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慶祝建黨95周年徵文
2025-02-12 23:45:26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艘來自浙江嘉興南湖的紅船,承載中華兒女的希望,踏破黎明的晨曦,緩緩向我們駛來。小編收集了慶祝建黨95周年徵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慶祝建黨95周年
《現代漢語詞典》裡說,信仰,是對某人或某種主張、主義的相信和尊敬,並拿來作為自己的榜樣或指南針,它是一個人做什麼和不做什麼的根本準則和態度。對個人言,信仰構成個人行為的支柱;對民族言,信仰構成凝聚民心的精神;對國家言,信仰構成國家意志的核心。信仰就像燈塔,信仰指明方向。信仰就是忠誠,信仰就是力量。
說到這,我想到了2007年在京津城際鐵路工地上的故事。京津城際鐵路是個政治任務,必須在奧運前通車。工程全線加班加點趕工期,上頭說了,生老病死,除了最後一個字,儘量別離開工地。我清楚地記得那天是7月11日,晚上8點我和工區的陳經理聊天,他說他老父親才給他打完電話,說他5,6年沒回家了,今年一定得回去陪他喝喝酒。這個兒子像每年那樣爽快地答應了。當天晚上11點接到電話,他當場就暈了過去,大家可能不理解為什麼會突然暈倒。第一,體力透支,28小時沒睡。第二,高度緊張,施工安全要保障。第三,那個才給他打完電話的老父親,已經不行了。過了幾分鐘,人醒了,目光呆滯,跪在地上,突然之間痛哭流涕,大聲咆哮著:我該怎麼辦,我該怎麼辦!我該怎麼辦!一邊是唯一的親人,一邊是停工一天損失300萬的工程。項目經理下令「今晚停工,放心回去」。他這才抹乾眼淚。連夜趕到武漢,還好,見到了病床上的父親,兩人一見,相視而笑,突然,父親把開水瓶往他頭上砸去,狠狠給他兩耳光,「你個不孝子,人家說養兒防老,老子是養兒送終!老子孤苦伶仃,沒過年完整的年!現在要死了你才捨得回來,我打你個不孝子,我打你個不孝子!你滾!滾!滾!」。說完,含恨而去,死不暝目。他欲哭無淚,辦後事的時候,要寫輓聯,他親手寫的,上聯「為國利民,廢寢忘食奈何無親無故」,下聯「建橋修路,千秋功業欣慰此世此生」,橫批「再無牽掛」。
他,沒有顯赫的聲名,沒有讚美的歌聲,沒有媒體的追捧。他擁有的,只是默默無言的奉獻與付出,只是最樸素的熱血與忠誠!我們大橋人的淚水早被水泥凝固,但我們的身體裡,儘是鐵打的骨頭和鋼打的脊梁!這,就是新時期的信仰!
一個人不能沒有信仰,沒有信仰的人等於沒有靈魂;一個民族不能沒有信仰,沒有信仰的民族如同一盤散沙;一個國家不能沒有信仰,沒有信仰的國家不會自主強大。《建黨偉業》蔡鍔對小鳳仙說「奈何七尺之軀,已許國,難再許卿」。這就是那時代的信仰。正是因為青年人的信仰,開啟了一個以五四風潮為中心,前後近十年的新文化運動,幾千年的封建制度被顛覆。正是因為共產黨人的信仰,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生根發芽,開創了一個偉大的時代!90年來,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共產黨人為了共產主義信仰,前僕後繼,慷慨赴義;信仰的力量是無盡的,一個又一個中華兒女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傾盡所有,甚至生命。看看現在,看看周圍,在黨的領導下,中國從五千年王朝之「天下」,成為億萬人民之富強「國家」!
