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2016永遠懷念郭永懷徵文

2023-12-03 18:51:56

  47年前的這一天,有一位了不起的科學家慘遭不測,令中央領導震驚,整個科技界震驚!至今,說起這位偉大的科學家,人們依然仰天頓足,扼腕垂淚!

  20xx永遠懷念郭永懷徵文一:

  郭永懷,1909年出生於山東榮成縣一個農民家庭。他從小放牛拾柴,因家境貧寒9歲才上學,先後在石島鎮明德小學、青島大學附中就讀。他成績一直拔尖,受到校方特殊對待和獎勵,初中畢業後考上了南開大學預科理工班。一個農民的孩子能夠走上這樣一條道路,在當時社會極為罕見,因此他特別珍惜學習的機會,於1933年又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後,他被著名光學專家饒毓泰留作助手和研究生。

  1937年,盧溝橋炮聲響起後,郭永懷與北大師生們一起南遷,歷盡艱苦跋涉到達昆明,在新建的西南聯大改學航空工程。1939年,他考上了中英「庚子賠款」留學生。在上海登船前,他發現領到的護照竟是由日本政府所籤發,怒不可遏,毅然放棄這次機會。八個月後,郭永懷接到加拿大的留學通知,進入多倫多大學。他只用半年就取得了數學碩士學位,接著便選擇了空氣動力學的一個重要理論問題作為博士論文題目。因導師認為這一課題難解,他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向航空大師馮·卡門請教,並與在那裡學習的錢學森、錢偉長等結為好友。1945年,郭永懷獲得博士學位後,到美國康奈爾大學任教,不久就擔任了副教授、教授。

  1956年,郭永懷衝破美國政府的阻撓,攜全家回到祖國。經先期回國的錢學森推薦,他擔任了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所長。郭永懷在回國後的12年間,一直追求進步,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把稿酬作為黨費上交,並將從國外帶回的電動計算機、排風扇交給公家使用。

  1960年,中央決定自行研製核武器後,105位科學家組成了一支特殊的科研群體。郭永懷擔任了九院的副院長,主管力學部分,並負責武器化的設計指導。1963年,他與科研隊伍遷往青海新建的基地,在惡劣自然條件下經常風餐露宿,解決了許多重要的動力難題,被戲稱為核研究領域的「三尊大菩薩」之一(另兩尊是理論、試驗部門的負責人)。

  1964年10月和翌年5月,我國第一、第二枚原子彈先後爆炸試驗成功,周恩來、鄧小平專門為郭永懷等科學家擺了慶功宴。1965年以後,郭永懷在參與氫彈研製的同時,又參加了人造衛星的設計。與此同時,為了完成援外任務,他還擔任研製一種單兵肩扛式防空飛彈的總設計師,只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就奇蹟般地製成了這種超低空的地空飛彈。

  1968年12月5日,郭永懷從青海試驗基地赴北京匯報。飛機降落時發生墜毀事故,他不幸遇難,時年59歲。同年12月25日,國家內務部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20xx永遠懷念郭永懷徵文二:

  今年國慶節期間,在位於榮成博物館一層的郭永懷事跡陳列館,伴隨著講解員聲情並茂的講述,人們被這位「兩彈一星」元勳的事跡深深打動。

  郭永懷事跡陳列館是我省首個院士紀念館,於今年8月建成並投入使用,展館面積2000多平方米。

  一波三折踏上海外求學之路

  1909年,郭永懷出生於榮成滕家鎮西灘郭家村。10歲那年,郭永懷和父母遭土匪綁架,在海上漂泊了四五個月才被贖回。

  1926年,郭永懷進入青島大學附中,又先後考入南開大學、北京大學,打下了堅實的數學和物理基礎。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北大停課,郭永懷被迫回到家鄉。

  郭永懷目睹著日軍飛機轟炸下滿目瘡痍的家園,痛感中國航空工業的落後,認定學習航空工程是一條更為實際的救國之路。1938年春,前往西南聯合大學,轉入航空工程系學習流體力學,師從中國近代力學奠基人周培源教授。

