鄉--南安,祖國的孩子,自然也是有無限的風光,南安人為之自豪地對外鄉人說:「我的家鄉美!」我的家鄉美。南安,一個建市只有十幾年的年輕的城市,一個到處充滿活力,與時俱進的城市;一個快速發展中的城市;而同時又是一個歷史悠久,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豐富的地方;一個……

  我的家鄉美。這裡是鄭成功的故鄉,300多年前,7歲的鄭成功從日本返回祖國,此時,正值兵荒馬亂的時代。他從小立志「做一個有出息的中國人」並且從小勤學詩書兵法,苦練武藝,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是他最喜歡的一首詩,其中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是他時常掛在嘴邊的,並用來勉勵自己的千古絕唱。他不僅勤練武藝,而且堅持每天寫下滿滿的一頁練武心得。他書寫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個大字貼在書房中,時時鞭策自己努力奮進。他還時常隨船出海,當他站在甲板上,揮舞軍刀時,儼然一位威武的艦長,正是因為鄭成功有如此精彩的少年時代,所以造就了日後趕走荷蘭殖民者,收復寶島臺灣的民族英雄。我的家鄉因名人而美。

  我的家鄉美。這裡有閩南古剎鳳山寺,它位於唐代詩人。文學家歐陽詹的家鄉--南安詩山,它坐落在風山只麓,始建於938年,原名郭山廟,裡面供著一尊叫「郭聖王」的神像,由於郭聖王的種種動人的傳說,使得鳳山寺香火鼎盛,聞名海內外。1979年鳳山寺擴建,使全寺佔地約上公頃,一入寺門,依次是前殿、正殿、後殿,大雄寶殿四進殿宇。左右是兩排迴廊和禪房,各殿的雕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現在鳳山寺所在地已闢為鳳山遊覽區,使鳳山寺的香火更加旺盛,並且帶動了詩山及南安的經濟發展。我的家鄉因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而美。

  我的家鄉美。這裡不僅有豐富的歷史內涵,以及名人事跡、人文景觀,而且有許許多多的現代產業。其中數水頭的石頭產業和官橋的糧食產業最為出名,水頭是沒有一座石頭山的城鎮,但她卻能「無中生有」地做起石頭的生意,而且可以做大做強,並且進軍國際市場,給水頭人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收入;而官橋也基本如此,經過我的調查,官橋的耕地並不多,最起碼,靠賣自己種的糧食是不可能發家的,而官橋人憑著聰明的智慧,不僅做起了糧食生意,而且還建立了「福建糧食城」,目前位於某鎮郊的「中國糧食城」也已也規劃建設中,相信不久就可以建成,這樣官橋的糧食生意勢必做得更大。我的家鄉因與時俱進,不斷發展而美麗。

  我的家鄉美。這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她與我一起長大。也許以後,我會走出家鄉,到外發展,但我相信,家鄉一定會是我最終的歸宿,因為這裡是我美麗的家鄉!

  【篇二:家鄉印象_700字】

  從小就沒有離開過家鄉,以至於家鄉的點點滴滴都歷歷在目,忘不了。

  我沒有住在鄉下,是在鄉鎮的街道度過了童年。

  那時的家鄉,沒有高樓,沒有水泥道,坑坑窪窪的泥道一次次行駛著顛簸的破車,怒吼著駛向遠方。

  家鄉綠多。樹們就是最好的見證,連綿不絕的綠色長廊,多麼蔥蘢,幽雅。還有那綠油油的菜地,翠綠的桑麻;淺綠的小草,黛綠的苔蘚。它們時時出現在我綠色的夢中。

  家鄉土多。秋後的鄉郊,到處都顯露著裸露的褐黃。那麼靜,那麼樸實,就像家鄉的人們,充滿了鄉裡人特有的淳樸與善良。它們代表著家鄉。

  家鄉水多。特別是夏季的河堰,很滿,很清,洗衣濯菜的人絡繹不絕。河溝裡流淌的清水,富有活力,有著敗退萬難的決心和勇氣。所以,小溪裡的水總是流得很遠,很遠。它們處處清濯著我心靈的汙漬。