在複雜的價值理念風雲激蕩的今天,五四中的德先生和賽先生正受「錢先生」和「權先生」的瘋狂挑戰。我們必須做出選擇!對於青年來說,信仰不必多高深,從救國救民到強國富民,信仰是落實小我,成就大我的過程。信仰不必過於工具化,更重要的是要發現自己,改變自己。人的痛苦很多是在於接受不了自己的缺點,當某一天你突然找到了一種對付這種痛苦的辦法,我認為這也是找到信仰的一種方式。
青年朋友們,堅定的信仰,崇高的精神,常蘊於先行者的足跡和歷史的轍印;前進的智慧,向上的力量,常源於後來者的信念和執著的追求。最後,我用《潛伏》的主題曲中一句歌詞結束我的演講,「我的信仰是無底深海,澎湃著心中的火焰,燃燒著無盡的力量,那就是忠誠永在!」
第二篇:慶祝建黨95周年
一個錘子,一把鐮刀交織一起,看上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圖案,可它貼到鮮紅的旗幟上,它就是代表我們國家的一個政黨——中國共產黨。當最早的一批播種者升起第一面以鐮刀、鐵錘為標誌的鮮紅的黨旗時,集結在這面莊嚴旗幟下的共產黨員便開始了救國、建國、強國的漫長徵程。正是這千千萬萬的共產黨員,在漫長的徵途上,前赴後繼,用鮮血和生命染紅了這面旗幟、保衛了這面旗幟永不退色,使中國人民看到了民族復興的燦爛曙光。為此,我要謳歌我們的黨,讚美我們的黨,今天我要說的是——「共產黨員,我為你驕傲!」
童年,我常在媽媽的輕撫中,聽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歌聲進入夢鄉。那時候,我還不知道媽媽是一位共產黨員,共產黨是做什麼的,但我知道媽媽勤勞、勇敢,為事業奉獻了畢生的精力。我常做白雲的夢,夢見自己是一朵向日葵,在陽光照耀下快點成長,長大後學媽媽一樣,也要當一名共產黨。後來,我終於在鮮豔的黨旗下,莊嚴舉起了右手宣誓,拿到了這張熠熠發光的「名片」——共產黨員。我熱愛中國共產黨,信仰中國共產黨,這就是我今生不懈的追求!
每個人的信仰是不同的。但是,信仰一個政黨,加入一個先進的組織,這是人生最高尚的追求。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值得信仰是因為她有光輝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所在,也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
朋友,你可曾記得在革命戰爭年代為黨的事業犧牲江竹筠、許雲峰;抗日戰爭中面對兇殘日寇寧死不屈的劉胡蘭,毛澤東主席對她光榮而短暫的一生作了高度的概括「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還有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黃繼光、邱少雲等等動人的故事?直到和平年代,我們黨許許多多優秀的女兒,為了她們信仰的事業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如焦裕祿、孔繁森、向秀麗、李向群、王偉等一大批光輝的形象,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他們用畢生的熱血,書寫了一個共產黨人的豁達的胸懷和光輝的篇章;去年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SARS,也是共產黨人衝在最前面,你聽:「我是共產黨員,我先上!」,雖然這是短短的九個字,她代表著我們廣大黨員的心聲,也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信賴。
共產黨員,我為你驕傲!記得有首歌名叫《紅旗飄飄》,歌詞大意是:紅旗飄飄,紅旗飄飄,為你歡呼,為你祈禱,你的名字比我的生命更重要。是啊!還有什麼事能比得上黨和人民的事業更重要呢?我仿佛看到一批又一批新人緊握右拳,莊嚴宣誓;我也仿佛看到,許多滿懷對黨和人民的熱愛,投身到各行各業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成為國家的中堅,民族的脊梁;我也仿佛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這群優秀兒女作為堅強的後盾,將一天比一天更強大,更繁榮。
第三篇:慶祝建黨95周年
