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政府機關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發言稿
2023-12-11 19:52:32 1
一個地方、一個單位政治生態好不好,有兩個直觀標尺:一看黨員幹部作風好不好,二看有沒有腐敗問題。小編收集了政府機關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發言稿,歡迎閱讀。
政府機關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發言稿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加強黨的建設,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須營造一個良好從政環境,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
中組部去年就黨風政風問題組織了一次調研,一位老同志說,如果河裡有一兩條魚死了,這是魚的問題;如果有一片魚、一群魚死了,可能就是河受到汙染,水生態出問題了。從政環境也是這樣,一個地方,如果個別幹部出問題,那可能是他個人有問題;如果許多幹部出問題,那說明這個地方政治生態有問題。從黨的十八大以來查處的一批典型案件來看,一些地方賄選案件發生、腐敗窩案出現、買官賣官盛行,都與這些地方政治生態不好有關。
政治生態是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的綜合反映,影響著黨員幹部的價值取向和為政行為。政治生態好,人心就順、正氣就足;政治生態不好,就會人心渙散、弊病叢生。營造良好政治生態,關係人心向背,關係事業興衰。現在,我們黨帶領人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面對矛盾風險給黨治國理政帶來的新考驗,面對形勢發展變化給黨的建設提出的新要求,迫切需要通過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更好激發全黨創造活力,提振幹部群眾精氣神,凝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制定實施八項規定,部署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弘揚新風正氣、滌蕩歪風邪氣,政治生態得到明顯改善。同時也應清醒看到,形形色色的潛規則、大大小小的關係網、「劣幣驅逐良幣」的逆淘汰還有一定市場,用人之風不正、家風家教不嚴、社會交往不淨、同志關係不純等問題有待進一步糾正,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作風問題時有反彈、頂風違規違紀時有發生。可以說,實現政治生態「山清水秀」,任務艱巨而繁重。要充分認識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特殊重要性,堅持重在建設、立破並舉,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並重,拿出過硬措施、保持足夠韌勁,努力實現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良好政治生態從哪裡來?首先要從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中來。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習近平總書記形象地指出:黨內政治生活是鍛鍊黨性、提高思想覺悟的熔爐。如果爐子長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卻沒有足夠的溫度,那是煉不出鋼來的。應當看到,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地方和部門缺乏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對黨員幹部教育管理失之於寬、失之於軟,管黨治黨的「大熔爐」變成了沒有溫度的「冷灶臺」。有的儘管有黨內政治生活,但是爐溫不夠、火候不到,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一些黨員幹部碰到原則問題不開口,遇到矛盾繞著走,把自我批評變成了自我表揚,把相互批評變成了相互吹捧;一些黨組織沒有凝聚力,黨員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黨組織變成「大車店」,黨員沒有黨員的樣子。這些都警示我們:黨內政治生活必須真正嚴肅起來,決不能隨意化、平淡化,不能娛樂化、庸俗化,不能讓黨內政治生活變了味、走了調。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關鍵是要推動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化、經常化、規範化,為淨化政治生態營造好的「氣候」環境。只要黨的組織生活正常了、健康了,就能起到「除塵」「過濾」作用,就能及時阻隔不良風氣的侵蝕。完善黨的組織生活,重在落實制度、貴在保持經常。黨章對黨的組織生活有著非常明確具體的規定,像「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領導幹部雙重組織生活、民主評議黨員等都是很重要的內容,應認真抓好落實。要經常和定期開展組織生活,特別要彰顯黨內政治生活的本質,在樹立崇高理想上下功夫,在提升精神境界上下功夫,引導每個黨員自覺安裝思想上的「殺毒軟體」,經常清掃頭腦中的灰塵。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必須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黨組織永葆生機活力的法寶。當前,在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方面,既有民主不夠的問題,也有集中不夠的問題。民主不夠,突出表現在一些地方和部門的主要領導幹部搞個人說了算,「決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話、花錢一支筆」,甚至獨斷專行、排除異己;集中不夠,突出表現在一些領導幹部搞分散主義、各自為政,凡事從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出發,甚至把分管領域變成「私人領地」。這些問題不解決,就難以有健康的黨內政治生活。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還要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銳利武器。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過程,是一個扶正祛邪、整體優化的過程。一些地方和部門政治生態出問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利器「刀槍入庫」,「鈍化」了、「生鏽」了。經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傳統得到了弘揚,關鍵是要堅持下去、經常使用。敢不敢批評,背後是公與私的問題。要堅持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面對違背黨性要求的現象,敢于堅持原則,敢於批評制止,不當老好人、不怕得罪人。批評也是建設,開展批評既要有紅紅臉、出出汗的嚴肅,又要有加加油、鼓鼓勁的真誠,既敢於自我揭短亮醜,又真誠幫助同志修正錯誤。只要出以公心、與人為善,對自己負責、對同志負責、對事業負責,批評就是一副治病良藥,就能讓自己放下包袱、輕裝上陣,讓被批評者內省改過、成長進步,進而形成團結和諧的黨內同志關係。
