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共產黨宣言讀後感
2025-02-22 17:29:25
《共產黨宣言》是真理,但任何真理都必須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小編收集了共產黨宣言讀後感,歡迎閱讀。
共產黨宣言讀後感「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遊蕩。」
1848年,30歲的卡爾•馬克思和28歲的弗裡德裡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的開端,以這句神秘而又如磁石般地話語,向世界傳播了一個信息:「共產主義已經被歐洲的一切勢力公認為一種勢力。」
現在,163年過去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經歷了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蘇聯解體、東歐異幟,共產主義已經不再是「一個幽靈」,它曾經紅遍了大半個世界,又經受了嚴重的挫折。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一名共產主義的信仰者,在中央強調加強理論學習的大背景下,重溫這一划時代的綱領性文獻,令人感慨,發人深思,催人奮進。
《宣言》是顛撲不破的革命真理
我們學習《共產黨宣言》,根本的問題就是為了堅定對共產主義的信仰。要堅定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就必須用共產主義的理論來武裝我們自己的頭腦。只有理論上的清醒,才會有實踐中的清醒,只有理論上的堅定,才會有實踐中的堅定。
《共產黨宣言》是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它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第一個綱領性文獻,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重要標誌,是一部魅力永恆的經典名著,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中的奠基之作。宣言的觀點和框架經馬克思、恩格斯共同討論,由馬克思執筆寫成。至今已用200多種文字多次印刷發行,成為全球公認的傳播最廣、最具國際性的著作。很多革命戰士走上革命道路,接觸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著作,就是《共產黨宣言》。
《共產黨宣言》濃縮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容和主要原理。馬克思主義不是憑空產生出來的,他是前人全部知識的概括和總結。19世紀自然科學三項重大發現:達爾文的進化論、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和能量轉換定律,使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出現了一個質的飛躍。社會科學領域內的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的空想社會主義為揭示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奠定了基礎。馬克思、恩格斯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批判性的吸收,創造性的發展,提出了系統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構成了馬克思主義全部學說的框架。
馬克思捍衛了費爾巴哈的哲學唯物主義,揚棄了他的形上學觀點,批判地吸收了黑格爾唯心辯證法的合理內核,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並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來觀察解剖人類社會,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學說,為共產黨人確立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馬克思論證並發展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創立了剩餘價值理論,闡明了無產階級在資本主義制度中的真正地位,科學地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兩個必然性。
馬克思通過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將空想社會主義變為科學。《宣言》指出:「每一歷史時代主要的生產方式與交換方式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所賴以確立的基礎,並且只有從這一基礎出發,歷史才能得到說明。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任何社會形態都只是與一定生產力發展水平相聯繫的過程,資產階級社會也概莫能外。從原始社會解體以來人類社會的全部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這個歷史包括一系列發展階段,現在已經達到這樣一個階段,即無產階級如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擺脫任何剝削、壓迫以及階級劃分和階級鬥爭,就不能使自己從資產階級的剝削統治下解放出來。」
《共產黨宣言》在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對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對階級和階級鬥爭,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階級鬥爭的產生、發展過程進行精闢分析后庄嚴宣告:「隨著大工業的發展,資產階級賴以生產和佔有產品的基礎本身也就從它的腳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產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163年的歷史,無可辯駁地證明了《宣言》的這些基本論斷。有誰能夠提出一些新的理論來推翻這些基本結論嗎?沒有!就連馬恩的不少敵人也不得不多次承認這一點。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百多年的社會發展史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性。事物發展有它不可抗拒的規律,儘管它永遠是走著迂迴曲折的道路,但是根本方向不可逆轉,人類歷史也是如此。
《宣言》是共產黨人的行為準則
共產黨人是無產階級中的有覺悟的先進分子組成的。如果失去了這一先進的階級特性,共產黨人就不成其為共產黨人。從革命黨到執政黨,從封閉到開放,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共產黨人面臨的環境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在這種變化面前,能不能繼續保持先進性,是對每位共產黨員的一場嚴峻的考驗。
胡錦濤指出,「回顧90年中國的發展進步,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全黨必須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更為緊迫。」
《共產黨宣言》對資產者和無產者,無產者和共產黨人做了全面分析,對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做了精闢的闡述。《宣言》指出:「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關係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發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作為一名共產黨人,就是要實行這兩個決裂,不但要和舊社會徹底決裂,還要和舊思想徹底決裂,從根本上解決好依靠誰,為了誰的問題。
