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畢業設計答辯演講稿

2023-12-10 19:32:22

  各位老師:早上好!

  我的論文題目是:論《三國演義》的「三復情節」。選這麼一個題目,最主要的還是對其新穎的藝術建構產生了共鳴。

  《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研究其「三復」模式對我們領略中國小說的藝術魅力有很大的啟發。

  「三復情節」理論最早由杜貴晨先生提出。他在其著作《傳統文化與古典小說》重點闡述了「三復情節」的含義、剖析了中國古代數字「三」的觀念、敘述了古代小說「三復情節」的流變及其美學意義、探討了《水滸傳》「三而一成」的敘事藝術及《儒林外史》的「三復情節」、歸納出了67部通俗小說中含有的97次「三復情節」。

  國內學者鄭鐵生在《三國演義的敘事藝術》提到了「以三為法」的敘事結構,美國著名漢學家浦安迪其所著的《中國敘事學》中提到《三國演義》有一個突出的次結構特點是經常運用定數序列事件,其數字序列的基礎經常是「三」,實際上他的這種說法類似「三復情節」他的另一本著作《明代小說四大奇書》也提到一點:說是不少三國戲和說書段落都以某一件事三次發生為基本圖式--如「三讓徐州」、「三勘吉平」、「三顧茅廬」、「三氣周瑜」等。

  在論文方面,張文在廈門教育學院院報上發表了《淺論聊齋志異的「三復情節」》;梁雁在泰安師專學報上發表了《論紅樓夢的「三復情節」》,劉福泉,王新玲在河北大學學報上發表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尚三」理論對巴金家.春.秋創作的影響》等,都較詳細的研究了我國一些名著的「三復情節」,而唯獨《三國演義》是個例外,故爾學生不揣淺陋,便動筆寫起了《三國演義》的「三復情節」來。

  「三復情節」是中國古代小說一種耐人尋味的模式,一個突出的美學現象。《三國演義》「三復情節」的運用是十分成熟的。

  我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寫《三國演義》「三復情節」的:

  一、何為「三復情節」

  首先介紹「三復」一詞的出處,它最先見於《論語.先進》:「南容三復白圭。然後解釋「三復」所表示的意義;再講「情節」的定義:它是指事件的形成系列或語義系列;最後借鑑杜貴晨先生的定義,概括為:「三復情節」即指「敘事作品寫人物做一件事經三次重複才能完成的情節設計。其特點為:同一施動人向同一對象作三次重複的動作,取得預期效果;每一重複都是情節的層進,從而整個過程表現為起--中--結的形態。」

  二、《三國演義》中的「三復情節」分類研究

  (一)「明寫」型「三復情節」

  即「三復情節」置於明處。「三復情節」置於明處的標誌是數字「三」出現於回目,讀者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來。明寫又表現在兩個方面:「連寫」式和「斷續」式。「連寫」與「斷續」取自毛宗崗點評《三國演義》結構時注意到的序列事件。如七擒孟獲是連寫,而三氣周瑜乃斷續。

  1.「連寫」式的典型例子是「劉玄德三顧茅廬」,劉備三人一連三次拜訪孔明。在一回書裡把這麼一個事件連續不間斷敘寫完畢。

  2.「斷續」式的典型例子是「孔明三氣周公瑾」,一氣在第五十一回,二氣在第五十五回,三氣在第五十六回,三回敘一事,堪稱斷續之典範。

  (二)「暗寫」型「三復情節」

  主要是指「三復情節」隱藏在文中而不是直接出現於回目處,一般不太明顯,仔細讀來方可發覺。

  1.以淡化數字痕跡來敘寫「三復情節」

  作者不用一、二、三標明所重複的次數,第五十三回寫「關雲長義釋黃漢升」,內中有「黃忠三射關雲長」的情節片段,說的是攻打長沙的時候黃忠因被戰馬掀翻在地,雲長義釋之。黃忠為報不殺之恩,接連虛拽弓弦,隻字未提「第一、二、三次如何」,卻把「三復情節」寫的驚心動魄。