嚴格的紀律性是我們黨的政治優勢,也是鑄就良好黨風、實現政治清明的重要保證。毛主席講過,鐵的紀律和規矩「比孫行者的金箍還厲害」。黃克誠同志曾在《人民日報》發表《關於黨風問題》的文章,文中說:抗戰時期,毛主席就靠一個電臺指揮全黨,「嘀嗒、嘀嗒」就是毛主席和黨中央的聲音,全黨都自覺地執行來自延安的聲音。這生動反映了我們黨嚴格紀律要求的優良傳統。現在,一些幹部出問題,往往是從不守紀律、破壞規矩開始的;一些地方政治生態出問題,也往往是綱紀不彰、法度鬆弛導致的。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就要讓紀律和規矩嚴起來。
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首要的是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政治紀律是全黨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動方面必須遵守的基本規範,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如果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得不到遵守,其他紀律和規矩都會失守,淨化政治生態就無從談起。
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重要的是嚴格遵守黨章。黨章是黨的總章程,集中體現了黨的性質和宗旨,體現了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黨的重要主張,是全黨必須共同遵守的總規矩。有的黨員幹部忽視學習黨章,實際上黨員應當遵守的紀律和規矩有哪些,黨章都寫得清清楚楚。對黨章瞭然於胸,是對每一名黨員幹部的起碼要求。要認真學習黨章,時常讀一讀,反覆溫習、熟稔於心。
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必須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首先要嚴格把握標準。標準是什麼?就是「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就是「忠誠乾淨擔當」、「三嚴三實」和「四有」要求。在幹部工作中,要認真落實好這些要求,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注重政治素養、黨性修養、道德涵養,按照好幹部的要求擇優錄用,按照五湖四海的原則選賢任能,不讓投機鑽營者得利,不讓買官賣官者得逞,更不讓腳踏實地的好幹部吃虧。只要每個幹部都成為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幹部,我們的幹部隊伍就能風清氣正,我們的政治生態就能「山清水秀」。
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重點是從嚴把關。如果這個關把不好,很容易造成不稱職、不乾淨的人走上領導崗位。如何把好選人用人關,新修訂的《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作了相應規定。從實際工作看,特別要把好「三關」:動議提名關、考察考核關、程序步驟關。這就需要在選拔任用幹部工作過程中,按照幹部管理權限,嚴格落實選拔任用的組織程序,堅決防止隨意變通、程序空轉。安全生產出問題要問責,選人用人方面出問題同樣也應當問責。要建立和完善問責制,倒逼各級黨組織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切實履行好選人用人的把關責任。要持續用力整治買官賣官、說情打招呼、違規破格提拔等不正之風,推動形成幹部工作的良好風氣。
好幹部是培養選拔出來的,也是從嚴管理監督出來的。當幹部,就要接受更嚴格的約束,學會在接受監督下履職盡責。現在,一些地方在幹部工作上,重選拔任用、輕管理監督,對這種現象應當認真加以解決。要把更多的功夫下在管理監督上,注意抓早、抓小、抓預防,重視幹部的經常性「體檢」,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打「預防針」,及時「咬耳朵」「扯袖子」,切實改變那種有了小毛病沒人管、出了大問題才處理的現象,防止一出問題就是大婁子、一出案子就是大案子。要加強對黨政主要領導幹部和重點部門、關鍵崗位幹部的管理監督,讓他們時刻感到身後有一雙眼睛在盯著,做到心存敬畏、謹慎用權,做到既幹事又乾淨,防止個人不檢點帶壞一批幹部。
一個地方、一個單位政治生態好不好,有兩個直觀標尺:一看黨員幹部作風好不好,二看有沒有腐敗問題。現實中,一些幹部腐化墮落,往往始於思想和作風滑坡。淨化政治生態,就要敢於正視問題,「小病」「大病」一起治,治療和預防一起抓,堅持不懈地加強作風建設,深入持久地開展反腐敗鬥爭,更好地激濁揚清、懲惡揚善。
作風建設是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重要切入點。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採取有力舉措深入整治「四風」,剎住了許多人認為不可能剎住的歪風,解決了不少多年來沒有解決的問題。但不正之風的病原體並沒有銷聲匿跡,對於不少人來講,作風問題還停留在不敢上,不想的自覺還遠未形成。要牢固樹立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思想,保持常抓的韌勁、抓長的耐心,防止解決了的問題出現反彈,防止糾正了的歪風出現變種。要持續抓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任務的落實,及時發現和解決幹部作風出現的新問題,為形成良好政治生態提供新的動力。
「人人是環境,個個是生態」,每個人都是政治生態的一個「因子」。必須通過反腐正風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建設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
「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選人用人導向是從政環境的風向標,對整個幹部系統,對社會風氣和政治生態影響甚大。
對「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國人並不陌生,以其命名的歌曲已為幾代國人傳唱,「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更是橫亙千年的古訓,習近平同志曾經說過,懂團結是真聰明,會團結是真本領。我們要建設良好政治生態,激濁揚清則萬眾歸心。必須要扎紮實實地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鍥而不捨地抓作風、反腐敗,「關鍵少數」帶頭守紀律講規矩,實現政治生態的「山青水秀」,必將帶領8700多萬黨員擰成一股繩,進而帶領全國人民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始終保持蓬勃向上、昂揚奮發的精氣神。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