  家鄉山多。這是家鄉永遠不變的特寫。走出街道,在空曠的天地之間,黑的山,青的山,藍的山,遠近順次的排列著,慈祥的笑著。它們陶冶著家鄉。

  家鄉房多。仿若蒲公英被風吹散的小傘,揮灑四處。各個角落,有林皆房,有田皆場;有竹皆屋,有山皆壩。它們常常帶離了我離家的鄉愁。

  如今,以過數載,家鄉的面孔卻不再那麼熟悉、親切,反而使我感到陌生、疏遠。

  是啊,樹少了,沙多了;水漸漸汙濁了,山慢慢消失了,房屋倒成了密布的黑點。我只得悲哀啊……

  或許,又有哪天,我能夠重新在那綠色的夢中徘徊。只是,夢不再是夢,是現實,是企盼的實現……

  【篇三:美麗的家鄉,我永遠愛你_1200字】

  家鄉,不用說,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可是我,卻有兩個家鄉。一個是我的口內老家,而另外一個,便是這美麗的邊城――烏魯木齊。

  小時侯,我我跟隨父母來到了新疆的庫爾勒,剛開始哭著喊著要回老家,可是爸爸媽媽工作在這裡,不可能因我而丟事業,他們也猶豫過,最終,他們沒有讓我這個願望實現。

  我在這裡,很不習慣,天天流鼻血,可能是氣候乾燥水土不服的原因吧。我依舊是哭著喊著回老家,父母也與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商量過了,他們的意見是:在苦也別苦了孩子呀!正當他們想辦法調回老家工作的時候,有一件事讓我回心轉意。

  有一次我出去玩,又迷了路,路上沒有一個人,我覺得很無聊。走著走著,忽然看見一個用鋁合金做的圓形小零件,旁邊還有利剌,當時我也沒在意,就當作飛盤玩起來,可誰知,當我飛出去的那一剎那,我的大拇指被劃了一個將近兩釐米長的傷口,鮮血汩汩地往外流,我一下子就嚇哭了、也懵了……我不知所措,在這裡人生地不熟的,到哪找醫院去呀!正在這時,有個維吾爾族叔叔過來了,見我那痛苦無助的模樣,急忙上前詢問,隨後將我送到醫院,幫我付了錢,傷口包紮好之後,又幫我送回了家。

  多麼善良的叔叔呀!從此,我便愛上了新疆這裡的人們。>

  那時,我才8歲。

  不久,我們來到了新疆的首府――烏魯木齊。父母為了讓我開心,便帶我去四處遊玩。原來我以為烏魯木齊並沒有什麼好玩的,但是我又錯了,父母帶我去了人民公園、水上樂園、動物園、水磨溝、紅山等,它們的景色讓我嘆為觀止。

  一次父母又帶我去了天池,那時,我才感覺到了新疆前所未有的美麗。

  來到天池,我下車的唯一感覺就是:空氣新鮮、溼潤,比城市的空氣好多了。父母告訴我,好看的東西還在山頂上呢!於是,我在好奇心的引誘和驅駛下,第一個登上了山頂。

  來到山頂時,我不禁讓眼前的美景怔住了,眼前的景色實在令人陶醉:一個像鏡子般明亮卻又清澈見底的高山湖泊赫然展現在我的眼前,遠處皚皚的白雪和墨綠的松林倒映在的湖面上,紅白相間的遊艇穿行其間,幾隻蒼鷹和水鳥在天空中盤旋著,綠色的草坪和成蔭的大樹為這裡增添了勃勃的生機。

  那天,我們坐了快艇,騎了馬,吃了手抓羊肉,在綠草地上追逐嬉戲,在蒙古包裡唱歌跳舞,那感覺,真叫一個字,爽。

  從那天起,我真正喜歡上了新疆的景致。

  雖說新疆是個邊疆省區,又在大西北,可是新疆的風景一點都不比內地的張家界、桂林山水差。

  那年,我10歲。

  現在,這美麗的家鄉,英雄輩出,人傑地靈:有捨身取義的張新民,有為民好醫生吳登雲,有見義勇為的艾尼兄弟……;這美麗的家鄉,景色更美:有神秘莫測的喀那斯,浩瀚無邊的塔克拉瑪幹大沙漠;有令人毛骨悚然的魔鬼城……

  家鄉,我為你驕傲,我為你自豪。雖然說家鄉的景美,可家鄉的的人更美!啊,美麗家鄉,我永遠愛你!

