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校園暴力演講稿
2023-12-11 23:56:17 1
平安上學來,平安回家去,遇到暴力問題時不要迴避自己的心理問題,不要膽小怕事,要勇敢面對校園的不良風氣,小編收集了20xx年拒絕校園暴力演講稿,歡迎閱讀。
20xx年拒絕校園暴力演講稿一
近期在全國各地發生了多起校園暴力事件,不同的地點,同樣的悲劇,受傷的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孩子。
一次次的血案,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呢?
第一、增強自護意識:1、當犯罪分子闖進學校行兇傷人時,一定要沉著冷靜,要機警的躲避,並且及時報告老師。2、上學路上遇陌生人搭茬,不予以理睬,必要時,向路人呼救求助,或採用異常動作引起周圍人注意。3、不管在校內還是在校外遇到傷害和恐嚇要及時告訴家長和報告班主任老師。4、校外遭遇搶劫要智鬥,先保證人身安全。發生危險(比如落水、受傷等)要喊大人幫助。5、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對方。6、上下學、獨自出去找同學玩時,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7、上下學儘可能結伴而行。8、穿戴用品儘量低調,不要過於招搖。
第二,要遵守交通規則和交通秩序。過馬路要走斑馬線,做到「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特別是學校門口處於二環橋旁,馬路路窄、車多、無過街天橋,放學回家一定要小心,慢走,左右看;一定要走人行道,不橫穿馬路;放學一定要直接回家,不在小攤點門口徘徊、擁擠。
第三,講究飲食衛生,養成良好習慣。拒絕三無食品,不吃腐爛變質食品。
第四,增強「防火災、防觸電」安全教育。不玩火,不焚燒廢棄物;不隨意觸摸各種電器,不溼手開關電器,撥插座。發現有電器損壞的及時報告家長和班主任老師。
再有,同學們是未成年人,在遭遇校園暴力的時候,不提倡你們挺身而出,見義勇為,你們用特殊的方式一樣可以打擊違法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那就是在你的身上或者在你的身邊發生類似情況首先不要慌張,不要害怕,要保護好自己不受肉體上的侵害,巧妙周旋,脫離險境,然後,及時的向學校的老師、家長等成年人報告或者撥打110求助,一定要說清人物的外觀特徵和地點!通過這些方式我們一樣可以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使這些犯罪分子沒有藏身之地、沒有可乘之機。只有這樣同學們共同努力我們才能創造一個安定團結的學習環境,使我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20xx年拒絕校園暴力演講稿二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反對暴力,共建和諧校園》
校園,是培養人的地方,是文明的殿堂;校園,本該是一方淨土!然而近來,卻常常看到暴力事件的發生。很多同學總是出口成髒、惡語傷人,有些同學總是橫行霸道,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欺負弱小,甚至打群架。這些現象給寧靜的校園蒙上了一層陰影。黨中央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要知道,沒有和諧的校園,就沒有安寧的學習環境;沒有校園的和諧,就沒有社會的和諧。校園暴力主要有以下表現:
1、語言暴力。有的同學喜歡耍派頭,總是盛氣凌人、目空一切,一副很了不起的樣子,一開口就是「老子」、「我兒子」,把髒話都變成了口頭禪,一說話就扯開嗓子喊,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殊不知這些表現都顯得很沒有素質、很沒有教養。
2、以大欺小,以眾欺寡。有的同學喜歡欺負弱小的同學,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就在初二75班,很多同學常常辱罵、欺負本班的張玉龍。
3、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常常因為「雞毛蒜皮」的小糾紛,由口語辱罵升級到拳腳相加。
4、講所謂的「義氣」,用暴力手段爭論長短。這類事件,往往由上述兩種形式引發的,由個人與個人之間,升級到群體。如最近學校處分的那些同學。
5、有的同學喜歡耍派頭、逞威風。他們總喜歡找別人的麻煩,看別人不順眼,甚至是自己錯了還擺出一副你奈我何的姿態,仗著自己有一幫所謂的「哥們」就橫行霸道,一點點小事就打群架,甚至叫校外的人打架。
