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六度空間
2024-11-14 03:28:11 1
一、六度空間
江海波一上地鐵,頭又痛了起來,不久前的那場車禍不僅奪去了他妻子的生命,還讓他留下了頭痛的後遺症。他閉上眼睛,正想休息片刻,突然有人拍他的肩膀。他睜眼一看,是個戴眼鏡的陌生男子,男子問道:「你認識江州市的邱偉章嗎?」
「邱偉章?」江海波想了想,搖了搖頭,「對不起,我不認識。」
「不認識?那太好了!」男子從公文包中掏出一個盒子,遞給了江海波,說,「麻煩你將這個盒子送給他。」
江海波以為對方聽錯了,急忙說:「我是說,我根本不認識你所說的邱偉章!」
「正因為你不認識他,我才找你的。」男子掏出了一張名片,遞了上來,「我叫林康,是一家調查公司的項目主管,我們最近受一家軟體公司的委託做一個調查。是這樣,你知道『六度空間理論』嗎?」
「六度空間?什麼意思?」江海波問。
「六度空間理論是一個數學領域的猜想,也叫六度分割理論或小世界理論。」見江海波一頭霧水,林康笑了笑,「通俗地講,任意兩個人之間建立聯繫,中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比如,雖然你現在不認識我,但是,你的一個同事A可能正好是B的鄰居,而B的親戚C卻正好是我的朋友,這樣,我和你之間只須通過A、B、C三個人就建立了聯繫。」
江海波有些聽懂了,可仍然不明白:「這和你這個盒子有什麼關係呢?」
林康解釋道:「六度空間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在上世紀60年代通過實驗得出的。現在,我們也要通過實驗來驗證這個理論在當今社會是否成立,這對軟體開發很有價值。你看,微博不就是基於這樣的理論,把很多不認識的人聯繫在一起了嗎?」
江海波終於明白了:「你是想通過我轉交這個盒子,看看我和邱偉章之間到底可以通過幾個人產生聯繫?」
「對!」林康笑了,「為了使這個實驗更具有科學性,我們在公共場合隨機抽選一些人作為傳送的起點,當然,他們要跟你一樣,不認識物品傳送終點的目標人物。為了鼓勵大家參與實驗,我們將對最先把物品送達目標人物的那一組進行獎勵。」
「什麼獎勵?」江海波眼睛一亮。
「一萬元現金。」林康說,「不過,如果你們通過發尋人啟事或者去派出所查身份資料來找到目標人物,將會被視為犯規。怎麼樣,你願意參加嗎?」
想到那一萬元獎勵,江海波連忙答道:「願意!」他隨即又想到了什麼,「不過,盒子裡不會是毒品吧?」
「別擔心,這只是一部手機。」林康打開盒子,裡面果然是一部手機。他說,按照規則,任何接到這部手機的人,必須將自己的聯繫方式,以及和上一個傳遞者之間的關係,用簡訊發到一個號碼上。調查公司以此確定傳遞的軌跡。
林康又遞給江海波一張小卡片,說:「這是邱偉章的資料。」卡片上印著幾行字──姓名:邱偉章;居住地:江州市;年齡:45歲;職業:建築工程師。「希望你和你的朋友們第一個完成傳遞!」說完,林康和江海波握了握手,走出了地鐵。
江海波還沒回到家,就想到應該把這部手機交給誰了。這人就是他的中學同學楊凱,他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做銷售經理。江海波認為,楊凱做房地產,最有可能認識建築工程師邱偉章。於是,他打電話約楊凱去酒吧喝酒。
兩人在酒吧裡見面後,江海波將印有邱偉章信息的卡片遞給了楊凱,問他是否認識。楊凱搖了搖頭:「不認識。你找這人做什麼?」
「我要將這部手機送到他手上。」江海波拿出手機,把在地鐵上遇到林康的經過講了一遍。
楊凱接過了手機,說:「我們公司工程部一定有人認識邱偉章,讓我想辦法把手機交給他吧。」
江海波提醒楊凱將自己的聯繫方式等信息用簡訊發到調查公司的號碼上,然後和楊凱握手告別,相約贏得獎金後,一起去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