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徵文
2025-02-10 11:51:08
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每年公曆七月一日。下面是小編收集的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的徵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
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誌。對人民群眾負責,就是對黨負責;損害人民的利益,就是損害黨的利益。作為一名積極要求入黨的共青團員,我心目中的共產黨員,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是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的人。中國共產黨員,應該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兒女。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最高原則,把密切聯繫群眾作為黨的三大作風之一,以此教育和武裝全黨。中國共產黨的全部歷史,就是一部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歷史。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做一個合格黨員的基本條件,也是區別黨員與非黨員的重要界限。無數英雄和模範的黨員為我們實踐黨的宗旨做出了光輝的榜樣。雷鋒同志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雷鋒有一句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貫穿了他的整個人生,他活著就是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走到哪裡,就把好事做到哪裡。全國勞動模範、掏糞工時傳祥,儘管工作很髒,很辛苦,他卻兢兢業業幹了一輩子,在他看來,一人臭可以給更多的人帶來乾淨,這同樣是光榮而偉大的事業。全國勞動模範、售貨員張秉貴,他把三尺櫃檯當做為人民服務的無限天地,以他出色的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把黨的溫暖和關懷送到人民群眾的心坎上,他認為這跟工人煉鋼、農民種糧一樣,都是在為人民群眾做貢獻。
王若飛同志曾經說過:「對人民來說,我們就是一頭牛,像牛那樣馴服地為人民工作,勤勤懇懇,老老實實,不講價錢,不使脾氣。」我剛才所說的那些優秀黨員,正像老黃牛一樣,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保持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戰勝和克服困難,使黨的事業不斷發展壯大,在艱難複雜的鬥爭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保證。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要求黨員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與群眾同甘共苦;就要求黨員與群眾始終保持最密切的聯繫,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凌駕於群眾之上。在新的歷史時期,黨員要把手中的權力用來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先人後己,先公後私,自覺地使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自覺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立志改革開放,獻身現代化事業,帶領群眾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
所以,評價一個黨員是否堅持黨的宗旨,首先要看他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成績如何。如果天天喊著為人民服務,但又不安心本職工作,拈輕怕重,挑肥揀瘦,大事做不了,小事不願做,本職工作不稱職,那就談不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因此,每個黨員都應立足本職工作,奮發進取,忘我工作,腳踏實地為人民的利益而盡職盡責。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我們只有無愧於歷史、無愧於人民,才能永遠站穩腳跟。一個黨員是不是合格,歸根到底要看他是否忠實地、模範地為人民服務。作為一名要求入黨的青年,我也要把黨的宗旨落實到自己的日常工作和一言一行,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突出的成績,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第二篇: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每年公曆七月一日。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馬克思主義迅速傳遍到我國,經過「五四」愛國運動,最早接受馬列主義的革命知識分子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董必武等人,相繼在各地成立共產主義小組,宣傳馬列主義,從事工人運動。在列寧領導的公產國際的積極幫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後因被帝國主義密探發覺,會議又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隻船上繼續進行。參加會議的有李達,李漢俊,張國煮,劉仁靜,董必武,陳潭秋,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陳公博,包惠僧,周佛海,共十三人(陳獨秀並沒有參加這次會議),代表全國冠軍五十七名黨員出席了會議。參加會議的還有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尼柯爾斯基。大會通過了黨的章程,選舉陳獨秀為總書記,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在中國出現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的,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開闢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新時代,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抗日戰爭時期,由於環境困難,不能查記「一大」召開的準確日期,因此1941年黨中央決定召開「一大」的確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為黨的生日和紀念日。