  2.以時間序列來表現「三復情節」

  張飛在葭萌關大戰馬超,也是用了「午後」、「歇馬片時」、「夜戰」三個時間名詞。便代替了一次、二次、三次刀光劍影的鏖戰。

  3.以數字「三」總括一件事完成的狀態的「三復情節」

  我自己認為,這是一種特殊的「三復情節」。它只用數字「三」來總括一件事完成的狀態,這件事的過程被寫作者省去了。

  如「操先令許禇、曹仁、典韋領三百騎,於傕陣中衝突三遭,方才布陣。」[4]P66這便是典型的省略了發展過程的「三復情節」,第一遭、第二遭、第三遭是如何衝突的,是一個懸念式的情節。畢竟它寫的是文學藝術,我們完全可以大膽想像,這無礙大局。如果作者換一種說法叫「許典曹三突傕陣」,用回目標示出來,再大些特寫這三次衝陣是怎麼的激烈,如何的精彩,也未嘗不可。

  這類例子在《三國演義》中有很多。

  三、《三國演義》「三復情節」的成因

  分表層原因和深層原因兩個方面。

  1.表層原因:主要是指《三國演義》「三復情節」源自三國史書、平話小說及「三國戲」,例如史書:《蜀書.諸葛亮傳》載:「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就這麼一句話,這便是「三顧茅廬」的最初源頭。「三往」經過藝術加工,便成就了一個經典的「三復情節」--「三顧茅廬」。

  2.深層原因:說起來只一句話。即「三復情節」的關鍵在於一個「三」字,這個中華民族自古崇尚的數字在中國傳統文化心理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古人認為「三」是「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它漸次由一個哲學基數發展成為禮數,最終衍變成了中國人行動原則的一個定數。那便是講究「禮以三為成」,古代臣禮呼萬歲曰:「萬歲萬歲萬萬歲。」重複三遍。思考問題講的是「三思而後行」。喝酒要「三巡」。等等。在文本中反映出來,便奠定了中國「禮以三為成」的文化傳統,成為了中國作家們不可忽視或省略的一個文化現象。典型的有《弟子規》、《三字經》都尚三字一句。在文本中的情節構思上也講究「三次成一事」。

  四、《三國演義》「三復情節」的美學內涵

  (一)以數字「三」為情節的結構手段,保證了情節的繁簡適中

  東西太小,我們難得看清楚;而東西太大,不著邊際,我們就無法看到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如此說來,有一定的「度」才是最符合審美要求的。例如「三顧茅廬」、「三氣周瑜」都寫得有頭、有身、有尾,層次分明。事實也證明,較之「六出祁山」與「七擒七縱孟獲」,「三顧茅廬」與「三氣周瑜」更容易獲得受眾,其流傳範圍要更加廣泛。

  (二)重複中的反重複手法使得「三復情節」更具藝術魅力

  「三顧茅廬」寫的是劉備一連三次訪求賢才諸葛亮的故事。三次不是簡單的一去,見諸葛亮不在,折回去了;再去,諸葛亮又不在,又回去了;第三次去,便見著了。這中間的遭際是複雜的,懸念跌生的。總的講來,三次去隆中,乃是重複的手法,而其中的各種際遇,又是反重複的手段。

  (三)「三復情節」中的螺旋式上升形態強化了敘事藝術的美感

  劉備從得到訊息至見到諸人,經歷了喜悅(使者報曰孔明已回,遇到石廣元與孟公威,誤以為其中有一個人是諸葛亮)-失落(二人中無孔明,劉備誠邀二人相助,卻得到了一個不願問治國安民之事的答覆)-大喜(聽童子說先生在堂上讀書)-驚訝(先生又非臥龍耶?原來這個所謂的「先生」是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童子誤會所致)-驚喜(遇到黃承彥,滾鞍落馬,以為見到了諸葛亮)-悒怏(即不高興,不快樂,因為所遇之人又非諸葛亮),這一個暗的「三復情節」卻把它的情節的「進展」與「阻塞」發揮到了極其完美的程度。這是典型的螺旋式上升形態。

  在《三國演義》「三復」特色的影響下,包括歷史演義、英雄傳奇、俠義小說、公案小說等在內的明清的各種文體都有這種情節模式的運用。運用最多的乃是公案小說,例如《施公案》。可以說,「三復情節」這種突出的文學現象是我國古代通俗小說的一道獨特而靚麗的風景線。

  謝謝!

