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優秀髮言稿
2023-12-11 16:35:57 5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有堅定的文化自信,是因為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小編收集了領導幹部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歡迎閱讀。
領導幹部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80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紅軍將士完成了震驚世界的長徵,開闢了中國革命繼往開來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國革命勝利前進的重要基礎。紅軍長徵鑄就了偉大的長徵精神,即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的精神。長徵精神在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長河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繼承和弘揚長徵精神,對於深刻理解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關于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論述具有重大意義。
繼承和弘揚長徵精神,是科學把握紅色文化體系的需要,有助於夯實文化自信的基礎
紅色文化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產生於血與火的革命戰爭年代,並延續至今,是一個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體系。由於各個歷史階段的條件、性質和任務不同,紅色文化在發生、發展的過程中,在本質精髓上一脈相承,在表現形式和載體上豐富多樣。革命戰爭年代孕育而生的長徵精神是紅色文化體系中的光輝坐標之一。
長徵精神一方面繼承了八一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中諸如堅定信念、聽黨指揮、清廉為民、艱苦奮鬥、敢為人先、敢闖新路等優秀品質;一方面又啟迪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對形成內容完整、邏輯縝密的紅色文化體系產生了特殊作用。從途徑14個省,翻雪山過草地、斬關奪隘,與圍追堵截的國民黨軍隊殊死搏鬥,到啃樹皮、吃野菜,戰勝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和饑寒傷病,長徵將紅色文化中堅定信念的精髓予以發揚光大;從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黨中央的正確路線,到與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的活動作堅決鬥爭,長徵將紅色文化中聽黨指揮的信條予以發揚光大;從長徵伊始就明令「嚴格執行階級路線,不許絲毫損害工農群眾的利益」,到高舉抗日救亡的旗幟,提出北上抗日的政治主張,我們黨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將紅色文化中清廉為民的宗旨予以發揚光大……可見,長徵精神為建立健全紅色文化體系作出了巨大貢獻,在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發展史上樹起了一座豐碑。長徵精神既是我們黨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強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動力,也是堅定文化自信、實現中國夢的精神支柱。
繼承和弘揚長徵精神,是深刻理解紅色文化價值的必然要求,有助於增添文化自信的底氣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有堅定的文化自信,是因為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有血與火鑄成的紅色文化,有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引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由長徵鑄成的長徵精神,是探究文化自信緣由的一個窗口、洞悉文化自信精髓的重要管道、彰顯紅色文化價值的一面旗幟。
長徵精神是一代共產黨人信仰共產主義、不畏強暴和不怕犧牲的寫照。湘江戰役,中央紅軍由8.6萬人銳減至3萬人,受傷被俘的紅34師師長陳樹湘在扯斷自己的腸子後壯烈犧牲;在法國傳教士薄復禮的筆下有「一天只能吃一頓飯,天天不分晝夜地行走……但這些身著破衣、草鞋的年輕戰士還常常圍繞著人的精神等哲學命題討論」的場景。長徵精神是一代共產黨人愛國愛民、勇於擔當和顧全大局胸懷的展示。長徵期間,中國處於內憂外患之中,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複雜、交織纏繞,我們黨卻在最艱難的時候,以民族利益為重,高揚北上抗日的大旗。長徵精神是一代共產黨人知恥後勇、敢為人先、敢於創新等優秀品質的再現。在長徵路上,我們黨召開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在黨內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使紅軍和黨中央得以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保存下來,為我們黨從挫折走向勝利提供了重要保證。長徵精神是一代共產黨人牢記黨的宗旨、踐行群眾路線的具體體現。長徵既是一場與國民黨軍隊真槍實彈的較量,又是一次與國民黨政府爭取民心的博弈。長徵中,紅軍每到一地,都深入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打土豪、分糧食、廢苛捐,嚴守紀律,嚴格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國民黨和白軍則軍紀渙散、盤剝百姓,失道寡助。長徵精神是一代共產黨人審時度勢、抓住機遇,將反法西斯的中國力量壯大為一支爭取世界和平重要力量的升華。在遭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背景下進行的長徵中,我們黨始終以謀求國家獨立和民族生存為己任,把軍事上的戰略轉移與政治上的戰略轉變緊密聯繫在一起,把長徵前進的大方向與建立抗日的前沿陣地聯繫在一起,以長徵的勝利推動中國革命轉危為安。在革命戰爭年代產生的長徵精神,是我們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產生的先進文化,遵循了人類文明的前進方向,體現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繼承和弘揚長徵精神,有助於增添文化自信的底氣,是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和凝集中國力量的迫切需要,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必然要求,也是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在要求。
繼承和弘揚長徵精神,是激活紅色文化基因的體現,有助於我們在增強文化自信中走好新的長徵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要求我們要不斷結合新的實際傳承好、弘揚好長徵精神,並強調「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長徵要持續接力、長期進行,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徵路」。繼承和弘揚長徵精神,是激活紅色文化基因的體現,對於我們增強文化自信、走好新的長徵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於天。紅軍長徵呈現了一幅氣壯山河的歷史畫卷:有平均每三百米就倒下一名戰士的紀錄;有凍死的紅軍戰士仍緊握黨證和一塊銀元黨費的場面;有瀘定橋上22名勇士冒著槍林彈雨攀鏈衝鋒的身影;還有張聞天「沒有理想,紅軍連一千裡都走不了」這一發自肺腑的話語;等等。堅定的理想信念是長徵取得勝利的關鍵所在,也是增強文化自信、走好新的長徵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撐。繼承和弘揚長徵精神,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將促使我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中保持旺盛的革命激情和力量。
要弘揚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堅定正義事業必勝的信念。「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長徵期間,武器簡陋的紅軍將士始終處在數十倍於己的敵人追擊、堵截與合圍中,遭遇四百場以上的戰鬥,平均每三天就要發生一次激烈的戰鬥……斯諾在《西行漫記》中指出,長徵是「震驚世界的行軍」。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堅定正義事業必勝的信念是長徵取得勝利的保障,也是增強文化自信、走好新的長徵路不可或缺的品質。這種品質能夠使我們在困難的時候看到光明、在曲折的局面裡得到勇氣、在失敗的逆境中振奮前行。
要進一步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苦不苦,想想長徵兩萬五。」長徵途中,紅軍沒有飛機和足夠的槍枝彈藥,缺醫少藥,溫飽問題都不能解決,卻在極其艱難的自然和戰爭環境中,開闢了中國革命繼往開來的光明道路。紅軍中傳唱的「牛皮腰帶三尺長,草地荒原好乾糧。開水煮來別有味,野火燒熟分外香。一段用來煮野菜,一段用來熬鮮湯。有湯有菜花樣多,留下一段戰友嘗」的《牛皮腰帶歌》,恰好證明了美國作家索爾茲伯裡在《長徵——聞所未聞的故事》中的評論,「長徵將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證明了法國女學者西蒙娜·戴博瓦爾在《長徵》中的讚嘆,「長徵已經在各大洲成為一種象徵,人類只要有決心和毅力,就能達到自己的目的」。艱苦奮鬥的作風是長徵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也是增強文化自信、走好新的長徵路不可或缺的品德。這種品德能夠使我們不忘根本站得牢、不移壯志立得住、不忘初心行得遠。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