難忘那熱血沸騰的1921年、血雨腥風的1927年,遠離了全民抗戰的1937年、波詭雲譎的1945年,揮別了舉國歡慶的1949年、還有那徘徊摸索的1978年,終於迎來了今天---20xx年。時光如同一趟從不晚點的列車,一轉眼一個政黨成立就要滿95周年了。95年,在漫漫歲月長河中只是很不起眼的一小段,但對於整個中華民族,卻是濃墨重彩的輝煌!這一切,都因為有了這個政黨---中國共產黨。
歷史的塵煙,掩蓋不住世紀的風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無數先驅者已將希望的種子撒向人間,綻開了一片燦爛的紅色。彈指一揮間,百年如一天,黯淡與輝煌、幻滅與重生,永恆的悲愴與不朽的豪情,時刻銘刻在我們驀然回首之間。
95年的奮鬥不息,95年的前赴後繼,中國共產黨歷經滄桑,經歷了初創時的艱難、北伐戰爭的洗禮、土地革命的探索、抗日戰爭的硝煙、解放戰爭的炮火,又歷經了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十年"文革"和改革開放,中國共產黨一次次面臨歷史的重要關頭,又一次次實現了歷史性的抉擇。不管是雪山草地大渡河的悽風冷雨,還是井岡山太行山的腥風血雨,不管是延安窯洞西柏坡的斜風細雨,還是改革開放帶來的驚風急雨,中國共產黨始終緊緊地同全國人民團結在一起,與中國命運的脈搏一起跳動,從單薄走向厚實,從年輕走向成熟,帶領中華民族走上了偉大的復興之路。
九十五年過去了,當年那個只有50多人的小黨,而今已經發展成為擁有8000萬名黨員的世界第一大政黨了。我,作為這個光榮組織的一員,又該怎麼做呢?
今年3月至6月,我非常有幸作為團省委工作組的一員,和統戰部鄭李輝、青創中心段俊傑、研究室朱逸寒一起,在吳朝安書記的帶領下,參加省委省政府組織開展的「萬名幹部進萬村入萬戶」活動。活動要求我們送政策、訪民情、辦實事、促發展。這三個月,我實實在在經歷了一次思想的洗禮。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一直以為自己很了解農村,對農業也不陌生,以為自己知道農民的想法;參加了「三萬」活動之後,才真正明白自己的膚淺,時代不停地向前發展,我的思想不知不覺地已經落伍了。在這裡我要跟大家講述一個親身經歷的小故事。
4月2日上午,我和吳書記走訪天門市嶽口鎮徐越村七組時,遇上一位老大爺,他叫徐水堂,今年74歲。他有兩個兒子,分別蓋了兩棟小樓,兩個兒子、媳婦和孫子都在外面打工。老兩口除照看兩棟小樓外,在家還種了6畝多地。在了解他家的基本情況後,按照慣例我們問他對黨和各級政府有什麼意見和建議時,老大爺說,我只有一句話,那就是感謝黨、發自內心的感謝黨。他說,我是一個從舊社會走過來的的人,舊社會我是泡在苦水裡,現在我這一大家子過的很安逸,那真是一個地下,一個天上。現在我們老兩口還能種地,種地國家不僅不收稅、還有補貼,糧食和零花錢都不成問題;另外政府給我們辦理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看病可以報銷;現在就連安裝自來水,也只需要交上400塊錢,政府補貼1600塊,今年下半年我就可以吃上自來水啦!當我們笑問他兒子們每次回來給不給零花錢時,老大爺爽朗的一揮手說,我不要他們的一分錢,他們回來我吃不完的糧食隨便他們拿,不要錢!
憑心而論,老大爺的家庭環境在徐越村只能算個中等水平,而徐越村是我們四個聯繫村中各方麵條件最差的。在我們走訪的1630戶農戶中,雖然不少農戶提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幾乎所有我們走訪的農戶都承認這樣一個事實:黨和政府是真心幫助農村、真心扶持農業、真心關心農民!
開朗的老大爺在讓我感動的同時,也讓我有了一些愧疚。回想起我以前的工作表現,看到了老大爺身上的「大」,也感覺到了自己身上的「小」。「三萬」活動對我來說真是一場及時雨,它滋潤了我乾涸的心田,洗滌了我思想上的汙垢。三個月的時間,對我來說,很短又很長!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今天的我們,告別了金戈鐵馬、硝煙瀰漫,告別了樹皮草根、野菜粥糠,告別了東躲xz、家破人亡;當我們坐在冬暖夏涼的辦公室裡,當我們走在熱鬧繁華的大街上,當我們舉家團圓歡聚一堂的時候,有沒有像徐大爺一樣有一些感恩呢?當我們為生活瑣事而煩惱的時候,當我們為一時的得失而斤斤計較的時候,當我們抱怨這抱怨那的時候,有沒有像徐大爺一樣去開朗面對呢?