  1939年夏,中英庚子賠款舉行留學生招生考試。郭永懷報考的航空工程只有一個名額,他與錢偉長、林家翹一起報考,並以同樣的分數並列第一,最終三人被同時錄取。

  郭永懷等人原定去英國留學,結果二戰爆發,英國取消接納外國留學生的計劃,郭永懷等人只好等待。

  三個月後,他們被改派加拿大留學。然而,郭永懷等在上海剛上船就得知,他們需在日本橫濱停船三天,並得接受日本政府的籤證。郭永懷與同伴一致決定,絕不接受日本籤證,全體下船,拒絕出發。

  1940年8月,他們第三次出發,歷經28天,抵達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成為該校第一批中國留學生。

  從此,郭永懷開始了長達16年的海外生涯。

  嶄露頭角躋身世界知名科學家

  郭永懷同錢偉長、林家翹一起進入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系,師從數學系主任、著名數學家辛格教授。三人僅用半年時間,就獲得碩士學位。辛格教授由衷地讚嘆道:「想不到中國有這樣出色的人才,他們是我一生中很少遇到的優秀青年學者!」

  1941年5月,郭永懷進入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師從20世紀最偉大的航天工程學家馮·卡門。在這位科學巨匠的指導下,郭永懷打開了尖端科技的探索之門。

  在加州期間,郭永懷直奔世界級難題「聲障」的研究。當物體在低速飛行時,空氣會讓路,但當運動速度接近聲速時,空氣會來不及讓路,而形成一面阻礙運動的屏障,被稱為聲障。那時人們普遍認為,聲障是無法逾越的。經過苦心鑽研,郭永懷拿出了震驚世界的重要論文——《跨聲速不連續解》,破解了聲障這個世界難題。基於他的研究,1949年,美國成功製造了第一架實用的超音速飛機——F-10戰鬥機。郭永懷也因此躋身世界知名科學家行列。

  馮·卡門的大弟子西爾斯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創辦航空研究院,聘請郭永懷前去任教,郭永懷成為該院的三大創立者之一。在此期間,郭永懷創造性地開闢了一種全新的計算方法,就是後來由錢學森命名並被國際公認的PLK方法,其中的K,指的就是郭永懷。在計算機尚未廣泛應用的情況下,PLK方法大大提高了計算的效率與準確度,被廣泛應用到基礎力學、物理學等眾多學科當中。

  在康奈爾大學執教的十年,是郭永懷學術研究的黃金時期,也正是在這裡,他遇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侶——李佩。1948年秋天,兩人結婚,開始了寧靜而幸福的生活。

  當時的郭永懷已是康奈爾大學的終身教授,上世紀50年代,僅月工資就高達800美元。

  儘管在國外的生活富足而優雅,但是郭永懷始終心繫祖國。新中國成立後,郭永懷時時刻刻都在為回國作準備。面對同事、好友的挽留,郭永懷堅定地說:「家窮國貧,只能說明當兒子的無能!作為中國人,我有責任回到祖國。」為了表明自己堅定的決心,在西爾斯為他舉辦的午餐會上,郭永懷當著全體同事和學生的面,將自己多年來積累的講義和科研手稿付之一炬。當他將飽含十幾年心血、幾近成書的手稿,一頁一頁地投入火爐之中,誰又能體會其中的百般滋味。

  義無反顧回國投身國防事業

  1956年9月初,郭永懷一家登上了回國的輪船。開船前,美國特工突然登船,專門搜查同行另外兩位華裔科學家的行李。此時,李佩才理解了郭永懷焚書的良苦用心……

  9月30日,國慶節的前一天,郭永懷一家踏上了祖國的土地,當看到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時,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熱淚盈眶。