《宣言》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
蘇聯解體,東歐易幟發人深省,令人警醒。社會發展總的進程雖然不可逆轉,但並不是不會出現曲折與反覆。蘇共在擁有20萬黨員時奪取了十月革命的勝利,在擁有200萬黨員時打敗了法西斯,卻在擁有2000萬黨員時喪失了政權。
羅馬尼亞1989年在東歐第一個發生劇變。劇變前,黨員人數佔全國人數的1/6,是共產黨執政中比例最高的。這兩個政黨的迅速解體,共同的重要的原因就是,相當一部分黨員已不具備黨員的先進性,甚至成為反黨分子,在黨生死存亡之際,自然不會站出來為真理作鬥爭,維護黨的生命。
《宣言》強調共產黨人要堅持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立場。堅持「整個無產階級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的基本立場。就是說,要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世界觀和立場的轉變是馬恩「兩個轉變」的關鍵,馬恩創作《宣言》時,都是不滿30歲的年輕人。在那個時代,馬恩憑著他們的家庭地位、社會關係和本人才學,完全有可能成為上流社會的一員。可是,他們拋棄了社會世俗的功利觀念,選擇了一條無私奉獻的風雨人生之路。
「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要徹底消滅私有制,就要改變由私有制衍生出來的私有觀念。但是這個改變是痛苦的、漫長的、充滿鬥爭和博弈。《共產黨宣言》指出:「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資產階級「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繫了。」千百年來的剝削階級的意識形態絕不會隨著剝削制度的滅亡而很快滅亡。它們總是要頑強的表現自己,甚至企圖捲土重來,把復闢的想法變為復闢的行動。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證明,無產階級革命成功後,共產黨人將面臨著長期執政的考驗。腐敗導致黨衰國亡是重要的原因。我們要在把握「兩個必然」的複雜性、曲折性中堅定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理想是燈塔,是人生航標;信念是動力,是精神支撐。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就要做到宗旨不忘、忠誠不減,增強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鬥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宣言》是指引繼續革命的燈塔
胡錦濤強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
《共產黨宣言》是真理,但任何真理都必須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純粹的絕對真理是沒有的,真理都是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辯證統一。馬克思主義必須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必須與各國發展了的實際相結合才能迸發出旺盛的生命力。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遇到嚴重挫折的時候,在中國革命處於緊急關頭的時候,中國共產黨人認真總結世界和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經驗和教訓,重申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時堅定不移地實行改革開放。中國共產黨人在實踐中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使馬克思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當前,我們學習《共產黨宣言》,要進一步把馬克思的基本原理與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堅持與時俱進,認真領會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精神實質。做到堅持馬克思基本原理不動搖,堅持馬思主義隨實踐發展而發展不動搖。一方面要堅決反對否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散布馬克思主義過時論的錯誤傾向;另一方面也要反對把馬克思主義當教條,死抱住一些具體結論不放的本本主義傾向。
歲月的雲煙,遮不住真理的光輝;科學的思想,指引著歷史的航向。從《共產黨宣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的燈塔指引著中華民族的偉大探索。幾經曲折坎坷,幾經飛躍發展。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在跌宕起伏中走過了160年的歷程。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以巨大的理論和實踐勇氣直面挑戰、破解難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30多年的偉大實踐,則是這段歷程中激蕩人心的雄渾樂章――它不僅讓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在中華大地展現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也讓一個五千年文明古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的潮流,向著民族復興的目標奮進。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和興旺,讓人們重新看到了科學社會主義真理的力量。從《共產黨宣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創新探索,為科學社會主義注入了新鮮的時代和民族的特色。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這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這一科學真理歷久彌新、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根本所在。沒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就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中國的發展和繁榮。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繼續解放思想,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出發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中國人民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對馬克思主義創造性地繼承、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的成功實踐。這一實踐有力地證明:《共產黨宣言》的基本原理是科學的、管用的;同時,馬克思主義只有與本國國情相結合,在堅持基本原理基礎上不斷進行創新發展,才能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經過一個半世紀的歲月洗禮,《共產黨宣言》的理論和實踐的光輝仍然照耀著全世界共產黨人的革命徵程。讓我們再一次向世界宣告:「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