  【篇四:我愛我的家鄉_900字】

  我愛祖國,愛人民,愛爸爸媽媽,更愛我的家鄉――紹興!「悠悠鑑湖水,香甜的紹興酒。」憨厚的紹興人造就了一代代的偉人。紹興是一個水鄉、橋鄉、酒鄉的歷史文化名城,當然也是一個旅遊觀光的勝地。

  我愛家鄉的河,它綠的讓人陶醉,好象水中的一條碧綠而乾淨的帶子。又似一堵城牆,日夜守衛著紹興的每一個人。它清得能讓我們看見水中的魚兒。

  我愛家鄉的綠蔭,它那繁茂的葉子向四周張開,好象在迎接一個又一個外地的遊客。它那樹枝一次又一次地長高,好象在對我們說:「你們要好好學習,像我一樣越長越高,越學越好!」

  我更愛家鄉的地方,因為是紹興人把這塊地方建設得如此美麗。原來的馬路又窄又不平整。只有一條馬路,根本沒有「人行道」、「自行車道」和「機動車道」之分,所以交通十分混亂。再看現在的馬路,不僅大而且十分乾淨。又增加了「非機動車道」,太好了!家鄉的房子真高啊!層層樓房像巨人似的,矗立在我們的眼前。要知道以前的房子可沒這麼大,都是用小青瓦蓋頂的。而且都是一間間矮牆的平房,難看極了,可沒有現在這麼壯觀!

  我愛家鄉的名人。紹興的名人真是數不勝數:有近代文學家魯迅先生,經過巾幗英雄秋瑾女俠,大書法家王羲之等人的故鄉,也是周恩來的祖居(YJBYS)。除此之外還有蔡元培、陶成章、徐錫麟……

  我還愛家鄉的小吃、特產。家鄉的特產猶如海灘上的貝殼那麼多,現在我就撿起一個來講講它的味道!第一位他叫「臭豆腐」,它臭臭的,但味道可好了。吃早飯時,如果你吃不下飯,來上幾塊臭豆腐,頓時你胃口大開。我們紹興有一句老話: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吃飯吃菜少不了臭豆腐!當你在某個地方聞到了一股臭味,那就準是臭豆腐那「十裡飄臭」的味道。第二位它叫「紹興黃酒」,它是國宴酒,用悠悠鑑湖水加紹興人自己耕植的優質糯米,手工釀製而成,它香飄萬裡,甘甜可口,濃濃的紹興人很喜歡它。

  當然,我也愛家鄉的名勝古蹟。有臥薪嘗膽越王勾踐的越王臺、有三過家門而不入禹皇的大禹陵、有王羲之的書法聖地蘭亭、還有魯迅的故鄉,周恩來祖居和人工巧匠形成的東湖風景區等等。

  我愛我的家鄉――紹興!

  【篇五:原來我離家鄉並不遙遠_1500字】

  「日暮相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語文老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著什麼。只有這句我聽得真切,聽得明白。又是思鄉的詩人,又是濃濃的鄉愁!家鄉,那是什麼?我的家鄉在哪裡?家鄉對我來說是個陌生的詞語,它太陌生,太遙遠了……

  我5歲便離開了我所謂的家鄉――東北。在我屈指可數的記憶裡,那只是個貧窮落後的地方。然而難得的是在記憶的長河裡,我還能搜羅處一些關於「它」的美好回憶……

  家,東北的家,破舊的土房,鋪草的房頂,寬敞的院子,還有一個不大的菜園,這便是我的家,我的家鄉。

  在破舊的土房裡,有我的回憶,溫欣又美好的回憶……在太陽剛剛露頭的時候,院子裡的大公雞便開始了它的高歌。那可能還在我三四歲的時候呢吧!一定很可愛!我翻起身,爺爺穿著藍外套,把爐子燒得劈啪響,爺爺當時真的很英俊……不知道是爺爺抽的煙,還是從爐子裡冒出的,整個屋子朦朧一片,我站起身,哭著叫著:「奶,奶!尿尿!尿尿!」霧裡確實來了個人,應該是某個大哥哥吧,我不記得了……