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啊,在您95歲生日來臨之際,我要對您說:如果我是一塊磚,我要去構築祖國繁榮昌盛的大廈;如果我是一顆螺絲釘,我要去鋪設民族走向輝煌的路軌;如果我是一棵小草,我要為祖國的春天奉獻自己生命的綠色!
最後,用南美著名共產主義戰士切·格瓦拉一句格言共勉:讓我們面對現實,讓我們忠於理想!
第四篇:慶祝建黨95周年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艘來自浙江嘉興南湖的紅船,承載中華兒女的希望,踏破黎明的晨曦,緩緩向我們駛來。95年的風雨徵程,95年的披波斬浪,她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譜寫了一曲抵禦外侮,民族自強的壯麗篇章!她就是中國共產黨!
有這樣一批滿懷愛國熱忱的先進青年,始終依靠黨的正確引導,站在時代的最前沿,和中國共產黨一起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革命洪爐的錘鍊,一起見證了改革開放三十餘年的輝煌!
如今,這艘航船已經駛過了烽火硝煙的革命洪流,正在改革和發展的浪潮中奮勇前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作為新時期團的幹部,我們將秉承先輩何種精神,才能再次奏響時代的最強音?
讓我們回到波瀾壯闊、風雲變幻的1919年,在民族存亡的關鍵時期,一個個青春的面孔,置個人安危於不顧,面對軍閥的殺戮,喊出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救國主張,正是這無數的社會脊梁,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五四,是現代中國的青春記憶,對於今天中國而言,五四並未遠去。當我們創造世界第2GDP的時候,還有2000萬群眾生活在絕對貧困線以下,還有近300萬兒童正張大著他們渴望讀書的眼睛,還有億萬農民還未完全享受到社會保障。國富民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五四運動開啟的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依然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所在;五四運動所提倡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依然是我們的理想和信念所在。
現今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多元化的時代,我們的青年,面對紛繁蕪雜的社會思潮有點兒無所適從。這不由使我想起了五四前夕的北京大學,新舊思想激烈交鋒,我們的青年也曾迷茫彷徨。新文化運動的先驅陳獨秀、李大釗先生,追求真理,不斷探索,從俄國十月革命引來了馬克思主義的薪火。面對保守勢力的詰難,他們堅持真理,據理批駁,辜鴻銘先生拖著滿清的遺辮,在人群中孑孓而行,才使得新文化運動以摧枯拉朽之勢推動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經過95多年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已經形成科學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我們團的幹部是否應該繼承先輩追求真理、堅持真理、傳播真理的寶貴精神財富,為我們的青年點亮一盞思想的明燈?
青年是最富有活力、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創造性的一代,多少年來,共青團在黨的帶領下,緊緊依靠團結廣大青年,在革命和建設的不同歷史時期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青春之歌。可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如今,我們的工作浮在面上多了,沉下去的少了;和青年精英聯繫多了,和普通青年群眾接觸少了;向上匯報多了,在基層落實少了。陳毅元帥普經說過,中國革命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手推車推出來的。溫家寶總理也曾深情地說:「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我的理解,青年群眾是團的力量之源,青年群眾的認可是團組織最大的榮耀,團的幹部難道不應該僕下身子,緊密聯繫群眾,做青年之友,解青年之難嗎?這難道不是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的又一寶貴精神財富?
我們欣喜的看到,團省委機關雙創活動,內強團幹素質,「兩聯繫兩服務」,「三進三訪三促活動」建立聯繫青年群眾工作機制,團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五項重點」、「八大活動」竭誠為青年服務。「路線確定以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讓我們秉承先輩愛國主義民族精神,堅持對真理的不懈追求,緊緊團結依靠青年群眾,增強工作執行力,做黨放心青年滿意的團幹部!
更多相關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