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召開,而黨的誕辰紀念日是7月1日。為什麼兩者的時間不一致呢?為什麼7月1日成了黨的誕辰紀念日呢?中國共產黨黨於1921年7月成立以後,由於鬥爭的殘酷,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條件組織統一的活動來紀念黨的生日。直至1936年當中國**黨成立十五周年的時候,黨的一大代表陳潭秋同志在莫斯科出版的《共產黨國際》雜誌第七卷上,發表了《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回憶》一文,以表示對黨的誕生的紀念。這是紀念中國共產黨黨最早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是以一大開幕的具體月份為依據的,而不是以一大開幕的具體日期為依據的。
把7月1日作為中國共產黨黨的誕辰紀念日,是毛澤東同志於1938年5月提出來的。當時,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黨建立十七周年紀念日」。這是中央領導同志第一次明確提出「七一」是黨的誕生紀念日。
當時,在延安的曾經參加過一大的黨的創始人只有毛澤東和董必武兩人。他們回憶一大是七月份召開的,但記不清楚確切的開會日期。因為缺乏檔案資料,一時無法查證,所以就把7月1日確定為黨的誕生紀念日。
「七一」作為黨的生日,最早見於中央文件是在1941年6月。當時,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中國**黨誕生二十周年抗戰四周年紀念指示》。指示說:「今年七一是中國共產黨誕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國抗日戰爭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據地應分別召集會議,採取各種辦法,舉行紀念,並在各種刊物出特刊或特輯」。這是以中共中央名義作出的把「七一」作為黨的生日進行紀念的第一個文件。
此後,全黨開始大規模地舉行紀念黨的生日的活動。而「七一」就作為黨的生日固定下來。
黨的一大開幕日期到20世紀70年代末才由黨史工作者考證清楚。根據新發現的史料和考證的成果,人們確定一大的召開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在一大召開的日期考證清楚以後,有的同志提出黨的誕生紀念日是否也要做相應的改變?當時中央領導同志認為,黨的誕生紀念日沒有必要改變,因為這同黨的一大召開、閉幕日期不是一回事。
雖然黨的誕生紀念日並不是黨的一大召開的具體日期,但是,「七一」這個光輝的節日已經深深地銘刻在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為人們每年進行紀念的一個重要節日,也成為中國節日文化的一個部分。
第三篇: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CommunistParty),每年公曆七月一日(July1st)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馬克思主義迅速傳遍到我國,經過「五四」愛國運動,最早接受馬列主義的革命知識分子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董必武等人,相繼在各地成立共產主義小組,宣傳馬列主義,從事工人運動。在列寧領導的共產國際的積極幫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後因被帝國主義密探發覺,會議又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隻遊船上繼續進行。參加會議的有李達,李漢俊,張國煮,劉仁靜,董必武,陳潭秋,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陳公博,包惠僧,周佛海,共十三人,代表全國各界五十七名黨員出席了會議。參加會議的還有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尼柯爾斯基。大會通過了黨的章程,選舉陳獨秀為總書記,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在中國出現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的,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開闢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新時代,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抗日戰爭時期,由於環境困難,不能查記「一大」召開的準確日期(後經過考證,得出「一大」召開的時間為1921年7月23日),因此1941年黨中央決定召開「一大」確定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為黨的生日和紀念日
第一階段是從黨的一大到七大期間,新中國成立之前這一時期;第二階段是從黨的八大到十一大期間,新中國成立之後到改革開放之前這一時期;第三階段是從黨的十二大到十七大期間,改革開放至今這一時期。
分開三個階段來分析,每個階段又可以細緻劃分到每一次代表大會所處時期,如果需要對於這個問題細緻深入地了解,在百度百科當中有很全面的每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歷史背景、召開時間、歷史意義的資料,你只需要搜索如「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就可以了解,我這裡就不做複製粘貼族了,只分為三個階段給你概括一下主要的成就。
第一階段:1921年,毛澤東等12人代表各地的共產主義小組在上海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經歷了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四個歷史階段。北伐戰爭時期,共產國際和共產黨人幫助孫中山認識到聯合革命力量的重要性,進入了以革命的武裝進行北伐的新時期,而這次戰爭中途夭折的教訓,使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深刻認識到建立無產階級軍隊,開展武裝鬥爭的極端重要性,從而開始走上創建中國工農紅軍,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