  鋪草的房頂,那是我去過最高的地方……也許是房子漏了吧!叔叔把著梯子,三下兩下,便上了房。他好高大,好威猛……房頂對我充滿了誘惑,終於有一天,我費盡力氣,不只怎麼竟也爬上了梯子,也許那時有5歲吧,正是充滿好奇的年齡!就在我準備將勝利的腳步走完時,我被一把抱了下來。「這小子,夠淘!」呵呵,孩童,我還對事物充滿了好奇。

  寬敞的院子,那是我嬉戲的地方。但似乎這裡對我來說充滿了危險――那隻健壯的大公雞。似乎這家子裡他就能欺負我,不管我怎麼躲避他的視線,在我邁出大門的第一步以後,回過頭來,他便總要站在我的後面,一副很兇猛的樣子,接下來,便是我又哭又嚎的奔跑……而奶奶,這時候總要助我一臂之力的,只見幾棵包米瓤子,嗖嗖地飛過來,總是正中紅心,他便要嚇得跑回窩裡去,如今我再也見不到那隻公雞了,連雞都很少見……

  菜園,這是爺爺一家收入的惟一來緣。那裡有條大黃狗,有雞進去他便咬,但他不欺負我,對我很好,可後來不知道怎麼不見了,我也沒有關於他更多的記憶。一到灌水的時候,便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冰涼刺骨的地下水源源地被送到地面上來,在地裡迴旋著滋潤每一方土地,在這裡我知道了李子是長在樹上的,西瓜是在地上爬的……

  家鄉裡,除了爺爺的房子,我還記得那鋪在地上的毯子和成片的小樹林,依然那麼親切,那麼懷念……

  是的,家鄉有很多草,人們都養著牛,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放牛的時候,各家的牛都趕到草地上,一群一群的,現在是看不到了。記得我小時候懶,走累了便要不幹的,一屁股坐在草地上,現在想起來,那草還真扎人,那天還真藍……

  家鄉那裡到處都是小樹林,據說是為了防風沙,每家都要種的。樹是那樣高,那樣茂盛。下著雨,走在樹林裡是感覺不到的,非要等雨停後,樹上的葉子承受不住了,才會掉下來的……下完雨,沒多久,我便要陪奶奶去林裡採蘑菇,現在有的地裡雨後也有蘑菇,但遠沒有故鄉的大,故鄉的好吃……

  一個個家鄉的片段湧進我的腦海,原來我的童年這麼美好。我不是個城裡人,我有故鄉的記憶,我有屬於我的故鄉,那片只屬於我記憶裡的土地……

  原來,我離家鄉並不遙遠……

  【篇六:家鄉_1200字】

  我的家鄉位於吉林省松花江北部,是一個依山傍水,景色秀麗,風景怡人,資源豐富,四季分明,氣候適宜,好比人間仙境的小城鎮。這就是我的家鄉——白石山。

  家鄉的景色

  這裡有一望無際的森林,清澈的湖水,肥沃的土地。具有代表性的山峰就有兩座,一座是平頂山,另一座是駱駝峰。看,水裡的小魚伸出一個個自己的小腦袋,正在享受陽光的沐浴。再看,樹上的喜鵲唧唧喳喳給寧靜的城鎮增添了幾分色彩。

  春天路邊鮮花競相開放,清香撲鼻。那些黑裡泛著紅的、白裡透著綠的、黃裡閃著金的梅花、迎春花和野草花,令人目不暇接。夏天凝望那滿天大大小小,忽明忽滅的繁星是那麼的美麗,那麼的溫柔。在平頂山間定會看到寬闊的水庫,碧綠的水面在陽光的照射下,放出耀眼的波光。現在已經是秋天燕子還是不捨得飛回南方,金黃的麥子已經彎下了腰,一片片葉子也突然間變紅了。冬天樹兒穿上了銀亮的白禮服,樓房戴上了暖和的白絨帽,麥苗乾裂的小嘴正吮吸著甜滋滋的雪水……

  家鄉的資源

  這裡礦產非常多,有煤礦、寶石礦、金礦(未開發)、矽礦……還有一個約50000平方米的自來水水庫。不但有這些,而且還有各種各樣的樹種,有松樹、樺樹、榆樹、楓樹、柳樹……有著名的漂河煙。有中外文明的四大特產,人參、雕皮、靈芝、鹿茸角。有一些常見的土特產,例如木耳、枸杞、天麻……有國家級保護動物,東北虎、黑熊、梅花鹿、獐子、水貂……據說還要在這裡建一個國家中型水利發電站。