校園暴力不僅給同學們造成了身體上的傷害,更給純潔的心靈烙下了深深的傷痕,也不可避免的影響了我們的學習,影響了我們的健康成長。同學們,面對校園暴力,我們該做些什麼呢?我們應該行動起來,反對暴力,遠離暴力,共建和諧校園,讓每一個同學都能健康成長。
1、從自身做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愛惜自己,不結交社會閒雜人員;尊重他人,對學校老師有禮貌、對我們的校衛和安保有禮貌、對同學有禮貌,不要粗口傷人,不要動手動腳,不要過度玩笑導致翻臉打架;學會跟同學和諧相處,包容他人,不要斤斤計較、不要得理不饒人、不要揭人短處、不要嘲笑他人、不要挑撥離間、不要搬弄是非,不做他人暴力幫兇,要拒絕與校外不良青年交往,抵制不良的引誘,做一名有文化、有修養、有禮貌、有智慧的學生。
2、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上學放學儘可能結伴而行。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學路上不要貪玩,要按時回家。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險或可能發生危險時,要主動、及時地和老師、家長、警察取得聯繫,積極爭取學校、社會和家庭的保護和幫助。發生事情後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要大膽揭發壞人壞事,不要姑息養奸。
老師們、同學們,「校園是我家,安全靠大家」。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每一天、每一件事做起,全力共建「平安校園」;齊心共創「和諧校園」。
20xx年拒絕校園暴力演講稿三
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反對欺凌,構建友善和諧校園》。第四周是「反校園欺凌」宣傳教育周,所謂「校園欺凌」,就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強凌弱,像這樣的事例在我們的校園內外時有發生,讓我的心情不免沉重。它不但會傷害你的身體;還會使一顆純淨的心靈走向彎曲,使人精神受到痛苦折磨,嚴重時,還會威脅你身邊人的生命安全。這不僅違背了中華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友善,而且不利於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重要的是極其容易傷害到同學們的身體心理以及家庭。在這裡我首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
小主人的眼睛近視了,要去配一副眼鏡。配完眼鏡回來的路上,鼻子和耳朵不情願地說:「眼睛近視了,應該戴眼鏡,但眼鏡為什麼要卡在我們身上呢?」於是,他們倆就決定戲弄一下眼睛。一天,小主人彎下腰撿東西時,鼻子和耳朵使勁一晃,眼鏡「叭」的一下掉到了地上,碎了。小主人眼前一片模糊,只能看見東西的輪廓。他向前走時,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把鼻子和耳朵磕破了。小主人只好再去配一副眼鏡,也去了一趟醫院,花了好多錢呢!這時,嘴巴說話了,「要是你們不搗亂,小主人能摔跤嗎?能花那麼多錢?」聽了嘴巴的話,鼻子和耳朵再不敢搗亂了,也乖乖地聽話了,而且也很友善地對待眼睛,他們齊心協力支撐起眼鏡,小主人能看清楚了,也常常誇它們是自己的好助手呢。
是的呀,「友善」是人際交往中必須具備的道德規範,如果人們都能以「與人友善」的態度去處理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我們的生活都會充滿陽光。如果你想做一個愉快的孩子,讓自己的身邊都充滿歡樂,就用你一顆友善的心去對待他人。那麼,在和別人打交道時,如何做到「與人為善」呢?首先,要學會寬容。寬容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時能充分的理解他人、體諒他人,擁有寬闊的胸懷。同學們生活在一起,產生一點摩擦是正常的。在平時生活中,應該學會說:「對不起」。你可別小看這三個字,它的作用可大了,在處理同學關係時有著出奇的效果。但是矛盾發生後,應該學會忍、包容、體諒他人,不能斤斤計較,應該讓矛盾迅速化解,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退一步海闊天空」。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友善待人,使自己的周圍充滿歡樂。但是寬容友善不是無原則的饒恕和縱容,當你發現別人或自己受到欺凌時,應該及時尋求家長、老師甚至校園110的幫助。讓友善的微笑常掛你的臉上,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小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