  1962年,郭永懷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還先後當選為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和第二屆、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郭永懷與周培源、錢學森、錢偉長一起被學術界公認為我國現代力學四大奠基人。歸國後,郭永懷主辦了當時我國力學界最前沿、最權威的《力學學報》和《力學譯叢》,並翻譯出版了《流體力學概論》等多部學術名著。他的《邊界層理論講義》,在今天仍然是力學界的經典論著,發揮著重要作用。他開拓了我國高超聲速空氣動力學、電磁流體力學和爆炸力學等有重要發展前途的新領域課題研究。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些中國科學家突然從國際科學界神秘消失,連妻子都不知道他們的去向。他們響應國家號召,隱姓埋名,投身到我國核武器研製當中,郭永懷就是其中一位。

  郭永懷於1960年被任命為二機部九所(現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前身)副所長,負責我國核武器的研製,主要負責原子彈彈頭結構設計、引爆方式等方面研究,領導場外試驗委員會。當時的工作地點海拔3800米,最低氣溫零下40攝氏度,生存環境極其惡劣。他們經常吃不飽,餓著肚子搞實驗。年過半百的郭永懷和其他科學家一起奮戰在青海高原上。

  因為缺少設備,科研人員就手工製作烈性炸藥。這種炸藥有劇毒和高腐蝕性,而且很不穩定,極易爆炸。有一次發生意外,5位科研人員在製作炸藥的過程中不幸遇難。最後,他們的遺體是用臉盆端出來的。

  廣大科研人員用青春、汗水甚至生命,換來了新中國原子彈的第一聲爆響。

  「兩彈」研製成功後,郭永懷又致力於核彈的武器化,並且在飛彈剛起步時,就提出了研究反導系統。郭永懷領導研製出的我國第一顆肩扛式飛彈,在抗美援越戰爭中,讓美軍吃盡了苦頭。郭永懷參與研製的東風2A,是中國第一種可裝載核彈頭的飛彈,由我國自主研發,射程可達1500公裡,能夠發射1290公斤重、兩萬噸當量的核彈頭。

  郭永懷同時參與領導了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的研製。由於郭永懷長期從事這種絕密工作,和家人聚少離多,他年幼的女兒過生日時向他討要禮物,郭永懷滿懷歉意地指著天上的星星說,以後天上會多一顆星星,那就是爸爸送你的禮物。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他的女兒郭芹終於收到了這份遲來的生日禮物。

  甘為人梯培育眾多航天人才

  郭永懷十分重視人才培養。他與錢偉長一起創辦了清華大學力學研究班,並成為中科大早期的創始人之一。他還在中科大開闢了一門新的學科——化學物理系,並出任系主任。這個系的開辦,在我國屬於首創,為我們的航空航天事業培養了眾多人才。

  郭永懷愛國敬業、學識淵博,有著迷人的人格魅力。時至今日,他的學生提起他仍然非常激動,他們說:「郭先生為人十分低調,總是帶著鴨舌帽,走路靠一邊,低首不語,從不張揚。」一次他的學生戴世強要出差,但是身上錢不夠,去老師郭永懷家想借些錢,結果郭永懷讓妻子直接把整個存摺都給了他,讓他安心工作,不要有後顧之憂。

  回國之後,郭永懷將賣掉國外汽車、洋房的全部所得48460元捐贈了出來,那時,2000元就能在北京買下一座四合院。如此大方的郭永懷,對自己卻非常「小氣」,他的手巾要用到破得不能再用了才肯換新的,他的鋼筆一直用了很多年。

  1968年,郭永懷把唯一的女兒郭芹送到呼倫貝爾插隊,當時郭芹只有17歲。那年冬天,在遙遠寒冷的草原,郭芹想要一雙過冬的鞋,就給父親寫信。郭永懷收到來信後,給女兒寫了一封回信,信中寫道:「布鞋暫沒有,你是否畫個腳樣寄來,待有了貨,一定買。手好了沒有,初勞動時要注意,過猛和粗心是一樣的,都是不對的。」濃濃父愛,躍然紙上。