  家鄉的歷史文化

  在抗日戰爭時期,這裡的鐵路、火車站都是日本侵略者強迫我們中國勞苦大眾建成的。他不珍惜我們中國人民的生命,不分白天黑夜,強逼我們中國人給他做苦力,吃不飽、穿不暖,稍微有點毛病就被日本侵略者扔進——萬人坑。解放後20世紀80年代在這裡拍過一部《東北大俠》的電影,真實的記錄了我們東北廣大人民抗日戰爭的面貌。

  我的家鄉主要以漢族、滿族、回族、朝鮮族為主。

  ……

  我的家鄉不但景色綺麗,而且物產豐富。更值得讚美的是家鄉勤勞、善良的人們,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財富,裝點了這片神奇、誘人的我土。我愛家鄉的山,家鄉的水,更愛家鄉的親人。家鄉是祖國大家庭裡的一朵美麗奪目的鮮花,成長在特色社會主義是大花盆裡。在偉大共產黨的陽光哺育下,不斷的開放。

  我要努力學習,做一個祖國和人民放心的好孩子。為建設偉大的祖國和可愛的家鄉,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愛我的家鄉——白石山。

  【篇七:說到家鄉_1200字】

  和幾個老同學聚會。一見面,就一眼看出誰是蕭山、餘杭的,誰是富陽、臨安的,於是我就對他們說:「怎麼,每一個人都帶著自己家鄉的特色啊!」隨即有人建議每一個人都要說說自己的家鄉,杜絕假冒偽劣。

  家鄉怎可假冒偽劣?反正我不會杜撰。為了表示對正版的支持,他們一致推選我首當其衝。

  我的家鄉在浙西大峽谷,那兒山清水秀、民風淳樸。離開家鄉在外地工作,我時常想念那兒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以及兒時的夥伴。

  我們村坐落在半山腰,背後是青翠的大山,眼前是茫茫的群山。早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開門見山。可以說,是大山養育了我,是大山教給了我堅忍的品質,讓我懂得了生活的深沉。

  父母是地道的農民,365天都做著同樣的工作:下地、上山,不計辛勞,不怨困苦。那時候,我是父母的小尾巴,整天跟在他們身後。父母上山,我也上山。6、7歲的我竟像一個懂事的小大人,很少在大人面前撒嬌、哭鬧。父母在大山的斜坡上開荒耕種,我就乖巧地坐在樹林裡的石頭上,看看樹,想像著每棵樹的名字和年齡。撥弄撥弄身邊的小草,還不時和幾隻行色匆匆的山蟻纏綿絮語。兒時的我懷著強烈的好奇心探索著大山的神秘。也許正是小時侯在大山裡養成的性格,我一直都是這麼喜歡沉默,熱中於探索的。

  家鄉的山是深沉的,他像一位博學的智者,不經意間教給了我生活的真諦。我由衷地感謝這位沉默的老師。

  有山就有水。村前一彎清澈的小河伸向遠方,這條小河記錄了我們童年的歡聲笑語。夏日的午後,我們這些山裡孩子偷偷溜出家門,一頭扎進小河的懷裡,翻騰、跳躍。年幼的我們都知道,回家後一定會讓父母脫光了褲子打屁股的;不過,小河的吸引力讓我們暫時忘記了打屁股的苦痛。

  小河也是一位幽默的老師,它讓我懂得有享受就要承擔風險,而且要付出代價。

  如今,家鄉已經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旅遊區;市重點工程華光潭水電站正在建造之中。一條寬闊的柏油路把家鄉與外面的世界連接起來了,無數遊人、商品從外面進來。家鄉的山核桃、竹筍源源不斷地運往大城市。原本寂靜的山村熱鬧起來了,你看,老實巴交的鄉親也操著生硬的普通在話討價還價。