同类文章

學會勞動,熱愛勞動演講稿600字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學會勞動,熱愛勞動。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現在我們吃的米飯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頂著大太陽為我們種下的,裡面有他們的辛勤汗水,這是他們用自己雙手的勞動換來的,所以我們不能浪費糧食,還要學會熱愛勞動。現在有很多的人不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演講稿(優秀篇)

  小學生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演講稿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今天那輝煌的歷史,就是因為像狼牙山五壯士、毛澤東、周恩來……這些英雄用智慧和血汗爭回來的!在抗日時期,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輩拋頭顱,撒熱血,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所畏懼的

我的高中,我的夢

  時光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復返,現在的我們不是無知的孩子了,我想大家應該都有一個夢。  在這裡我要告訴大家我的夢不是當個醫生,當個領導,當個老師,我的夢只是一個簡簡單的那的高中。  當我還是一個懵懵懂懂的小學生,對於我來說高中是一個很陌生的名詞,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地方,到了現在,我知道看似不遠但

祝我們的祖國65周歲生日快樂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熟悉的歌聲,把我們帶回了那戰火紛飛的年代,帶回了六十五年來風雨飄搖的歲月。在那個時代,做一名共產黨員不是為了索取,而是隨時準備犧牲。這是多麼的神聖!多麼的偉大啊!  血雨腥風之中倒下了無數的英雄,擊碎了許多無價的生命輝煌,他們以五千年長夜中亙古未有的榮

新學期,新徵程-900字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中一會計(1)班的姚馨怡。  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新學期,新徵程》。  六月,告示著一個裡程的結束,九月,象徵著一個新的開始,新的徵程。從我們呱呱墜地開始,我們的人生之路也隨之拉開了序幕。人生之路曲折盤桓、錯綜複雜,看似一條路的終點亦是另一

長大後我就成了您

  敬愛的老師:  你們好!今年9月10日就是第30個教師節了,我以最真摯的內心,祝老師們教師節快樂!  有對聯寫道:三尺講臺迎冬夏,一支粉筆寫春秋。這就是老師們的陣地,在這不太大的沙場之上,書寫著自己的人生;以粉筆做鋼槍,盡情揮灑皚皚白雪,終成天下桃李之美;人間冷暖、天地方圓、茫茫天空、無

為心插上翅膀

  大家好!  演講就是說出自己的想法。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現在站著的這個地方——學校!全稱涉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人們都說高中生活是最令人難忘的一段生活。高中裡喜歡你的人會衝你笑;高中裡幾句話就是哥們,下次一起玩就會叫你;高中裡男生有了矛盾會打架,和了之後仍是好朋友;高中裡每天課很多,但仍

我的夢,我的中國夢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談到夢想,從古至今,無論平凡的你我還是一代偉人都在酸甜苦辣中編制自己的夢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閉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擲地有聲地13次提出「中國夢」一詞。是啊,有夢才有追求,有追求才有激情去行動。每個人的心底都有屬於自己的

放飛希望,放飛夢想

  我從小就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讓那些和我同一年齡,但卻因為家境問題而上不起學的孩子重回學校,尤其是生活在西部的孩子。  在西部,很多孩子無法享受到九年義務教育,原因很簡單:那裡的氣候十分寒冷,而且經濟狀況也十分不好,所以沒有幾個人願意前去支教。儘管有人曾經嘗試過在那裡生活,但是,惡劣的氣候環

志願者心得

  有一種精神叫奉獻,有一種責任叫志願。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和燦爛文化,從「樂善好施」的千年古訓到「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都傳遞出一種奉獻、互助的志願精神。把自己的「快樂」融入到服務過程中,用自己微笑和活力去感染並幫助他人。  暑假裡登入志願者網站投發了幾份簡歷,意向有上海市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