  這封信的落款是11月3日,一個多月後,郭永懷犧牲。而這封信,也成了郭永懷書寫的最後一封家書。作為一位大科學家,郭永懷一生攻克了太多的科學難關,然而,就在那個寒冬,他卻沒能為自己唯一的女兒買下一雙過冬的布鞋。

  不幸墜機拼死保護機密資料

  1968年12月,郭永懷率領著攻關隊伍在青海高原上夜以繼日地工作著。經過大量計算和反覆推敲,一組準確的數據終於被測算出來。由於這組數據直接關係到第二代飛彈核武器的成功與否,所以郭永懷急需趕回北京。其實那時候為了保證安全,周總理是不允許這些大科學家輕易乘坐飛機的。但為了趕時間,郭永懷還是整理好絕密資料,層層包裹裝入隨身攜帶的公文包,匆匆趕往機場。

  1968年12月5日凌晨,郭永懷乘坐的飛機抵達北京機場時,不幸墜毀。飛機殘骸散落一地,十幾具屍體被燒得面目全非。通過殘破的手錶,工作人員辨認出了郭永懷的遺體。找到遺體時,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失聲痛哭,他們看到了令人震驚的一幕:郭永懷與警衛員牟方東緊緊地抱在一起,費了很大力氣將他們分開後,赫然發現那個裝有絕密資料的公文包就夾在兩人中間,數據資料完好無損。在生命將盡的最後時刻,烈火吞噬了他的軀體,緊抱資料沒有掙扎,他把自己融入了天際,卻將丹心留在大地。

  在追悼會上,李佩遠遠地站著,只看到郭永懷身上覆蓋著一面鮮紅的黨旗,她不敢走近,不敢看那具燒焦的遺體,不敢看她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見面的丈夫。她不相信,那個被她稱為「老郭」的人就這樣離開了……

  正是依據那份郭永懷用生命保護的重要資料,在他犧牲的22天後,我國第一顆熱核飛彈成功試爆,氫彈的武器化得以實現。

  國家和人民永遠銘記

  郭永懷犧牲後,李佩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共同熱愛的教育事業中,以此延續老郭的事業,守護他們的愛情。

  李佩先生為我國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她被譽為「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中關村最美的玫瑰」。李佩先生把60萬元積蓄和515克純金鑄造的「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捐給了中科大和力學所,她和郭永懷一樣,把一切獻給了國家和人民。她的學生說,李和郭是一個人,他們從未分開過。現年98歲的李佩依然獨自居住在中關村特樓,特樓是我們國家專門為特殊人才修建的住所,23位「兩彈一星」元勳中有8位曾居住在這裡。

  1988年12月5日,李佩將郭永懷的骨灰從八寶山烈士公墓請了出來,埋葬在中科院力學所內的郭永懷雕塑下面。同時,李佩還將一同犧牲的警衛員牟方東烈士的部分骨灰,也安放在雕塑下面。李佩說:「小牟太年輕了,太可惜了,也是為著跟他,所以才犧牲的。」

  1999年,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表彰為「兩彈一星」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兩彈一星」元勳。81歲高齡的李佩先生替已經犧牲了30年零9個月的丈夫接受著這份至高無上的榮譽。

更多熱門文章:

同类文章
一二三木頭人遊戲作文400字

一二三木頭人遊戲作文400字

今天,我們班特別熱鬧好玩。老師帶我們玩「木頭人」遊戲。老師先跟我們講遊戲的規則:「當「木頭人」的人不能動,也不能說話,更不能笑。而當「逗笑人」的人任務則是要把「木頭人」逗笑。如果木頭人一直分毫未動,堅持最久的就是「超級木頭人」;如果逗笑人可以把所有的人都逗笑了,他就是「逗笑專家」。」說完,老

收貨的季節

  又是一個令人快樂的收穫節,在這一年的收穫節裡農民伯伯收穫了他們自己家種的農作物,而我我吃著無比美味的棒棒糖思緒也回到了收穫的那一天……  那一天,羅老師說:「今天是我們班和同年級的四個班比賽拔河,現在要選吃15個男同學和15個女同學,哪些同學願意為班爭光。」聽到這裡我毫不猶豫地舉起了手,