  家鄉富裕起來了,希望富裕起來的家鄉仍可找尋到大山的青翠,小河的清澈。因為它們見證了父輩的堅韌,記錄了我們的歡笑,是家鄉的靈魂。

  我講完了,還沉浸在無限的懷念裡。幾個同學打趣到:想不到,班上的活躍分子小時候是這樣的乖。也許,讀書時女生集體暗戀你的原因正是你從小在山裡養成的這些品性呢。紛紛抱怨身不逢時,長不逢地。「不說了,不說了。」

  【篇八:家鄉舞動的四季_1200字】

  「美麗的哈巴河,我可愛的故鄉,巍峨雄偉的阿爾泰山……你是我心中的太陽。」不錯的,正如歌中所唱,家鄉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那麼神聖——和諧的生活、秀麗的山河、樸實的人民……我不僅對家鄉的山河大地、風土民情感到親切,就連家鄉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磚一瓦,也那麼讓我留戀,讓我情不自禁想要愛撫……

  風景如畫的家鄉,四季輪迴的美,生機盎然、鳥語花香的春;烈日炎炎、綠草如茵的夏;金碧輝煌、果實纍纍的秋;銀裝素裹、粉妝玉砌的冬。像一個朝氣蓬勃而又多變的孩子,一會換一個樣,樣樣都有自己的特色。不信?你看——

  春

  春天,萬物復甦,家鄉的大地回復了生機,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出現在人們面前。小河叮叮咚咚的,演奏出大地的交響樂;鳥兒們嘰嘰喳喳的,暢談著未來的美好生活;勤勞的哈薩克牧民帶著經過了漫漫嚴冬,體力幾乎消耗殆盡的畜群,排著整齊的隊伍遷徒著。春天的陽光格外明媚,春姑娘展開了太陽的笑臉,暖暖的光束射過來,那樣溫柔地撫摸著我,像母親的手。天空中,怎麼五顏六色的,使人眼花繚亂?啊,原來是孩子們在放風箏呀!在藍天白雲的照耀下,五顏六色的風箏在自由自在地飄舞著、飛升著。

  春天,我們沐浴於溫暖的春光下,一切都是那麼充滿活力。

  夏

  家鄉夏天的太陽火辣辣地,瘋狂地迸射出它耀眼的光芒,炙烤著大地,地上塵土飛揚。靜靜的,只有河裡的熱浪湧出。瞧!樹下有一群小孩,手裡拿著自製的網子,正向花邊悄悄地移動著呢!走近一看,原來他們在撲蝴蝶。如果是叫上幾位好朋友,去河邊捉魚,一定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夏天,我們嬉戲在家鄉清凌凌的水,藍盈盈的天裡。

  秋

  秋天,家鄉的白樺林是最美的,秋風輕輕一掃,漫天落葉,如同一隻只飛舞的蝴蝶,又好似一個個舞動的精靈在天空中盡情飛舞、旋轉。落在地上,鋪成了一條條金光大道,我們在那裡打流、捉迷藏。漫步叢林,向上看去,筆直潔白的樹幹,金光的樹葉,靜靜傾聽著樺林的述說……

  秋天,我沉浸在家鄉的如詩如畫的白樺林裡

  冬

  白雪像銀珠、像粉屑、像楊花,紛紛揚揚為我們掛起了白茫茫的天幕雪簾。抬頭透過稀疏的雪簾望去,那遠處的高樓,隱隱約約,好像在霧裡,宛如在雲裡,顯得特別迷濛。雪花在空中嬉戲飛舞。「雪家族」特有的潔白在微明的天空中閃耀銀光。它滌蕩了家鄉的一切塵埃,填補了嚴冬的寂寞。

  冬天,我與孤獨在家鄉的雪地裡玩耍。

  春天擷一縷春風,送給家鄉,讓它吹拂我的家鄉;夏天,捧一抹驕陽,送給家鄉,讓它溫暖我的家鄉;秋天,拾幾片落葉,送給家鄉,讓它裝飾我的家鄉;冬天,掬一塊白雪,送給家鄉,讓它滌蕩我的家鄉。

  此時,我正在地圖上找尋那隻雄雞的尾巴,在她那柔軟的羽毛下,乃是我的家鄉——哈巴河

同类文章
有關描寫感恩的心的參考作文

有關描寫感恩的心的參考作文

  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知遇之恩,感謝朋友的鼓勵之恩,感謝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下面是小編收集的有關描寫感恩的心的參考作文,歡迎大家參考。  感恩的心作文1  這首歌,《感恩的心》我十分喜歡聽,因為在這首歌后面,有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  那是一對相依為命的母女倆,女兒(啞巴)最喜歡吃
和成長的快樂有關的參考作文

和成長的快樂有關的參考作文

  成長,既深奧但又不那麼深奧!它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和成長的快樂有關的參考作文,歡迎大家參考。  第一篇:成長的快樂  不管你怕不怕困境,現實中的困境卻無法避免。困境中的人們總愛呼天叫地、埋怨世道不公,結果不但走不出困境,而且陷入了更痛苦的深淵,絲毫不見"柳暗花明"的轉機。
時間舒服的事而不是痛苦作文

時間舒服的事而不是痛苦作文

  「作文是件很痛苦的事。」許多學生都這樣認為。每每老師布置「今天作文……」話未結束,接嘴的便是那麼熟悉的「喔——」。倘是接著說明要求,學生便又應一聲「喲——」;如果「不要做」,即使說得像蚊子呼吸一樣輕,也會招來潮水一般的類似「太棒了」、「爽」之類的真心話。曾有同學親口對我說,聽到老師「不寫
關於激動的話題作文

關於激動的話題作文

  歷史悠久的長城終於浮現在我的面前,我心裡很是激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激動的優秀關於激動的話題作文,歡迎查閱!  關於激動的話題作文一  你知道嗎,聽老師說:將有一位「重量級的神秘嘉賓」來校訪問我們的「根與芽社團」展示活動。介於這位人物的特殊身份,全校1000多名學生中只有20個優秀
值得珍藏的記憶作文700字

值得珍藏的記憶作文700字

  時間像流水一般,閃閃的星光,正在綴滿沒有遮蔽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來人們凝望的眼睛。  ——題記  腦海中曾經的記憶如繁星點點,可最值得珍藏的只有那一次,它讓我懂得了堅強。  微風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突然,下雨了,雨點不停地打在花朵上,每一滴雨點砸下來的
有關尊嚴的小作文

有關尊嚴的小作文

  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搜集的有關尊嚴的小作文,供大家參考。  有關尊嚴的小作文(一)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走在熟悉的小路上。路上行人雖然不多,但馬路上的車輛卻是絡繹不絕。突然聽見了一陣斷斷續續敲擊地面的聲音,我很好奇,是什麼人再敲擊地面,便四處張望。  在離我大概50米的地方,我看見
我最憤怒的事450字作文

我最憤怒的事450字作文

  「憤怒」是可怕的,就在於它那一瞬間的爆發,會將所有的憤怒融入力量之中。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我最憤怒的事450字作文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我最憤怒的事450字作文【1】  在世界上每個人都有感人的事,在我的印象中也有一件讓我感動的事。這件事既讓我感動,又讓我憤怒!  那一天,我和同
家是心裡永遠的牽掛作文

家是心裡永遠的牽掛作文

  時光的照相機,把你從一個遠景慢慢調成了近景,從此,我的心裡有了你的顯影,很真切,很樸實,很感動。  流年裡,你見證了我的成長,而你在我心中的位置也隨時光慢慢發生著變化。  童年時的我,對你沒有什麼感情,更無感激。在我幼小的心中你就像一個陌生人,雖然對我很好,但我只想著累了就到你那休息一會
描寫你讓我感動參考作文

描寫你讓我感動參考作文

  在我們的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平凡的小事,而這些事卻帶給我們無數的感動。下面是小編收集的描寫你讓我感動參考作文,歡迎大家參考。  第一篇:你讓我感動  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愛亦是母愛,無論你是收下還是拒絕,它都會在身邊陪伴著,不離不棄。又是,千方百計的討好或是關愛,也許,只是為了博孩子一笑。 
酥油燈的愛

酥油燈的愛

  每個秋日的黃昏裡,總有一個年輕人踩著滿地發黃的落葉,茫然渡步,也不知道自己要去何方。他無助而絕望的走著。他這樣一走就是幾年。  一些好心的人總會上前問道:你到底要找誰?為什麼一直這樣走著?但他總是不作回答。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與他相遇。他好像把我當成那個人,我問他;「你要找誰,為何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