高中敘事作文:一次難忘的演講比賽

  學校舉辦了《永遠的豐碑》演講比賽,由我們班打頭。我們一邊練習演講,一邊盼望著比賽快點到來。今天早上,我們幾個人就要上臺演講了,我心裡卻非常緊張,像打鼓一樣。同班的好朋友鍾雪霞告訴我:「不要緊張,要對自己充滿信心,這樣才能取得優秀成績。」聽了鍾雪霞講的話,我心裡平靜多了。  到了比賽的時間

成長的煩惱500字

  範文一  現在的我,早已不是童年時那個幼稚的我了,我現在正邁向青春時期,那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時期啊!我恨不得時間過得再快些,能讓我立刻步入那個時期。可是,伴隨著成長,各種各樣的煩惱也一個接著一個,接踵而至,似雨點般向我打來。  我剛升上初中時認為,初中生活會想我在小學時一樣沒有煩惱。可是,

高中敘事作文:詩意地生活

  第一篇  思緒從六朝金粉的秦淮河穿越到曉風殘月的西湖,從煙花三月的揚州飛掠到楓橋夜泊的姑蘇,若是讓我選擇一個地方詩意地生活,我一定會搖曳輕舟,最終停泊在煙雨朦朧的江南水鄉。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遠離朱自清的槳聲燈影裡得秦淮河,我搖著小船如痴如醉地追尋著青磚瓦房的典雅江南。  

高三敘事作文:藍色的傘

  第一篇  羊羔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義,連小小的動物也懂得感恩父母,更何況是我們呢?一顆心靈因為對愛的感恩,所以才使自己擁有了鑽石般的璀璨光芒。  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把經歷過無數風雨的藍色雨傘。我清楚地記得剛上四年級時。有一次下起大雨。天不從人願啊!我在校門口等了許久都不見雨停。我用書

高三敘事作文:感動的心藏在槐樹下

  2008年浙江省金華市中考作文題:感動的心藏在槐樹下  月下。小路。老槐樹……  氤氳的夜色浸染著紫色的窗枝,夢裡似乎又闖到槐花淡淡的幽香似一道澄清的柔波……  又是一個有月的晚上,風漸起漸落,吹亂了人們的頭髮,吹亂了人們的思緒,只有那顆心顯得格外溫暖。  槐樹在小路的盡頭,樹下有間餛飩

高中敘事作文:梔子花開

  「青春的旋律,我是你最後一個音符。不知道當你柔美的手指滑過黑白的鋼琴鍵時,你會否注意到我的哀傷?」每個人的青春裡都會遇到那個動人的音符,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音符也終將淡出我們的耳際。  梔子花又開始了燦爛的一季。牆角邊,庭院前,陽臺上,樓道口,到處可以看到粉嫩粉嫩,像蝴蝶一樣微微舒展著雙

高三敘事作文:站在老屋的門口

  站在老屋的門口  一座低矮的小木房,只在屋頂披著一層灰色的瓦,時光侵蝕了老屋的門。而我徘徊在門口,想著那些平常小事。  先前是爺爺守著老屋。他喜歡坐在門口,一口又一口優哉遊哉地抽著自卷的旱菸。而當每次嗆得滿臉通紅時,便急急地招我給他捶背。那場景重複了幾年。而我印象中染紅老屋門口的那一抹殘

我的治牙記

  跟我很熟悉的人一般知道,我有著一口讓人一見了就感慨不好的牙,我的確是靠這個在朋友圈裡出了大名氣的。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前幾天吧,我早晨吃飯的時候六齡齒隱隱作痛,其實那可顆早就該治的六齡齒已經在好久之前就有感覺了,我只是心驚膽戰的不敢告訴我的家長,我知道只要說了就不能避免去醫院了。  那一天